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趋势展望房产频道

近期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多个城市落实因城施策,微调楼市政策,出台“限跌令”以稳定市场预期,央行“两个维护”提振市场信心,四季度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会有改善?市场又将如何演变?

2021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总结

(一)价格水平:9月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继续收窄,价格下跌城市数量增加

图: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及环比变化

图:2019至2021年三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各季度累计涨幅变化

百城新建住宅市场持续降温,2021年前三季度价格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其中三季度涨幅收窄明显,9月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进一步增加。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1年9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17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40%,较上月收窄0.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4%,较上月收窄0.06个百分点,百城中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3个至33个。累计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05个百分点至2.41%,其中三季度价格累计上涨0.70%,较二季度收窄0.2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收窄0.48个百分点。

分梯队来看,2021年三季度各梯队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累计涨幅较二季度及去年同期均有收窄,其中三四线代表城市较二季度收窄幅度最大。2021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58%,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26个百分点,但仍居各梯队城市首位,其中三季度累计上涨0.81%;前三季度二线城市价格累计上涨2.42%,涨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23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涨幅较二季度及去年同期分别收窄0.08和0.7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三四线代表城市价格累计上涨2.16%,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51个百分点,但三季度涨幅明显低于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收窄0.53和0.64个百分点。

图:2020年至2021年9月各城市群新建住宅均价环比涨跌幅

分城市群来看,除山东半岛外,各主要城市群三季度价格涨幅较二季度及去年同期均有收窄,珠三角地区收窄幅度最大。

长三角区域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前三季度价格累计上涨2.90%,较去年同期收窄1.24个百分点,昆山等城市市场有所降温,其中三季度涨幅较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均有所收窄。

百城二手住宅价格方面,三季度市场热度明显回落,价格环比涨幅加速收窄。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1年9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603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3%,涨幅较上月收窄0.21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收窄,且收窄幅度呈扩大趋势。另外,9月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13个至43个,下跌城市数量为年内最高,二手房市场降温明显。累计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49%,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1.38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上涨0.91%,涨幅较二季度收窄0.58个百分点。

(二)成交规模:三季度市场降温明显,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活跃度回落,整体规模处近五年同期相对低位,9月成交面积同比降幅仍超20%

下半年以来调控持续显效,市场明显降温,7-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连续下降。根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已达11.4亿平方米,销售额达11.9万亿元,同比增速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下半年以来,随着调控效果的持续显现,市场情绪已明显回落,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市场明显降温,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均达两位数,降幅进一步扩大。

图:2018-2021年9月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面积走势

三季度,重点50城商品住宅成交活跃度有所回落,整体规模处近五年相对低位,三四线代表城市同比降幅最大。据中指数据初步统计,2021年1-9月,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约3482万平方米,在历史同期中仅低于2016年,同比增长近两成。但三季度以来,调控政策效果显著,市场降温明显,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约18%,整体成交规模低于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其中9月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5.6%,同比下降24.6%。各梯队城市来看,三季度,一线、二线和三线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均下降,其中三线代表城市同比降幅最大为31.3%。

表:50城整体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代表城市12021年三季度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增幅对比

分区域来看,珠三角代表城市市场降温明显,部分城市进入调整通道;长三角代表城市市场热度有所回落,成交规模仍有一定支撑。据中指数据监测,2021年三季度,珠三角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3%,较2019年同期下降16%,降幅均明显高于50城整体水平。其中惠州、东莞等城市成交面积同比降幅均超50%,市场已进入调整周期。长三角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降7%,较2019年同期增长2%,成交热度虽有所回落,但热点城市需求仍有释放空间,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短期成交规模仍有一定支撑。

图:20119-2021年8月15个代表城市二手住宅月度成交面积走势

二手住宅方面,三季度市场热度明显回落。据统计,2021年1-8月,15个代表城市二手房月均成交面积约11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7、8月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有所下滑,尤其是深圳、上海、无锡等出台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或核验价的城市,8月深圳、上海、无锡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80%、41%和43%。9月,北京、大连等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亦转为下降。

(三)供求关系:三季度重点城市供应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供过于求

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有所下降,施工、竣工面积同比均增长。2021年1-8月,受全国土地市场成交规模下滑影响,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3.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2%,单月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全国房屋施工面积为91.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4%;房屋竣工面积为4.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为26.0%,项目竣工速度加快。

图:2017年至2021年9月20个代表城市2商品住宅供应面积走势

受市场情绪回落及房企推盘前置等因素影响,三季度重点20城商品住宅新批上市面积同比有所下降。据初步统计,2021年1-9月,2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新批上市面积约1946万平方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均处历史同期高位。值得注意的是,受市场情绪回落、上半年企业推盘节奏前置、供地“两集中”政策等因素影响,三季度房企推盘力度有所减弱,2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新批上市面积同比下降约14.7%,供应规模处近5年同期低位。其中9月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应面积环比增长12.5%,同比下降27.5%。

