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部分条款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三条修改为:“房地产转让时,相应的共用部位、共用设备设施的转让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执行。”
五、删除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三十四条、第四十一条。
六、第二十七条改为第二十八条,修改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归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在从事房地产经营活动中的有关信用信息,并按照规定公布。”
“(一)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证明文件;
“(一)违规交易;
“(四)未同步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十二、条文中的“预售登记”全部改为“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此外,对机构名称、个别文字和条款顺序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3年9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35号令公布的《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修正后重新公布。
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房地产转让包括下列方式:
(一)买卖;
(二)赠与;
(三)交换;
(五)因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并、分立,使房地产权属发生变更的;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五条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工作。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地产转让管理工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房地产转让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房地产转让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七条本市逐步建立房地产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公布本市房地产交易指导信息。
第二章一般规定
(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转让,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
(二)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三)登记为共有的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四)权属有争议的;
(五)未经依法登记取得房地产权属证书的;
房地产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一度成为了很多人的炒作资本,也因此发了大财,但是近几年我国对于房地产在进行宏观控制,保障的就是房地产能够平稳发展,不会直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