6月10日—6月15日:民办学校新生网上报名。
6月15日—7月1日:公办学校第一、二类和老三类新生网上报名(请错时报名)。
6月20日—7月1日:新三类、第四类及其他新生网上预登记。
选报民办学校的学生务必在6月15日17:30前完成报名。只选报公办学校的学生,可安排在6月15日以后报名,错时报名,网络会通畅、上传资料更快捷。
2、网上报名入口在哪里?
(1)手机下载“浙里办”APP——>打开“浙里办”后搜索“招生安”——>点击“报名一点通”报名。
(2)“浙里办”中搜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或“学生入学”—>在线办理—>选择办事地址:嵊州市
(3)在“浙里办”中搜索“绍兴掌上教育”,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办事地址选择“嵊州市”,也可打开“招生安”。
为方便登陆“招生安”,可以点击“招生安”页面右上角的更多图标“…”添加到桌面。
3、学生家长网上报名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每位新生需要上传以下证件的照片作为附件。家长可提前拍摄并保存在手机里。为确保上传成功,每张照片大小在1M以内,总量不超过10M。
(3)新生的出生证。
(4)父母身份证。
(5)父母结婚证。如果父母离异,需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方便学校审核小孩抚养方的材料。
上传资料需要控制附件数量。户口本2页、房产证1-2页、父母结婚证身份证1页、小孩出生证1页、有浙江省居住证的无需租房协议、有单位缴纳社保清单的无需劳动合同、离婚证则需要法院判决书或民政局盖章的协议书等。
4、怎样填写报名信息?
(2)学生选报民办学校,请从“民办生报名入口”进入。逸夫小学要填写A类班或B类班,如果需要寄宿,请在“备注栏”注明“寄宿”。
(3)其他信息遵循“有就填、无则空”原则处理。四类生或随迁子女家庭要填写双方父母信息,随迁子女家庭需要填写居住证和社保信息,否则不符合四类生的基本条件。一二三类生不用填写居住证、社保等信息。
5、网上报名后,家长去哪里查报名情况?
打开“招生安”点击“我的”中“报名申请”或在“我的”中的“我的消息”中查看。
未报名:符合入学年龄应报未报的新生。
已报名:已经报名的新生。一类生、二类生、老三类生在7月1日前、新三类生在7月15日前、四类生在7月20日前显示“已报名”都属于正常状态,因为申请名单没有下发给学校。
待分配:7月1日后,名单下发,学校正在审核。如果第一类、第二类、老三类生,小学在7月5日、初中在7月6日还处在“待分配状态”,及时跟学校联系。
初审通过:经学校初审,报名材料符合相应类别的招生条件。
资料待补充:新生报名资料不全,请及时上传资料。
待调剂:本校招生学额不足,需要填报志愿调剂。
拟录取: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拟录取的新生。
上述查询结果,均以学校公布的为准。如有疑虑,请及时联系学校咨询。
6、怎样识别自己的报名类别?
学生的报名类别,设定为以下8类。
一类生:城区内有户籍,父母或本人在城区内有产权房的新生。
二类生:城区内有户籍,但父母或本人在城区内无产权房的新生。
三类生:户籍不在城区内,但父母或本人在2018年6月30日及以前在城区取得房产所有权证的新生。
新三类:户籍不在城区内,父母或本人在2018年6月30日以后在城区取得房产所有权证的新生。
四类生:户籍不在三江、鹿山、剡湖三个街道及不在城区招生施教区内,父母或本人无城区产权房,但家庭生活基础在城区,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父母一方或本人持有嵊州市公安局核发的有效期内的《浙江省居住证》;父母双方或一方与用工单位签订了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或取得营业执照满一年;父母双方或一方在本市缴纳养老保险金一年及以上。
民办生:根据条件在民办学校报名的新生。
转学生:插班转学的非一年级新生,一般在8月24日前(建议在现场确认日:小学7月5日、初中7月6日)现场去学校申报确认。
其他: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其他新生。
7、网上报名成功后,为什么还要去学校现场确认?
8、“长幼随学”对象如何申请?
9、随迁子女怎样报名?
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或本省外市(县),随父母到输入地(同住)并在校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2)符合社保、居住证、劳动合同三个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按四类生在网上向有剩余学额的学校预登记。如报名人数超过剩余学额,通过摇号录取就读,未被摇号录取的学生可以到父母一方缴纳社保的单位所在或相邻乡镇(街道)学校就读;
(4)既没有居住证也没有在嵊州缴纳社保的随迁子女,可以到有剩余学额的乡镇(街道)学校报名就读,或回户籍所在地就读
10、已满六周岁的儿童如何申请缓学,超过六周岁的大年龄生如何报名?
(1)2023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7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个别学龄儿童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应当出具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向施教区学校提出申请,由学校扫描右边的二维码统一报教体局备案,纳入学籍系统的缓学管理。
(2)超过6周岁入学的大年龄儿童,需要到学校查验后,由学校接收家长委托书后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