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分析(精选5篇)

汇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经浙江省金融办批准成立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向中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提供小额贷款服务。2015年底,汇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资产约3.60亿元,发放贷款约3.59亿元,2015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2.78亿元,客户数532户,平均单笔贷款金额240.23万元。从表1汇信公司2014年和2015年基本财务情况不难看出,汇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资产均用作贷款资产发放给客户。同时,对2014~2015年间汇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利息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将月末贷款余额进行加权平均核算,公司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值在16%-17%左右。从汇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财务状况可以看出,该公司负债较少,募集资金的方式主要依靠注册资金及利润留存。虽然该企业在浙江小额贷款企业规模中排名第三,但因《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小额贷款公司定向债业务规则》的出台,仍未能获取银行的商业融资。因此,汇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其他小额贷款公司同样面对融资难的问题。

(二)小额信贷证券化资产部分基础资产情况

(三)资产池的筛选及构成

(四)信用增级模式

(五)发行销售模渠道

汇信基金起售金额为人民币100万元,50万元为超额认购基数。采用私募方式发行,由PE投资机构向符合条件的投资方递送产品介绍书和募集说明,其投资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其中银行或其他合格投资者购买优先基金份额已获得稳固收益,PE投资公司购买次优基金份额,可以行使基金投资的决策权并获得基金运作收益。

三、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预测与分析

(一)基金整体现金流分析

(1)循环购买期内现金流分析。从信贷资产总账户来看,其现金流的流入主要表现为信贷资产池的本金偿还和利息收入,现金流的流出表现为信贷资产的循环购买支出、半年支付给一档投资者的固定收益和每月扣除一档投资者固定收益提存后支付给二档投资者的超额收益。从基金整体来看,主要现金流入为投资于高流动性资产带来的收益,如一档证券化资产的固定收益、高评价等级的债券等;主要现金流出为高流动性资产的投资支出和向优先基金份额投资者支出的固定收益。如图2所示。(2)分配期内现金流分析。从信贷资产总账户来看,其现金流的流入也是信贷资产池的本金偿还和利息收入,现金流的流出是每月偿还给一档证券化资产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以及到期日时偿还的二档证券化投资者的超额收益。从基金整体来看,主要现金流入为投资于一档证券化资产的本金回归和利息收入、获得定向增发股份出售后的收益、以及高流动性资产投资带来的收益;主要现金流出为高流动性资产的投资支出、向优先基金份额投资者支出的固定收益及到期日偿还次优基金份额投资者的超额收益。如图3所示。

(二)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部分的现金流预测

(三)基金整体的现金流预测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定义动因效应

一、关于资产证券化概念的文献综述

1.关于资产证券化定义的研究

1991年,美国学者格顿纳(Gardener)对资产证券化给出了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资产证券化是使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全部地匹配的一个过程,或者提供的一种工具。在这里,开放的市场信誉取代了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的市场信誉。”在他的定义当中,证券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融资证券化,即指资金需求者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直接从资金提供者那里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一种增量资产的证券化,这种证券化又被称作是“一级证券化”;二是指资产证券化,即指的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集中起来,并转换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这种证券化是在已有的信用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存量资产的证券化,被称为“二级证券化”。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是通过对金融工具――“资产支持证券”(ABS)的界定进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是指这样一种证券,他们主要是由一个特定的应收款资产池或者其他金融资产池来支持,保证偿付。这些金融资产的期限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循环周转的。根据资产的条款,在特定的时期内可以产生现金流和其他权利,或者资产支持证券也可以由其他资产来保证服务或保证按期向证券持有人分配益”。

2.关于资产证券化分类的研究

在资产证券化分类上,李勇按照资产池资产和投资者的关系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过手证券、转付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

