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概率,中国将迎来有史以来的一次长时间房价暴涨?不可能楼市房市买房高房价二手房房价

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

多数城市放开限购,贷款利率和收付比降到了历史最低,但是市场数据却不怎么乐观,就连那些大家很熟悉的头部房企不仅放缓了发展脚步,甚至有的还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这其实都是在告诉我们,现在的楼市已经大不如前。

教授的话有理有据。

但更多人还是倾向于比较信赖,对中国国情有着深入了解的知名企业家——李嘉诚的预判。

实际上,关于未来市场,李嘉诚早就说出了实情。具体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教授说:房价暴涨的理由

其实,这位教授推断房价上涨,也是有理有据:主要是基于供需即将发生变化。

他说:伴随着开发商供应规模的减少,被压抑的需求就会激发出来,叠加政策的支持,到那个时候,房价想不涨都难。

而且,从该文高达1万+的点赞量来看,这位教授的预测还是得到了蛮多人的支持。

毕竟这两年的政策支持方面确实很给力。

不仅贷款利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甚至有的地方商贷比公积金贷款利率还低,相当于普通老百姓买房比公务员买房贷款成本还低。

另外,这几年的几个大动作,也让部分人对教授的此番预测深信不疑:

①老美已经开启降息周期,资金回流国内预期较好

英国知名对冲基金EurizonSLJ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史蒂芬·詹(StephenJen)就预测:

随着美联储降息,中国企业可能会选择出售高达1万亿美元的美元计价资产,此举或将显著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10%。

而房子作为核心资产之一,经过大幅度调整后,必定成为一些资金锁定的目标。这些海外资金对市场的影响较大。

②压缩土地供应。

住建部提出“以人定房”,其实就是控制土地供应,为楼市去库存创造了良好环境。

③大力挖掘住房需求。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目前,我们还有2亿农民工在城里还没住房,住房需求巨大。

所以,发改委则表态,“下一步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④加大力度收房,并且扩大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规模。

比如今年各地国家队已经开始下场收房,以提高保障房供给;另一方面,城中村改造也明确从35城扩至300城,而且补偿多采取房票安置。

很多人认为,在这些举措的合力作用下,库存将越来越少,需求上升,将对楼市形成直接支撑。

真的吗?

其实李嘉诚早就说出实情,再暴涨?没可能!

02、

李嘉诚透露涨跌实情与楼市信号

当年的李嘉诚,在大家还沉迷于买房子时,他就说出了实情:

“近几年不管是内地房价还是香港房价都居高不下,但未来5年房价就会面临大洗牌,炒房客们需要谨慎了。

买房用来自己住的,尽管买,买房是用来炒的,还是算了。很多内地开发商过去几年负债扩张也该告一段落了。”

另外,2025年房价四大信号已经出现,涨跌一目了然:

①“救市”难度大

这两年政策上已经在不断加码“救市”,但救的目的不在于刺激暴涨,而是求“稳”

再说了,疫情结束以后,近几年经济复苏并没有显著提升,甚至很多人的收入也出现了下降,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再支撑高房价了。

所以,以当前的经济背景,救市的难度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有限。

②供需关系逆转

随着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口红利的逐渐弱化,房子的刚需正在减少。

叠加过去大拆大建导致的市场供给过剩,尤其是三四线小城市,空置率飙升的一个现实背景下,让人更加担忧未来想不跌都难。

③二手市场越卖越多,信心不足

④房市泡沫风险还在

这几年有个挺奇怪的现象,每次政策一出,二手房市场不是更热闹,反倒是房子越卖越多,而且价格还始终保持下降。

这操作看出,大家心里其实都没底!

特别是那些买了高层的人,怕以后房子不值钱,所以急着出手。

要是到了2025年,房价还跌,那二手房或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甩卖风”,届时,一些地区的价格可能会低到让人吃惊。

到了2025年,房市还是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毕竟2024年的房市泡沫还在那儿,中国的房价泡沫在全球都能排上号。万一崩盘,房价可能会跌到让人不敢相信。

专家们都说,2025年的房价还是不稳,能稳住就不错了。

03、

如何应对?

在此背景下,打算买房的人,该怎么办?

给大家支个招:

对于购房者:一定要持谨慎态度,不要跟风。

建议优选地理位置好的洋房,这种住宅的周边配套完善,有足够的人口和经济支撑,抗跌性更强,保值增值潜力也更大。

对于囤房客:建议尽早变现落袋为安。随着楼市的下行,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都出现了房价普跌的情况。

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多余房子的家庭,首先就得考虑房子的保值增值潜力。如果地段不好,又是高楼层住宅,建议趁着现在房子还没有跌得很厉害,能卖掉就卖掉,千万别砸在自己手里。

