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柳”财富梦的幻灭:两年价格暴跌至原来1/7
王先生想把十余万棵竹柳无偿捐赠出去,在谷雨节气之前把土地还给农民
十余万棵竹柳如果找不到出路,只能被砍为柴
7毛钱一棵的树苗,不到两年就能卖到七八块钱。几年前,竹柳以诱人的收益在全国掀起一阵种植热。然而随着市场理性回归,竹柳即使卖一块钱一棵仍无人问津,全国各地均有农户遭受损失。河北承德的王先生在三年前也卷入了这场竹柳热中,如今十几万棵两三米高的竹柳只能无偿捐赠。如无人愿领,它们就将被砍成柴,甚是可惜。
现状
十几万棵树苗没人买无奈主人欲无偿赠送
3月下旬,小草破土而出,树木也长出嫩叶。在河北承德县的一片土地上,十几万棵竹柳也正在慢慢变绿。直径二三厘米的竹柳,已有近三米高,不仅树干笔直,没有多余的枝杈,而且栽种时也极为用心,树与树之间几乎没有杂草,每一排树木都像用线比量过似的,从哪个方向看都能排成一条直线,笔直、规矩。在主人的眼中,这些整整齐齐的树木更是讨人喜欢,到了夏天,长出树叶后它们更加漂亮。
然而事实是,在王先生栽种的第二年,竹柳价格就开始下跌,卖家一开始是拖延,之后就以各种理由拒绝回收,最后更是连人都找不到。而王先生自己想尽办法也推销不出去。
王先生说,他按照卖家的要求一亩地种一万棵树苗,实在太密了,实际上在第二年很多树苗都已经不长了。承德县本就都是山地,没有大面积的土地分栽。如果今年再不把这些树处理了,这些树今年仍然不会长,而且还得继续往里面砸钱,比如地租,一年就得2万多块钱。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到谷雨,当地农民已经准备开始播种了。在这样的形势下,王先生想把它们无偿捐赠出去,在农民种地之前把土地退给他们,不耽误人家干活。“谁愿意要这些树苗,可以来地里挖。我分文不取,还可以协助。这些树确实挺好,如果有土地,两米一棵地栽,三五年就能长成成树,卖木材也是一笔财富,烧了实在太可惜!”
回顾
三年前竹柳市场火爆
成本0.7元售价7元
王先生的竹柳挣钱梦开始于2012年秋天。原单位买断工龄后,王先生无事可做,与一个朋友在网上查到竹柳很火。并不是一拍脑袋就下的决定,两人还特意到安徽省阜阳市竹柳企业去考察。这家企业承包了上万亩土地,苗圃里种植着各种不同阶段的竹柳。树距为2米的竹柳长势极好,树干粗壮、笔直,树叶郁郁葱葱,壮观的景象让王先生及其朋友都觉得竹柳非常棒。
在周边的办公楼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人来人往,最重要的是这家企业承诺回收。王先生觉得,种竹柳不可能不挣钱。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竹柳苗一棵算上邮费才7毛钱,而两年内竹柳直径达到三四厘米,一棵可以卖七八元钱。两年不再需要太多额外的投入,种竹柳可以带来几十万的收入。
回收不成,王先生只能自寻销路,但没想到这也屡屡受挫。联系过林业方面,对方要直径5厘米以上的,王先生的树苗还没长到那个程度。想做木炭,但当地的企业刚好从各地收树枝、树杈20多万吨,仓库里堆得满满,一两年也消化不完。
近两年,王先生也试过网上售卖,在专业的木苗网站上总是卖的多,买的少。王先生最后已经把价钱放得非常低了,1块钱一棵,仍然无人问津。“现在就像卖房子似的,有价无市。”
三年来,王先生和朋友在竹柳上共投资了近10万元,其中1.7万元用于买树苗,地租6万多元,另外每年开春雇人栽苗、除草、浇水,这些地方也花了2万多元。三年下来,本以为能收入几十万元的竹柳没有给王先生带来一分钱收益,而且浪费了三年的时光。“赔了我认了,是我们当时没考虑好,我也没什么埋怨,只是希望别让树苗瞎了。”
追踪
售苗企业已人去楼空
寄挣钱希望于竹柳上的不仅是王先生一人,在过去几年全国各地都有农民参与竹柳种植。而安徽阜阳当地更是有很多老百姓因竹柳陷入债务泥潭。
重庆的田先生在2011年听朋友介绍竹柳挣钱便从安徽引进了十万棵竹柳。一开始确实生意不错,3万多棵都以10元每棵的价钱卖了出去。留了点树苗,指望卖个好价钱,两年左右又长了十多万棵,树苗长到一定阶段,没想到卖不出去了,忽然就没人收购了。田先生感慨地说,以后种地可不能跟风上了,算上地租、人工费、机械费,“这钱赔大了。”
王先生与田先生二人是从同一家企业购买的树苗。这家企业名为中国高峰竹柳集团,与安徽阜阳万里常青苗木生产公司实为一家,该公司宣称是一家集科研、种植、深加工为一体的高峰竹柳产业化集团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其在宣传资料上写道,公司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通过订单的形式,负责对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指导和产品收购等。宣传资料称,2009年竹柳苗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截至2011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全国13个省市成立分公司,种植规模达500亩以上的专业基地有110个。在2012年王先生考察时,这家公司对外宣传3年创收10个亿。其老总名为高俊峰,网上至今还有一些高俊峰的宣传报道。
高峰竹柳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绿色银行,不少农民承包土地种植竹柳,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地的。有些农户在一开始挣到点钱,但最后却都被这家企业拖欠尾款。
当地媒体报道,当地闻集镇一位姓汪的农民一共种植了100多亩竹柳,大部分竹柳都已经达到3米以上,有些已经达到四五米高,总投资近百万元的竹柳无人收购。而周边还有大量农户已经将苗木交给了这家公司,但却没有收到钱款,少的有七八万元,多的有几十万元。据当地媒体报道,被万里常青公司拖欠树苗款最多的是一姓袁的种植户,他和儿子总共被欠下180万元。
承德王先生怀疑,竹柳行情暴跌后,这家企业可能没打算再回收外地农户的竹柳,因为树苗本身不贵,但涉及运费,回收肯定不挣钱。而当地农户种植较早的见到了回头钱,随着当地大面积种植,这种树苗成活率又极高,这家企业也已经没有能力销售出去了。
探因
竹柳经济价值不大
被人炒作引来蜂拥种植
种植竹柳为何梦碎,是什么导致企业和农户双双受损?
这位林业人士认为,竹柳无非就是一种速生柳树,其本质与柳树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经济价值。柳树本身也速生,极易成活,并且应用范围不广,做木材的也比较少,倒是可以做纸浆,可联系造纸厂看愿不愿意收。
本版文/本报记者匡小颖
摄影/本报记者郝羿
编辑:王丹蕾
关键词:竹柳;树苗;速生柳;暴跌;农户;幻灭;这种;杂交;速生杨;新品种
2013-10-3014:39:00
写毕业论文用的树苗丢了南林博士生“跪求”偷树者,”“我也不求他能把树苗还回来,只要告诉我被移植的位置就好了,这样我也可以采集下样本数据,完成我的论文。不仅如此,由于试验田的耕作层遭到机油污染,这亩地不仅明年不能做观察培育田使用,未来5年也恐怕无法用于正常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