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治理结构;财务绩效;灰色关联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不仅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最重要的构架,而且是增强公司竞争力和提高财务绩效的必要条件。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度得以真正确立的保证。如何建立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Craswell(1997)、HaroldDemsetz(2000)、Thomsen(2003)、向朝进(2003)、陈远志和梁彤缨(2006)、张宗新(2007)、李悦(2008)等人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的研究。Fama(1980)、Jensen(1993)、Yermack(1996)、于东智(2003)、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2006)等人对董事会规模和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
二、案例分析
(一)参数定义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综合财务指标中的六维参量作为评价财务绩效指标,其定义如下:
ROA:总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MBGR:主营业务增长率;EPS:每股收益;NPGR:净利润增长率;TAT:总资产周转率。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和结构、公司规模、行业等因素。本文选取以下五维参量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指标,其相应变量定义如下:
CR10:公司前10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FRS: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二大持股比例之比;STS:监事总规模;BS:董事会规模,公司董事会中董事的数量;IDN:独立董事人数。其参数原始统计结果见表1。
(二)灰色关联法的运用
1.X与Y间相对关联度
经计算得相对关联矩阵(有关计算模型可参阅文献《灰色系统理论教程(1989年版)》):
=0.626160.663940.551310.758280.556720.761790.761990.697940.874600.558780.915140.618030.824960.930100.627570.631480.641370.846580.602240.625720.546850.953550.551320.676230.527420.528860.520820.576590.521660.53090
2.X与Y间绝对关联度
=0.532310.532100.520540.581610.524620.531260.504870.505290.541390.504070.524770.507020.553770.558430.957080.540010.773500.577470.530900.530700.519960.577990.523790.529930.516570.516510.512800.541590.514280.51628
3.X与Y间综合关联度
综合关联矩阵的计算公式为:C=θA+(1-θ)B,其中θ∈[0,1]表示,笔者将θ取0.5。从而可得综合关联矩阵:
=0.579240.598020.535920.669940.540670.646520.633430.601620.708000.531420.719950.562520.689370.744270.792320.585740.707440.712030.566570.578210.533400.765770.537550.603080.521990.522690.516810.559090.517970.52359
上述方法,当θ取0.5时,综合关联分析得出的最优最劣关联结论与采用绝对关联法分析的结论一致,但与相对关联法所得出的结论不完全一致。因为相对关联法是从公司报表各个时点公布的数据相对于原始点(2001年)的变化速率考虑,分析结果是反映Xi与Yj之间变化速率是否一致;绝对关联法是从公司报表公布数据的绝对量关系进行考虑,分析结果是反映Xi与Yj之间几何上相似的大小;而综合关联法则是综合了变化速率关系和绝对量关系的方法。
三、灰色关联法与传统统计法的比较
为检验Xi与Yj之间的几何关系以及变化速率间的关系,笔者选公司治理结构指标中的CR10与公司绩效财务绩效指标间的关系为例,进行分析说明,首先将表1中各参量规一化,归一化原则为:
曲线图1表明,CR10与TAT的变化速率一致,与EPS的几何形状最相似,而与MBGR无论是在几何形状上,还是在变化速率上差别较大,该结论与采用灰色关联法所得结论一致,但不能从定量上描述CR10、EPS与TAT关联度的大小,而灰色关联法不但可以描述因素间在几何形状和变化速率的相似关系,而且从定量上揭示了因素间关联度的大小。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一,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财务绩效间的关系,从研究方法上看:该方法不但指出公司治理结构五维指标与公司财务绩效六维指标间的关联关系,还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其关联关系的强弱性,同时从几何关系和变化速率关系上揭示公司治理结构指标因素和财务绩效指标因素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它与传统统计学上以求平均值的方式来揭示点、线关系间的集中趋势相比,其研究结果更准确、更科学。在原始数据无量纲化过程中,灰色关联法实际上是把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运用均值或者初值等方法将非典型分布的数据转化为一定分布规律的过程,是既揭示普遍性,又揭示特殊性的多因素统计适用方法。
第三,关于灰色综合关联法,本文取权系数θ为0.5,即认为绝对量间的关系与相对变化速率对研究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间的关系同等重要。在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θ值,如果θ值大于0.5表示对公司治理结构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间绝对量关系最关心,如果θ小于0.5表示对公司治理结构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间变化速率关系最关心。
【参考文献】
[1]AllenT.Craswell,StephenL.TaylorandRichardA.Saywell.1997.Ownershipstructureandcorporateperformance:Australianevidence[J].Pacific-BasinFinanceJournal,July,5(3):301~323.
