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跌?股价涨?直播带货能长久?透露你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理财频道

当下,对于房价是否上涨的话题,讨论得沸沸扬扬。

1,报复性消费反弹

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家隔离,发现一家人挤在一起,洗手间不够用了,阳台也不够用了,会觉得家里各方面都不舒服,发现各种问题。

平时都上班,感受不那么明显,现在集中爆发出来,很多人就有了想买个大房子的冲动和愿望。

2,来自市场方面的压力

前不久,美联储宣布无限QE。理论上讲,量化宽松会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导致实体资产价格的提高。

3月份,国内对降准、降息的呼声很高。3月16日,央行降准0.5至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500亿元。4月15日,MLF“降息”再次到来了!央行公告表示,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1000亿元,期限为1年,利率为2.95%。

市场利率又下调了。换句话说,你手里的钱不值钱了,而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更充足了。这在理论上,会推高房价。

但是,这个仅仅是理论上和短期的信息。我认为,长期来看,中国房价依然会保持平稳和小幅下跌。

具体理由有三个:

1,国家“房住不炒”是明确且坚定的

尽管当下,第一季度GDP下跌6.8%,但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而且3月份、4月上半月,经济都有明显反弹迹象。这并不会影响国家的长远政策,不是说经济一不好,就要推房地产的。

所以说,房子想涨价,没有政策基础。

2,降息是定向的,很明显地撇开了房地产

无论是3月16日的降准,还是4月15日的降息,都是定向的,很明确地不搞“大水漫灌”。目的就是发放普惠金融贷款,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当然,实际中,上有政策,下面往往可能会有对策,可能会有一些人把水引到房地产上面。但是,现在银行的审核会越来越严,监管也只会越来越严格,可操作的空间并不大。

3,“报复性买房”是个伪命题

尽管很多人会抱怨屋子小、阳台不够,但是抱怨,不等于“报复”。

而且,当下中国很多城市实际上处于房子产能过剩阶段,加上未来人口增长动力不足,房地产长久来看,终将平稳落地。

结论:

短期内,房价会有波动,但是波动不会太大。由于疫情影响,人们消费动力不足,部分开发商为了加速回款,会降价卖房,一些地区的房价也会下跌。

长期来看,未来20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人口基础较大,房价会趋于微涨,但不会高于经济增长率。二线城市基本稳定,其他三四线城市,会逐渐下跌。

02

汽车消费下跌40%,需要担心吗?

某种程度上,汽车消费可以看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力的体现。

国家也愿意刺激汽车消费,因为汽车的生产链条非常长,从发动机、车架、玻璃、轮胎等,一辆汽车需要各种配套厂生产,能够带动产业链上大量的工人就业,以及当地的税收增长。

反之亦然,汽车销售的下滑,会对经济和工人就业,造成强烈波动。

不过,好在3月份下滑数据是40%,相比2月的下滑78.7%,已经呈现V字型反弹。疫情逐渐好转后,市场会逐渐恢复。

最大的好消息是,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3个利好消息:

三是,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这种强力政策,一方面给买车用户带来实惠,另一方面也会拉动消费崛起。对于汽车消费的未来,不必太担心。

03

制造业会撤出中国吗?

短期内不会。长期看,最担心的是“技术脱钩”。

中国制造是一个操作系统,你可以复制单个工厂,但很难复制整个操作系统。当下,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出口的份额占比约为18%,基本上相当于除了中国和日本,亚洲其它国家的总和。所以,很难找到其它承接地。

很多人对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概念,我举几个例子:

山东潍坊的昌乐县,生产了全世界近1/3的吉他;

全世界近1/3、全国50%的泳衣,都来自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市;

浙江省衢州的江山市,生产了全国33%的羽毛球,并供给全世界;

江苏省扬州市杭集镇生产了全世界60%的酒店用品;

湖南省邵东市生产了全世界70%的打火机;

……

也有很多人会质疑,这些都是低技术产品,没啥了不起的。

我以一个钢卷尺举例,河南商丘市稍岗镇生产了全国超过85%、全世界超过50%的钢卷尺。

你在淘宝上,三四块钱就能买个5米的钢卷尺,除了各环节利润,成本不到2元。钢卷尺的生产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这种成本控制能力,绝对不是“低技术”的,而是依靠强大的供应链系统支持。

