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问香帅:变革之年,普通人如何突围?

2023,复杂之年,灰犀牛与黑天鹅事件交织频发。新能源、新科技、新商业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产业、经济与社会的激烈变革与高速发展。

未知与不确定,既是艰难挑战,也是百年之未有的机遇。未来已至,普通人该如何突破重围,逐浪而上?

关于投资:普通人的投资四原则

问题一:什么让股市低迷,如何提振信心?

香帅:股市低迷是因为不赚钱。人挣钱的时候,自然有信心。所以,股市信心不需要提振,就像消费从来不需要刺激一样。全世界股市已经发展100多年了,让股市能替投资者挣钱,是提振信心的唯一路径,没有其他办法。

直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科技创新和新商业模式出现,科技企业开始挣钱,他们的信心不但回来了,而且创了新高。

伟大的市场是如何造就的?是由伟大的企业造就。什么叫做伟大企业?是能够替社会创造价值,能够替股东创造价值,能够替投资者创造利润的企业,这是核心。

今天的对话很有意义,因为我们身处结构性变化的大时代,当下的企业家普遍迷茫,都在疑惑还有没有做伟大企业的机会。

因此,股市话题我们没必要多谈。要相信,只要企业利润好了,机构投资者也好,散户也好,自然就去买股票,股价就会涨。

而对企业家来讲,当下需要思考如何应对这个时代,在时代的约束条件下,怎样尽力提高企业存活率,把自己的企业做成这个时代更好的企业。

今年从2月份开始,我一直在外调研,深刻地感受到,大家必须奋力奔跑才能够停在原地,只有比奋力奔跑,跑得更快,才能够再往前进一步。

现在并不是没有机会,你卷得过同行,就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问题二:普通人该如何投资和理财?

普通投资者不太具备信息优势,像我自己,就不太会看个股,因为个体性风险太大。比如苹果公司很好,但乔布斯突然去世,这就是个体风险。再比如某个企业,它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夫妻档,如果这两人因感情不和谐导致企业动荡,这种信息咱们是掌握不了的。

因此,在不拥有信息优势的情况下,我不太爱看个体,这是第一条原则。

我会更愿意看宏观、大市场。首先我主要看index(大盘指数),它已经帮你做了分散化处理。如果大盘指数呈现的市场都很好,那就是真的比较好的。

第二,要信任专业机构的投资者。这两年虽然大家普遍不看好基金,但其实人家也挺冤枉的,毕竟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基金也是帮大家做投资分散化、专业化的事情。

“右侧”就是趋势基本已定的情况下,我们继续跟进。比如涨幅已达20%,但判断还会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要求就不要太高。当然,最右侧的投资方式,永远不会买到最低点。

第四,不懂不做。举个例子,每天市场上都有很多政策放出,看不懂的话就不要动,保持稳定。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空仓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投资策略。

在理财中,一些底层的框架是不会变的。投资本质是什么?是求取收益,所以投资等同于投向增长。

那么如何寻找增长?以我2010年回国时购买房产为例,当时我选择投资房产,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强大的增值潜力和城市化进程。

我今年财富报告中提出几个要点,其中之一就是数字化。“数字化”这个词本身很抽象,但你会发现,各行各业都在经历巨大变革。

以服务领域为例,同质化竞争已经过时,典型案例之一是宝岛眼镜,它们发现眼镜片市场高度同质化后,开始转向服务销售——为顾客提供视力健康服务,在这方面,大家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再说回房地产,虽然当前市场环境较差,但14亿人口都需要住房。他们未来会选择在哪里居住?需要怎样的房子?这中间,物业管理、小区环境、房间设计等细节都变得尤为重要。

这之中,数字化是最大的机会点,它并非要进行大规模、深入骨髓的改变,而更多表现在日常微小改进中;它也正在我们生活中具体发挥作用,并带来实际价值。

关于创业:创业人必备的三大特质

问题三:“投资就是投人”,创始人的品质和特征是什么?

第一个故事关于阿那亚。在跟其创始人马寅聊过后,我明白了为什么女性,或者文艺青年都喜欢去那里。马总是一个从骨子里散发文艺气质的人,他把阿那亚当做精神家园来打理,追求一种有品质的简朴和节制的丰盛。

阿那亚的餐厅都很好,选择也很多,但它不会无休止地扩张,不走消费主义那一套,而是所谓的有节制的丰盛。

这样一件事,马总却能以如此文艺的方式来描述,包括之前与LV的合作,以及今年与Prada的联名合作等,都是如此。我在马总身上看到了许多创始人的影子,他一定不会去做很大的企业,因为不是那样的人。

归根结底,创始人的调性和品味必须与他们的项目相匹配。

另一个例子是枫叶租车的老板,也是一位投资人。他出身金融行业,做过投行工作,在选择创业项目时,总是从投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在进入项目之前就先考虑该项目如何退出,做风险投资必须先知道最差情况下限在哪里等等。

