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在网上经常听到日本人选择躺平,年轻人不愿意工作,在家啃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先要弄清楚,日本为什么在二战之后经济高速发展,在经济高速增长后为什么会导致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元气大伤,三十年都没有缓过来。
首先说一下当时日本所处的外部环境。这个得从美国讲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主要是一战和二战美国本土工业基础都未受到破坏,而且出售了大量武器挣了不少钱。同时在1944年时候,召集一些国家创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确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也就是说你手上的美元随时可以到美国兑换黄金,同时,其他国家的货币和美元挂钩,这样就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变成债务国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二战之后美国参与了另外一个战争—越南战争,一共打了八年,消耗美国大量国力,当然美国国内当时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二是由于中东地区战争,在1970年后又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危机之后油价暴涨,而当时美国大量石油都是进口,导致美国国美通货膨胀,经济形势不好,从而影响了他的制造业。
在到1973年美国有一位总统,叫尼克松,我们对这位总统还是比较熟悉的,至少知道他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尼克松访华,第二件事就是水门事件。但还有一件事情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就是在他的任期里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也就是美元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了,这样一来汇率就可以浮动了,也就是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奔溃了,主要诱因是当时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法国总统戴高乐把所有持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美国也没有办法,只能给他换了,结果导致黄金储备不足,所以只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在1980年后,美国赫赫有名的总统上台了,这位总统就叫里根,他的竞选口号就是让美国再次强大,这个口号好像特别熟悉,因为特朗普抄袭了他的口号。在他的任期里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措施,让美国经济再次复苏。
那到底美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呢,第一,美国贸易出现大量贸易逆差,讲人话就是进口的东西多,出口的东西少,大概达到1000亿美元,当然直到现在美国也存在贸易逆差,可能还比这个数要大,当时逆差达到美国GDP的2.7%,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承受的;第二是国内通货膨胀非常厉害;第三就是失业率非常高。所以需要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当时有一个财务方面的官员就提出提高银行利率,这样就可以控制通货膨胀,最终利率提高到20%,这么高的利率不仅吸引国内钱存银行,而且吸引很多国外钱兑换成美元,也存入美国的银行,直接导致美元升值,所以使得同样的东西在美国的比其他国家更贵,进一步导致贸易逆差扩大。
所以一个矛盾的问题出来了,通过提高利率降低了国内的通货膨胀,但导致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因此仅靠国内政策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对贸易采取措施,当时美国就召集几个发达国家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定。这是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主要诱因。日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1960年,日本通过美日安保同盟条约,这也开启了日本城镇化的大门。大量的年轻人从农村进入城市。1964年,日本举办了奥运会,这对于日本来说意义非凡。1968年,日本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1970年,日本大阪召开世博会,这一次日本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肌肉、展示自己的高科技。到了1980年,日本的经济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大家看上面的事件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我们国家也是从奥运会、世博会之后开始崛起,然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日本的经济发展对我们来说很有参考价值。日本经济能快速起飞的原因,第一是自上而下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二,友好的国际关系。这样就可以承接一些产业。第三是人口红利。日本1950年之后迎来了一波新生儿潮,年轻人多,国家发展起来就厉害。第四就是东亚民族能吃苦耐劳。
到了1985年,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美国就召集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广场协定。
由于这个协定直接诱使日本的经济逐渐进入的泡沫化。当时日元升值,出口贸易就遭受了限制,这对日本国内的实体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第二就是石油危机之后的低通胀环境影响。第三、利率下调,使得金融产品的价格就开始涨起来了。第四就是人类的从众心理。当手上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人们肯定要买房,买各种东西,是不是又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由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和股市,所以让很多人一夜暴富。
钱来得太容易,所以生活也变得纸醉金迷。什么跑车随便买,没事也打打高尔夫,什么贵吃什么。当时日本流行吃金,什么金箔乌冬面、金箔寿司卷,充斥着各种高档餐厅,不是因为这东西好吃,就是因为这东西贵。有了钱之后,日本人去全世界旅游,买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在各个地方装叉。我怎么说着说着又感觉似曾相识的感觉。
所以有人也说了,既然泡沫经济那么好,那为什么要刺破,大家有钱不好吗?其实现在的中国也一样,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很有钱,在国外各种消费,但是没钱的中国人根本出不去。同样有人灯红酒绿、花天酒地,那么必须有人去工厂生产东西。正如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你的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当时日本炒房客是怎么操作的呢?他们先买一套房,然后把这套房抵押给银行。就可以套现,然后套现的钱再去买房,买来的房再去抵押,再去套现。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方法,让他们变得非常有钱。他们通过时代的红利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很好吗?你看,炒房可以让自己变得财务自由。但是先富的批人通过炒房不光发了横财,还推高了年轻人的生活成本。炒房并不是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游戏,而且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炒房财务自由的话,那么就没人去种田、没人去生产,那最后大家吃什么呢?
