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以来,市场迎来了一波快速上行的行情,指数涨幅显著,带动市场人气快速升高。但随着估值的提升,市场也逐渐出现了震荡整固。展望下一阶段,投资应该如何做?#关键词透视中国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我们邀请了嘉实价值丰裕基金经理吴悠先生,通过十问十答的形式,为您分析后市配置思路。
01
回顾9月以来的市场,驱动行情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九月以来的这一轮反弹,在A股历史上应该都会是一个幅度很大、很有意义的行情。我认为这一轮驱动行情的核心因素是自上而下政策定调的积极加码。不同于过往的一些政策修补、或调整,此次政策是自上而下定调的积极加码,且我们也都看到了后续的一系列政策出台,从央行到证监会、财政部、住建部等等的一系列部委都参与了这一轮政策的制定和宣传,这给市场带来了一个正面、积极且肯定的信号。
02
近期市场逐渐开始震荡整固,可能是由于哪些原因?
首先,这一轮行情来的确实有些过于迅猛。当短期市场蓄积了一个较大的涨幅,自然需要一个时期去整固,这是交易层面很朴素的一个认知。
此外,海外也有一些大的事件出现,市场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几项因素叠加,近期的回调震荡是很正常的情况。在这个时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需要回归到基本面本身,去观察它的逐步验证,我们近期已经看到了一些,如果后续这一趋势可以延续,一些更强有力的信号能够验证的话,我认为后续行情是很值得期待的。
03
关于新一阶段的市场,如何判断节奏和主线的演绎?
04
近期国内外的大事件较多,如何看待这一系列变量的影响?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全球都在一个很大的宏观趋势之下,不论是国内政策动向,还是海外美国的通胀、降息和大选,其中每一点对全球资本市场都有很大影响。
海外整个大方向也是较为明确的。美国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这对于全球资本市场总体上是有利的。而像美国大选的结果,特朗普的当选,会不会对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影响,我认为还需要做进一步观察。
05
您的投资中为何比较强调均衡布局和逆向布局?
“逆向”和“均衡”是我做组合管理一直想要践行的理念和原则。首先是“逆向”,投资是一件比较逆人性的事情,如果只是顺应市场追涨杀跌,长期来看很难赚到钱,但反过来用一些逆向的原则和思路去独立思考,反而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结果。我们在低位的时候入市,在高位时谨慎,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
而“均衡”从底层来讲,我希望把投资聚焦到自下而上的公司投资机会挖掘上,不希望将过多的精力放到自上而下,或者说是对行业博弈和押注中。因此我会维持一个相对均衡的组合布局,去规避系统性的风险。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没有牺牲很多回报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组合回撤,从而让我的持有人能取得更好的体验。
06
请问您主要看好哪些细分方向?
07
如何看待港股市场机遇?
立足当前时点,从中期维度进行展望,港股未来是有机会的。
第二,由于港股是全球定价,所以它的估值波动会更大,体现的结果就是港股在部分资产上估值要比A股更低。
第三,港股有一些比较有独特性的优质资产,放到全球范围内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资产,比如港股的科技互联网和一些消费股,都是有一定特色的,它们会受到全球风险偏好的影响,在对经济中性偏乐观的前提假设下,港股还是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08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选择符合风险偏好的主动基金产品有何优势?
在当下这个市场格局下,预期已经有所修复,但基本面还没有跟上的状态中,市场更多的可能还是偏震荡的格局。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需要投资者去避免追涨杀跌,但同时也可以考虑在短期反弹较多时适度兑现调仓,在大幅下跌时寻找更多的机会做一些加仓,而这正是主动产品所擅长的。因此,对于投资经验不是那么充足的朋友,选择一些相对偏稳健、历史业绩比较稳定的主动基金产品,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9
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控制波动风险?
第二是组合管理层面上,维持一个均衡的原则,不让组合出现单一风格或板块的过度暴露。
第三是资产配置的角度,通过定期的大类资产比较,做一些自上而下的分析,去评估当前整个权益市场的风险性价比,在市场出现较大风险状态时,在仓位上做一些控制。
注:以上仅代表基金经理当前观点,不代表基金未来必然投资方向,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