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退休人员,最关心的莫过于每个月能拿多少养老金。
每一次政策的大调整,都会牵动着亿万老年人的心,也关系到每一个年轻人的未来。
目前全球老龄化严重,但我国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速度之快更让大家担心。
已经在领取的,担心着能领多少;还在交没领的,则是担心着到时候有没有领的,现在边交心里边打鼓。
为什么会这样
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2020年中国80岁及以上人口3660万,预计2050年将增至1.59亿,高龄老人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健康问题。
我们知道,老龄化严重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新生儿的出生率。
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523万,比上年减少了200万;
而202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年出生人口将至956万人,出生率为6.77‰,自然增长率为负,
这也是自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
这样的数字让人不禁担忧,因为低出生率可能会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所以我们目前有两个政策:一是延迟退休提上了议程;二是全面放开三胎(还能享有奖励政策)。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养老金=(个人缴费基数+当地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
举两例子:
例1:李阿姨是上海人,55岁退休后,参保33年,个人缴费基数为8000元,社平工资12000元。
基础养老金=(8000+12000)×33×1%=6600元。
例2:张大爷是成都人,60岁退休后,参保38年,个人缴费基数为6000元,社平工资7000元。
基础养老金=(6000+7000)×38×1%=4940元。
上面这个公式是简易公式,方式便大家快速带入。当然,我们还有较为复杂的、占比非常小的养老金补充公式(有需要的可以私聊我)。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养老金的领多少与参保年限、个人缴费基数和社平工资这3个主要因素有关。
参保年限肯定是越多越好,这也就是现在有些年轻人在网上说,只交15年是不是就可以了。
其实是不可以的,因为政策不允许;还有就是你交的越少,等你退休后几乎领不到啥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个人缴费基数,这个是以你上年缴费合计的平均数。没有工作的人,以各地的低保标准作为缴费基准。
社平工资的意思就是社会平均工资,好在每年都在涨。
但每个地区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的李阿姨参保33年领取的比成都张大爷参保38年领取的钱还要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