孙奉军将抵押担保证券分为抵押过手证券、剥离式抵押担保证券和担保抵押债务证券三种类型。

吴群按照可证券化的资产来划分,分为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私人资产抵押贷款和信用卡应收账款等十种类型;按照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来划分,分为转递证券、资产担保证券和转付证券三种基本形式;按照资产证券化的支持类型来划分,分为普通资产证券、信用卡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债务和资产支持优先股等五种类型。叶德磊将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品种分为股票、基金收益凭证、抵押证券和信用债券四种类型。

3.关于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研究

唐文进将资产证券化划分为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和加拿大模式等四种主要模式。

吴福明将房地产证券化划分为房地产投资信托和房地产有限合伙两种模式。孙奉军将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划分为“完美模式”和“试错模式”两种模式;一般将资产证券化划分为表外模式和表内模式两种基本模式。

二、关于资产证券化动因及效应的文献综述

1.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张超英(2004)在《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和效应》中认为通过信息技术新成果和统计新手段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的监督技术进步改善了市场的不完善性,从而使得经济主体间能够运用某种方法以证券形式直接确立债权债务关系的空间被进一步充实。做为银行,面对金融市场的这种竞争,其战略选择就是通过引入资产证券化技术,将自己的非证券形态的贷款资产转换为以基础资产为支持的证券,由资本市场持有。这种新的证券被创造出来,就会在配置效率的尺度上改善金融体系的效率。

2.对资产证券化效应的研究

(1)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微观金融效应的研究。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微观效应主要体现在降低微观主体的成本、降低微观主体的风险和提高微观主体的收益三个方面。

James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通用汽车承兑公司(GMAC)的汽车贷款证券化与同类的传统债务融资工具的融资成本进行了比较,发现证券化能为GMAC每年节省1.3%的融资成本。

②有关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降低微观主体风险的研究Hassan从期权定价模型中发现资产证券化提高了银行整体资产的分散化程度,从而降低了银行风险。

③有关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提高微观主体收益的研究Pennacchi的研究认为证券化产生于银行规模的比较优势,规模越大的银行越易于进行证券化产生于银行规模的比较优势,规模越大的银行越易于进行证券化。

Stanton在运用信息不对称的模型分析自有资本管制给银行融资行为带来的影响时,也分析了银行的融资行为和经济循环的走向,指出证券化减少了对准备金的过量需求,同时提高于流动性的供给能力,有助于经济走出衰退气。

Hugh通过实证分析证券化交易对原始权益人的股东的财富效应,还定量分析了对原始权益人的债权人的财富效应,指出一笔证券化交易能为原始权益人的股东带来平均大约5%的超额回报,为原始权益人的债权人带来了不显著的0.21%的财富增加。

孙奉军运用古典经济学原理从理论上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证券化主体帕累托改进的效应。

(2)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宏观金融效应的研究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戈德斯密斯教授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对金融效率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认为从宏观角度看,金融效率则受国民经济状况、金融发达程度和金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必须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基础。

Black,Garbadet和Silber认为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市场深化、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功能的改良。他们用一个模型说明GNMA证券的可售性随着GNMA市场增长而增长。这种附加的可售性影响了对GNMA证券的需求和对FHA抵押证券的直接持有,两者之间具有替代性。

参考文献:

[1]Avery,B.andBerver,A.N.,1991a,“LoanCommitmentsandBankRiskExposure”[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15

[2]徐加胜“ABS:金融新领域”,《金融会计》,2000年第九期

[3]叶德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3一227页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财富效应;微观机制;约束条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从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看,原始权益人(originator)是证券化的发起人,它实施证券化的动力是整个证券化交易与市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资产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是证券化的核心效应,是其他效应得以产生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关心的问题就可以演变为:资产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是什么该效应得以发挥和实现的微观机制是什么影响该机制发挥作用的约束条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是资产证券化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清楚地认识并合理运用这种金融创新,尤其对我国业已展开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与机制