从销供比来看,三季度重点20城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短期市场供过于求。据初步统计,2021年1-9月,2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供销比为1.12,短期成交量高于供应量。三季度,商品住宅供销比为0.89,短期市场供过于求。

(四)土地供求:三季度住宅用地供需规模降幅扩大,成交楼面价回落

图:2016-2021年三季度全国300城各类用地和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变化

受供地“两集中”政策影响,三季度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出让金低于去年同期。根据中指数据,2021年1-9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共推出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5%,其中三季度推出2.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1%。叠加重点城市延期出让第二批集中地块等因素,1-9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5.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9%,土地出让金达3.5万亿元,同比下降4.8%。其中三季度成交1.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6.9%,土地出让金为8623亿元,同比下降36.6%。

图:2016-2021年三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及平均溢价率

三季度土地市场热度下降,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有所回落。2021年1-9月,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296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3.5%,其中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588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5.1%。三季度,重点城市积极响应中央“稳地价”要求,优化土拍规则,通过严查购地自有资金等提高参拍门槛,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市场降温明显,叠加部分核心一二线城市第二批次地块延期至10月出让,整体成交楼面价回落。

分梯队来看,一线城市继续加大供地,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宅地供地力度减弱;各线城市宅地成交面积同比整体回落。据统计,2021年1-9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推出46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7%;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分别推出34058和3990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6%和19.4%;各线城市宅地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期整体均回落。

(五)开发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明显放缓,建筑工程投资为主要支撑项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速明显放缓。2021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进入三季度,开发投资额增速明显放缓,7月和8月单月同比增速仅为1.4%和0.3%。建筑工程投资为主要支撑项。2021年1-8月,房地产建筑工程投资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占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比重为59.0%;土地购置费达3.1万亿元,同比增长2.9%,占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比重为31.3%。

房企到位资金增速持续收窄,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幅最大。2021年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同比增速持续收窄。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同比增幅最大为31.3%。

2021年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展望

(一)经济及政策环境:经济恢复速度放缓,四季度宏观及楼市调控政策存边际改善空间

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方面,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呈收紧态势,7月22日中央重申“房住不炒”定位,为下半年房地产政策调控明确定调,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紧抓房地产金融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和落实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图:2016年以来重点城市出台房地产紧缩政策数量走势

表:三季度部分城市房地产紧缩政策汇总表

地方政府因城施策,高频出台楼市调控稳市场预期。据不完全统计,自7.22会议为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方向定调以来,各地不断出台调控新政,截至9月底已有超30个城市累计发布超70条调控政策,因城施策调控工具箱不断完善细化,涉及到限售、限价、限购、限贷、公证摇号购房、调整增值税免征年限、土地出让管理及二手房成交参考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调控范围从一二线热点城市扩大至三四线热点城市,出台二手房成交指导价格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围。

除此之外,三季度各地政策“双向”调节模式开启,“限涨”与“限跌”同现,已有岳阳、沈阳、长春、唐山等十余城出台“限跌令”,另有部分城市发放人才购房补贴、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二手房交易个税征收率等,以稳定市场预期。(详细盘点请见:《超全盘点!带你看清房地产调控趋势》)

(二)市场趋势:四季度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或将继续回落,价格涨幅收窄,新开工难有明显改善

图: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及销售额累计和单月同比走势

房地产市场整体已步入调整通道,四季度调整态势难改,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回落。展望四季度,部分城市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存在政策微调预期,但整体仍较为严格,购房者置业情绪难有明显转变,市场调整态势或将延续,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预计将继续下降。

市场分化行情将加剧,重点城市短期库存和中长期库存均显不足,部分购房需求处于持币观望状态,随着四季度供应端的改善以及房企更大力度的促销活动,这部分需求将逐渐入市,对市场成交规模形成有效支撑;另外,前期已经持续调整多年且城市基本面较好的城市,四季度市场亦有一定需求释放空间。而基本面偏弱、市场供应充足的城市,预计短期市场行情将继续回调,成交规模继续探底。

图:百城新建住宅均价同比涨幅及300城住宅用地累计同比涨幅对比

房价方面,四季度全国房价涨幅或将进一步收窄,部分城市房价面临一定调整压力。随着市场情绪的进一步回调,近期企业加大营销力度,特价房促销等活动重启。四季度,重点22城第一批集中供地项目即将入市,市场竞争压力进一步提升,房企促销力度或继续加大,部分城市房价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从全国的角度上看,一二线城市商品房成交有望保持一定规模,而三四线城市市场调整压力大,成交规模缩量,整体房价或将结构性上涨,但涨幅将有所收窄。另外,今年以来地价延续同比上涨态势,对房价亦有一定支撑。