[2]HaroldDemsetzandBelénVillalonga.Ownershipstructureandcorporateperformance[J].JournalofCorpo-
rateFinance.September,2001,7(3):209~233.
[3]Thomsen,S,T.Pedersen,H.Kvist.2003.“TheEffectofBlockholderOwnershiponFirmValueinMarketandControlBasedGovernanceSystems.”CopenhagenBusinessSchoolWorkingPaper.
[4]向朝进,谢明.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公司理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5):117~124.
[5]陈远志,梁彤缨.行业特征、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6,24(2):72~77.
[6]张宗新,杨飞,袁庆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能否改进公司绩效――基于2002-2005年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10):16~23.
[7]李悦.股份全流通、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论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6):168~172.
[8]FamaEF.1980.Agencyproblemsandthetheoryofthefirm.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4(2):288~307.
[9]Jensen,M.C.TheModernIndustrialRevolution,Exit,andFailureofInternalControlSystems.JournalofFinance,48,1993,831~880.
[10]Yermack,D.HigherMarketValuationofCompanieswithaSmallBoardofDirector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40,1996,185~211.
[11]于东智.董事会、公司治理与绩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5(3):29~41.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预防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因为各种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使企业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最终账务成果与预期经营目标发生偏差,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一种现象。本课题便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析,探讨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评估方法,提出预防与控制财务风险的办法。
一、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与风险评价
(一)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
财务风险按其在经营中的表现不同,可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和广义的财务风险。广义是指公司在各种财务活动中包括筹资、投资、资金收回、收益分配等环节,受内外部环境以及各种难预测、难控制的因素作用,出现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而导致的财务损失风险,而狭义的财务管理风险多是指公司因为举债等行为,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引起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评价方法
第二,评价指标X选取。首先,评价指标的选取需严格遵循“灵敏性、预见性、稳定性、配合性”的原则;其次,在选取指标时,需要考虑上市公司在投资、筹资等活动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大小。
第四,得分计算公式。基于主因子的综合分析,再进一步对主因子结构进行简化,由此获得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通过得分矩阵,得到4个主因子与12个变量之间的数值关系式(鉴于篇幅所限,此处便不一一论述)。然后根据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得到最后综合得分F的表达式,再基于这表达式计算出各个企业的最后综合得分。若因子得分为正,表示处于该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反之亦然,从而反映出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具体情况。
量化分析并不能完全替代定性判断,一些难以量化的信息也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应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来科学评价企业财务风险。
(三)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常见风险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常见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筹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几类。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预防
基于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点加强管理,尽最大可能预防风险的发生。第一,加强人员管理,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在预算、投资、融资、财务信息公开、财务制度执行等环节要重点防范。对重要岗位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切实提升管控质量;第二,建立风险评估专家小组,防范重大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可配备专业的技术团队,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和政策法规导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防范因宏观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变化造成的重大风险问题;第三,加强风险预警系统打造,规避重大风险。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确保公司能够实现财务风险动态化预警,便于企业在风险出现的最初就能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第四,财务决策科学化。上市公司高层决策者要建设决策的评估机制。结合政策导向和市场运营动态,充分吸纳多方意见和建议,制定多种决策方案。通过评估、调整、表决等一系列规范流程,最终决定采用何用最佳决策方案,防止决策失误现象的发生。
三、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
(一)投资风险的控制原则
首先,应该遵循“全面性”的控制原则。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统一控制,并将控制策略渗透到决策、执行、反馈、监督等各环节中;其次,基于投资风险的动态特点,应结合公司的业务范围、所处环境、风险状况等因素从目标设定、风险识评与应对、监督反馈等方面建立动态、持续、符合公司发展的控制制度;再次,上市公司最好设立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的财务管理风险审计监察部,专门负责公司投资等风险的检查、监控、评估、控制等工作,以保证投资风险的控制效果。
(二)投资风险的主要控制方法
