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QandRecommendationsofAmateurPianoCompetitionEntries
YANGYun
(GuilinNormalCollege,Guilin,Guangxi541001)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numberofpart-timestudypianogrowing,variousformsofpianocompetitionsisgraduallyenriched.Toachievegoodresultsintherace,thetrackselectionisveryimportant.Whethereverydaypiano,thepianoorcompetition,theexpressionofimportantmusicplayingtechniqueratherthanperformance.Musicisthefundamentaltechnologyisthemeans.Playingmusicandintegrityoftheprocessistoachievegoodresultsintwocrucialrespects.Alsonotethattheproblemspottoplay,thegradualaccumulationofexperience,holdingthemindtoexpressinnermusiccompetition.
Keywordspianocompetition;problem;suggestion
本文就业余钢琴比赛中曲目的选择、演奏技术与音乐性表达的关系、演奏时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及临场发挥等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对选手们今后的学琴和比赛有所帮助。
1关于参赛曲目的长度、难度及性质的问题
2关于演奏技术与作品的问题
是技术优先,还是作品优先?这是一个决定我们学琴的前进方向的重要问题。不论日常的学琴练琴还是比赛,重要的是音乐的表达,而不是演奏技术的表现。音乐是根本,技术是手段。钢琴比赛的中曲目选择这一问题也和这两者的关系紧密相连。就拿比赛中的选手来说,他选择了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笔者推测这位选手至少学琴四年以上,作为这样的选手,他的技术完全可以演奏一首像样的中小型乐曲,但他选择了莫扎特。首先在技术上,选手还达不到要求,声音的清晰、干净、均匀还需要训练。还有乐句的划分、音声的把握、力度的控制、速度等等。
演奏技术与作品音乐性表达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是:通过基础练习、练习曲、小型曲目练就一定的演奏技术,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可以把握的作品进行诠释。请注意,这里是诠释、演绎,而不是模仿。那么你对作品的理解,你在演奏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你带给听众的情感体验,就是演奏的全部,而不是费劲所有力气,弹下一首很大的曲子,以表示我进步了,而在音乐内涵的理解上和表达上达不到曲目的难度和高度。因此也不能带给听众听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技术永远都是为音乐服务的,离开了音乐性的技术表现则是生硬没有生命力的,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离了演奏的初衷。
3关于音乐性与完整性的问题
在演奏中,音乐性和完整性应该是最重要的。所谓音乐性就是对作品的理解;完整性则是在演奏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对于业余钢琴学习者来说,能够有创造性地去表现作品当然是很难的要求。这就要求选手在平时就要多多积累,多听音乐。听音乐是提高演奏音乐性最直接的方法。听多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好。哪怕是初学时简单的几个乐句,也要带着对音乐的表达去弹奏,而不是仅仅把乐符弹对。学琴的目的是学音乐,通过键盘达到对音乐的表达。不光是钢琴,所有乐器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音乐的学习。只有站在学习音乐的高度学习钢琴,才能有较快的进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精神享受,学习的兴趣也随之增加,形成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有长足的进步,甚至朝专业钢琴演奏的道路上发展。
每首作品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作品结构上的完整性十分重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作品的第一个音下键时就要开始进入音乐表达的状态,脑子里应该装着整首作品,而不是一个个段落或局部难点,不然只能给人背谱的感觉,而不是音乐作品的表现。特别是有个别地方没有很好的把握时,不要停下来,而是继续沿走下去。
4临场发挥的问题
还有一些小细节方面的问题。有些小选手上来就弹,到了最后,音还没结束,人都跑不见了。这些问题要注意,上台之后,可以调整座椅的高度和远近,再试试踏板的深浅,在此过程中镇定情绪,放松紧张的心情,做做深呼吸,想好速度和情绪,再开始。要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演奏的全过程都要聚精会神,全情投入,心里自始至终都要有音乐。结尾时也要善始善终,将音乐的意境表达完整,不慌不忙,从容结束。
再则就是不要把获奖看得太重,要把内心的音乐带给听众和评委,选择能够胜任的作品会让选手更自信。多锻炼、多上台,渐渐积累经验,相信临场紧张的问题逐步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蔡冰.双钢琴演奏之我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3).
[2]卢冠华.论高等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的双重性[J].黄钟,2003(2).
