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房地产惨痛经验:限制越多房价越泡沫

时至今日,已经鲜有人敢对中国房价涨跌抱有笃定的观点——虽然对于中国房价是涨是跌,依旧众说纷纭。

尽管早在10年前,大名鼎鼎如谢国忠者便坚定地看跌中国地产价格,但中国地产价格却以一轮比一轮剧烈的上涨,让经济规律、经济学家一次又一次的被啪啪打脸。时至今日,已经鲜有人敢对中国房价涨跌抱有笃定的观点——虽然对于中国房价是涨是跌,依旧众说纷纭。

只是,泡沫在破灭之前,就像是“房间里的大象”,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它的存在。

不过,就在10年前,另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曾经从极度繁荣旋即掉落到极度萧条之中,个中的惨痛经验,却着实值得今天的中国予以警惕——那就是美国。

显然,索维尔是在提醒大家不要忘却房地产市场的这次“大溃败”,而以史为鉴地重新梳理出一套楼市合理的运作机制。也因此,进一步地,这位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为大众撰写了一本经济学通俗读物:《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在这本书里,索维尔详细阐释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房地产市场是如何产生泡沫的。

首先,索维尔发现,危机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是不均衡的。的确,美国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是一个全国性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源却集中在一些房价过高、波动过大的区域。比如,从2003年到2004年,美国全国房价的涨幅为13%,但它的统计范围里同时包括了涨幅为4%的密歇根州,和35%的亚利桑那州。而加利福尼亚州的涨幅更是一直都数倍领先于全国。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岸,一直都是全美高房价的最大市场,也是房价涨幅最快的区域。在美国房地产市场处于巅峰状态的2005年,全美房价涨幅最大的十个区域全部位于加州。

曾几何时,加州的房价水平与全美其他地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直到20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沿海的房价才逐渐抬高,从此领跑全国。到2005年,在旧金山湾区,一幢普通房屋的售价超过了全美平均房价的3倍。在加利福尼亚州各市县中,购买普通大小房屋的资金完全能够在其他区域购买大型豪宅。

这些房价过高的区域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索维尔发现,惯常的观点——收入上涨、人口增加,都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这些区域何以比其他区域房价更高、涨幅更快。如当加利福尼亚州的房价已经数倍于全国平均值时,该州人民的收入增幅甚至低于美国其他地区。而人口增长方面也很难支撑前述的理论,因为旧金山半岛20世纪70年代期间的人口增长,与全国增长的幅度大体持平,甚至于像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这样的地区,在这一时期的人口数量还退减了8%,但房价同期却上涨了近4倍。

事实上,造成地区间房价差异的最大因素在于土地的价格。根据美国国民经济调查局的估算,在芝加哥,每1000平方米的土地为房屋成本贡献140,000美元,在圣地亚哥这一数字为285,000美元,在纽约约为350,000美元,而在旧金山则接近700,000美元!这也就解释了,何以在旧金山普普通通却价格不菲的房屋会遍布整个城市。

既然,是土地价格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间的房地产价格的不同,那么或许我们还会继续提问,为什么各地区间的土地价格差异会如此之大?另外,为什么加利福尼亚州的房价会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暴涨?该州的土地供应量显然不可能在这个时期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于这两个问题,索维尔尖锐地指出,“变化真实的发生了”,但它“是一种政治性的变化”。

考察历史可以发现,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广泛制定严格限制土地使用的法律和法规。这些法律和法规普遍禁止在开阔地上建房,目的是“保护空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历史遗迹保护”等政治性口号。不仅如此,这些限制的使用范围还在逐年扩大。在这样的限制下,加利福尼亚州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地”,土地资源被人为造成一种稀缺状态,这自然就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并最终导致普通大小的房屋也成为百万“豪宅”。

加利福尼亚州的现象很好地解释了为何部分地区的房价会突然“腾飞”的现象。索维尔指出,同样的土地限制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岸各县广泛地传播到全国各地,一直延续到多年以后。而不管土地政策在何年、何地颁布,当地房地产价格都应声飙升,无一例外。针对全美各县的调查证明,那些让“房地产市场变得难以承受”的时刻,往往伴随着“当地政府发展管理措施或限制政策的出台和通过”。

当然,禁止在开阔地上建房并非唯一的限制法律或政策。在美国各地出台的各项限制发展政策中,还包括区块划分、建筑物高度限制、最小地块面积规定、遗迹保护限制、建筑许可限制、农用地保护制度等。而在一些地区的司法体系中,规划委员会拥有绝对的权力裁决建筑的许可与否,这也使得该委员会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成本的增加。

