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论文:关于我国CP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预测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研究表明,货币与准货币M2供应量、进出口总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非常值得重视。

一方面,多年来我国强烈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冲动,使经济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

过高的增长需求必然伴随信贷货币的超量发行从而构成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有数据表明中国1990年的货币总量为1.53万亿元,2011达到89.56万亿元,是1990年的58.5倍。

近年来我国央行为缓解人民币升值过快压力给经济带来的问题不得不大量投放人民币进行对冲,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仍不容小觑。

2.研究意义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长期以来,随着人们对通胀成因以及市场形势认识的深入与发展,CPI稳定成为了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

我国CPI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生活消费中一般物价变动状况的经济指标。

CPI对于国民经济的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CPI统计体系在国内外都得到认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我国CPI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问题分析我国CPI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权方式问题在计算CPI指数时,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加权平均数法”。

这种方法实现简便,但不利于反映不同层次、区域、类型消费品价格变化的差异,导致CPI指数存在“过分平均”的问题。

2.样本不足问题在抽样调查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提高调查质量,但是目前我国的CPI抽样调查仍然存在样本不足的问题,这导致CPI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3.调查方式问题目前我国CPI的调查方式依然偏重价格抽样调查,而忽略了市场调查和居民消费调查等,这也会使统计数据有出入,无法真正反映居民的消费市场和实际消费情况。

对策分析针对我国CPI统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1.改进加权方式对于目前采用的“加权平均数法”,可以改进为“Laspeyres价格指数法”和“Paasche价格指数法”。

这两种方法会更好地反映出不同层次、区域、类型消费品价格变化的差异,提高CPI指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增加样本数量应该建设更多的样点,从而增加调查样本数量,提高调查质量,保证CPI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3.采用多样化的调查方式应该引入市场调查和居民消费调查等方式,把采样人员的调查目光扩大到每个消费者身上,这可以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CPI指数更加合理。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叫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

它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该文主要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主要分类指数,进而提出控制物价指数的可行方案,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因变量,分类指数食品x1、烟酒及用品x2、居住x3、交通通讯x4、医疗保健个人用品x5、衣着x6、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x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x8为自变量,来建立模型。

2.2共线性诊断由于自变量的个数较多,自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这样在建立模型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共线性。

下面使用特征根判定法中的条件数法来诊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用SPSS软件计算出特征根与条件数的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到,最大的条件数是800.479,说明自变量间存在严重共线性,表1中第九行x1,x2,x3的系数分别为0.62,0.96,0.65,说明x1,x2,x3之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

从理论上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经济模型,对了解和掌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力图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消费价格指数回归分析经济预测1.引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虽然是一个滞后指标,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如果CPI的增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尤其在面对国内经济在市场宏观的调节下,消费水平、利率、商品价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百姓的生活,因此,对CPI的分析预测已经显得越发重要。

2.影响因素分析和数据的搜集整理2.1有关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构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当前的经济政策,具体到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中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居民消费水平指数。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居民消费水平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关系十分密切和直接,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自然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进而导致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

CPI的统计方法是通过调查一定数量的家庭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及其比重,得出一个权重平均数。

二、CP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的增长会带来物价上涨,而CPI的变动也反映了经济的增长情况。

通俗来说,经济增长会导致需求增加,进而促使供需不平衡,价格上涨,反之则价格下跌。

三、CPI与货币政策的关系CPI与货币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货币政策实施时,会影响货币供给及利率水平,从而影响经济与物价。

货币紧缩政策会减少货币供应,促使产业的经济活动减弱,价格回落,而货币宽松政策则会加快经济增长,从而促进物价上涨。

同时CPI的变化也反馈到货币政策的制定中。

四、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PI作为评估物价变化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的一个体现。

CPI的增长率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通货膨胀就会变得严重。

从长期来看,CPI和通货膨胀呈现了密切的关系。

五、CPI的经验预测方法CPI预测方法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CPI水平。

五个案例分析:1、2019年CPI出现明显起伏波动的原因是什么?2019年CPI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涨幅较为稳定,而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起伏。

