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前100房企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5698亿元,环比下降8%,同比减少35.7%。
“银十”失色,销售增长乏力
进入第四季度,各地陆续出台对于支持住房刚性需求的阶段性放宽政策,包括实行税费补贴、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可提取公积金用作首付款等,鼓励释放购房需求。
1-10月,前100房企累计实现权益总销售金额40441亿元,同比减少48.2%,降幅较1-9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全口径销售方面,1-10月份前100房企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58007亿元,同比减少46.9%;10月份前100房企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5698亿元,环比下降8%,同比减少35.7%。
10月前20房企实现权益销售金额2507亿元,同比下降22.3%,环比下降1.7%。
销售均价方面,10月前100房企录得总销售面积3751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1.52万元/平方米,环比下降6.5%,同比下降1.3%。
延续低热,集中供地旺季底价成交为主
尽管9月为集中供地旺季,22个重点城市中有13个城市进行集中供地,但底价成交及城投托底的情况较为常见,土地市场延续低热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9月全国土地成交价款5024亿元,同比下降46.2%,降幅扩大3.7个百分点;9月单月土地成交价款1205亿元,同比下降55.4%,环比上升33.7%。
1-9月全国土地购置面积64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9月单月土地购置面积10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5%,环比上升22.8%。
9月土地成交同比下滑幅度扩大,据观点指数监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成交维持平稳,二线城市成交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
10月土地成交或继续下行,近日广州、天津、济南、无锡等地开展集中供地,热度普遍不高,其中无锡第四批供地全部底价成交。
按地块数量计,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溢价成交率为13.3%,天津为5.9%,另外,近期才结束第二批集中供地的郑州、长春及沈阳,地块出让均以零溢价收官。
10月10日,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成功出让15宗地块,其中底价成交13宗,溢价成交2宗,总成交价479.2亿元,出让总建面353.1万平方米,平均溢价率0.5%。
从出让情况来看,海珠区为此次集中供地热度最高区域,两宗溢价地块均位于海珠区,而荔湾区和天河区地块均为底价成交;另外,除海珠、荔湾及天河三区地块外,其余地块竞得者均为广州地方国企。
广州此次集中供地成交总金额创年内新高,但溢价率走低,在销售未见回暖、行业仍在出清的情况下,未来土地市场将持续低位运行,并对销售产生一定抑制。
房企到位资金现回暖迹象,“保交楼”下竣工面积止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9.9万亿元,同比下降26.3%;全国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10.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79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3%,降幅继续收窄。
9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金额13510亿元,同比下降14.2%,环比上升33.7%。商品房销售同比跌幅降至年内最低水平,主要原因为去年比较基数较低;环比涨幅较大,呈现复苏迹象。
到位资金方面,1-9月房企到位资金114298亿元,同比下降24.5%,降幅较1-8月收窄0.5个百分点。9月房企到位资金13481亿元,环比上升11.9%,同比下降21.3%,其中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5.4%、-66.7%、-25.5%、-18.7%和-18.2%。
从增速上看,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收窄,但同比仍为下降状态,企业资金缺口仍待弥补。
施工方面,1-9月房屋累计施工面积8789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9月单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027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8.6%,同比下降43.2%。
新开工方面,1-9月房屋累计新开工面积947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降幅较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9月单月房屋新开工面积970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7.9%,同比下降44.4%。
竣工方面,1-9月房屋累计竣工面积408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9%,降幅较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9月单月房屋竣工面积401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6.9%,同比下降6%。
在各地积极开展“保交楼”的环境下,9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而受房企资金短缺、土地出让规模下降等因素抑制,房屋施工面积仍在下降。
长假政策利好房企促销,融资现松动前路仍艰难
国庆黄金周前夕,央行宣布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
郑州则表示,开展的强力攻坚“保交楼”专项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145个已售停工、半停工商品住宅项目实现复工,2个未复工项目亦已制定处理方案;据了解,郑州获得了首批70亿元专项借款资金支持,当前该款项已拨付至具体项目的政府监管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