为了丰富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体生活,活跃机关气氛,增强凝聚力,我们拟举办机关迎“五一”比赛活动,活动以赞助冠名形式举行。由机关支部、文化站主办,工会、团委、妇联协办,活动名称为迎“五一”大豫镇“万得杯”比赛。
一、参赛对象:
机关全体人员、万得公司员工。
二、比赛项目:
炒地皮、乒乓球、象棋
三、比赛规则:
炒地皮:不分男女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合。采取抽签形式,分四组比赛,取每组第一名决前三名。比赛十分一级,出错牌一张扣十分,先过a方为胜,三局二胜为赢。
乒乓球:分男女组,参照国家比赛规则,采用抽签形式,五局三胜制每局11球,分四组比赛,取每组第一名决前三名。
四、组织机构
由刘同春任活动领导组组长,王爱民任副组长,莫亚任裁判长。王爱民为乒乓球赛责任人,周爱华任乒乓球赛主裁判兼记分员,吴明玉为炒地皮赛责任人兼主裁判,何恒国、秦建新任裁判兼记分员,莫亚为象棋比赛责任人,陈永兵任象棋比赛主裁判,邱李兵、陈星任裁判兼记分员。管宏图任工作组组长,祁丛林、穆亚波、王云如为工作人员。
五、奖项设置
每项比赛均设第一、二、三名,发放证书及奖品,凡参赛人员均发纪念奖。
4月20日至24日
七、报名地点
党政办公室
八、比赛场地
乒乓球:派出所三楼;炒地皮、象棋:政府三楼会议室。
4月29日—30日下午
十、经费预算
整个比赛以80人参加,第一名5人,奖品以60元/人,计300元;第二名5人,奖品以40元/人,计200元;第三名5人,奖品以20元/人,计100元;纪念奖以10元/人,计800元;证书15本,计50元;比赛器具300元,整个比赛所需经费约1750元。
当否,请批示。
体育新闻认知概念隐喻战争隐喻
一、引言
体育比赛是一种对抗性和竞争性极强的竞技活动。笔者经研究发现,使用战争词汇来表达体育新闻是体育新闻报道者的常用思维模式。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所倡导的概念隐喻理论可知,隐喻不只是语言现象,它更是一种认知现象。1980年,他们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具有里程碑意义,掀起了从认知视角下研究隐喻的热潮。书中提到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Lakoff&Johnson,1980:3)。在概念理论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标域。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外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标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的理解。所以说,在“体育即战争”这个概念隐喻中,战争是源域,体育比赛为目标域,由于两个的相似性,战争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体育比赛这一概念中。
二、英语体育新闻报道的战争隐喻
战争作为一种古老的语义范畴,一直伴随着人类生存的历史。体育的起源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战争就连绵不断,但是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战争的形式同原始人类与动物的搏斗方式没有本质区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以战争为目的的训练。为了提高这些技能,便产生了最原始的“比赛”。体育作为后来出现的概念,需要一系列的词语表述,人类基于经济性的选择,选择了借用语言中已有的词语来表达体育比赛,之所以能够用战争用语来表达体育比赛,其认知基础在于二者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由于多重感官的共同作用,使得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在认知领域内产生了相似联想。本文涉及的80篇新闻语料都来自ESPN英文网站对足球、网球、田径和拳击的专题报道。同时,依据概念隐喻理论,本文将运用概念隐喻从源于到目标与的映射过程对以上四个比赛项目进行探讨,即战争的参与者、过程、战略和结果被映射到体育比赛的参与者、过程、战略和结果中去,例如:
1.Mexicanveteranhasactivatedarematchclause.
2.TheyensuredthatitwastheirBelgianopponentswhofinishedbottom.
上述例子中,veteran和opponents两个词语都起源于战争用语,他们都表示战争的参与者,veteran是说经验丰富的军人,例1中,它被用来形容有多年参赛经验的参赛选手;opponent原指敌手,例2中用它来表示比赛的对手。因此,战争的参与者被映射到了比赛的参赛选手上。
3.MakhloufisurprisinglybeatingKenyanOlympicandworldchampionAsbelKriprop.
4.Berlin-basedAbrahamkeptupthepressureandlaunchedafierceassaultwith90seconds.
例3和例4中,分别出现beat,fierceassault等战争词语,beat原为控制,打败的意思,而例3中它用来形容阿尔及利亚选手在半决赛中取得了胜利,意外地赢了原奥运会冠军;assault原意为殴打,袭击的意思,例4中用它来形容拳击选手亚伯拉罕在顶住压力之后重整旗鼓,进行的更为猛烈的反击和击打。由于战争过程和比赛过程的相似性,,战争的过程也被映射到了体育比赛的过程当中。
5.PaulaRadcliffewithdrewfromtheeventaweekagowithafootinjury.