所以炒房就是一个先富压榨后富的游戏,接盘侠不仅面临超高的成本,而且还要扛下巨大的债务风险。面对经济泡沫,我们只有两种方式应对。一种是拖,另外一种就直接刺破。我们现在国家各种政策,选择的就是前者。央行利用窗口指导控制货币供应量,说人话就是控制贷款。我们国家现在控制贷款,让很多利用高杠杆的房企濒临破产。
而日本选择了后者,在1989年,那个刺破泡沫的人三重野康出现了。其实日本政府也不是不知道房价泡沫的危害,所以早在1987年就有意识推出了一些土地政策,试图抑制低价格上涨,甚至开始出台摇号买房中签率千分之一。但是这些政策不但没有如意,土地价格上涨反而还加剧了。但是三重野康却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房地产走向,有人称它为治理泡沫经济的平成鬼才,也有人批评它是失去二十年的罪魁祸首。
1989年,三重野康出任日本第二十六任行长。三重野康直接抛出行动。与其等到泡沫破裂硬着陆,不如主动刺破泡沫,实现软着陆。他雷厉风行的金融整顿,一年内央行加息。利率从百分之二点五上调至百分之六,与此同时,货币供应增速大幅下滑。此时的三重野康满脑子只希望戳破泡沫,倘若他知道日本需要面对是不可挽回的地步,是否会吃下后悔药?重拳出击之下,最先刺破的不是房价,而是股市,1990年1月12日,日经二二五指数开始急剧下跌,成为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件,而这却只是刚刚开始。因为接下来九个月里,它从最高点38915点跌至20000点以下。
随着股票价格下降,企业、银行、证券、公司都陷入巨额亏损,他们被迫出售股票、资产换取流动性。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破产企业的抵押物被银行强制性变现,出现踩踏,大量不动产集中涌入市场。日本房地产突然转向供大于求,房价迅速下跌。1991年,日本房地产开始崩塌。这一年,日本六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下降15%到20%。一开始有的人还以为正常的调整,甚至妄想要抄底。但房价持续下降,这一跌就跌了整整十五年。直到2007年底,六大城市土地价格仅相当于1991年高点的27%,绝对价格水平相对于二十五年前,即1982年的水平。三重野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教科书般的正式操作怎么就将日本休克状态。
所以中国会重蹈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覆辙吗?我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可以完全和日本作比较,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国城镇化尚未完成,仍然在增长。而日本衰落的重要原因在于城镇化率进入拐点。第二,中国高房价目前主要集中在个别城市和日本,全国高房价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能从日本高位接盘侠当中学到什么呢?第一,房子并不是绝对安全的资产,不要把全部资产都压在房子上,更不要想通过房子投机暴富。第二,不要买房焦虑。现在各种社交网络上,各种营销号都在贩卖买房焦虑,二十出头的女生都在晒房产证,说着年轻人要趁早买房。但把眼光放远,你会发现我国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二十七岁,是世界,而美国是三十五岁,日本是四十一岁。第三,房子女性并没有绝对联系。如果买房的代价是掏空六个钱包,背上三十年房贷进入无尽的九九六,而无任何反抗之力的话,这真的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