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全面“撤辣”点燃内地和香港购房者置业热情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谢若琳

见习记者毛艺融陈潇

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4至202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陈茂波表示,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这意味着香港于2010年开启的长达14年的“辣招”调控政策宣布落幕。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香港主要通过印花税调控楼市,此次调整相当于内地一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的力度,对于一套价值千万港元的楼盘来说,可以少缴纳300万港元左右的税款。

内地客户赴港置业增加

消息公布后,香港以及内地的购房者都行动了起来。3月1日,一位香港房产中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内地居民和香港人税费基本一致,这两天想买房的客户明显增加,近期预约几乎全满。新盘方面,某新楼盘在2月29日卖了14套,其中有10套都是一个内地客户买的。

有深圳居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随着两地越来越多的交流和沟通,身边在香港置业的人不少。

一名地产自媒体人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两天来找她了解香港房产事宜的人非常多,她为此建了个群,不少有购房意向的人士在群里相互交流购房经验。

“从投资角度来看,香港置业是很划算的,1000万港元左右的物业月租金大概能到3万港元,非常好租。”上述中介人士称,目前内地购房者只需准备一年完税证明、3个月银行流水和3个月薪资单证明即可按揭,不过按揭比例可能会和香港本地居民有一定区别。

3月1日下午,该房产中介表示,收到开发商消息,下周二可能会全盘停售,收回特价项目,同时调整单价,也就是加价,但加价幅度未知。

那么,此次政策调控,会完全激活香港楼市吗?数据显示,自“撤辣”后,香港楼市两天内成交83宗新房,约占2月份整体一手成交的近三成。

高盛报告表示,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宣布“撤辣”,更重要的是限制新屋销售的压力取消,相信成交量将会回升,不过利率仍然相对偏高、净租金回报率负面,以及高库存水平等因素仍然存在。维持今年楼价下跌5%、明年回升5%的预测,相信利率下调是确认楼市复苏的下一个催化剂。

“撤辣”前香港楼市承压

事实上,香港政府推出印花税政策,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彼时为抑制楼市过热推出额外印花税(SSD),税额达5%至15%。随后,香港楼市仍一路升温,政府又推出印花税加强版,被业界称为“加辣”。从2012年起推出买家印花税(BSD)和新住宅印花税(DSD),税款占楼价的15%,前者主要限制非本地人士及以公司名义的买家,后者主要面向购入第二套或以上物业的买家。

到了2022年10月份,香港施政报告开始实施“减辣”措施,外来人才在港置业“先征后退”。2023年10月份,进一步将额外印花税的适用年期由3年缩短至2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的税率减半,以及为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安排。据陈茂波介绍,“先免后征”安排深受欢迎,目前已有超过500多宗申请获批。

物业按揭贷款限制也被放宽。在《财政预算案》公布同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亦宣布放宽物业按揭贷款限制。主要政策包括承做七成按揭的楼价上限,由1500万港元增至3000万港元;暂停实施按揭压力测试,以及放宽物业发展项目最高融资比率等。

这也是继2023年7月份以来香港当地第二轮放宽按揭审慎监管措施。陈茂波表示:“住宅物业市场方面,在息口上升及外围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市场气氛自去年年中起十分审慎。楼价全年下跌7%,成交量缩减5%至约4.3万宗的低水平。非住宅物业市场大致淡静。”

此次全面“撤辣”符合市场预期。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阶段香港取消印花税等措施,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降低购置成本、活跃楼市的政策意图。

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2月27日公布,1月份楼价指数跌至306.4,跌至7年多以来的最低点,按年跌幅超过9.4%。2023年,多幅住宅土地流标,市场普遍对“撤辣”预期较大,导致观望以及交易量不断下滑。