第一,损失控制。针对投资风险已经给上市公司带来损失的现象,及时制定相应的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第二,风险回避。但风险回避也属于消极的风险处理方法,这将会导致上市公司丧失投资项目可能获利的机会。因此,在应用风险回避策略时需符合以下几点:公司无力承担此风险;公司无法消除或是转移此类风险;公司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且其他方案的风险更低;公司对该投资风险极为厌恶;第三,风险自担。风险自担指项目投资者自己承担风险损失的行为,应用此策略时,公司应该对存在的投资风险有充分的了解,或是此类投资风险的损失较小,再或者该投资虽有风险但可获高利。若采取风险控制策略的费用超过投资项目风险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建议其优先选择风险自担策略;第四,风险转移。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建立风险转移体系,或是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等方式将发生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所承担,或是通过合理的措施将某些特定风险转移给专门的部门或机构,以此来降低上市企业已发生的投资风险,避免风险对造成的灾难性损失。
四、结束语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现状,我们首先应该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价,通过评价测量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然后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最终规避风险的发生,为上市公司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为进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增强消费维权服务意识,方便广大消费者申诉举报,提高12315工作水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订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15消费维权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四年三月十五日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15维权服务措施
三、热情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受理时,做到热心,诚心、耐心。对属于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咨询、申诉、举报,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对属于其他部门的咨询、申诉、举报,准确告知受理部门及联系方式。
四、公正处理消费侵权案件。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在处理消费侵权案件时,做到公正、公平。如有正当理由认为存在影响公正处理因素的,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均可提出执法人员回避的要求。
五、简化调解处理程序。对争议金额较小,事实清楚的消费者申诉,按照简易程序现场调解,及时办结。对疑难申诉,需要消费者提供证据材料的,一次讲清所需材料,不让消费者多次往返。
六、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对消费者的申诉,在办结后两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对举报人要求反馈的,在结案后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
七、适时消费维权信息。及时汇总、分析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定期公布;针对突出的消费侵权问题,消费维权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八、严格信息保密制度。对举报人的有关信息,严格保密,切实维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智力资本经营绩效
智力资本在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它在综合层面上体现了前瞻性和预测性,能够助力公司战略性可持续发展。艾德思歌摩(2003)以酒店业为研究对象,对智力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肯定了对酒店业的智力资本执行评估的可能性,证实了结构资本对酒店财务绩效提升度起重要作用。拉夫、沃尔特和纳丁(2009)通过分析欧洲267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企业网站上披露的智力资本信息,发现若公司能更好地披露智力资本信息便会享有更大的公司价值和较低的融资成本,将大大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度。生物制药产业作为医药产业的潜在领航者,探索其智力资本的构成指标中哪些是驱动经营绩效提升的有效因素,可以能动地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质的飞跃。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本文借鉴Stewart(1997)智力资本划分的“三元说”,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三大类。借助岳璐璐(2011)和李冬伟(2012)反映智力资本维度的指标,本文采集并设计8个指标来分析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选取生物制药上市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反映的经营绩效。
(一)人力资本测度指标。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核心,是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是一种隐性的创造力。随着公司员工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提高,其独立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工作执行起来也能够更有效率。作为能够使用或研发某项技术的载体――技术人员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而,选取技术人员比例、高等学历人员比例来衡量人力资本,并提出如下假设:
(二)结构资本测度指标。在现代生物制药公司中是否拥有关键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公司整体的产品领域,还为公司近期甚至是远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管理费用反映公司对推动规范化管理的建设工作和公司内部管理行为和方式的投入情况,同时管理费用还列报了当期公司的研发投入。本文选取无形资产比率、技术型资产和管理费用率比例来衡量结构资本,并提出如下假设:
(三)关系资本测度指标。销售费用代表公司的市场营销能力,体现为对销售队伍的建设以及对管理的投入。在依据细分市场的基础上完善销售队伍的分组管理,有效地提升了队伍的专业化学术推广、销售市场管理能力,直接作用于销售收入的增长。较高的向主要客户销售产品的金额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客户对公司产品的品质与合作信任关系得到了充分满足,稳定的供应商关系可降低企业为寻找新供应商支付的成本。基于此,选取销售费用率、客户比例和供应商比例衡量关系资本。假设如下:
二、研究设计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说明。借鉴刘超、原毅军(2008),卢馨、黄顺(2009)等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如下模型:
Roa=α0+α1Tech+α2Edu+α3Intang+α4Techass+α5Adm+α6Ope+α7Sup+α8Cus+β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总资产报酬率的最小值为0.015,最大值为0.351,均值为0.891,说明不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差异较大。高等学历人员比例的均值为0.493,说明医药上市公司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处于中等水平。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2)。
1.回归方程调整的R2为0.363,P值为0.000
此外,表2中还呈现了共线性统计量“方差膨胀系数”(VIF),该统计量主要是用来判断多元回归方程是否存在共线性问题。如果VIF>10,表示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重合的问题。表2中8个主要自变量指标的VIF最大为1.597,远远小于10,因此本文选取的自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Roa=-0.279+0.052Tech+0.184Intang+0.056Cus
