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没有了预提费用科目,预提成本也不属于会计业务。会计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业务,未来未知的不属于会计范畴。但实际会计操作中,预提成本是经常发生的业务。其主要应对以下几种情况:
1、计提的利息及职工工资。
2、机器、设备、厂房大修的费用。
机器、设备、厂房等,损坏当天已经产生了成本。无论什么时候维修,维修费用已经于损坏当天产生,根据权责发生制,维修费用应当当期就计入。这时候就需要预提成本。
3、生产车间水电费用
很多生产企业水费、电费是根据消耗量次月缴费。根据权责发生制,虽然次月缴费,但在当月已经消耗,属于当月成本。所以水电费在未获得票据情况下根据实际用量进行预提。
4、未及时报销的经常性开支
如果公司每到月末,都会出现请客户吃饭、送礼、用车、团建等费用。这些都属于当期费用,但员工的报销都有一个过程,并不一定能在当期报销。这时候为了能够更精准的反应财务状况,需要预提成本。
5、超前销售
这种在工业企业里最多。别人定制了一款产品,已经收到了定金,有时候是全款,我方甚至需要把发票开给对方。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虽然产品还未生产出来,但产品所有权已经转移。需要确认收入与成本。这时得成本就要预提。
6、减少公司盈利
这个......,懂得都懂。年末利润多,企业所得税就多。成本、费用计提一些,年后想办法补。
注:虽然已经没有了预提科目,但通过其他科目会计仍然可以将成本预提。
1、超前销售预提成本
①出售未生产产品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暂估成本
如果到期末实际成本仍然没有出来可以按以往成本暂估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
这时会出现一个奇怪得现象,库存商品成负数了。一般情况下库存商品是不会出现负数的,但实际账务操作的时候,出现负数很正常,不止这一种原因。
③实际加工完成后
实际加工完成按这个分录用红字数字凭证冲销然后再按实际成本进账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