脱离了这个系统,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个价格,这是中国制造最不可复制的能力。

但是中国也需要警惕,一是要防止低质量产品冲击到整体制造业的形象;二是千万要避免与全球技术的脱钩,因为全球市场同步、技术也就是同步的,一旦技术上脱钩,用一国之力对抗经济全球化是很困难的。

保住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其实最主要就是2点:

1,在内部推进市场化改革;

2,外部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秩序。

这两点看起来轻松,实际上需要很大的魄力。

04

“新基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之所以叫“新基建”,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物联网、5G等设备,与传统的铁路、钢筋水泥等不同,另一方面,经济学家已达成共识,传统基建弊端较多,负面效应也不少,也就有了“基建狂魔”这个词。

我们回看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叫“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5G和人工智能等应用。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有一个重要特点:

新产业会重塑需求,而需求最终决定了供给,最终,新产业会重塑上一代产业的样态。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煤动力取代了马车,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得信息成为跟石油一样重要的物资,并且诞生了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美团外卖等一系列新经济。

而5G、人工智能等,重塑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只要硬件给定了,在软件创新上,中国人的脑洞大极了,并且又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很多国家无法实现的模式,在中国都有无限可能。

退一万步讲,即使“逆全球化趋势”走到极端情况,很多商业仅凭中国市场也能够存活。当然,这种情况我们并不期待。

所以说,新基建的未来不在于基建本身,而在于“路通了之后,跑起来的无数车”。

这会是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未来。

05

是否看好A股的未来?

我的观点是:长期看好A股。

此次股市震荡,主要是受疫情影响,而不是发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中国经济“整体成长的基本面”也是没问题的。

虽然近期2-3个月,股市会比较平稳,但是走出疫情,等新基建发挥效力,整体经济一定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股市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不是难题,而且还会更高。

与中国不同,美国股市是其经济的真实反映。所以美股不会像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瞬间就会衰落。

其实,根据《投资收益百年史》和《巴菲特投资学》《滚雪球》等理论,要获取股市收益,基本条件就是两个:1,买到好公司的股票;2,以公司所有者的心态长期持有。

这个理论加上“分散投资”的概念,就衍化成像桥水这样对冲基金的策略,核心概念就是:用杠杆扩大收益,用空头平滑风险。

06

“网红经济”还能走多远?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为什么会有“网红经济”?

直播届流行这么一说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说OMG。”

为什么“网红带货”有这么大的魔力?一个很本质的原因是——消费是一个不断自我暗示的过程。消费者内心希望,自己买的东西是好的、是对的,这个过程需要内心的不断确认。

其实,当你想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往往是研究过很多次,对比过参数等,但就是下不了决心,或者同等型号不知道选哪个款式、哪个颜色好。

网红带货的魅力就是不断地给你重复:“OMG,买它,就是这个款式!”“这个冰霜银颜色的手机,是今年最流行的颜色”“这个口红颜色好有诱惑感”……

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地加深你心理的确认过程。

你看,主播其实就是不断地暗示你,你的选择是对的,连英国皇室那么贵族的人,都用这个牌子,买这个肯定没错了。于是,消费者得到了自我确认。

除了心理确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消费,来实现幻象的身份转化。“你跟女王用同样牌子的笔,仿佛你也有女王的气质和高贵。”

直播带货还吸引人的一点在于它更圈层化、分众趣味化,而且比较“真实”。

圈层化就是B站、斗鱼直播、虎牙直播、小红书等,他们的人群是不同的。“真实”就是不同主播不用同一套话术,而是多彩多样,有的直播“捡鸡蛋”,有的直播种水稻,有的直播倒立健身等等。

所以,网红带货究竟能火多久?

可以说,只要人类还要消费,“网红带货”就会一直存在。

07

是否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现在,很多人讲“报复性消费”。

但实际上,“报复性消费”是个伪概念,或者至少是个片面的概念。

很多人会说:“不对呀,难道疫情之后,人们不会出去消费、出去聚餐、出去旅游吗,最近都憋坏了呀?”

会的,但是餐饮消费的量总是有限的。人吃多少东西,不会随着“报复心情”而增加太多。旅游的话,大部分人也都是先前的计划,或者本就该出去玩的。

所以说,叫“反弹”更准确。但基本上不要对“超越常规的,额外的消费”抱太多期待。

我更担心的是疫情中的“佛系心态”,会长远地影响消费经济。

大家都知道,日本这几年流行“低欲望社会”,就是年轻人追求“无欲无求”,饭随便吃两口就好,房子根本不想买,衣服以简单、平价为主,追求“极简生活”“断舍离”“小确幸”。

其实,中国的“佛系青年”“宅文化”在95后和00后中也非常普遍,疫情期间,游戏产业十分火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以及SONY的PlayStation都有很好的销售。

这种心态和文化,值得我们警惕。

08

在线经济,会摧毁线下实体店吗?