四、结论
各区县房地局(土地局)、开发区房地局:
为保证我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的顺利进行,依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就实施《北京市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的有关具体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办理上市出售手续的程序
(一)凡申请上市出售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房屋所有权人,须持房屋所有权证;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共有的,还要持其他房屋共有人同意出售的书面意见,到房屋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申领《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申请表》和《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征询意见表》。
(二)自当事人将上述证件及填好的表格递交到交易管理部门之日起,交易管理部门须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作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五)交易管理部门对于缴纳的分成或超标收益,要按财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开具单据并记帐,城近郊八区的交易管理部门收缴的收益应按月度统一上缴市局计财处;其余区县按本区县的规定办理。税费收缴手续仍按现行规定办理。
已购公有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只须开具注明土地转让字样和原出让合同编号的《房改房或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土地出让金缴纳通知单》。
买方办理上述手续时应按房屋买卖的成交价的3%交付土地出让金。
(八)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要按财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分别开具单据并记帐。城近郊八区的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收缴的土地出让金按月度统一上交市局计财处,其余区县按本区县的规定办理。
(九)买方办完上述手续后,持立契过户、土地出让金已缴纳的证明等文件及规定的其他证件,到房屋所在地区县权属登记部门申办房屋所有权证。
权属登记部门收齐上述证件之日起即为受理,并应于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登记、发证手续。权属登记部门可不再进行房屋测绘和现场勘察,但须在房屋所有权证的附记栏中注明土地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使用年期并加盖印章。
二、关于土地出让年期的确定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从该栋楼房的第一套房屋首次上市交易之日起核定其土地出让年期,即以根据房屋建筑结构确定的土地最高使用年限减去该栋楼房自竣工之日起至首次上市交易之日止已实际使用的年期;同一楼房的其他各套房屋上市出售时,其土地出让年期分别依其上市交易日期按上述规则逐一核定,最终保证同一宗地上的土地出让年期终止日相同。
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的房屋,其土地使用年期最高不超过70年;砖木结构的房屋,其土地使用年期最高不超过50年。
已购公有住房所占土地是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其土地使用年期仍按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转让合同和《国有土地使用证》规定的出让年期减去已使用的年期计算。
三、关于国有土地使用证问题
【关键词】国际工商管理;英语应用;经济增长
一、引言
1、国际工商管理
2、英语之于国际工商管理
二、我国国家工商管理的现状
1、国际工商管理现状
三、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中的运用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需求。只有从学生时代就强调英语学习以及应用的重要性并在专业知识阶段进行巩固和加强以及实践阶段的进一步升华才能使英语在国际工商管理实务中得到最好的运用。
[1]黄磊.工商管理专业全英教材建设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5,第F06期:20-24.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中一个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从1998年开始随着管理学学科从经济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工商管理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工商管理既是一级学科(学科大类),同时也是二级学科(专业),这使得该专业涵盖的知识非常的多,非常的广,相对显得不够专。对一本或者二本院校而言,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于宽口径,厚基础,所以并没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困惑;而对于独立学院来说,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性、实用性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时刻感觉到该专业知识内容博大、宽泛、好像什么都学,可又都是点到为止。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迄今为止,全国已有522所高校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管理人才,积累了许多人才培养经验。目前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重点大学“宽口径,厚基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国内重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略有不同(见表1所示)。
表1国内著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国内许多著名高校根据时代要求、专业需求和自身情况,在专业培养方面大胆创新,体现出专业培养特色。(1)华北电力大学将工商管理专业设置技术经济和电力市场两个专业方向。技术经济专业培养既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工商管理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技术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技术经济分析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电力市场方向的专业定位为培养既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工商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电力市场交易理论、发电企业竞价方法、电价设计、电力市场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工商管理学科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制造企业管理、流通企业管理和跨国企业管理三个特色方向课程;(3)天津大学突出“创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课程有创业学导论、创业营销、企业策划与创业计划写作、创业融资与理财、孵化器实务等;(4)广东商学院首创了《危机管理》课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5)中国计量学院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质量管理方向。
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