(一)证券化的财富效应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的微观效应主要表现为财富效应。比如:Schwarcz(1990,2003)采用分析性方法指出证券化使不同类型的公司能够更好地利用其最有价值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低成本融资,实现“净成本节约”,创造净收益,增加了原始权益人的价值,因此证券化并不是“零和”游戏。JamesA.Rosenthal和JuanM.Ocampo(1992)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通用汽车承兑公司(GMAC)的汽车贷款证券化与同类的传统债务融资工具的融资成本进行了比较,发现证券化能为GMAC每年节省1.3%的融资成本。HughThomans(1999)则将实证分析的样本扩展到1991-1996年期间美国236起非政府担保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而且不仅定量分析了证券化交易对原始权益人的股东的财富效应,还定量分析了对原始权益人的债权人的财富效应,指出一笔证券化交易能为原始权益人的股东带来平均大约5%的超额回报,样本中的137起证券化交易为原始权益人的债权人带来了不显著的0.21%的财富增加。

(二)证券化财富效应的微观机制

总结起来,证券化财富效应的微观机制包括以下方面:

1.成本节约机制

(1)破产风险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机制。从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来看,真实出售实现了证券化资产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破产隔离,降低了证券化产品投资者面临的原始权益人破产的风险;同时,从证券化的财务处理看,真实出售提供了一种新的资产负债表外的处理工具,提高了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负债比率和产权比率,也降低了原始权益人本身的破产风险。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降低了向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支付的破产风险溢价水平,进而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实现了融资成本节约,增加了原始权益人的股东财富。

(3)资本市场融资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机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机制是将证券化资产标准化为各种有价证券并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一般认为,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普遍低于间接融资市场的融资成本。证券化丰富了原始权益人的融资渠道。因此,仅从市场这个层面而言,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证券化的融资成本就比其他融资渠道的要低。

2.收益创造机制

三、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微观效应的约束条件

(一)破产风险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

在原始权益人一方面通过证券化降低证券化产品投资者面临的破产风险而实现融资成本节约的情况下,另一方面却可能会增加原始权益人的无担保债权人所面临的风险。ChaseW.Ashley(1993)和PaulM.Shupack(1994)表述了类似的观点。但Schwarcz(1990,2003)却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在不考虑证券化所获资金再运用的情况下,证券化只是改变了原始权益人资产的类别构成,并没有减少资产总量,因此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并没有增加;即使证券化后原始权益人将所获资金进行再运用而使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增加,这是其他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可能造成的后果,本身与证券化无关。Schwarcz的这种观点将证券化效应静态化了,只是在证券化完成的那个时点上去进行分析,而未考虑到证券化资产的风险并未由于真实出售而被完全转移的事实,因此难免有失偏颇。我们必须从以下两个角度对这种机制的实际效果进行重新审视。

1.证券化交易结构与风险转移

始权益人面临的经济风险发生太大变化。如同前面提到的“流动性乘数”效应一样,如果原始权益人连续不断地以这种方式进行证券化,则由此累积的风险也会产生乘数效应而不断放大。

2.动态视野下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

从静态角度看,Schwarcz的观点是成立的。但原始权益人实施证券化的目的绝不只是为了实现资产类别的转换,而是融资后运用资金获得新的收益。因此,对证券化效应的评估和考查就不能割裂证券化融资所获资金的使用而单独进行。而且,实际证券化交易的统计资料显示,同一原始权益人往往多次或连续不断地实施证券化。所以,必须从动态视野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考虑以下四种证券化所获资金的使用情形。

如前所述,证券化交易并未使原始权益人的经济风险转移给投资者。因此,情形1-4中原始权益人的经济风险并没有降低,而是基本不变或增加;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规模在除了情形3中由于偿还债务而减少以外,其他三种情形并没有改变资产规模,但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除情形1外,却都是增加的。这是因为:情形2中由于投资于比证券化资产风险更高的其他资产,虽然资产规模没有变化,但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也增加了;情形3中由于偿还债务导致资产规模减少,从而使那些未被偿还的无担保债权人的债权偿还保证减少,增加了其面临的风险;情形4中虽然资产规模不变,但由于不断进行证券化而导致原始权益人保留的经济风险被不断累积,进而增加了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对于一个正常经营的原始权益人来说,情形1一般不会发生或者不会持续存在。因此,证券化交易的确使无担保债权人的风险增加。