图: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及土地(住宅+商办用地)成交面积同比变化

新开工方面,土地规模明显缩量将进一步拖累全国房屋新开工规模,四季度新开工规模难有明显改善。今年1-8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2%,4月以来新开工规模同比已连续5个月下降,8月同比降幅保持两位数。受重点城市“两集中”供地影响,全国土地成交面积同比明显下降,对新开工规模形成较大拖累,同时,资金压力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亦降低了房企开工积极性。当前重点城市逐渐完成第二批集中供地,但土地流拍、撤牌量明显增加,土地成交规模难有明显改善,四季度,新开工面积下降态势难改。

投资端,新开工、土地购置降速进一步拖累投资增速,四季度投资增速或将继续回落,在竣工修复带动下,全年投资有望保持在中速增长区间。2021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0.9%,增速连续放缓,8月增速仅为0.3%,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8月同比增长16.3%,是拉动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土地购置费增速进一步回落。四季度,大规模在建项目仍将加快施工进度,推进竣工周期,加速资金结转,建筑工程投资仍将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提供支撑,但新开工规模的缩量、土地购置费增速回落均将继续拖累投资增速,四季度全国开发投资额增速或将继续收窄,不排除投资负增长的可能。全年来看,开发投资额增速或将维持在6.1%~7.6%之间。

2021年品牌房企经营策略分析

表:2021年1-9月房企各阵营数量及销售额均值情况

房企不同阵营发展分化,千亿房企达27家。2021年1-9月,1000亿以上超级阵营共27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16.2%。第一阵营(500-1000亿)共27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23.0%。第二阵营(300-500亿)有27家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21.4%;第三阵营(200-300亿)和第四阵营(100-200亿)分别为35家和32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分别为23.3%和-1.6%。

图:代表企业2021年1-9月销售目标完成率情况

注:碧桂园为权益销售额

图:2016年至2021年9月代表企业拿地面积和金额情况

注:代表企业包括:万科、保利、中海、碧桂园、华润、世茂、绿城、融创、龙湖、金地、富力、雅居乐、远洋、新城、建业等

受重点城市供地“两集中”政策影响,品牌房企拿地面积同比大幅下降。2021年前三季度,20家品牌房企累计拿地161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3%;累计拿地金额12407亿元,同比下降5.1%。三季度,20家品牌房企拿地面积327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4%;拿地金额2210亿元,同比下降55.5%,拿地意愿明显下降。

融资方面,债券融资规模同比下降,三季度融资渠道受限。整体来看,2021年1-9月,房企海外债和信用债融资金额为7189亿元,同比减少19.3%。其中,海外债融资2524亿元,同比下降31.0%;信用债融资4665亿元,同比减少11.1%。进入三季度,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明显下降,融资渠道受限。

图:2021年上半年部分房企三道红线表现

从房企降档的情况来看,企业降档进入瓶颈期。2021年上半年与2020年末相比,红档企业减少4家,橙档企业增加3家,绿档企业、黄档企业数量保持稳定。而2020年末与去年上半年相比,红档企业减少15家,橙档企业减少6家。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企业降档数量明显减少,企业降档遇到了瓶颈。

整体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中央多次强调“房住不炒”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市场监管环境仍然偏紧,房地产企业资金面承压、销售压力加大、利润率下行。在此背景下,房企把握市场需求释放节奏,加大营销力度紧抓销售回款,销售业绩同比有所增长;房企审慎补充优质土储,品牌房企拿地面积、拿地金额同比均下降。与此同时,受房地产金融监管持续从严、部分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等因素影响,房企债券融资规模有所下降。尤其是进入三季度,房企投资拿地更趋谨慎,品牌房企拿地面积、拿地金额同比下降均超五成,保障现金流的稳定成为企业的工作重点。

展望四季度,房地产金融监管仍偏严,部分城市市场调整压力有所增加,市场竞争或将更加激烈,加速销售回款仍是企业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房企应加大对城市市场周期及政策变化研究力度,加强竞品监控,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把握市场机会;同时,房企应持续优化产品,打造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为帮助企业实时把握竞品动态,辅助项目科学决策,中指研究院推出了专为项目公司打造的“项目云”(点击试用)数字化工具,通过对竞品楼盘销售动态的实时监控,以及对目标用户需求的持续深挖,为房企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帮助企业掌握一手政策动态,通过市场热度对城市调控预期做出预警,辅助及时调整营销节奏。

竞品监测:项目云产品可以实时监控竞品楼盘预售证进度、开盘及加推信息、案场销售政策,追踪竞品楼盘单套户型的成交套数、面积及价格,助力房企对竞品楼盘动态的精细化管理,科学、高效的制定营销策略。