一般来说,独立学院的学生钻研能力比较欠缺,所以不能简单照搬母校(一般是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大学)的精英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要树立大众化教育的人才观、学生观和质量观。这就决定了独立学院要打破学科深化型的“深桶式”课程体系,笔者借用自己所在院校的经验,认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可以定位于“两用三适应”,即培养适应社会、适应竞争、适应发展实用性、应用型人才,把培养目标设定为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独立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要保证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就不能照搬照抄重点大学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向。笔者认为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弱化学科思维,突出应用技术导向,分方向培养,使学生掌握和应用该专业某一具体细分方向的知识与技术,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一)构建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
按照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即设置通识教育课、技术基础课、专业领域课三级课程平台。通识教育课讲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传统的学科基础课改为“技术基础课”,弱化学科思维,突出应用技术导向;专业课改成“专业领域课”,分为核心课、方向课、选修课3个模块,以突出课程设置的实务性和职业性导向。
(二)设置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的培养方向
2.专业培养方向之二:质量管理。当前,国际市场上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的胜败。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质量管理理念日趋多样化,管理方法也日趋复杂化,使众多管理者感到困惑,无所适从。质量管理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由于我国高校基本上没有设置真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专业,这导致兼具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质量管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质量管理方向培养掌握现代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知识、质量意识、标准化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可从事产品质量工程系统分析、规划、设计、控制以及解决实际产品质量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
四、总结
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及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定位决定了在该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困惑,本文结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思路的分析,提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另辟蹊径,即从构建以技术教育为主体的新课程体系,和设置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的培养方向两个方面着手改革。
参考文献
[1]马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
[2]杨艳,罗如学.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0(4)
[3]刘翔,付娜,常家芸.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案例教学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二者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案例教学就是尝试寻找这种联系的一种方法[1]。它秉承了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管理案例的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抽象出某些有助于提高理论学习效率的一般性结论或原理。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而不单是理论演绎,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而不只是对某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正是促使工商管理教育由“书本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的有效实现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确定多维性的教学目标
案例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对象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学案例向学生介绍过去的判例,是作为一种可模仿的范例来起作用的,并不要求学生如何自己去处理;工商管理案例则提供了认识、解决管理问题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如何处理,以培养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因此,目标的明确是案例教学的前提[2]。
1.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带动理论教学。大学阶段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理论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现代高校纷纷实行“多课少时”的做法,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全面灌输”的讲授,教师和学生都会疲于奔命,而案例教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虽然是单一的、具体的,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要用到的知识是全面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去了解案例环境,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在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开课之前针对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布点”,从而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战略安排。
2.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体现工商管理教育的特性。案例教学是促使管理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既符合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又紧扣管理学科的特点,具有传统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权变性,任何管理制度和方法都要在具体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人和事来进行。因此大多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学”,而是靠“悟”,实践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而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环境,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一步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不同的管理人生。