疫情加速“在线经济”爆发,对大型商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很多人担心线下经济会被摧枯拉朽般瓦解。如何重振实体经济?有一个可以借鉴的“小招数”: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小便利店就会越来越火爆。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遍地都可见各种小便利店。

欧洲的便利店占零售额的5%-6%,而中国只占不足2%。

大概3000人,就可以维持一家小便利店的生存:日本有1.24亿人口,有5万多家便利店。美国是3.3亿人口,有15万多家小便利店。

按照这个数据推算,中国14亿人,按照6000人一家店的数据保守估计,也需要20万个小便利店。

所以说,小便利店其实市场是很大的。

而且,这几年全国各地都流行“都市圈”,“15分钟便民商圈”等概念。上海很早就有这个提法,济南也要求,要到2021年,在中心城区共计布局114个“15分钟社区便民商圈”。

全国各地这类政策非常多,北京甚至在2018年下发19条举措,对便利店的注册、审批进行放开,对新开门店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补助。

社区小便利店能够随时让你买菜、买水果,买生活用品,比京东还快,而且缺口也比较大,未来的潜力值得大家思考。

09

疫情之后,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是?

除了新工作模式、在线模式会有大幅崛起之外,疫情之后的社会,其实基本上等同于常态化社会。

尽管国际格局会改变,大国博弈会有新形势,但从中观的社会、企业层面来看,仍要追求常态化发展。

在中国做企业、做商业,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你要看清大趋势,在“大趋势”中找到“小趋势”。

2,服务业

3,现代制造业

这三个“大趋势”下,一定会有无数的“小趋势”。比如说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等,都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所以说,做商业看《新闻联播》很重要,要理解国家的战略规划。另外要理解时代诉求,在一个成长性领域,做精、做深,扎根下去。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节能环保领域的污水处理;制造大飞机的特种钢铁;最近特别火的“互联网+医疗”;

电视剧《安家》的现实原型YOU+公寓,就是抓到年轻人的“租房升级”的诉求,打造“家”氛围的诉求。

“大趋势”+“小趋势”这个思路,值得大家研究。

10

该如何看待未来5-10年?

丘吉尔的成败告诉我们,越是至暗时刻,越要坚持下去。

“凡事往好处想、好处做,就会有好结果。”

春花老师赶紧带领企业自救,帮企业完成了出口和内销并举的业务结构转型,实现100%的增长。

所以说,有积极心态,遇到任何变化都可以看到机会。未来就是不确定的时代,黑天鹅其实是常态,如何应对?《公主日记》中有一句话:

勇气也许不能所向披靡,但胆怯却根本无济于事。

破解这种新常态,需要三方努力:

国家层面,继续深化改革,让市场和制度红利,承接先前的人口红利;

企业层面,要知道“低增长”不是不增长,市场高度成长你需要“跑马圈地”,市场常态化你就要扎实品质和品牌,做不可替代的“差异化”。

个人层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70多年前,抗日战争都没有打赢;40多年前,还没有改革开放;今天这个时代,是历史上少有的“充裕社会”,人们不再食物短缺,并且集体富裕,更应该看重的是个人价值。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难处,亦都有自己的英雄。

希望你能够成为,自己的英雄。

参考资料:

原标题:《疫情之后,房价会涨吗?关于中国经济的10点真相》

THE END
1.九零百亿小房东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网络红人与房地产投资的结合成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他们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专业知识,为粉丝提供量身定制的房地产投资建议,一举成为“九零百亿小房东”。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背后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这种模式是如何掀起房地产投资新风潮。 首https://www.yznett.com/li-zhi-gu-shi/422825.html
2.明年的房价一定会暴涨,而且是大涨特涨.先听听我说的理由.回想一明年的房价一定会暴涨,而且是大涨特涨。 先听听我说的理由。 回想一下零四年,零八年、一五年都是世界级的金融危机,而且都是在一年以后迎来房价的大涨,原因总是不一样的。 之前金融危机我们可以推算出来和市场正在发生的结果。 今年开始楼市就逐渐盘低,九月和十月都出台了极好的房地产政策,仿佛就在为二零二五年https://weibo.com/1537265643/P4uXq1iUH
3.抢占房产营销“新阵地”贝壳深圳举办新媒体领航者大会“只有当客户信任你这个人时,才可能与你进行交易。”贝壳深圳西部运营总经理简宇表示,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有很大的变化,房产虽然线下交易属性比较强,但是在买房决策部分,新媒体很有优势。客户对经纪人的要求变高了,经纪人不仅要帮客户买到房,还要帮客户买对房。所以,“顾问式经纪人”“房产专家”将是经纪人职业未来的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12133268067011.html
4.探秘2018中国新晋网红级民宿酒店——大乐之野整个碧坞村都由老房改造,保留了原有的木架构,重新做了墙体屋面及门窗,最角的落地门窗的形式也是莫干山首创的,随后基本成为了莫干山非常风行的建筑格式。 大乐之野 · 庾村店 庾村店位于莫干山镇,是莫干山整个交通汇聚枢纽。虽然风景没有山顶或者各个村落风景好,但是区位非常好。属于所有片区的集中点,基本所有客人都从https://zhuanlan.zhihu.com/p/38810801
5.网红美术馆的地产商老板:最现实的问题是要活下去“装饰装修产业先于地产业发展,是地产业链条上的一环。”1992年,闫士杰与台湾地区一家公司合资成立地产公司,成为中国房地产的第一波弄潮儿。 对于自己的财富属于哪一个级别,闫士杰否认了网络盛传其是“河北邢台首富”的说法,“我们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属于区域性品牌。” https://www.yicai.com/news/100172862.html
6.重庆市政法委书记任上落马,曾长期任职住建部主管房地产工作截止目前,10月(10月1日~31日)北京新房网签8522套,网签面积748278㎡,其中住宅网签4943套,网签面积595904.88㎡;二手房网签18884套,网签面积1613061.84㎡,其中住宅17367套,住宅网签面积1519973.8㎡。,重庆市政法委书记任上落马,曾长期任职住建部主管房地产工作 http://chunfenglawfirm.net/index.php?id=tqobdm-943726.html
7.中国中车悄悄干起了房地产。旧厂房一改造成中国中车悄悄干起了房地产。旧厂房一改造成了网红拍照点,也算是与时俱进了。 想到这支股票曾经套牢了我,到现在还没缓过来,我带着批判的目光来了~ 入口处和停车场里的保安见车立正敬礼,有模有样,停车场比较大,免费停车,停车场隔壁就是各种颜色的火车拍照地啦,能看见各种妹子在此打卡,热闹非凡。 我也掏出了https://m.dianping.com/review/754408448
8.最新行业报告!2024年旅游行业市场热点网红景点文旅地产及发展最新行业报告!2024年旅游行业市场热点、网红景点、文旅地产及发展趋势分析「图」作者:观知者 2024-07-17 11:40:25 前沿 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开稳走,全面复苏。2023年,国内旅游总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增长93.32%。2023年国内旅游总消费4.91万亿元,中国旅游总收入达到了5.29万亿元https://dongfangqb.com/article/9825
9.地产网红欧成效称“没有几千万怎么叫人才呢”,网友指其价值观扭曲“没有几千万的话怎么能叫自己是人才呢?”地产网红欧成效的一番话再度引起争议。 4月10日,“欧老师商业头脑”视频号发布了一则欧成效的视频发言内容,“没有几千万的话怎么能叫自己是人才呢?真正优秀的人才他一定要赚几千万。如果你要有几千万身家的话,你可能靠领工资领到哪怕给你300万、400万年薪,一年你交完税,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46822495740907521
10.网红曹操分析李子柒为何全世界大火下阶段,要积极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现实,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在优化土地、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网) 新浪财经快讯10分钟前 APP专享国家统计局:要积极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1640601392/m61c9973003301i3oi
11.房产今天10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 2024-10-17 14:18:16 轻奢街区新地标 烟台天琴湾“烟屿集”网红商街开街 https://house.sdchina.com/
12.『破局求进向好而行』“2024中国房地产产品力TOP100发布会12月3日,由克而瑞举办的“破局求进 向好而行——2024中国房地产产品力TOP100发布会”成功召开。本次发布会,近两百位优秀企业、运营商的同仁与业内专家及意见领袖共同见证2024年度中国房地产行业产品力六大榜单发布。https://mini.eastday.com/s/2412051025457978353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