从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季度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是CPI出现明显起伏波动的因素之一,其次是油价上涨与工业品价格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加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等因素,导致CPI同比涨幅出现明显波动。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首先,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有限,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多样化、就业机会较为丰富,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例如,我国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相对于二三线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普遍较高。

据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居民收入水平也是决定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居民收入的增加通常会推动消费水平的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特别是中产阶级人口的扩大,促使消费水平的提高。

此外,不同行业和岗位的薪资差异也会导致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

例如,高科技、金融等新兴行业的员工工资通常较高,他们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物价水平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物价上涨会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消费水平。

尤其是日常消费品的物价上涨,对普通居民的生活影响较为直接。

然而,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也是相对的。

当居民收入增加的速度大于物价上涨的速度时,消费水平仍然可能提高。

此外,物价水平的变动也会通过影响居民心理预期,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金融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消费水平。

例如,利率的高低会影响居民贷款的成本和还款压力,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如果利率较低,贷款成本较低,居民的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可能会增加,从而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此外,社会政策也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从而影响个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

例如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补贴政策等的和调整,都会对居民的消费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政策的完善和改善可能会促使居民消费意愿增强,从而带动消费水平的上升。

总的来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金融环境和社会政策等。

[关键词]通货膨胀CPI回归分析一、我国CPI的变动趋势(2006年11月~2008年4月)我国经济在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于2005年已初步显现经济过热的迹象,表现在:占居民消费比重很大的如肉、蛋、蔬菜等消费品的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占居民投资比重很大的房价上涨幅度较大。

衡量我国通胀状况的指标主要是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目前它由八类商品加权平均计算所得,图中反映了2006年11月~2008年4月这18个月中CPI,以及各类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

另外,居住价格指数上涨趋势相对除食品以外的其他类更加明显,从2006年11月的104.2变动到2008年4月的106.8,变化量为2.6;医疗保健2.3;烟酒1.6;家庭设备用品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0.8;衣着-1.5;交通通信-2.0,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未来的一段时期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仍将继续上升,至于变化的快慢程度,要根据未来市场的供需状况及政府的政策走向来判断。

二、CPI与食品类价格指数之间的单因素回归分析在上图中,食品指数表现最突出。

浅析影响CPI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CPI未来走势摘要:2010年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6%,再创年内新高。

总体上看,目前CPI上涨仍在正常的、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尚未有全面通胀的危险。

未来两个月,受翘尾因素的影响,CPI指数或许会回落。

本文主要根据我国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CPI变化情况,介绍我国CPI的构成,分析影响CPI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CPI未来走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CPI权重变动通货膨胀未来走势政策建议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GDP同比增长10.6%,CPI同比上涨2.9%。

其中,9月份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涨幅创下23个月以来新高(见图一、图二)。

目前国内的通胀程度远比数据所显示的高许多,CPI数据涨幅在预料之中。

该数据符合市场预期,随着翘尾因素减弱,四季度CPI或见顶回落,但通胀压力仍不容小觑,未来是否再次加息将主要取决于通胀走势。

图一图二一、我国CPI的构成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通过考察CPI的变动,我们不仅可以衡量一国物价水平变动状况,同时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因此CPI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指标。

世界各国CPI的统计,都是基于对本国一定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样本量的居民生活消费指数抽样调查。

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民族消费习惯等不同,CPI中的消费品和服务的类别以及权重也不尽相同。

CPI的数值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各个类别中每一个规格品种的价格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CPI的构成,即各个类别在CPI中所占的权重。

我国CPI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摘要】CPI作为我国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衡量以及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我国CPI的变动,从多个因素入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率,GDP,固定资产投资,外币储备,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对CPI的影响显著程度。

关键字CPI,影响因素,描述统计,回归分析一、引言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和趋势的相对数。

CPI最早起源于美国,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其计算公式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而我国的CPI却一直相对较低,增长率不到5%,总体上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

相对于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率来说,我国CPI的增长是比较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但从其他具体的价格指数来看,除居住价格近几年一直保持较高位置外,其余价格指数都在逐步走低。