3.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提升管理潜质。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工商企业实务工作,又已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者潜质。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冒险精神及诚信品质等,在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培养。而通过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中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决策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日渐形成一定的管理者潜质。
二、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通常是指一个管理问题或管理决策的描述,提供有关存在问题及所需决策的各个事实与资料,再现管理者曾经面临的真实情景[3]。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般不包含案例所提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况的“确切”方法,没有唯一的“最佳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给学生争论、问题、选择以及信息,并希望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适合的行动方案。每个案例往往最后需要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面对案例中描述的环境,我将怎么办?”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几下问题。
2.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对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较早的基础类课程案例的选择应更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将基础打牢,如果过多地涉及其他知识内容则可能使学生很难深入分析下去。而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则可以运用综合性案例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4.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内容的补充与调整。工商管理对象内容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个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变,对于已有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强调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员参与、充分互动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1.教师应明确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角色,而是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评判案例,或以辅导员的角色推进案例的有序进行,或以智库的角色不断地答疑解惑,或以企业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间协调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公司竞争者的角色寻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3.案例教学处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节外生枝、偏离主题的情况。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把握教学节奏,防止偏离主题。
四、强化案例教学的支撑和考核体系
通过国内外高校的广泛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已被证明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的教育中也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广已势在必行[4]。一方面,各高校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加大案例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案例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强调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要通过培训和自我学习来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结合学生讨论情况,采用理论和案例实际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植根于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中提升自己的管理应用能力,让理论与实践高度地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马庆栋,孙慧娟.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与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10,(10):42-43.
1.3教学环节效果不佳(1)教学过程缺乏因材施教。教学过程应该“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很多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培养,大多是从一些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无形中将其所就读的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移植到现有的课堂教学中。然而,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与研究型高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接受理解能力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还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必定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2)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很多课程的考核还是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缺乏对平时学习的考核。而且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老师期末给出比较详细的复习范围,学生即使平时不学习,只要期末按照复习范围背一背就基本可以通过。这导致本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愿不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平时学习的不用功,上课不用心,作业应付,不求学到知识,只求考试通过,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提升的。
2用人单位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自身的要求