一般地,既然无担保债权人面临的风险增加了,他们就会在后续债权契约签署的时候索要更高的风险溢价,使原始权益人的财务成本增加,从而“冲抵”掉了证券化通过降低破产风险而实现的融资成本节约的好处。对此可以构建一个跨期动态博弈模型进行更完美的解释。但事实上,我们必须考虑以下约束条件才能正确评估无担保债权人上述行为的实际影响:(1)处于稳定业务等因素的考虑,无担保债权人是否真的愿意与原始权益人进行动态博弈;(2)无担保债权契约的期限结构,过短的期限结构将使无担保债权人无法实施第二次博弈;(3)无担保债权人在博弈中改变风险溢价水平的能力;(4)无担保债权在原始权益人债务总额中的比重,如果该比重较小,即使风险溢价水平提高,原始权益人的财务成本也不会因此增加太大,“冲抵”效应也不会明显。以上条件构成了破产风险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因此,证券化交易中破产风险的降低是否会导致融资总成本的节约就不再是一个确定的结论。

(二)信息不对称降低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

(三)资本市场融资导致融资成本节约的约束条件

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低于间接融资市场的融资成本是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得以节约的关键因素。证券化市场比较成熟和发达的国家,其直接融资市场表现出较高的融资效率特征。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证券化产品都是债券,债券市场的成熟和高效率对证券化的融资成本节约来说就尤为重要。因此,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发达程度是直接影响证券化能否实现融资成本节约的非常重要的约束条件,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和制度基础问题。这一点对于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框架和制度基础建设来说是值得深思的。

(四)其他约束条件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金融稳定;脉冲响应方程;金融危机

1引言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对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FrankJFabozzi和FrancoModigliani(1998)曾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证券化的浪潮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中介方式,极大的促进了融资活动的发展。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趋势,资产证券化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其在提高金融市场流动性、转移和分散风险、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美国于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人们深刻的意识到资产证券化所隐含的巨大风险,惨痛的教训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资产证券化只是把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转移,并没有消除这些风险。相反,当经济活动中出现过度的资产证券化行为时,资产证券化还会放大金融系统中的风险,甚至产生新的风险,并加速信用风险由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的转移。因此,许多人开始担心:如果资产证券化的趋势没有被遏制,那我们的金融系统将变得更加脆弱。

关于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JohnKiff和PaulMills(2007)[1]认为在向低信用借款人发放的长期贷款的中,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对次级贷款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这些次级贷款被广泛用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池,造成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风险被市场严重低估。他们也指出信用评级机构在危机发生后表现迟缓亦加剧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陈志武(2007)[2]指出,现有的制度结构所能支撑的资本化容量远远低于金融化、资本化的需求,最终导致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资产证券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但毋庸置疑的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用风险管理的不到位和资产过度证券化,而不是资产证券化本身。因此,我们有必要准确的分析资产证券化和金融稳定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对资产证券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资产证券化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

资产证券化程度包含实体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和无形资产证券化等内容,但是考虑到市场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足够的样本区间,我们仅采用美国证券市场的市值规模和GDP的比值衡量其证券化程度(SGDP),计算方法如下:

SGDP=股票市场总市值/GDP

金融稳定反映在金融体系的稳定上,金融稳定状态就是构成金融体系的主要要素平稳运行。NoutWellink1(2002)认为,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应该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吸收冲击,阻止这些冲击对实体经济和其它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Foot(2003)提出了资产价格可以通过改变消费、国内信贷和资本流动来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我们可以使用多个指标来度量金融体系是否稳定,比如宏观经济的增速,金融体系的信贷资源分配,金融体系的金融深化程度,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等。

