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只要不买房,政策只会越来越好!

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最近经济形势不太好,楼市股市低迷,失业率下降、消费疲软、裁员事件频出.....

大环境的一点风吹草动,对身在其中的个人就可能是致命的。

最近我就遇到了一件身边事,里面的共性问题值得深思,希望所有人看完后能都重视起来。

当时我有些不解。毕竟外人看来,他年薪不菲,一线城市有房有车,孩子健康活泼。

妥妥的人生赢家,为啥会沦落到卑微借钱的地步?

细问才知道,原来上个月他因为不满公司调岗降薪,辞职了。本以为凭借这几年的存款,可以顺利度过待业期。

但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先是理财项目亏掉了一大笔钱,存款差点见底。加上大环境不好,35岁以后工作难找,要么薪资待遇差,要么简历石沉大海。

屋漏偏逢连夜雨,上个月他的母亲还被查出恶性肿瘤,癌细胞已经扩散,病情危急,手术费就要25万,还没算后续的治疗费。

这么大一笔钱,从哪出?

孩子马上读小学,学区房不可能卖,小两口只能先卖车,东拼西凑地借钱。

说实话,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

人到中年,一头是亲生骨肉,一头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光是想想要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就是撕心裂肺的疼。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老人和小家之间怎么选”这个世界难题上,大多数人应该都会选择后者。

孩子患病,家长大多会砸锅卖铁、不惜一切,而年迈父母患病,成年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现有生活是否会受影响。

因为当上有老、下有小时,“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毕竟一旦进到医院,哪怕是中等以上的家庭,都难免愁眉苦脸。更别说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不仅要掏空全部财产才有可能换回来一条生命,甚至还会人财两空。

所以更让人悲伤的是:有些父母生病,为了不拖累子女,甚至会心甘情愿放弃生命。

不久前有一条新闻,安徽六安,一对老夫妻先后患上重病。

老太太是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不治疗的话,可能只能再多活5年;老先生是急性肾脏综合征,极有可能转为尿毒症,治疗费不菲。

两人会面后,一起上了一辆出租车,手机全部关机。

车子开到新安大桥,两人下车,互相搀扶着走过清冷的十字路口,街角的监控,拍下了他们在人世间最后的影像。

冬天的淠河有多冷?

水温接近冰点,水深达5米,一眼望去,仿佛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而就是这张网,成为最后发现两位老人尸体的地方。

他们一辈子辛苦劳碌,给儿子攒钱在市区买房买车,应该是乐观坚强的人。

不敢想,到底是怎样的无奈?让两位历经人生风雨的老人,不留任何后路,决绝赴死。

一夜之间失去双亲,悲痛欲绝的儿子后来才知道,原来父亲转到肾内科那天,就曾说过真相:“我不怕死,就怕连累你们。”

同样为人子女,写到这里,我已忍不住鼻头泛酸。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赡养父母已成了我们的责任。

这些年我听到过太多悲剧。这并非是极个别的案例,也并不是小题大做。

没进医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钱有多不经花。

如今的我们,万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还过得去。但意外一旦来临,大多都招架不住。

我不敢想,万一哪天我倒下了,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说实话,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这些事情,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第一,是面对苦难的态度。

第二,是未雨绸缪的准备。

至于如何准备?我思来想去,发现其实也没太多的办法,就两条路:

1、在利用好工具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加收入、控制开支,掌握尽可能多的存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2、对于结余比较少、收入增幅比较慢的读者,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本文不推荐任何保险产品)

借此机会,想再给大家做点简单的保险科普,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已经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新农合,因而可能会觉得已经后方无忧,那你就错了。

虽然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医保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每年的灵魂砍价都能登上热搜。但在感谢国家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的医保只是基础医疗保障,毕竟并不是万能的。

比如,医保可报销的药品有2900多种,在市面上15多万种药物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在医保起付线以内、封顶线以上、报销比例外和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都是要自己承担。

保险的作用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等风险时,帮我们承担风险,把损失降到超低。

假设一场病可能要花费80万,经过社保报销和医疗重疾险赔付后,没花一分钱,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5年家庭收入损失,生场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但一定要注意,保险不能瞎买。保险本身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

如果有一家专业平台,能清清楚楚告诉我们究竟买了啥、能保啥、该花多少钱合适,避免大家掉进买错保险的坑,那对我们的帮助会非常大。

几番对比之下,还是觉得老朋友大童最靠谱:

大童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全国性保险服务机构,老牌的正规军。2020年还跻身世界保险中介前20名,是全亚洲唯一入围的保险中介企业。

它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是专门做服务的。不会未了解具体情况,上来就推销产品,而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从140+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里,帮忙筛选适合的产品。

大家在挑选产品前,都可以去找他们帮忙对比和挑选。

我体验过他们的保障规划服务,顾问会先了解我的基本情况,询问我的需求,例如:

之前有购买过哪些保险产品?

家里几口人?家中的经济支柱是谁?

想通过保险解决怎样的问题?

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保险预算有多少?