他说自己选择实体车行业,尤其是豪华车赛道,原因在于这些都是优质资产。无论何时,它们最多打折,但不会归零。

所以,创业的理念就是,你所做的事情必须与自己的经历相符。

由此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念非常有道理,如果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无法全身心投入。

创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你必须从中找到愉悦,才能在没有盈利之时,依旧感受到成就感和使命感,支撑自己每天打鸡血般地去工作,此其一。

再者,现在我们面临着巨大风浪,是否还需要宏大愿景来刺激多巴胺?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我的好友所说,“活着本身就是多巴胺”,我深以为然。

如今我们需要什么?我们如同小船在狂风巨浪中摇曳,稍有松懈即可能沉没。因此需要坚韧不拔、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我总结创始人特质有三:知行合一,坚忍、坚韧的精神和强大的行动力。这些在任何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将项目与自身完美融合;其次,创始人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不轻易言败;最后,创始人必须有足够的行动力去迅速实现一个想法,即使失败也无所谓。快速失败就意味着快速迭代,如果一个项目三个月还没有开始实施,那么我会选择放弃它。

在如今激烈的创业环境下,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就意味着很难生存。

问题四:现在市场还有哪些机会?

香帅:第一是AI技术。这一次是革命性创举,对所有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

挑战在哪?AI和互联网技术不同,上一次更多的技术创新在应用层面,我们做copycat(注:抄袭者)就行。我们“抄”过来,做应用层面,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的领域,因此创造了大批的应用型经济,创造了很多商业模式,造就了这二十来年中国整个商业环境的繁荣。

现在,在技术上我们没有当年那么open的环境,在基础技术的研发上面,我们跟国际顶尖的水平有差距,这些都是挑战。

但我们的优势在于,消费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数据。所谓AI,它里有一个词叫“数据驱动”,如此丰富的数据场景,确确实实是我们所拥有的,这就好比中国的冶炼技术不是最顶尖的,但矿藏非常优质。

所以,企业面临的机会是——避开大平台,在小型应用研发上加把力,做出更新、更快、更小的新突破。比如,在AI技术上和应用的场景上做创新,做改进式优化,可能有很大的机会。

今年,已经有一些游戏公司开始真的降本增效。它们大量引入AI工具,人效大幅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要转型做AI技术,但怎么把AI技术用到公司的日常管理和研发过程中,很关键。就像当年最早一批采用电脑和软件进行信息管理的企业一样,当下,企业只有尽快用AI装备自己,大步提升效率,才能跑过同行。

关于科技与AI:利用好这个工具,做自己

问题五:AI大火,ChatGPT能否提高创业成功率

香帅:这个看你在什么赛道上。中国的羊群效应太浓,比如做平台、互联网的企业——知衣科技,其主营AI、做网红,后来做服装行业数字化,在快速引进AI工具做设计后,大幅提高了存货效率。AI带来的增益,已经在它的市场估值反映了出来。

当然,我也看到其他的企业,包括今年共潮生年度财富演讲的合作伙伴——枫叶租车。我曾跟其创始人探讨过是否引入AI工具的问题,觉得他们不需要在这上面花太大力气。因为公司核心是车,作为一个资产运营公司,主要任务是把资产做好。

这就跟求医问药一样,ChatGPT肯定是很好的药。但头疼时吃拉肚子药,肯定没用,不用夸大和迷信它。

大家的核心,还是要大量阅读,培养自己勤于思考的习惯,拥有自主观点。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这不是ChatGPT能够改变的。

问题六:如何看待AI威胁论,AI是否会取代人类?

香帅: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AI威胁论,但这也取决于大家对AI的理解角度。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例如AI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在未来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更深刻影响。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AI是否会侵入我们的意识?基因改造技术是否会被广泛应用?我认为这些都是注定会发生的事情。

如果为了延长寿命,在我的器官衰竭时,用自己的干细胞或者是其他动物体内培养出新的器官进行替换,经过这样的改造我还是我吗?这些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但我相信未来可能就是这样。

如果从悲观的角度看待,人类可能会被科技改造和异化。然而,如果我们把“人”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也许千百年后的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样子,就像我们今天看蓝田猿人一样:“哇!那是我们古早的祖先。他算是人吗?”

马斯克对未来科技发展带来异化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不需要过分恐慌,因为这是无法避免、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设定规则使科技发展步伐放慢,引导其朝更良性方向发展。

关于房子与当下:躺平不可行,要“蹲”着

问题七:利好政策能否提振楼市,年轻人现在该买房吗?