本文构建以下四个指标来度量金融稳定:

a宏观经济的稳定程度:DGDP=(GDP-GDP(-1))/GDP(-1),DGDP表示实际GDP增长速度;b金融体系的信贷资源分配:TCGDP=TC/GDP,其中,TC是国内信贷的总量;c金融体系的金融深化程度:M2GDP=M2/GDP;d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RI,RI代表美国的实际利率。

32格兰杰因果检验

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来看,在5%的置信水平,我们可以拒绝资产证券化程度(SGDP)不是经济增长(DGDP)和货币供给增长(M2GDP)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在10%的置信水平,我们可以拒绝资产证券化程度(SGDP)不是RI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从某种程度上,资产证券化可以影响美国宏观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深化和金融体系内资源配置效率,虽然他们之间的作用方式尚不能确定。但是资产证券化程度(SGDP)和美国信贷规模(TCGDP)之间互相不是彼此的格兰杰因果原因,即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规模之间的关系尚不能确定。此外,即使在10%的置信水平下,我们不能拒绝DGDP、M2GDP和RI是资产证券化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这可能意味着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进程可以对金融稳定产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是单向的,金融稳定并没有对资产证券化程度产生反向的推动作用。这些结论的准确性还需要通过建立VAR模型进一步讨论。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33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

我们讨论变量SGDP在产生一个单位的正向外部冲击时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其中,该冲击在第一期会对SGDP产生正向的影响,然后冲击对DGDP的影响程度开始震荡下降至趋近于0,这说明资产证券化是宏观经济的领先指标,并且能够促进宏观经济增长,但是SGDP并不是预测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的一个有效指标;SGDP的单位冲击会对TCGDP产生一个长期持续的、显著正向的影响,这表明资产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融资能力,促进信贷扩张;SGDP的单位冲击在期初的两期内会对RI产生一个正向的影响,但在2期后会产生一个负向的长期影响,这表明在资产证券化加速的过程中资产价格一般会快速增长,宏观经济亦会伴随着加息周期,利率的提高可以防止资产价格出现泡沫,但在长期内,资产证券化的提高会降低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从而带动真实利率的下降;该冲击亦会对M2GDP在长期内造成持续的正向影响。

在图1b中,我们可以发现DGDP的一个单位正向冲击在期初会对SGDP产生一个负向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资产证券化是宏观经济的领先指标并能够反映市场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期,当宏观经济的实际冲击与市场预期相同,由于该冲击已在资产证券化中有所反映,而宏观经济更可能在下一期出现一个负向冲击使宏观经济回归均衡增长路径,所以DGDP冲击对SGDP的影响是负向的;相反,M2GDP的单位冲击在期初对SGDP会造成显著的正向影响,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资产价格上涨和资产证券化的扩张;当实际利率增高时,投资者会对风险资产索要一个更高的预期回报率,这将降低人们对风险资产的需求,所以RI的单位冲击将对SGDP产生一个长期的负向影响。

4结论

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资产证券化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好处和风险,而不是仅把资产证券化当作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停止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作为现代金融市场中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它在迎合市场中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和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的实证检验也表明资产证券化可以对经济增长、信用扩张和真实利率等领域施加显著的影响,合理的资产证券化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同时,金融稳定亦会反过来促进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但是,非理性的资产证券化也会产生额外的信用风险,造成金融系统更容易受到外在冲击的影响。因此,政策决策者应该充分理解资产证券化和金融稳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从而能够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制定不同的资产证券化政策以保持金融稳定,如,当实体经济存在衰退风险时,政府应该鼓励资产证券化,从而促进信用扩张和降低市场利率,反之亦然。同时,为了维持金融稳定,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金融监管措施,禁止金融欺诈和非法投机活动,并且抑制金融市场中可能出现的资产过度证券化现象。

参考文献:

[1]JohnK,PaulMMoneyfornothingandchecksforfree:RecentDevelopmentsinUSSubprimeMortgageMarketsNewFinanee2007;10:43-7