至于想炒房的,劝你早点打消念头。趋势愈发明显,这个时候还指望靠买卖房子赚大钱,最后会亏的很惨,因为接下来,绝大多数房子还将继续贬值。

THE END
1.2025年将是中国房价新一轮上涨的起点!要精准判断房价是否还有上涨周期,核心在于透彻理解推动房价上扬的关键因素。回顾过去 15 年,中国经历了两轮显著的房价上涨周期。第一轮是在 2009 年至 2012 年期间,第二轮则是 2015 年至 2018 年。深入探究后会发现一个极为关键的共性因素:这两轮房价的显著上涨均与中国的财政刺激周期紧密相连,皆处于政府大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042006228157209&wfr=spider&for=pc
2.影响3月30日上市公司股价重大消息一览经济台市场供不应求 锂电池产业进入新一轮投资高潮 昨日在上海召开的“2012 中国锂电·正极材料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纯电动车的方向明确、整合铅酸电池产业的大背景下,中国锂电池和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http://jingji.cntv.cn/20120329/115962.shtml
3.短期难逆转房地产或迎来一个漫长的下降通道就是为政治体系的稳定考虑,政府下一阶段也不会放任或是支持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因此,可以预期,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今后数年内,中国房地产将迎来一个漫长的下跌通道,可能是一个较慢速度的下跌,也可能将迎来一个短暂的暴跌低谷,无论怎样,都是一个下跌的过程。https://nc.loupan.com/html/news/201003/17092.html
4.超预期降准打开A股新一轮上涨窗口?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行业配置上,从景气改善和涨幅安全的角度出发,关注三条主线:第一条是“数字中国”和AI商业运用驱动景气验证的计算机和通信,上游电子中的半导体和光学光电子也将受益;第二条是受地产成交持续修复下有望迎来政策和景气双击的房地产及下游家居家电、轻工制造、装修装饰等;第三条主线是随经济缓慢复苏而需求改善的公用事业。https://m.laoyaoba.com/n/852936
5.银行周报(8月17日)界面新闻城商行带领银行股连续两日上涨 银行业未来净利可调空间收窄 国开行完成国内首次金融债券做市支持双方向操作 银保监会: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9.4% 银保监会:2020年二季度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257.5万亿元 同比增长10.8%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工、农、建三大中国银行继续位列利润榜前10位 https://jiemian.com/article/4835425.html
6.有色金属(159871)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大宗金属板块,国内进一步放松地产政策,复苏动能有望提升,在库存周期见底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有望延续,在供给瓶颈下,基本金属终将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尤其是铜铝更是如此。当前时点,有色金属ETF(159871)配置价值凸显 评论 点赞 分享 举报 肺鱼 · 05-22 有色金属第一波上涨结束,开启25个交易日左右的震荡回调 https://www.laohu8.com/stock/159871/
7.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31期(总期81期)在线培训课程生物制造谷: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用,从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出发,主要聚焦于合成生物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应用方向,重点突破工业酶和核心菌种自主构建和工程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制约。 北方声谷: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围绕讯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天津中心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07.html
8.2022中国家居产业发展报告家居报告不过这一上涨空间主要存在于前半年,翻看具体数据便能发现,2022年8月以来家居卖场销售额持续呈下跌趋势,其中8月的同比下滑率为10.65%,9月为15.30%,直至10月下滑率超出40%。此外,2022年10月BHI(建材家居终端卖场景气度指数)为98.12,环比下跌6.22点,同比下跌71.68点,创今年新低。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部解读,http://www.smile2012.com/html/2023/jiajubaogao_0314/14598.html
9.继续买房?小程序爆发?腾讯市值超越苹果?虎嗅作者眼中的2018王新宇:房产税离我们有点远 宏观市场:变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11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两百余条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政策的频频发布,主要还是为了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但这轮调控与往年调控不太一样的关键词“长效机制”,不停出现在大家视野当中,对于2018年房地产的走向,尤其政策的走向,预测如下: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27944.html
10.80后发财靠康波:周金涛生前20篇雄文精华,一文尽览第一,全球将出现滞胀,通胀将在未来三年缓慢上行。 第二,中国和美国都会出现第三库存周期(请重点关注“第三库存周期”这个关键词,周金涛在后续的文章中会密集提到——编者注),其时间点大致在 2016 年中期开始。 第三,2017 年中期之后,本轮中周期将结束,而以周期理论来看,这个周期的结束需要解决货币过度宽松问题,资https://blog.csdn.net/julius_lee/article/details/86543969
11.中国资产泡沫(精雅篇)金融危机后,欧美的房价大幅缩水。从房价收入比、租售比看,中国房价应该降幅更大才合理,但在2009年中国却迎来了一个房价的爆发上涨期。深圳商品房均价的涨幅达73%, 北京达到71%。一二线城市中,有7成的涨幅超过了20%。 这其中的不合理,很难解释,过度的流动性则是其中一个原因。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0y3611.html
12.2024年消费行业专题研究:美日消费变迁的启示,经济驱动动能转移从年龄结构角度看,美国 1970 年的老龄化率为 10%, 和日本 1981 年、中国 2014 年的水平相当。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老龄化率没有迎来迅速的提 升,长期维持小幅上涨的趋势,人群结构中仍旧有大量的年轻群体。截止 2023 年美国老 龄化率达到 18%,而日本达到 30%,中国达到 14%。这或许得益于美国特有的移民政策、 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09fd7d993909331d5a33ac73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