行文至此,我们大致能够理解美国房地产市场不平衡的“繁荣”背后的逻辑:出台了由一系列限制政策组成的城市发展管理计划的地方,房价往往格外“繁荣”,通常就是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倍,而“缺乏管理”的城市的房价,事实上仍可被大多数民众承受。调查显示,在一个位于“缺乏”城市发展管理计划的美国城市的家庭,可以150,000-200,000美元的价格购买到一幢面积大约为200多平方米的优质“中产阶级”住宅,而在那些拥有10-15年发展管理计划的城市,同样的房屋将耗资300,000-400,000美元,如果发展管理计划延长到25年或更久,那么同质的房屋价格将达到500,000-1,500,000美元之间。例如,从没有过任何区块划分法规的休斯顿,市里一幢价格155,000美元的房屋,在土地政策“无穷无尽”的圣琼斯价格会超过百万美元。

土地限制政策导致美国部分地区的房价“腾飞”,另一方面,索维尔也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脱胎于房产“创新”金融的各种新奇融资手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而后者直接导致了后来金融危机的发生。

索维尔提到,所谓的房产“创新”金融,就是通过各类金融工具来降低购房门槛,使得低收入者或无力购房者,也能够加入到购房大军之中。这些“创新”金融产品包括:零首付贷款、变动利率贷款、房屋净值贷款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屋净值贷款中有一种产品叫做“再融资兑现”,简单来说,就是当市场利率重新向下调整的时候,贷款人将重新以新的贷款来代替旧贷款。在低利率时代,类似“再融资兑现”的工具自然颇受欢迎,但当利率重新步入上行轨道时,这样的工具却会直接刺破金融创新的泡沫——随着偿还能力的失去,贷款人的违约率也大幅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再融资兑现”这一工具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庞氏骗局”的影子。

2002年,乔治·W·布什总统敦促国会通过了《美国梦首付款法案》。该法案明确,将给予那些低收入有意购房者以首付款补贴。此后布什继续敦促国会通过立法,允许联邦住房管理局开始向低收入人群发放低利率、零首付的房屋抵押贷款。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他政府部门也开始放松抵押贷款的要求。在政府的力推下,传统的信贷产品急剧萎缩,创新性的弹性信贷标准的抵押贷款则开始飙升。低收入者凭借着政府的“帮助”实现了购房梦,但房产金融创新却在朝着泡沫的大路上狂奔。

所以,整体来看,在次贷危机前发生的这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衰退,背后似乎始终都有政府的影子。无论是不同地区间的不平衡,还是房地产金融领域五花八门的创新工具,无一不都是政策引导的结果。而这恰恰证明了,大多数政策制定者并没有真正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运行逻辑。

正如索维尔所指出的那样,“不论是在房地产的繁荣时期还是萧条阶段,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本质的错误”。多数人认为,自由市场不支持可承受的房价,因此,政府的干预和投资必不可少,唯有如此,老百姓才可能安家置业。但发生在美国的事例却证明,事实与我们所构想的恰恰相反:政府以限制的方式大量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地区,房价往往呈现遥不可及的状况,而在房地产市场被政府“忽视”的那些地区,房价在家庭收入的占比甚至持续下降。也同样,正是在那些房地产过分“繁荣”的地区,房产金融创新的方式和花样也最多,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的投机性也最强;反之,那些缺少过度管理的地区,房地产市场却甚少呈现出投机性,市场也稳定得多。

尽管,索维尔在书里分析和批判的危机前的美国房地产泡沫,有着特殊的国情因素,但对照今天的中国却不由得让人生出某种“共鸣”。事实上,正是在土地市场的严格管制下,“面粉贵过面包”的问题已经成为今天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俄狄浦斯难题”。也正是由于土地市场在行政干预下产生的价格扭曲,传导至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价格一直以来都“欲抑还涨”。这样看来,索维尔描述的“限制导致飞涨”的现象在中国也同样存在。

另一方面,在购房者的刚性需求面前,房价下跌预期又难以出现,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也同样产生了工具创新的冲动,去撮合购房者和卖房者取得交易。与美国当年的繁荣时期一样,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也一度出现了诸如“首付贷”之类的新型融资工具,这些产品在本质上与美国曾经兴盛一时的“零首付贷款”并无二致。

这样来看,今天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问题,危机前的美国也都发生过。也因此,索维尔的建议或许也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作为奥地利学派的信徒,索维尔自然是提倡减少政府干预,而建议相信市场的力量。