[2]ChenZWCrisisdrovecapitalizationgrowthincapacityInternationalFinancing2007;11:31-3

[3]Donahoo,K,ShafferSCapitalrequirementsandthesecuritizationdecisionQuarterlyReviewofEconomicsandBusiness1991;4:12-23

[4]Fabozzi,KothariSecuritization:thetooloffinancialtransformationYaleICFNo07-07

[5]KatzJGettingsecureFederalReserveBankofBostonRegionalReview1997;3:13-7

[6]Instefjord,NRiskandhedging:docreditderivativesincreasebankrisk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05;29:333-45

[7]Rajan,RHasfinancialdevelopmentmadetheworldriskierWorkingpaper2005

[8]ShinHSSecuritizationandfinancialstabilityTheEconomicJournal2009;119:309-32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即原始权益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的预期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特殊目的机构将资产重组成资产池,并进行风险隔离和信用等级的升级,通过附加一定的条款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具有更高流动性的证券。金融稳定则是金融稳定指标没有不断恶化,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没有受到重大的冲击,金融各子市场都处于稳定状态,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处于稳定状态。

(一)数据的选择

选定的变量包括:

1)因变量:资产证券化率。

2)自变量: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贷款比率、资产回报率、股本回报率、资本收益率、流动性比例、准备金率、家庭的负债比率、证券市场波动率、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比率、房地产价格和景气指数、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商业地产贷款标准变动百分比、通货膨胀率、货币供应量、利率、美元指数、贷款总额、外债总额。

其中本文选取的自变量是1990-2011年美国基于银行体系的微观评估指标和宏观评估指标数据。其中资产证券化率等于资产证券化总额与当年GDP的比值。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论

本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时,将资产证券化率分别与各种指标对应,取θ=0.5,结果如下:

资产充足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6921,相对关联度为0.6813,综合关联度为0.6867。不良贷款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6288,相对关联度为0.5110,综合关联度为0.5699。贷款比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9916,相对关联度为0.5156,综合关联度为0.7536。资产回报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7725,相对关联度为0.5010,综合关联度为0.6368。股本回报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5820,相对关联度为0.5011,综合关联度为0.5415。资本收益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7956,相对关联度为0.5119,综合关联度为0.6537。流动性比例的绝对关联度为0.6139,相对关联度为0.7353,综合关联度为0.6746。准备金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6197,相对关联度为0.5130,综合关联度为0.5664。通货膨胀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8810,相对关联度为0.5104,综合关联度为0.5664。货币供应量的绝对关联度为0.5006,相对关联度为0.8186,综合关联度为0.6596。利率的绝对关联度为0.8307,相对关联度为0.5109,综合关联度为0.6708。美元指数的绝对关联度为0.5033,相对关联度为0.5119,综合关联度为0.5076。贷款总额的绝对关联度为0.5033,相对关联度为0.6457,综合关联度为0.5729。外债总额的绝对关联度为0.6476,相对关联度为0.5772,综合关联度为0.6124。

三、金融稳定的基础上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策略建议

1)资产证券化将会提高金融机构的贷款比率,给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控制金融机构的贷款比率,控制信用的过度扩张,进而维持金融的稳定发展。

2)资产证券化会促进通货膨胀,从而造成金融的不稳定。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中要与通货膨胀保持协调发展。即在低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们可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在高的通货膨胀下,我们应该放慢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

3)资产证券化会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利率的提升,恶化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给金融稳定带来负面影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应该符合当前的宏观调控形势,不与当前宏观调控目的相冲突。即当政府当局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将有利于加强当局的宏观调控,我们应该促进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当政府当局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将与当局的宏观调控形势相违背,我们应该控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李佳,王晓.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评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肖琦.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理论评述[J].新金融,2010(2).