香帅:对于原本就应该繁荣的楼市,利好政策或许能起到提振作用;但对于那些原本就难以起色的楼市,这些政策恐怕难以挽回局面。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2018年开始,我就曾经预测过:一线城市及其周边的次一线城市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而其他地方则存在风险。如今已经过去四五年了,我依然坚持这个看法。

只不过现在我的结论需要更加谨慎——一线城市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北京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深圳约2000平方公里,吸纳的人口数量差不多,所以面临的情况却完全不同。而一套北京平谷的房子与一套北京海淀区的房子,肯定无法等同看待。

因此,所有政策都遵循着相同道理,就像我们只有吃了药才能感受药效一样,只有当大众收入增加时,才能有更多消费。这些政策,是给那些本身具备行动能力的城市解绑束缚的,确实有一定作用。除此之外的城市,即使解开束缚,他们依旧无法做出有效行动。

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真正的刚需。

例如我们团队中一个小姑娘,她想要买房结婚,需要一个北京的刚需房源。从去年到今年犹豫期,她省下了100万。当她询问我是否应该购买时,我告诉她这是你的第一套房子,并没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地方,直接购买即可。

她又问我未来房价会不会跌?我觉得这与她无关,只要自己住得舒适就好,而且也不可能总是在最低点购买,选择合适自己生活或投资期限(如10年)的地段和项目才是关键,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等地段,在十年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但比如年轻人现在没钱,买房需要全家亲戚资助,就没必要承受过高的杠杆压力。而关于是否应该投资二套房产的讨论,已经是个陈词滥调的话题。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当下,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到3%,如果你能实现5%的房产投资回报率已是相当不错。

那么非一线核心城区的房产会比经济增速高吗,二线城市又如何呢?历史上,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从未超越过中国的经济增速。当中国经济增速为10%时,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房价涨幅只有8%,而当中国经济增速降至8%时,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房价涨幅只有6%左右。

可见,在大环境下,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房价涨幅通常会低于整体经济增速,这就是其中逻辑所在。

问题八:乌卡时代,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香帅:当下,悲观者可能是正确的,但乐观者才会成功。在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更需要乐观主义的精神去积极面对挑战,通过小步快跑、迭代试错的方式去持续改进,以求能够在各种压力之下保持生存。

所以,他建议采取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状态——“蹲着”,既可以看清眼前的局势,并且准备随时启动。

谨以此,与大家共勉。

本文整理自正和岛X中信出版联合举办的“香帅:乌卡时代,现代人如何走出迷茫?”主题直播,对谈嘉宾:香帅(香帅数字经济工作室创始人、《香帅金融学讲义》《金钱永不眠》系列作者)

THE END
1.如何看待房产市场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对购房者有何影响?首先,房产市场的变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政策调控、经济周期、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加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限购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投机性购房需求,使得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这种变化对购房者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政策的收紧使得购房https://house.hexun.com/2024-11-28/215848235.html
2.普通人能跟着政策买房吗?房产新政频出对市场影响几何?[摘要]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持续调控的状态,政府频繁出台各种房产新政,旨在限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护刚需购房者的权益,促使房地产市场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这些房产新政的出台对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引发了普通人是否能够跟着政策买房的疑问。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持续调控的状态,政府频繁出台各种房https://zhishi.fang.com/xf/qg_1100398.html
3.解读房地产新政策对普通人影响有多大?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 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调控: 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http://www.jingchuan.gov.cn/bmxzxxgk/xzxxgk/jcxrfzrmzf/fdzdgknr/zfbz/art/2024/art_bdea7e276fe3426898c0aac2b3a6e60f.html
4.房价波动,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房价波动对普通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购房决策 - 房价上涨时,对于尚未购房的普通人来说,购房成本增加,可能导致购房难度加大,推迟购房计划,甚至可能因难以承受高昂房价而放弃购房。 - 房价下跌时,虽然购房成本降低,但也可能引发观望情绪,担心房价继续下跌导致资产缩水,从而影响购房决策。 2.?资产价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0072004&efid=8FGRaqdJDob2JDmcdU3WwQ
5.房地产新政将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6.限购政策优化:北京、天津等城市对住房限购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例如,北京允许在京拥有一定条件的居民家庭,在五环外新购买1套住房。杭州则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放开限购会增加人口流动性,同时也释放了部分有意愿在大城市买房居住却受政策限制影响未能购房的部分人员的购房能力。 https://www.jianshu.com/p/fc309b9f9c15
6.上海普通住房标准重大调整:政策前后对比与影响分析新政策:新政实施后,符合条件的普通住房在持有5年后出售,可以享受增值税免征的优惠政策。 影响分析: 购房成本降低:对于购房者来说,新政策降低了购买普通住房的成本,特别是那些打算长期持有的购房者,他们在出售房产时无需再承担高额的增值税。 市场活力提升:增值税的减免可能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活动,尤其是对于普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01/22/170868_1109534627.shtml
7.对话经济学家辜朝明:一代人经历衰退,一代人重拾信心辜朝明:说实话,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时没有人预料它会持续十几年。 我花了四五年才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经济衰退。但在那之前,我们都毫无头绪。 《晚点》:意识到这次衰退不普通后,你对经济困局想到了什么解决建议? 辜朝明:我当时想:必须得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当然,日本央行当时已经这么做了,利率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5281
8.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对普通人影响有多大?专家解读来了【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对普通人影响有多大?专家解读来了】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对深刻理解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购房者比较关心的是,该政策是否是房产税或房地产税开启的信号。应该说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出发点要更广,不是简单的征税概念。但反过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房地产税等工作开展会更加顺畅和容易。但不能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425270426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