而粮食消费价格与食品消费价格明显呈现出下降趋势。

原材料、燃料的购进价格指数等也有一定幅度下降。

而2007以来,我国CPI波动十分剧烈,从2007年4月份开始不断上涨,到2008年2月达到历史新高8.2%。

而2008年6月开始我国CPI又开始转头向下,到2009年2月开始出现负增长。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而价值又是用价格来表现的,因此,价格既是商品价值的尺度,也是经济活动的媒介。

同时价格还有调节杠杆的作用:一是政府的调节行为,二是市场的调节行为,主要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使两者达到相对平衡。

因此,CPI变动状况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强烈,对CPI的走势和成因的分析,了解CPI上升的主要推动力,可以有针对性的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缓解通胀压力,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深度剖析与经济影响研究》摘要:本论文深入探讨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概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的多方面影响。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CPI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等之间的紧密关系。

同时,提出了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应对CPI波动的策略和建议,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一、引言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经济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反映了一国内部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总体变化情况,还对货币政策制定、经济增长预测、居民生活水平评估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深入研究CPI的内涵、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影响,对于理解经济运行机制、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CPI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一)CPI的定义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它通过衡量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了消费者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所面临的价格压力。

(二)CPI的计算方法1.确定一篮子商品和服务2.CPI的计算首先需要确定一篮子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食品、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

在确定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时,需要考虑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以及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性等因素。

3.收集价格数据4.确定一篮子商品和服务后,需要定期收集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

价格数据的收集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销售点和消费者进行调查,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价格信息。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居民家庭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衡量居民消费水平、测算通货膨胀率以及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CPI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从货币政策、供给和需求、逐步上涨和季节性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货币政策因素货币政策是影响CPI变化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平衡。

当央行采取放松货币政策时,通货流通量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增加,总体经济活动也会得到刺激,居民购买力提升,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导致CPI增加;反之,央行收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减少,以抑制通货膨胀,居民购买力降低,商品价格上涨速度放缓,从而导致CPI变化下降。

二、供给和需求因素供给和需求因素是影响CPI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直接影响到价格的定价和变化。

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压力会减缓,价格下降;相反,当需求大于供应时,供求关系发生逆转,价格上涨。

同时,供给和需求关系还受制于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上的竞争激烈程度越高,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商品越多,价格压力就越大。

通常情况下,当商品价格逐步上涨时,CPI指数也随着上升。

四、季节性变化因素季节性变化因素是指由于气候、假日或其他因素,导致某些商品价格在某个季节或月份上涨或下降。

例如,春节期间,猪肉价格通常会上涨,因为节日需求增加,而供应相对减少。

冬季则会有一些季节性商品价格上涨,例如暖气、羽绒服等。

综上所述,CPI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货币政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政府需要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和促进居民消费的同时保障物价稳定。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M1GDP增长率引言2011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创下连续32个月以来的新高。

一、CPI的概念及作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程度和趋势的相对数。

CPI最早起源于美国,后逐渐被发达国家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编制的一种指数。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戈登(RobertJ.Gordon)提出了核心CPI的概念,它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运行情况。

但是,目前我国对核心CPI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CPI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经济增长数量,需要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价格指数对GDP进行核算,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

CPI论文:CPI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1985年至2007年的中国cpi变化与有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通过ols检验发现cpi明显受到前一期、前两期cpi、gdp以及工资总额的影响。

二、建模理论、现实依据本文使用计量模型研究影响我国cpi的宏观经济变量。

首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各个解释变量对cpi的解释能力。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f(x1,x2,…xm,ε)(1)本文将cpi作为被解释变量:y—cpi;x1,x2,…,xm---影响cpi的诸多因素做为解释变量,包括:a需求用gdp来表示。

b人民币汇率,c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d工资成本,e外汇储备。

ε---随机误差项,是指除了上述因素,影响cpi的其他因素。

考虑到济变量自身的跨期影响,建立cpi自回归的模型:yt=β0+β1yt-1+…+βsyt-s+εt(2)在有关的文献中,影响cpi的因素主要有:投资。

投资的扩张使得经济增长,但是投资也会带来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后果,主要的原因是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万世平等(2001)认为工资成本的上升是短期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因变量y,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985-2008年度数据,单位:上年为100。

