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10个月我国与APEC其他经济体贸易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平台。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与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21.27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同期进出口总值的59.1%。前10个月,我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5.7%,高于同期我国整体增速0.5个百分点。
2、美国家庭债务创纪录新高
上个季度美国家庭债务升至新高,收入增加使许多消费者有能力管理债务,但低收入群体显示出财务紧张迹象。根据美国纽约联储的数据,上季度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和学生贷款上升推动整体消费者债务达到17.9万亿美元的新纪录。
3、美国10月联邦预算赤字升至2570亿美元
4、美国核心通胀率连续第三个月保持0.3%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扣除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涨0.3%,同比升幅3.3%。根据计算,过去三个月,核心CPI折合年率升幅为3.6%,为4月份以来最高。经济学家认为核心通胀率比整体CPI更能反映通胀趋势。整体CPI连续第四个月增长0.2%,较上年同期增长2.6%,为3月份以来第一次同比增长加快。
5、美国10月CPI速评
美国10月CPI同比增长2.6%,符合预期,前值为增长2.4%;美国10月核心CPI同比增长3.3%,与预期值和前值一致。美国10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3%(为连续第三个月增长0.3%),美国10月CPI环比增长0.2%,均与预期值和前值一致。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数据依然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突显了美联储官员在努力实现其目标时面临的持续风险。
6、德国总理顾问大幅下调明年预测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的独立专家小组表示,该国经济明年将几无增长,原因是潜在问题加剧了周期性疲软。经济专家委员会周三在柏林发布的报告中预测,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料仅增长0.4%。其他预测机构也下调了此前的增长预期。相比之下,德国政府一个月前发布的2025年预期增幅为1.1%。经济顾问在5月份时还预计继2024年轻微增长后,明年经济增速将加快至0.9%。如今对2024年经济的预测已修正为萎缩0.1%。
7、德总理:对乌援助不能影响德国财政支出
8、俄罗斯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1%
俄罗斯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1%。11月11日当周,CPI周环比上升0.3%,2024年迄今累计上升7.02%。10月CPI同比上升8.54%,分析师预期上升8.60%。10月核心CPI环比上升0.81%,分析师预期上升0.80%。10月核心CPI同比上升8.18%,分析师预期上升8.21%。
9、EIA: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100万桶/日
EIA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100万桶/日,此前预计为100万桶/日。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130万桶/日,此前预计为120万桶/日。预计2024年美国原油需求增速为0.00万桶/日,此前为0.00万桶/日。预计2025年美国原油需求增速为20.00万桶/日,此前为20.00万桶/日。
10、EIA下调明年美、布两油价格预期
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预计2024年布伦特价格为81美元/桶,此前预期为81美元/桶。预计2025年布伦特价格为76美元/桶,此前预期为78美元/桶。预计2024年WTI原油价格为77美元/桶,此前预期为77美元/桶。预计2025年WTI原油价格为72美元/桶,此前预期为73美元/桶。
11、韩国2024年前三季度风险投资增长11.3%
据韩国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部11月13日的一份报告,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累计风险投资达到8.6万亿韩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额较上年下降了18.6%。欧洲下降了11.7%,而美国则增长了6.4%。
12、美元兑日元汇率升破155关口
周三,美元兑日元汇率涨0.29%,至155.05,为7月以来首次突破155这一关口。这加大了日本当局为延缓日元贬值而下场干预的风险。
13、瑞典央行会议纪要
14、美银调查:美国大选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有所改善
在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有所改善。调查显示,约23%的受访者现在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经济将走强,高于10月份的10%,是自2021年8月以来最乐观的。美国大选后,全球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从去年10月的76%降至55%。软着陆指的是通胀在不出现实质性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下降。
15、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前景进一步恶化
16、美股周三收盘涨跌不一
17、WTI原油周三小幅收高
周三美元汇率触及七个月高点,限制了原油的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西得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收涨0.31美元,涨幅超过0.45%,收于每桶68.43美元。出于对国际市场需求的担忧,OPEC下调了2024年和2025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这导致美国基准的WTI油价周二收于近两周来的最低水平。
国内财经
1、两部委联合印发水库除险加固三年实施方案
近日,水利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集中治理与长效机制相结合,确定了2025年至2027年水库除险加固的工作目标、项目内容和投资安排、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为实现“水库不垮坝”目标、牢牢守住水库安全底线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国水利)
2、1月至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
1月至10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充分发挥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同比增长10.9%,投产铁路新线2274公里。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建成投用铁路客运车站超3300座,其中高铁车站超1300座。
3、存量房贷利率完成批量调降
目前,各商业银行已完成对存量房贷利率的批量调降。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截至10月末,21家全国性银行共计对5366.7万笔、25.2万亿元存量房贷利率完成调降。此次调降后借款人感受如何?政策对楼市带来怎样影响?记者进行了调研走访。
4、财政部: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确,土地增值税方面,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各地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实际执行的预征率进行调整。
5、财政部:购买家庭唯一及第二套住房不超140㎡按1%缴纳契税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多项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14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14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6、财政部: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公告明确,增值税方面,在城市取消普通住宅标准后,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原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非普通住房征收增值税的规定相应停止执行。
