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劳动法》新规,老板瑟瑟发抖,打工人必看

辛苦工作一个月,发现公司没和你签劳动合同。

从第二个月开始,你完全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这样的赔偿可以持续高达11个月。

二、不交社会保险,要求补偿

不仅入职后要缴,试用期也不能落下。

如果公司拖一个月还没给你交,你有权利要求补偿。

三、试用期规定

1.试用期就是合同期?

劳动合同常伴有一个“试用期”,如果合同中只有试用期条款,那么这个试用期就直接等同于整份合同的期限。

2.合同期与试用期时长

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的时长也有讲究;

3个月至1年合同期: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1年至3年合同期: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3.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试用期内想离职,需提前3天通知雇主;

雇主要解除合同,需给出明确原因。

且试用期内工资也不能低于当地Zui低工资标准。

如果你和雇主决定续签合同,新合同中不能再规定试用期了。

贴心小提醒:试用期并非用人单位的“任意解雇期”。

四、离职补偿

辞退与赔偿的三大关键点

1.、辞退≠无赔偿

是口头劝退,也等同于正式辞退。公司需要支付赔偿。

但如果你签了离职申请书,就意味着你主动放弃工作,这时你无法获得任何赔偿。

2.主动离职≠无报酬

不是所有的主动离职都会空手而归。

如果你因非个人原因被辞退,那么你不仅能拿到应得的工资报酬,还有机会获得经济补偿。

这个补偿通常是按你在单位工作年限和工资而定,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超过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支付;

不足6个月,按半个月支付,经济补偿Zui长不超过12个月,如果违法辞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

3.合同与工资不符?

在与公司谈判赔偿时,如果发现合同上只注明了基础工资,而你的实际收入远高于此,那么不妨去你的工资卡银行打印一份工资流水。

这样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来谈判赔偿,确保权益不受损害。

五、拒发工资,严惩不贷

1、“即便只工作一天,也应获得应有的报酬。

任何公司都不得以‘上班未满一个月’为借口,拒绝向员工支付工资。

2、拖欠工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六、加班费、年假和调休等福利待遇有保障

加班工资是平时1.5倍、双休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

公司不给带薪年假,可向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要求支付3倍工资。

3.、公司单方面调岗降薪需经员工同意,若员工不同意,可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由公司支付补偿金或赔偿金。

4、考勤记录是索要加班费的证据之一,zuihao能备份一份考勤记录,平时注意保留加班证据,如加班通知、打卡记录等。

八、末位淘汰制被废除

公司内部制定“末位淘汰”属于无效制度不可以此为由辞退劳动者。

如果已经辞退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九、违约金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公司才可以向员工索要违约金:

1、培训服务期

2、竞业限制

婚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女职工怀孕期间,单位能降低其工资吗?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女职工因产前检查未出勤,单位能扣发工资吗?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女职工流产,能享受产假吗?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休了产假,当年还可以休年假吗?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THE END
1.2024年劳动法新规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时间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员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国家规定的法定休假日、双休日等,均不计入年假假期。 05、用调休来抵扣加班费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能用调休来抵扣加班费。 https://www.meipian.cn/50n8dzkl
2.共和国劳动法》(2024年第九期)政策法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要求,全面扩大劳动关系领域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推动构建全州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迪庆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启“迪庆人社?政策百问”栏目,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劳http://dqzrsj.diqing.gov.cn/zcfg/202404/20240423_206650.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全文)部门动态组织人事部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https://www.zgcsswdx.cn/info/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