“香港楼市涉及‘辣招’的交易量创下新低,单计去年全年三大‘辣税’交易量共录约2811宗,创2014年三项住宅‘辣税’征收后有纪录以来新低,而去年‘辣税’收益约59.89亿港元,连续2年金额不足60亿港元,‘辣招’的意义在减弱。”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2024年1月份数据来看,香港楼市呈现出短期量减价升的态势。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月份香港住宅楼宇买卖合约中的二手买卖数量为2474份,弱于2023年的2688份。从成交均价来看,2024年1月份每份约为786.4万港元,高于2023年1月份的757.4万港元。

对于未来的房屋供应,《财政预算案》显示,私营房屋供应方面,预计今年起五年内,私人住宅单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过1.9万个,较过去五年的平均数增加约15%。未来3年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单位潜在供应量约为10.9万个单位。公营房屋供应方面,将在未来十年内满足30.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供应目标。

THE END
1.香港二手房香港二手房出售香港二手房12月参考均价24660元/㎡现有二手房房源13715套,房天下香港二手房网为您提供快速全面的香港二手房信息及新发布香港二手房价格,为您创造舒适二手房购房体验。https://hk.esf.fang.com/
2.大陆人在香港买房条件有哪些?大陆人在香港工作或居住7年以上,可以获得居留权,也就是香港购房的资格;公职人员在港出生的子女,可http://www.loupan.com/ask/980951.html
3.2024香港买房最新条件咱们得拿出点“笑对人生,勇闯楼市”的精神来,因为香港不但有高消费还有高房价,很多人不想来香港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两个高给拦在门外了,但是也是这两个高,让香港吸引了更多全球优秀顶尖的人来这里发展,生活定居,自从2024香港“撤辣”以后(类似于国内的放开限购政策),更多的内地居民打飞的来香港购房置业,生怕晚了一https://m.sohu.com/a/811698072_122042555
4.香港楼市全面“撤辣”内地客赴港购房“打九折”那么,本次政策放开,内地人在香港购房的成本明显下降,会有多少内地人赴港购房?根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香港土地注册处数据,按已知买家数据作分析,2023年第四季,内地买家占个人买家于香港楼市的住宅注册量比率约17.1%,较2023年第三季约12.8%增加4.3个百分点,创纪录新高。“相信全面撤辣后,个人买家中内地买家的比例有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2282997352343.html
5.今年前三季度内地买家在香港购房成交数量创纪录,人均花费超1100万赞 评论 今年前三季度内地买家在香港购房成交数量创纪录,人均花费超1100万港元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被控非法收受财物1.77亿余元 张红力受贿案一审开庭 北京日报1.8万次播放 “逃跑时子弹离我不到一米!”23岁小伙逃离缅北电诈窝点,自述遭电击吊打 红星新闻22.1万次播放 还记得巴黎奥运会的甜蜜求婚吗?@黄雅琼--- @刘https://video.sina.cn/finance/2024-11-01/detail-incupefn3486003.d.html
6.香港购房流程三、香港看房,选中意向单位后,签订临时买卖合同,一般需支付房价的10%作为首期定金;3天内上律师楼签订正式买卖合同,此时需支付香港购房印花税(契税),所购房价2000万港币以上的,按总价的4.25%收取,672万~2000万港币范围内的,按总价的3.75%收取。 四、签定买卖合同的45天至60天内,根据开发商要求支付10%的房价(第http://www.can-goldlink.com/wap.php?action=article&id=8334
7.香港买房须知香港新楼盘资讯关于内地客户在香港买房的流程及注意事项,需要缴付哪些税费,在香港银行贷款需要提供哪些资料,在香港银行开户需要准备哪些资料,选择即供付款方式还是建筑期付款方式等。https://www.hkxfb.com/category/maifangxuzhi
8.内地人在香港疯狂扫“楼”!想在香港买房,这些信息要知道!香港购房十分火爆!但在买房之前,建议有意向的人士先熟悉香港物业拥有权的相关法律程序和要求。 在香港买房一定要找代理吗? 在港买房不一定要找中介代理,但是物业中介在香港担当着连系买卖双方的重要角色(而且代理不是随随便便都能当,都需要牌照且债务青白)。 https://www.iyuanyang.com/news/hongkong/1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