7、契税调整后一线城市购买二套房受益最大
财政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其中,契税面积标准由过去的90平方米调整为140平方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介绍,对于首套90平方米以内住房,以及超过140平米的购房者没有影响,对于90-140平方米的首套房购房者契税可以减少0.5%。二套购房者超过140平方米的可减少1%,140平方米以内的购房者可以减少2%契税。其中受益最大的是一线城市购买二套房的购房者,过去四个一线城市二套房全部按照3%收取契税,新政策将变成140平方米以内1%,140平米以上2%,购房者最多可享受2%的契税减免。举例来说,购买第二套房的购房者,总价500万元,过去契税要3%也就是15万元,新政策后将按照1%收取,也就是5万,契税减少10万元。
8、乘联会:11月1-10日乘用车市场零售56.7万辆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1-10日,乘用车市场零售56.7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29%,较上月同期下降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40.2万辆,同比增长4%。11月1-1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66.7万辆,同比去年11月同期增长41%,较上月同期增长4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184.3万辆,同比去长5%。
9、多地持续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力度
10、浙江:1-10月进出口总值4.37万亿元
11月13日,杭州海关发布数据,1月至10月,浙江省进出口总值4.37万亿元,同比增长7.1%,出口总值3.25万亿元,同比增长9.0%,进口总值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
11、《上海市房屋建筑工程价格与指数》发布
12、江苏分类管控城区建筑高度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近日发布消息称,对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区建筑高度实行分类管控,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控的意见》要求,各地一般不得新建100米以上的住宅建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80米以上住宅建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建筑。
13、11月上旬深圳楼市继续回暖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消息,11月上旬,深圳一手住宅认购量累计达到4314套,较10月1日至10日上涨了34%,日均认购431.4套。二手房方面,深圳市二手住宅累计网签量2410套,较10月1日至10日上涨200%,日均网签241套。
14、深圳前海一宗宅地14.35亿元成交溢价率超16%
深圳前海合作区一宗宅地迎来出让。经过44轮竞价,最终深圳市天健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总价14.35亿元竞得该地块,溢价率16.48%。
15、苏州2宗低密宅地底价成交总价近19亿元
苏州市吴江区2宗低密湖景宅地迎来出让。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宗地块总土地出让面积约11.60万平方米,总规划建面约13.71万平方米,最终均以底价成交,总成交价18.8亿元。
证券期货
1、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收涨1.11%
A股三大指数13日集体上涨,全市场超2500只个股上涨。截止收盘,沪指涨0.51%,收报3439.28点;深证成指涨0.40%,收报11359.29点;创业板指涨1.11%,收报2417.2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较昨日大幅萎缩5415亿。
2、两市融资余额增加42.42亿元
截至11月1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448.2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13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866.8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5.29亿元;两市合计18315.1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2.42亿元。
3、A股今年已有有227家公司拟分红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21时,A股共有227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4年三季度或前三季度现金分红方案,拟分红公司家数创历史新高。分红金额方面,据不完全统计,上述公司拟分红总额达到322.37亿元,同样创历史新高。
4、私募产品发行升温看好市场加仓自购忙不停
近期,随着股市回暖,私募产品发行升温明显。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8月私募备案新规实施以来,发行量已呈现逐月增长势头,8月~10月累计备案产品数量近千只,其中股票策略最受投资者青睐。值得注意的是,股票私募近期大举加仓,部分私募投入真金白银自购旗下产品。百亿股票私募最新仓位指数值为79.08%,创出了年内新高,同时还创下年内单周加仓力度最大纪录,过半数量的百亿私募将仓位打满。(证券时报)
5、近期千亿资金南下抢筹多只ETF份额创历史新高
近期,港股市场热度提升,吸引资金持续流入,多只港股ETF的份额也创下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10月以来至11月8日,通过港股通渠道南下净流入港股的资金总额达到1105.52亿元人民币,短短一个多月的资金净流入逼近今年整个三季度资金净流入的总额(1211.26亿元)。
6、中基协:截至10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规模19.93万亿元
中基协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587只,新备案规模229.46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32只,新备案规模81.36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90只,新备案规模53.31亿元;创业投资基金165只,新备案规模94.79亿元。截至2024年10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7,037只,存续基金规模19.93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0,853只,存续规模5.26万亿元;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0,456只,存续规模10.93万亿元;存续创业投资基金24,803只,存续规模3.34万亿元。
上期所公告,自2024年11月18日交易(即11月15日晚夜盘)起:氧化铝期货新上市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三,日内平今仓套期保值交易手续费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五。
行业纵览
1、中钢协:11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693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11月上旬钢材社会库存监测旬报,11月上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693万吨,环比减少7万吨,下降1.0%,库存降幅收窄;比年初减少36万吨,下降4.9%;比上年同期减少99万吨,下降12.5%。
2、中金大宗商品团队:钢铁行业的出清压力正在迫近
中金大宗商品团队11月13日发文表示,国内钢铁行业的产能释放已基本接近尾声,钢铁行业的出清压力正在迫近。该团队认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钢铁的产能周期已从景气期(产能、产能利用率均增长)逐步向压力期(产能增长但产能利用率下滑)过渡。2024年,周期位置已运行到了压力期和出清期的边界。国内粗钢产能利用率仍面临下滑压力,产能释放也基本接近尾声。
3、宝钢股份:拟注销7583.42万股回购股份
4、进博会鞍钢与8家世界知名企业集中签约
11月6日,鞍钢交易分团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现场与淡水河谷、西马克、普锐特等8家世界知名企业签约,共谋合作大计、共享繁荣未来,为促进全球开放合作、各国互利共赢注入新动能。
5、铁水温降“破九进八”,湛江钢铁再创极致效率新纪录!
