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开会时,我问了同事豌豆尖儿一个问题:“豆姐,你说在德阳买房的人,全款的多吗?”
“其实全款的很少,在德阳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贷款买房。”豆姐回到。
看来,绝大多的买房人,都是如你我一样平凡的人:不是生来就自带一套房,而是要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这座城市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那么,大家在德阳的第一套房子,都是如何凑齐首付的呢?
@元琛:
这种攒首付的方式,应该是最常见的了吧。
我就是这样,家里条件一般,不愿意给家里增添负担。
我曾无数次在出出租房里想着:“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要,就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可能正是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执念,让我更加努力的工作。
为了尽快凑齐首付,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机会;为了拿到订单,我可以带着客户跑遍整个城市考察项目;上一次休息,好像是在春节……
人就是这样,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竟然如此有潜力。
今年年初,我首付已经凑齐了。
“凑齐了首付,我就觉得这几年所经历的困难都值了。”
@小禾:
我是受到一位香港人买楼经历的启发。
“没有增量,那就从存量里找咯。”
自打我决定买房开始,我就为自己的每日开销做详细的预算。零食是肯定不会买的、聚餐也是不会去的、因为是本地人也不考虑租房,暂时住在父母家省房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攒钱计划的第九个年头,我终于凑齐了首付款。
“虽然只能够上新区的刚需盘,但我也非常满足了。”
关于装修问题,我暂时还没有考虑那么多:房子可以先放着,等有钱再装。
@幸运的前浪们:
遇到过这种好事情的购房者,娃娃可能都二胎了。
这是公司元老级员工透露给我的信息。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开发商为了卖房,会用「零首付」来吸引客户。
具体的操作便是,正常来说不是应该付三成首付吗,开发商会跟你签一个协议,直接帮你垫付。
接下来,你只要按照协议里的要求,在接下来几年内把首付款还完就好了。
而且当时的房价可比现在低多了,真酸!
@吴利:
“上个月刚上车,全是凑的,满满血泪。”
15年毕业,当时朋友邀我一起去看房,朋友早毕业一年,头一年存四万元。我入职工资很低,月薪2000,手上根本没钱。
当时去看了德阳城南一个盘,均价4000多,朋友向家里借了十多万上车了,我家里不支持,遂作罢。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德阳的房价开始飞速上涨。
当时我心里已经开始慌了,周围都是劝自己买房的人,不是不想买,是根本没有能力也没人能帮,满心无奈苦楚。
18年决定跳槽,我算了一下,工资基本可以覆盖贷款和平时的吃穿用度。然后就东借西借,打了很多借条借到了20万,上了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的使命就是在这个城市安身立命。”
@海星星:
实不相瞒,我曾经也去过银行,咨询过首付贷款的事情。然而那时的我还在上学,一副学生打扮让银行的小姐姐以为我在开玩笑。
可我那时候既没有工作,更谈不上收入,没有银行愿意贷款给我。
于是我跟家里说了一下,家里借了亿点点钱给我,顺利上车。
当然,这个钱是肯定要还的,毕竟白纸黑字的协议都签好啦。在还钱的压力之下,刚好看到了房帮帮的招聘,那我就试一下呗,说不定还能还点钱。
结果还真成了,于是就开启了社畜还贷之旅,与房帮帮的这段缘分就此展开。
@明涛:
如果不是妈妈把卡拿给我,我都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这么多钱。
自打记事起,我的压岁钱就是拿给妈妈保管的。
把压岁钱交给父母保管,这仿佛是众多人童年的经历。
不同的是,有的小朋友的压岁钱被父母回礼给了亲戚的小孩;有的小朋友的压岁钱,就真的只是“保管”。
我马上大学毕业了,妈妈说也可以去买套房子了,于是就把存着压岁钱的银行卡交给我。
我去查了一下,嗯,里面钱不少。
关于压岁钱的金额,刚刚好付一套湖景房的首付,不过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准备全款买。
///
通过以上几位朋友的买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在交首付这件事上,大家都有着不同的实现途径。
有的朋友很轻松,靠家里的荫庇就能毫不费力,甚至直接全款;有的朋友则要靠自己一路打怪升级,为自己的买房之旅拿到一张入场券。
但最终,大家都殊途同归,都能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幸福的生活着。
写到这里,想起意见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之前一位刚买了房的好友在朋友圈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