以下为选取的自变量:a、gdp---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总需求,样本区间为1984-2008年度数据。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过高的增长需求必然伴随信贷货币的超量发行从而构成通胀压力;另一方面,有数据表明中国1990年的货币总量为1.53万亿元,2011达到89.56万亿元,是1990年的58.5倍。

1998年-2003年我国CPI变动相对平稳,至2007年-201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使用了“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逐渐开始严重,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493.6(1978=100)。

2008年,为了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更是让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当年达到522.7。

金融危机过后,随着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发展,中国近几年CPI指数增长率相对稳定,如2015年12月CPI为101.6,同比增长1.6%;2014年12月CPI为101.5,同比增长1.5%;2013年12月CPI为102.5,同比增长2.5%;2012年12月CPI为102.5,同比增长2.5%,CPI变动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引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是衡量居民家庭购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CPI的变动对于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2.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趋势CPI是我国衡量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变动的主要指标。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CPI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动趋势。

2.1初期变动(1990年代)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CPI呈现较高的增长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供求矛盾、物价体制改革以及市场价格体系逐步形成等因素影响所致。

2.2稳定增长(2000年代)进入21世纪后,中国CPI逐渐趋于稳定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和政府多项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为中国消费品市场的开放提供了机遇。

2.3快速上升(2010年代)近年来,我国CPI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资源价格的上涨、能源价格的波动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贬值等因素导致的。

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是导致CPI上升的因素。

3.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因素3.1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是影响CPI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货币供应增长过快,将导致过多的货币投放市场,推动物价上涨;相反,如果货币供应不足,可能导致物价下降。

货币政策的调控对CPI的影响尤为关键,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水平和货币增长速度等手段,可以调控CPI的上升趋势。

3.2生产要素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的变动也会对CPI产生影响。

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都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从而推动CPI的上升。

3.3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对我国CPI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全球经济形势、国际原油价格、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商品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CPI的变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论文:关于我国CP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预测摘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核算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m1gdp增长率引言2011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创下连续32个月以来的新高。

一、cpi的概念及作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程度和趋势的相对数。

cpi最早起源于美国,后逐渐被发达国家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编制的一种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1975年美国经济学家戈登(robertj.gordon)提出了核心cpi的概念,它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运行情况。

但是,目前我国对核心cpi还没有明确的界定。

cpi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经济增长数量,需要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各种价格指数对gdp进行核算,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与同期的其他的经济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食品价格指数、银行利率、居民收入、汽油价格,同期其他的经济指数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CPI指数与其他的同期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选择几个合适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一个较为合适的模型,利用较为精确的数学公式进行描述和预测,深入地研究CPI指数,从而进一步地了解到CPI指数变化的情况。

由于影响的居民价格指数的因素比较多,我们用两个案例进行建模分析。

二、正确认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围绕100上下波动的相对数由于人们关心的是价格变动情况,常常会误以为cpi就是一个变动率,其实不然。

例如,2011年3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5.4而并不是5.4%,这里的5.4%指的是cpi的同比上涨情况而不是cpi本身。

2011年cpi权重调整后,食品权重下调2.21%为30%左右,居住类权重上调4.22%为17.22%。

近几年房价过快上涨,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感受远远超过cpi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cpi不能反映真实的通货膨胀水平,低估的cpi背后可能存在着资产泡沫的风险。

另外,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新产品的引进可能导致对cpi的高估。

倘若一组商品中的某种商品价格大幅增长,人们可以选择消费其替代品或者从外部引进的新的产品(未包含在固定商品组合内),而cpi的统计仍以固定的商品组合进行计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cpi存在被高估的可能。

(三)理性看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涨跌情况由cpi的计算公式可以发现,cpi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当期情况而且受到基期的影响。

在当期商品价格固定的情况下,基期商品价格越小,当期cpi的值就越大;反之,当期cpi的值就越小。

另外,政府调控措施效果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经济周期,人们应该对cpi抱有一个理性的预期,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下波动表面上是由于商品价格的涨跌造成的,但实际上却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对于cp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其具体思路如下:选取1991-2010年的年度数据,以cpi涨跌幅为被解释变量,以狭义货币供应量m1涨跌幅、gdp增长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解释变量,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影响cpi变动因素的回归模型。