6.Hefoughtbacktoprevail4-66-37-6.
在战争用语中,也有很多形容战争策略的词汇,如例5和6中出现的withdrew和fightback,withdraw愿意是撤退,离开的意思,是战争中“守”的策略,例5中用它来形容一个球员在受伤后离开赛场的无奈,也表达足球比赛中的“守”的策略;fightback愿意是抵抗,反击,表达了战争中“反攻”的策略,例6中用fightback来表达网球比赛中反败为胜的策略。因此,战争中的策略词汇也被映射到了体育比赛的策略当中。
7.Helookstousherinaneweraofdominanceinworldfootball.
8.ThethirdseededItaliansuccumbedtothe20-yearold’squickreflexes.
对于战争而言,最终必定会出现一个结果,即会有一方取得胜利,而另外一方缴械投降。如例7中neweraofdominance,dominance原意是指战争中的统治和占领,它用在体育新闻报道中来强化获得比赛胜利的这一结果;succumbedto是指屈服于,是出现较早的战争用语,例8中用它来表示网球运动员在场上由于实力不及对手而出现的丢分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表示战争结果词汇也被映射到了体育比赛的结果上。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体育比赛是战争”这个隐喻从始至终都贯穿在体育新闻报道之中,体育比赛的整个过程被隐喻为战斗的过程,比赛的双方是战斗的双方,比赛的过程和策略是战斗的过程和策略,比赛的结果是战斗的结果。
三、战争隐喻的影响
战争隐喻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能够带给读者以及参赛选手一种紧张的情绪,新闻记者把赛场上激烈的对抗场面再现给观众,能够逼真地反映体育运动的激烈和抗争,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与此同时,体育新闻运用战争用语时要避免“杀气”太重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战争中,对阵双方直面生死,而体育比赛的目的是增进友谊和交流。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过分地使用战争隐喻,则有可能起到负面的影响。
四、结语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揭示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潜在机制,本研究有利于人们更深入、完整地理解战争隐喻和战争隐喻,还能帮助体育新闻读者更好地解读体育新闻。同时,也提醒人们应谨慎使用战争隐喻,从而避免战争隐喻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Aristotle.RhetoricandPoetics[M].Chicago:NewYorkLibrary,1954.
公平是竞争的前提,也是体育本质的要求,竞争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作为一种力量,抑制那些不公平的行为,保持体育比赛的纯洁性。然而在现实中,随着竞技体育步入职业化的进程,体育受到商业化和权钱交易等的影响,出现了为夺取胜利而不择手段的不良现象,一些运动员为了利益而打假球,或服用兴奋剂来提高运动成绩等不公平竞争行为,严重破坏了体育公平公正的形象,使体育比赛背离体育的价值目标,公平竞争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公平意识,使其成为具有公平竞争意识的现代人显得非常重要。
公平竞争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素质,并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所必备的先决条件。竞技体育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会竞争活动,运动员在严格的规则和公正的裁判下决出胜负,具有平等和机会均等的特征。体育竞技本身就对公平竞争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运动员在神圣的规则面前,只有诚信参赛、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公正的裁决,才能实现公平公正。在体育比赛场上这种不讲尊卑贵贱均在相同规则下平等参赛,并进行公开的竞争,向人们展示了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标准,是培养公平精神的最佳场所。因为体育比赛自始至终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运动员在统一的规则下进行竞赛,只要有实力、有真本事,都有可能获胜,并且都能清楚地看到比赛的结果,其结果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公平的体育竞争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影响、教育学生,因此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往往与挫折教育相结合
有竞争就会有失败,面对挫折,竞争意识不强的人很容易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对挫折的逃避和恐惧,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现在有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次小挫折便难以承受,甚至会转而放弃、一蹶不振。而意志坚强的人在经受过失败的考验后更容易取得成功,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理性思维,高校应该把挫折教育渗透在竞争性的体育教育中,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学会自我勇于面对挫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经得住失败的考验,把曾经的失败变为前进道路上的动力,把失败看成人生的必修课,用挫折来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勇敢品质,通过挫折促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教师面对受挫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充满人性的关怀和理解,鼓励学生在不利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困难,争取胜利。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和残酷性,在激烈的对抗中,面对竞争的失败,只有百折不挠、永不放弃,才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利用挫折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如果仅凭讲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在学生的现实挫折中进行,教师要利用比赛的失利和教学中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关怀和教育,及时引导学生在挫折中增强信心和竞争意识,积极寻找对策,勇敢地走出困境,争取以后取得更大的胜利。