THE END
1.自己有一套房子有多重要,看完你就明白了!投资是财富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房地产现阶段仍然是最好的投资品。 04一套房子能改变你的阶层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摆脱阶层的一大驱动力就来自于房子,如果你没有买房,哪怕你工作不错,薪水不错,你基本就是底层。 但是一旦你在一线城市有套房子,你就很容易是中产阶级了,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百分之一的人。 https://m.loupan.com/zs/news/201809/3422345
2.房屋住宅风水:居住环境与人生运势的秘密这个看似神秘的学问,隐藏着很多生活中不容忽视的智慧。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你每天生活的环境和能量状态的直接映射。说它神秘,其实并不为过,但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毕竟,房子就像是生活的容器,能否装得下好运与平安,关键就在于它的“气”。http://www.qlmzp.com/fengshui/42514.html
3.房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房子与家的意义价值房子对于中国人的意义重大,人们将房子作为安身立命的场所,有了房子才有在这个世界上的归属感。《汉书·元帝纪》中也说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所以房子于中国人而言,是依靠、是保障、是家。接下来的内容中小编将详细为大家介绍房子与家的意义价值,并带来房子的发展过程及变化。https://www.qizuang.com/baike/14964.html
4.2013年“三下乡”活动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广泛内涵,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我院“新乡城市文明”调研服务队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开展“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https://www.htu.edu.cn/math/2013/0924/c1386a22890/page.htm
5.《富爸爸穷爸爸》:你以为你买的房子,就是你的资产吗?(富爸爸,穷毫无疑问,我们许多人都会把自己买的房子,当做是自己的资产。在网上我们经常会看见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产生的?”。《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导致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就是我们对于资产、理财、工作及赚钱的认知。《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被誉为“百万富翁”教父,他参加过越南战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37785/
6.房子对中国人的意义房子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房产资讯对于中国人来说,买房是大事,家的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所房子,但是,一所房子是称为家的先决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房子就是家的缩影,然而对于家庭观念很重的中国人来说,有自己的房子就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有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和中国人传统的居家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https://www.fang.com/news/2019-12-25/34330964.htm
7.经济社会学视角12篇(全文)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情感性的东西, 是家的象征。“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在此情境下, 房子承载着特殊的生命意义。住房的情感意义使得房子成为了有别于其它商品的产品, 这从侧面使得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居高不下, 也导致了房价的持续高升, 而高额的房价无疑是房奴贷款买房的重要原因。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yyv78fn.html
8.房子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意义是什么?重庆二手房2、一套房子,是安全感的保证 在一个城市,挣扎求职的年轻人中有68%以上居住在出租房屋中,平均每年https://go.cqmmgo.com/forum-20-thread-95911597504009154-1-1.html
9.一辆车对于男人的意义一辆车对于男人的意义 有些男人不是没钱,只是单纯的认为买车没有意义。与房子不同,汽车在百家争鸣的激烈市场中贬值严重。可能几十万买的车,十年八年后才会以废铁的价格卖出去。 事实上,你买车的时间越长,它的价格下跌就越严重。其实买车的意义不是靠促销赚钱,而是汽车可以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https://www.yoojia.com/ask/5-14528920791123289717.html
10.如果买房子能写宝宝的名吗如果买房子能写宝宝的名吗 导读:房产证上的户主对于买房人来说十分重要,那么,如果买房子能写宝宝的名吗,对于这类问题,只要程序上的合理,就可以解决,因为买房子可以写宝宝的名字,因为这些是手续上的合理,一旦自己进行相关的操作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因为这是法律规定的。https://www.64365.com/zs/937850.aspx
11.房与家:中国人的房子观念和婚恋逻辑—新京报从“房子”到“家”:“爱的哲学”是最关键的情感经验 词典中对于“房子”的原初界定,指称的是一个具体的空间存在物。在空间概念上“房子”自然比“家”之概念涵盖更广,不仅仅是家庭空间,一切包括医院、学校等在内的社会公共空间在物理意义上都可被称为“房子”。但由于“房子”的建造者和使用者——人的存在,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607412951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