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圈的触角伸向房地产的同时,房地产行业自身也正进行着主动拥抱高科技的内部变革。广东省佛山市北滘镇,碧桂园的智能制造工厂已经正式投产,不远的将来,这些建筑机器人将推动中国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加入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在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的设想中,未来科技、地产和建筑应该是三位一体的,而碧桂园也应该成为一个高科技企业。
而当房地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好房子的概念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智能与互联为传统的居所打开了无限可能。
━━━━头部企业吹响号角
地产行业向高科技进发的号角率先由头部企业吹响。2018年7月,碧桂园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成立,聚焦产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目标是形成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构建千亿量级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据了解,目前,博智林机器人已搭建系统化、标准化研发管理体系,大力引进科研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筑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多个在研产品线进入测试及小批量量产阶段。截至2019年11月9日,该公司已递交专利申请超过1200项,在研建筑机器人项目57个,其中26款进入工地测试阶段。而智能制造工厂已经正式投产,佛山顺德机器人谷的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地产+科技双向赋能
地产与科技摩擦出火花,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新技术的崛起,以及地产行业进入深水区、房企们迫切寻求破题思路的需求。
张玉良在第十一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房地产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但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特别是要积极拥抱科技,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需求。首先,房地产具有场景优势,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无一不与房地产有关。其次,房地产具有平台效应,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较长,是众多硬件产品的整合应用平台。也就是说,房地产可为科技提供应用场景,科技则能给房地产增加新的内涵和附加值。
杨国强一直在期待“机器人建房子”这一天的到来,愿景背后也是现实的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中国是建筑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3.5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与巨大的市场容量不匹配的是,如今愿意从事建筑行业的就业意愿在不断降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仅为18.6%,比上年下降0.3%。
无论是考虑成本、效率还是质量、安全性,机器人都是不二选择。杨国强在不同场合都表示,希望建房过程中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能够由机器人来完成。而碧桂园也确实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发展机器人事业,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建造、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
据悉,碧桂园已在1200多个城镇实施了超过2000个项目,能够为建筑机器人提供足够的应用场景。该公司旗下的物业、酒店、安防和农业等各板块也需要大量机器人,只要生产出来就可以直接引入测试,而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快速改进,这是其他机器人企业不具备的条件。
有业内专家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大部分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将面临巨大挑战,房地产也不例外。“科技+地产”将是未来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房地产的科技进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