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模型:cpi=-22.53170+0.926464m1+0.850539gdp(-7.463780)(8.608740)(2.913519)(四)模型检验该模型拟合优度为0.876543,拟合度较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常数项和解释变量通过t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该模型通过f检验;经检验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分别指定alpha的值为0.1、0.3、0.7和0.9。

由表2可以看出当alpha为0.9时,残差平方和最小,在这种情况下2011年cpi涨跌幅的预测值为2.964575。

(2)通过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由回归模型可知,要对cpi进行预测首先要确定2011年m1和gdp的增长幅度。

2011年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狭义货币供应量保持相对稳定,2010年m1增长率为21.2%,假设2011年m1的增长率略有下降为20%;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gdp增长目标为8%。

从而得到2011年cpi的涨跌幅为2.801892。

(3)两种预测方法对于2011年cpi涨跌幅的预测相差较小,但与2011年第1季度cpi相差近1.5个百分点。

央行从2011年4月21日起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也是去年以来第10次上调。

由于政策效果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经济周期,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措施的政策效果有望在下半年显现。

2011年第一季度cpi的增长过快,央行会根据经济发展趋势,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

2011年全年cpi可能会呈现出高开低走的局面。

五、结论(1)货币供给对cpi具有显著影响。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的过度发行导致了流动性的泛滥。

流动性的泛滥一方面导致大量游资对商品进行炒作,使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使得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从而加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2)经济的快速发展助推了cpi的上涨。

经济危机过后,各国经济逐渐复苏总需求不断增大,而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容易引起物价上涨,通过进出口等国际价格传导途径,国内商品价格相应上升。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在流动性过剩、劳动力价格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更为显著。

(3)通过合理调整,不断完善cpi体系。

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现实感受与cpi数据反差较大,资产价格与cpi趋势出现了偏离。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需要根据国情合理调整消费品范围和权重,建立cpi构成中各类别价格权重的定期调整制度。