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有效的体育教育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教学法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能否成功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关键,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在坚持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前提下,不断挖掘具有竞争因素的教材,尽可能为发展大学生竞争意识创造有利的条件。多安排一些对抗性强、富有挑战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竞争欲望的教学内容。其次应注意教材的群众性和趣味性,如一些喜闻乐见的竞争性教学内容,不仅能促使大学生乐于参与竞争,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大学生年龄相近、竞争性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挥、促进其个性发展中,有效地激发他们之间的良性竞争,为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如在田径类短距离跑的教学中,教师可灵活地采用不同距离的追逐跑、接力赛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紧张刺激,也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勇于竞争的拼搏精神。
通过体育教学比赛积极渗透竞争意识的培养。如在球类的篮球教学,可采用个人、分组对抗赛的形式;体能主导类的田径可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而技能主导类的武术可采用表演赛的形式而形成竞争。在安排教学比赛时,要注意帮助学生选择势均力敌的对手,因为只有在有希望取胜的情况下,才会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场面。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性别的差异进行男女生同组竞技,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欲望和积极性。同时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重大体育比赛的电视直播,通过直观、逼真的影视画面,让他们学习比赛场上运动员那种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竞争精神。
(二)校内外体育比赛法
参加体育比赛,参赛者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高校应充分运用校内外完善的比赛机制,利用比赛得天独厚的重要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竞争意识。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各级别的大学生运动会和校内班、系之间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赛事。高校的体育竞赛比较丰富,丰富多彩的比赛将竞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对所有参与者的技术技能、运动智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检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的踊跃参加。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只能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进行奋力拼搏,此时他们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地得到激发、强化、巩固和提高,进而内化到人格之中。
(三)日常体育锻炼法
高校要注意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日常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高校的各种项目的体育协会,应在有专长的体育教师指导下积极地开展工作,指导、组织校内的学生坚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个勇于拼搏、敢于竞争的体育文化环境。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参加的形式灵活多变,加上其精彩纷呈、变幻莫测的竞争魅力,通过体育协会的引导和激励,会吸引广大学子踊跃参与其中,形成校园龙争虎斗的竞争氛围。只有学生置身于那种紧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才会受到巨大的感染和震撼,并激励他们为了目标而奋勇向上,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体育活动,特别是在竞技体育锻炼中,人会表现出强烈的动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竞争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人的潜能和智慧被有效地激发,从而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而不断地奋斗。
结束语
关键词:体育竞技表演市场市场营销管理注意点
1.消费者的消费动机
只有明白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动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并采用合理的营销手段吸引观众到现场。
2.与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取得政府的支持
3.举办精彩赛事
4.加强与中介机构的合作
5.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宣传沟通
吸引媒体注意还要看是否迎合公众的兴趣潮流,是否有当地运动员参赛,赞助商是否有当地企业,赛事有何与众不同的特点,等等。组织有新意的签名活动,吸引媒体对赛事的赛前报道。
吸引媒体注意的另一个方法是在比赛中引入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体育与娱乐结合的越来越紧密。NBA每年一度的东西部全明星赛对观众来说是一个欣赏篮球表演的盛典。为了能够让观众得到全方位的欣赏,不仅仅是全明星球员,来自美国的全国演艺明星和表演团体也对这个巨大的秀场兴奋不已。
6.重视与文化娱乐的有效结合
体育运动集大众性、竞技性、观赏性、娱乐于一体。体育与娱乐的相互融合是体育营销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要注意来自其他娱乐形式的竞争威胁。体育狂热在西方国家已很普遍,尤其在欧洲的许多国家足球几乎成为国家的宗教。有人说NBA就是一个全世界的娱乐公司,一个“体育版”的迪士尼和MTV,大卫斯特恩的品牌营销策略和经营方式的创新是NBA成功的关键。
7.重视其它行业的竞争
参考文献:
[1][美国]马修D尚克著.董进霞等译.体育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3,193-198,4,529,416.
[2][澳大利亚]戴维希伯里等著.燕清联合译.体育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23-325,244,254,323-325.
[3]纪宁,巫宁.体育赛事的经营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48,155,222.
[4]刘勇.体育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