当然,我们应当承认,在有些方面,索维尔对政府的警惕和排斥或许有些过头。例如,无论政府的动机如何,改善低收入者的居住条件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他对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背后的逻辑梳理,的确值得深思。起码有一点他是对的:政府干预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THE END
1.观点教授/研究美国房地产泡沫事实上是房地产行业的产能过剩,彼时美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的发生与其经济背景有关,泡沫破裂后产能过剩的清理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期间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的问题不得不予以思考。 2001年美国IT领域泡沫破裂,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采取了连续降息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导致市场中流动性过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4038
2.美国房产泡沫破灭的过程来自中国的房产投资者在这一轮美国房产泡沫破灭的过程中显得分外抢眼。不少美国人也被中国人到美国买房的阵势“惊呆了”。 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房产泡沫的破灭,使美国房市成了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房价多次探底,一路走低。2009年奥巴马一上任就推出了住房贷款稳定计划,以期刺激房市;美联储也一再出台新政策,希望重振http://www.beimeigoufang.com/newsd/newsdetail_28323.html
3.次贷危机十年祭哪四种情况出现,澳洲房产泡沫会破?今天《澳洲财经见闻》将为您深入分析此次加拿大“被次贷危机”,以及澳大利亚与加拿大所面对金融风险的对比,最后我们还分析了澳大利亚房产市场跑破破灭的四种可能性。希望能给各位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最大房贷公司股价腰斩 加拿大“被次贷危机” 事实上,自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加拿大的房价并没有跟随美国房价下跌,https://afndaily.com/?p=11666
4.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畸高中国房地产泡沫是一颗毒瘤贝乐斯文章2013年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高达16%,而事实上从1960年来但凡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高于6%的国家,房地产泡沫都出现了破灭。而事实上,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也不过是9%,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比例达到局部峰值6.2%。 如此看来,中国房地产真的能一枝独秀,违背经济规律么? https://blog.csdn.net/wankunde/article/details/52514027/
5.伯南克获诺奖后首次公开讲话:今天肯定不会像2008年金融危至此,我们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伯南克源于“大萧条”建立起来的关于危机传导与危机应对的危机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所呈现的世界是这样的:一切从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金融危机通过以金融恐慌为核心的非货币传播渠道引发经济深度衰退,并通过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向全世界传播。中央银行的当务之急是阻止因金融http://m.mindcherish.com/article/content?id=5660301
6.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如何生存?全球金融自由化越演越烈,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美国大型银行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相比较,日本银行业深陷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泥潭,国际地位大幅下降。为了走出困境,同时也为了应对国际全能型银行的竞争,掀起了日本银行业大规模合并浪潮。日本11家都市银行经过一番分化组合后形成现在的5大银行,分别为三菱日联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0302
7.房地产危机:美国经历的第一次房地产泡沫胸中无剑和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相比,20世纪20年代佛罗里达的房地产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佛罗里达州及其邻近的佐治亚州,但房地产泡沫的几乎所有症状都能在当时找到。将近80年之后,由于岁月遥远,记忆黯淡,很多人忘记了当年的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健忘的结果是,危机只能再来一次,而且来得更为猛烈。 https://hefan.blog.caixin.com/archives/248638
8.楼市前车之鉴:美国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回顾::全景财经新闻频道随着80年代和90年代利率逐渐下降,这一比例上升到100-110%左右。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开始,这一比例开始超过120%以上。2005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为美国GDP的172%左右。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成为这场始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之导火索之一。https://www.p5w.net/news/cjxw/201004/t2905881.htm
9.美联储终于露出凶牙,正戳破全球楼市泡沫,我们能独善其中吗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已经超过了90%,今年很可能一共加息3次。这样一来,澳大利亚、英国等央行也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导致本国的高房价无人接盘,而楼市的泡沫也最终会被戳破,并可能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会和美国一样后果吗https://m.loupan.com/taian/news/201809/3396896
10.全球房地产市场历史专题之三:美国篇,泡沫崩溃与变革(1914~1945全球房地产市场历史专题之三:美国篇,泡沫、崩溃与变革(1914~1945).pdf 11页内容提供方:bosunram 大小:777.61 KB 字数:约2.21万字 发布时间:2021-08-29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7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28/7064004121003166.shtm
11.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10篇(全文)房地产泡沫与金融风险之间有紧密联系, 如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放松银行房地产金融管制政策等都会促进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而房地产泡沫的膨胀则会带来房地产实际价格过度高于理论价格, 且反过来导致在市场作用下房地产价格骤跌, 从而使房地产泡沫破灭, 进而引起金融市场动荡。所以, 房地产泡沫的产生与破灭都与金融风险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s7v2obk.html
12.「泡沫」在经济学中有明确定义吗?高杠杆(郁金香狂热中的期权,南海公司的低比例首付与分期,2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日本房地产泡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银行积极信贷支持) 政府有意(或无意)的参与和影响(无论是泡沫形成期-助长,或是泡沫的破灭期-捅破) 因此,我的理解是,符合上述特征的就是泡沫-泡沫无处不在(每时每刻,不同国家不同市场,各种资产价格https://www.douban.com/note/61260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