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全国政协委员洪洋:建议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
“公摊哪些面积,公摊多少面积都是一团迷雾,只能由开发商‘信口开河’,而业主毫无申辩权力。”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洪洋说,在商品房销售中附加公摊面积是普遍现象,最可怕的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
洪洋委员建议,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同时也化解业主与开发商诸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建议房租年度涨幅不超过5%
2021年,国家明确支持40个城市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预估“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将在800—900万套之间,租赁房源可持续供给能力得到保障。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中央“租购并举”的顶层设计和“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租购同权”政策已经具备重要的落地推广的前提条件。
他建议,进一步推动“租购同权”政策的落实。
一是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稳定租房价格,是我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大城市的新市民70%以租房为主,房屋租金占到收入的30%-50%,把年度租金涨幅率控制在5%以内,让新市民和年轻人更安心,提升幸福感。
三是建立租务法庭,加强司法保障。设置专业高效的租务法庭,借鉴“诉调对接”经验,设计专门处理租房纠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采取更接地气的夜间开庭、巡回开庭以及远程开庭等便民措施,解决司法救济最后一公里的阻隔。如遇租房者拖欠房租等损害房东利益的行为,应倡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建议废除商品房预售制度,实行商品房现房销售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监事长周世虹表示,预售制度的实质是购房人预先付款,开发商后交房,中间交房等待期一般两年左右,这期间购房人不但要承担银行贷款利息和首付款的收益,还要承担逾期交房或不能交房的风险;同时,助推了开发商盲目扩张,形成高周转、高负债,极易引发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闲置等一系列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严重危害性不言自明。只要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其危害性将会一直存在。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开发商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方式;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周世虹坚定地说。
据统计,2021年全国有6300多万套商品房已售但未竣工,有部分开发商的负债已上千亿甚至万亿元以上,随时可能引发债务危机风险。如果再有开发商发生类似恒大债务危机,将对社会稳定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构成重大危害。
为此,周世虹建议,国务院及有关管理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彻底废除商品房预售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商品房现房销售。
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建设高品质绿色低碳百年住宅
据中国城市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建议,从源头促进住宅品质提升,建设长寿化、低能耗、人性化、易更新、可持续的高品质绿色低碳百年住宅。
此外,冯远认为,在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正从高速扩张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住宅产业前端的开发商,其理念、价值观和品味对住宅品质的影响很大。因此,冯远还建议倡导健康、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开发建设理念,从政策、标准、产业等各个环节进行引导,通过住宅评价市场机制,避免开发商过度追求利润导致品质下降。
冯远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住宅评价标准和细则,促进精细化、高品质住宅建设;规范和支持专业认证机构的发展,通过房地产开发商与消费者积极互动,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房屋评价的需求;对产品优质、反响良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在企业信用、项目审批等方面予以优待;加大宣贯力度,使全社会普遍认识到住宅性能及评价的重要性。
冯远还提到,和许多其它商品一样,住宅也需要正确使用和维护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和延长使用寿命;目前还大量存在擅自拆改房屋结构,盲目增加使用荷载,安全、耐久性维护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住宅品质和使用寿命,甚至危及房屋安全。冯远建议,加强住宅使用和维护的监管,研究制定系统的住宅建设使用管理办法,涵盖住宅策划、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全生命周期。
近期,河南郑州、福建厦门等城市也发布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新政。
河南郑州: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原则上不设户籍和收入限制
3月5日,河南省郑州市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
按照政策,郑州市将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进行建设和利用存量闲置房屋改建、改造等方式筹集房源。重点鼓励市场主体通过回购、回租等方式将低效利用的安置房改建、改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将既有市场租赁住房、公寓、单位宿舍、人才公寓及政府闲置住房等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支持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建设和运营管理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通过改建、改造及既有住房认定等方式筹集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租赁运营期限不得低于5年。
对于新建和改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筑面积70平方米及以下的户型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已开工建设或通过既有住房改造的,可依据实际建筑面积适当放宽标准。单套建筑面积较大的户型,可以按间为单位出租。保障性租赁住房实行全装修,并结合新市民、青年人需求特点,配置必要的配套设施,提升居住品质。
根据要求,面向社会供应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郑州市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供应,原则上不设户籍和收入限制;产业园区、用人单位配套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或定向供应本园区、本单位、本系统符合条件的职工;省、市、区级人才公寓等纳入管理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由原主管单位按有关规定实施配租和项目管理。
在租金方面,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应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福建厦门这些单位自有用地可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福建省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与市资源规划局于2月22日联合印发《厦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
方案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规模、户型、安全、租赁对象和租金作了要求:建设规模原则上不得少于200套(间)且建筑面积不少于6000平方米;每套户型建筑面积原则上不超过70平方米,以建筑面积30~45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标准按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市场评估租金执行。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内容延续了去年末以来的政策口径,相较于往年新增了“良性循环”和“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表述。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及房地产税,重点城市试点工作或将向后延期。
政府工作报告定调2022年楼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