客户分析:项目云产品可以协助房企把握不同地区的住房需求特性,深刻洞察用户需求,实现房企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有效连接。项目云通过对目标用户的职住地分布、意向户型、意向面积、单价及总价段偏好等维度进行动态分析,为房企打造产品IP、精准拓客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除此之外,项目云产品全面覆盖城市新房、二手房及土地数据,支持城市政策监控及预警,协助房企强化对市场周期及项目周期的研判,把握市场轮动机会,并顺应城市市场小周变化节奏及时调整营销计划及策略,保证业绩增长,维持企业市场竞争力。

1长三角地区代表城市共15个,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合肥、南通、扬州、芜湖、徐州、绍兴、宿州、镇江、淮安;珠三角地区代表城市共7个,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中山、肇庆。

220个代表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南京、苏州、青岛、合肥、重庆、天津、成都、沈阳、郑州、长沙、福州、西安、长春、温州,下同。

THE END
1.联合资信1、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房地产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1949年-1978年,探索阶段:建国后,我国确立公有制,实行住房建设与分配由单位和政府主导,城市主要是公租房、单位房为主,农村主要为土地自建房、集体分房房地产行业我国房地产销售周期特征分析,但住房供给严重不足、住房水平改善缓慢以及严重的财政负担等问题层出。http://huiyunyan.com/doc-fa9e76a7206a78cc235d9a331950756d.html
2.我国房地产:房价收入比5年降26%:购房压力缓解城市房价房地产【8 月 4 日消息,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迎来周期性调整!】 住宅销售面积较峰值累计下滑近 50%,多数城市房价深度调整,总体回调幅度超 25%。 随着房价回落及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居民购房压力有效缓解。 35 个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均值从 2019 年的 16.03 降至今年的 11.87,整体降幅达 26%,印证居民购房压力缓解的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O4CTA40519D4UH.html
3.2019全国房价排名走势,2019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排行榜,2019中国各地安居客房价频道,提供2019全国房价排名走势,2019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排行榜,2019中国各地房价均价查询。2019全国百城城市房价走势,全国二手房、新房房价走势新消息。 全国历史房价 2019全国房价 全国各省历史房价 全国房价导航 小区大全网站地图最新房源房贷计算器估价手机版电脑版客户端免责声明联系我们Copyright ? 2007-https://mobile.anjuke.com/fangjia/quanguo2019/
4.80后发财靠康波:周金涛生前20篇雄文精华,一文尽览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周期的高点,而这个拐点之后,地产周期将步入5年的调整期,至2018年结束,房地产周期调整时的大类资产配置体现出股熊债牛的特征。 真正的中国经济低点将在2018年出现,是地产周期、投资周期、库存周期共振低点。 《康波中的价格波动》 2015年9月24日 https://blog.51cto.com/u_15797945/7026435
5.水泥行业分析(通用6篇)2015-2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逐年增加,受资金收窄影响,2019年房地产投资有所放缓,总投资额为109603.45亿元,累计增速为10.3%。新开工面积为185634.42万立方米,累计增速为10%。随着供给侧改革、“三去一补”等相关政策不断实施,预计后期新开工面积增速持稳运行,将对建筑材料的水泥需求量有一定支撑。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j91pra.html
6.二十年复盘,铜背后的宏观叙事(三)2011-2015年:漫长熊市,铜价两波下跌。第一波下跌,铜需求的“中国因素”降温是直接触发因素。201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中国为应对高通胀不断加息升准。第二波下跌,2013年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升温,全球流动性转紧,铜价加快下跌。 (四)2016-2017:中国经济筑底,铜价有限修复。Taper恐慌过后,美元风险溢价快速上涨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8230
7.2019年中国经济面面观,估值底+政策底之后,聚焦“业绩底”和“市场汇通财经讯——本文将从中国经济各方面进行分析展现,包括经济、央行政策、财政政策、房地产、社会融资、PPI、稳消费、减税、A股投资机会等方面,详细前瞻2019年中国经济及相关行情机会。 汇通财经APP讯——展望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投行机构均认为,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2019年宏观调控主基调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https://news.fx678.com/201812280331412475.shtml
8.抄底日本,抄底中国!深度揭秘太盟投资:人均年薪400万,投奈雪各77%,投在不动产领域,伴随中国房地产市场向存量时代演进,太盟投资的战略重心正从日本向中国转移,但其投资的项目类型分散,涉及办公楼、购物中心、房地产基金等,并主推“并购—增值—退出”模式。 太盟投资的PE/VC板块则主打“并购+创投”模式。其公开可追溯的17个并购类项目,主要抄底“濒危”企业,退出率超过40%,腾讯音乐、https://www.p5w.net/weyt/202408/t20240822_6172737.htm
9.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是全国性的房地产估价和经纪行业自律管理组织,由从事房地产估价和经纪活动的专业人士、机构及有关单位组成,依法对房地产估价和经纪行业进行自律管理。https://www.cire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