2.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与培养的要求根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对上海某高校2008、2009、2010届(截至2010年7月1日)共计155名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43%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应着重积累工作经验,33%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最应着重锻炼社交能力,11%的被调查毕业生认为大学期间最应做好的一件事情是培养写作演讲能力,仅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校期间最应做好的事情是专业课程学习,认为在校期间培养良好品德为首要任务的仅占1%。调查结果显示,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被调查毕业生中32.67%希望学校改变课程设置,24.67%希望学校提供用人单位信息,21.33%希望学校能够建立实习基地,15.33%希望学校直接推荐用人单位,10.67%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实习信息,8%希望学校增加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4.67%希望学校改善教学方法。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毕业生最重视的是其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其次是专业知识。而毕业生通过工作应聘以及工作实践也意识到在校期间加强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应该改变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3基于能力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2科学预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是满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但是,很多学校却缺乏了解和预测社会需求的有效渠道,因此,如何有效预测和把握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各个高校应该将此项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可以考虑在学校的招生就业办公室下面设立信息调查科室或委托相应的管理咨询公司或社会调查公司,定期进行市场调查,提交市场调查报告,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社会用人需求。
3.3准确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与研究型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有根本区别,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系统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4构建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3)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相对于研究型高校的学生来说,具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①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接受能力强。有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的兴趣爱好,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不在乎,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却非常热情。②家庭环境相对较好,综合素质高。由于家庭环境相对较好,所以很多学生从小受到过音乐、体育、美术等方面的培训,加上家庭社交环境的熏陶,他们往往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多有特长,综合素质较高;③自我独立意识强,个性比较突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兴趣不大而不想学习,而教师也会由于难以得到学生的正面回应而消失教学热情,久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法,多采用互动式、引导式、讨论式教学,通过让学生的参与、思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贯彻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1988〕2号文件精神,正确执行《北京市工商企业用房租金标准》,现将《关于调整工商企业用房租金标准的若干补充规定》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关于调整工商企业用房租金标准的若干补充规定
关于调整工商企业用房租金标准的若干补充规定
为贯彻市人民政府京政发〔1988〕2号文件精神,正确执行《北京市工商企业用房租金标准》,特对有关问题做如下补充规定:
一、调整租金的范围
1.凡承租公房用于生产、营业的单位及个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琉璃厂文化街商业用房除外),不论哪种所有制性质,均应按新定标准交纳租金。
2.根据上述规定,“三产”用房、租赁承包企业用房、个体连家铺面房和原系非工商用房现已改作生产、营业使用的房屋,均按新标准核定租金。
3.具有营业性质的文化事业用房(如文化馆、俱乐部、影院等),在1984年已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用房租金标准核定租金的,现暂仍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用房租金标准执行;过去一直按工企租金标准(58标准)缴租的,这次也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用房租金标准核定租金。
二、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用房,自1988年1月1日起,一律参照京政发〔1988〕2号文件中“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的“议定租金”的原则执行。
三、下列用房仍按其原租金标准执行
1.原系公益事业用房,现未改变使用性质的,仍执行原标准(58标准)不变。公益福利事业单位包括:为社会服务的托儿所、幼儿园、红医站、图书馆、校外活动站、存车处和其他对社会免费开放的公益事业单位。
2.琉璃厂文化街商业用房仍按市政府(1985)厅秘字第32号文件规定的租金标准执行。
四、有关按房屋建筑现状核定租金问题
1.承租方在租用房管部门直管公房的院内,用市财政拨款自行增建、扩建、翻建的房屋,一律由房管部门接管,按现状核定租金并不予补偿。
2.承租方自筹资金增建、扩建、翻建的房屋,按以下原则处理:(1)新增建部分与直管公房相连的,产权归房管部门所有,一律按新标准订租。增建部分的投资,经承租方与房管部门协商,可根据实际情况,以折抵租金办法解决。(2)由承租方翻建后增加了面积的房屋,统一按现状以新标准核定租金。核定后的原面积租金
房屋现状核定的月租总额
房屋现状总建筑面积
应及时收缴,其增加部分面积的租金,待与其投资相折抵后,再行收缴。
五、有关租金计算的方法和口径:
2.棚子、罩棚按《北京市工商企业用房租金标准》中“其他房屋”计租,游廊、垂花门,锅炉房的烟筒不计租。
锅炉房的计租:调剂因素,只计算其附属用房有暖气设备(锅炉房不减为无暖气设备)。
3.砖木结构平房中的石板瓦、石棉瓦、铅铁瓦的屋面,按二等计租;油毡顶的屋面,按三等计租;两种以上屋面的,按较多的一种计算;数量相等的,以较好的条件计算。
4.有关建筑面积计算的具体规定参照国家经委基建办公室1982年印发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执行。
5.纠正计租误差按北京市房管局(80)市房管字第111号文件第一部分的原则执行,对每户租金误差不超过3%的,不再变更。
六、有关地段等级的划分问题
1.地段等级差价说明中所确定的一、二、三级地段内的房屋,一律严格按地段差价率计收租金。
2.近郊区的三级地段划分,由各区房管局、物价部门划定后,报区政府批准执行。并报市房管局、市物价局备案。
3.一、二、三级地段以外的房屋,一律按标准租金执行(另有政策规定的除外)。
七、有关减收租金问题:
1.减收对象一般指租用房屋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且税务部门减收其税金的“五小单位”(小理发店、小百货店、小副食店、小修理店、小饮食店),但不含个体或租赁承包的店、厂。其他情况需专题请示,并附报财税部门的决算表。
2.审批权限:新订月租金(减收前)在500元以下者,由区、县房管局审批减收。月租金在500元以上者(含500元),报市房管局审批减收。
八、有关工商业用房租赁合同问题:
1.合同签订后,经双方同意,可到有关公证部门进行公证。
2.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乙方拖欠房租,甲方可依照合同规定,向乙方收缴违约金。并将写明违约金数额的收缴凭证送达乙方单位,由乙方直接将违约金交到银行。
3.合同中的未尽事宜,可另附协议及说明。
九、物价部门与房管部门职责分工:
1.市、区(县)物价局对出租和承租房屋的甲、乙双方执行国家物价政策、规定的情况,均要进行监督管理,凡违反政府有关规定的,由物价部门查处。
2.凡需根据实施办法的规定,另行议定租金标准的,一律由市房管局、物价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