然后根据我的家庭结构、财务状况、保障需求,站在我的角度,帮我规划了一份详细的家庭保障方案。

是真正的1对1量身定制,相比传统机构还能节约30%-50%的费用。

拿到方案后,顾问还一对一帮我讲解,确保我能深度了解方案,对自己家庭的保障规划更清晰。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去预约下这项服务,没有保险的朋友,能知道应该买什么、买多少额度才能解决家庭的问题,以及花多少钱才合理;

已经买了保险,顾问也可以帮忙分析已有保单,帮忙看看买的值不值,方便及时查漏补缺。

除了家庭保障规划服务外,平台后续还提供好赔代办、健康医疗、应急救援等增值服务,还有保单托管后的图文问诊功能,足不出户就能看病就诊。

大童还有独特的线上服务+线下咨询的能力,全国线下服务网点200+个,需要时有专人跟进理赔,省时又省心。

THE END
1.千万不要劝别人不买房子!因为你赔不起劝别人不买房的人,要么没房,要么就是早买了好几套 最近比较火的一张图:一大爷去买房,说现在买房的都是傻子,劝走别人自己买了两套! 一时间,网友纷纷评论: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买房得靠智取……现在劝别人不买房的人,说房价要跌的人,要么就是自己没房,要么早就偷偷买了好几套。 https://m.loupan.com/guigang/news/201806/3085818
2.这年头,千万别劝人不要买房!因为你赔不起!这年头,千万别劝人不要买房!也千万别劝人再考虑考虑,因为你赔不起! 近日,一对夫妻在售楼处看好了一套房子,打算交钱的时候,朋友让他回家再考虑考虑。第二天准备来定房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卖了。 女方当场在售楼处哭了其他的面积楼层房子看不上还不能按揭,而他的朋友却自己回家了,留下了这对夫妻。 所以https://www.221700.com/wap/new/detail/zx/246
3.王石建议40岁之前不要买房与王石的“40岁前先租房不买房”以及“三四年后再买房”等主张截然相反,房地产市场“大鳄”任志强先生几年来一直强烈建议:要买房就赶紧买,因为房价还会涨。不幸的是,现实被任志强言中了,至少近几年的事实如此…[详细] 高房价下的房奴?房主?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持续走高的房价牵动着生活在其中的年轻https://tv.sohu.com/s2008/wangshi/index.shtml
4.不久后的将来,每个人都不需要再买房?!楼市行情说到这里,也许就会明白,有关部门为何要不断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子过剩与否,全国也并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 目前业内主要参考两个数据:一个是人均住房面积,另一个是住房套户比。 现阶段,我国人均住房面积约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 https://www.lcfcw.com/news/kfrj/58223.htm
5.马云建议不要买房子,可以选择投资,看后了解了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为您提供马云建议不要买房子,可以选择投资,看后了解了高清视频在线观看,马云建议不要买房子,可以选择投资,看后了解了主要内容:https://m.pptv.com/show/AfRp91icFNXPWVLw.html
6.马光远呼吁:有房和无房是两个群体,不要为买房焦虑对于暂时无法买房的人来说,也不需要产生过多焦虑,而是应该努力工作和赚钱,争取早日实现购房梦想。 有房和无房形成两个群体,生活质量差异巨大 马光远在呼吁广大民众不要为买房焦虑的观点中,提到了有房和无房形成的两个群体,他表示这两个群体的生活质量完全不同,好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15/22/54289996_1104175073.shtml
7.今年明年大后年,往后三年都不要再去买房买车,宁可租也不要去一,今年、明年、大后年,往后三年都不要再去买房买车,宁可租也不要去买。首先,一年以后的房价止跌不涨,但你请放心,它不会暴跌,就是小刀割肉的慢慢去跌,以免造成市场的恐慌。未来的局面就是租房与买房享受同等的权利,房产税和房屋租赁税会同时出台,到时候炒房客手里的房子买也不是,卖也不是。 https://xueqiu.com/3384330352/256926645
8.房价一直在降现在该不该买房?房价跌买房不划算在这个辩论题目中,我们可以将辩论双方分为“应该买房”和“不应该买房”。 对于“应该买房”的一方,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论据: 1. **房价下降是购房的好时机**:房价下降意味着购房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房屋,从而节省购房成本。 2. **长期投资价值**:尽管房价可能会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房地产通常是一种稳定的投资https://blog.csdn.net/qq_31539875/article/details/142533613
9.马云:不要买房了,未来房子如葱!十年后最便宜的是房子车子,而最贵马云:不要买房了,未来房子如葱!十年后最便宜的是房子车子,而最贵的是…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不构成承诺,详情请咨询您的专业保险顾问 ↓↓↓选择比努力重要 泰康人寿 业务主管 15958285596 文章为用户发布,不代表保险大咖平台观点,如有侵权或违规,请立即-> 举报http://baoxian.weefang.com/Kuaimenkeji/DkArticle/accessDkArticle/article_id/99760/uid/135894/article_share_record_id/3760668
10.史秀雄:年轻人要不要向父母借钱买房史秀雄:年轻人要不要向父母借钱买房2023-06-06搜狐文化 5732个视频 | 7.9万关注 关注 精彩推荐 美女直播 更多 温柔的小姐姐爱了爱了 来,吃点不一样的 哥哥,点才艺嘛~ 志玲姐姐温柔哄睡中~评论 PC版| APP专区| 隐私政策 Copyright ? 2024 Sohu Inc. 粤ICP证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8336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https://m.56.com/c/v452122149.shtml
11.18年不听劝,非要买房现在赔了一半房价100万我每个深夜,一想到我当时不听家里人劝,非要想女生在婚前拥有自己一个小房子,而且盲目相信房价会越来越高,拿着爸爸半辈子积蓄去付了一个二手房的首付。现在5年过去了,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小区降成这个样子。我买的时候单价18500,现在也就11000。跟我同户型,没有装修的居然标100万。我买的时候170万,加上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936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