(4)由于样本期间的狭窄以及对各解释变量滞后影响因素的忽略,回归结果只能是一个基本的参考。

参考文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王志文.诠释cpi与通货膨胀[j].消费导刊,2010(2):37-39[3]王黎明,陈颖,杨楠.应用回归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中央人民银行.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r].2011-5-3[5]张雪慧.对我国cpi构成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2):130-131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THE END
1.我国的CPI构成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我国的 CPI 构成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中国CPI构成权重体系中食品占了34%,其详细构成:粮食33.23%、肉类25.5%、蔬菜11.53%、水产品9.51%、水果6.91%、糖4.3%https://xueqiu.com/4214653549/286913785
2.科普CPI指数中国CPI指数指的是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反映在一定的时间内,中国居民消费者的家庭购买的消费品以及服务的价格变动状况的。该指数是反映人民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有效地监测中国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因此也可以反映一定的通货的水平,有利于国家根据该指标采取有效措施调控经济。根据上图,CPI指数8大权重有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222520783484476&wfr=spider&for=pc
3.中国cpi的构成及权重理想股票技术论坛中国CPI构成及权重介绍,包括各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程度。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09670931.html
4.最新公布:上涨0.3%!什么信号?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3%,环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略有回升,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ExMDAwMQ==&mid=2650983048&idx=3&sn=a43efaa14e6fa3b518dada03ea2831e0&chksm=8531410049a65e49bb7bdeaa51425d1c7e1f883907c7eac4ae5d724ffeacff194aecff97c5de&scene=27
5.物价指数(CPI)中,()所占权重最大,约占42%,而在中国CP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在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中,( )所占权重最大,约占42%,而在中国CPI中,( )比重最大,约占30%左右。A.食品和能源B.住宅C.交通运输D.食品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https://www.shuashuati.com/ti/0937174838bb4248b0fd4cce9e7edec4.html
6.分析中国cpi以每月的CPI指数构成CPI指数序列, 运用时间序列的建模方法对该CPI指数序列进行拟合、预测分析, 以给居民的消费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撑是本文的目的。本文选择1990年1月至2009年6月共234个月的中国CPI指数为研究对象 (后4个月的数据用来检验预测值) , 应用ARIMA模型进行分析, 并给出拟合与预测的误差效果。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5g64ot7.html
7.我国CPI指数与美国CPI指数编制时有何不同帮我分析一下各国CPI差异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在此,我们再来看看美国2006年的CPI指数的分类与权重构成。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而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https://cai.verywind.com/xx/wcmndrwri.htm
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各项的权重是如何确定和调整的?其实我很想知道题主的数据是哪里来的,最近自己在找权重数据据我了解统计局并不公布CPI的分项构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551660/answer/33046120
9.CPI的解构分析与价格传导调查研究CPI解构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分析相关元素的价格变化对CPI所产生的影响,其中的关键环节是需要确定构成指标占CPI总指标的权重。由于我国统计局一直未公布CPI各构成指标的权重,因此本文采用回归的方法估算各项大类的权重。 鉴于2001年国家统计局对CPI构成指标进行了调整,2001年前后的数据不具可比性,因此只对2001年以后的CPI构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08-10/01-1029.html
10.彭博经济学家:解密中国CPI篮子——食品占主导服务是关键商品与服务价格涨幅 近年来,服务价格对整体CPI构成了支撑。彭博经济研究估计,服务在CPI篮子中所占权重为37%,其余部分是包括食品在内的消费品。自2014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服务价格的上涨速度都超过了商品价格,对整体CPI构成支撑。 中国CPI ,服务与商品https://www.bloombergchina.com/blog/china-insight-cpi-basket-decoded-food-dominates-services-key/
11.CPI权重调整与CPI低于预期宏观数据本次数据的发布是国家统计局5年来首次调整CPI权重比例,本次CPI权重调整中,居住权重提高了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了2.21个百分点,其他六大类大项的权重均略微下调。但外界所关注的CPI具体构成比例依然没有公布。 按照已知的计算模式,我国CPI构成共分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八大类商品分别为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http://data.cnfol.com/110222/104,1299,9359609,00.shtml
12.李迅雷:我们对美通胀及联储政策是否存在误判在美国的CPI构成中,居住支出要占42%的权重,这就可以解释为何美国政府给居民部门的补贴停止之后,CPI继续上涨的原因,因为房价在大幅上涨。例如,12月CPI环比增幅主要由住房(权重31%)、二手车和食品项贡献,而能源项转负。而在我国,CPI的八大类构成中,居住的占比仅为22%,只有美国的一半。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121
13.中,美国CPI构成和各部分比重:8、烟酒及用品4%。中国CPI构成权重体系中食品占了34%,其详细构成:粮食33.23%、肉类25.5%、蔬菜11.53%、水产品9.51%、水果6.91%、糖4.3%、油脂2.55%、鸡蛋1.34%。 美国的CPI的具体购成是: 1、住房,权重为42%; 2、交通,权重为17%; 3、饮食,权重为15%; https://www.360doc.cn/article/9531466_1111345055.html
14.公布CPI构成,非常重要所以,各个省份与国家的CPI并不一样。 CPI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公布CPI的详细构成、权重,对于保障经济运行,制订更精准的经济政策,乃至社会公平,都非常重要。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有删节。https://m.yicai.com/news/101683096.html
15.CPI权重是怎么来的?CPI的构成上,各国大致都一样,基本是由食品、衣着、交通和通信、烟酒、家庭设备、医疗、娱乐教育、居住八大类消费物价指标构成,其中后七项又统称为非食品项目,但是由于各国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不同,所以八大类指标在CPI中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例如,中国目前食品在CPI中的权重为30%,相应非食品的权重为70%,其中居住类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5543612/
16.新权重CPI出炉1月涨4.9%低于预期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此前多家机构预测1月份CPI涨幅将超过5%并创出近年来新高。现行制度规定,CPI构成权重每5年调整一次,本次是统计局例行调整CPI构成权重后,首次公布的数据。 即使央行在2月9日加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仅为3%,负利率可达1.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https://fz.loupan.com/html/news/201105/16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