钢铁市场形势严峻复杂,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铁钢界面效率提升团队面对难关,不断对标行业先进,奋楫争先,在逆境中破局而出。10月,湛江钢铁铁水温降首次单月突破90℃实现“破九进八”,这是继前年11月实现“破百”、去年5月突破95℃之后,再次创造钢铁业铁钢界面极致效率新纪录。
6、鞍钢铸钢公司成功冶炼出40吨电渣重熔钢锭
近日,鞍钢铸钢公司40吨电渣炉升级改造项目提前两周完成,并成功冶炼出40吨电渣重熔钢锭。此次改造提升了铸钢公司的电渣产能,增加了电渣产品的锭型规格,为拓宽电渣产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7、中南股份轧材厂开启“加速跑”模式
进入10月份,中南股份轧材厂迅速反应,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协调统筹各方资源,确保生产无缝衔接,全厂员工开足马力发起攻势,累计打破生产纪录20项,建材经营中心毛利、产量、销量、降本及库存等均完成目标,以实际行动和成绩冲刺四季度。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实施下,轧材工序能耗14.74kgce/t,创下历史最好水平,棒材、板材工序能耗指标均取得新突破,实现能源降本1368万。
8、包钢股份500兆帕级稀土高强耐疲劳风电钢批量生产交付
11月1日下午,一辆满载500兆帕级稀土高强度风电钢板的货车缓缓驶出厂区,朝着达茂旗工业园风电塔筒加工厂的方向驶去……包钢股份首次批量生产的430吨Q500ME稀土风电钢板正式完成交付,将在白云鄂博绿电项目中实现首发示范应用,标志着包钢风电钢“拳头”产品批量生产再结硕果。
9、八一钢铁:炼钢厂150t产线新建宽厚板连铸机项目
八一钢铁公告称,公司炼钢厂有120t、150t两条转炉产线。炼钢厂150t产线将新建宽厚板连铸机项目,项目建设不含税总投资不超过2.39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具备年产165万t合格板坯连铸能力,能适应生产较多的钢种,铸坯质量优良;能实现宽厚板坯热送,能源、物流成本最大节约,效益最优。
10、本钢集团成功开发高端工业线材超低电阻导线用钢
10月份,本钢集团成功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超低电阻导线用钢热轧盘条BGHC15,填补了本钢超低碳线材领域的市场空白。结合市场需求以及60万吨优质高线工程工艺装备优势,本钢北营公司于10月份对该钢种进行了试制,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客户要求标准,目前已小批量发至华东地区用户试用。
11、河南钢铁集团高线机组成功轧制直径6毫米小规格盘条
近日,河南钢铁集团继成功轧制直径5毫米极小规格盘条后,高线机组再次实现新突破,成功轧制直径6毫米盘条。此产品的成功轧制,进一步丰富了线材产品种类,填补了此钢种的生产空白。
12、安钢电磁新材料二期一步工程开工
11月5日,安钢电磁新材料二期一步工程设备基础标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安钢集团冷轧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是河南钢铁集团特钢转型的重大战略部署。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常化酸洗机组、准备机组设备基础和配套辅助用房土建等,含检测、检验、试验、报验等全部工作内容以及土石方清理运输弃置和现场清理等。
13、美国对钢制丙烷气瓶作出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终裁
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和泰国的钢制丙烷气瓶作出第一次反倾销快速日落复审终裁: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将会导致中国涉案产品以108.60%的倾销幅度继续或再度发生、将会导致泰国涉案产品以10.77%的倾销幅度继续或再度发生。2024年11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丙烷气瓶作出第一次反补贴快速日落复审终裁,裁定若取消本案的反补贴税,将导致中国涉案产品的补贴以37.91%—142.37%的税率继续或再度发生。
14、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小幅下跌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三下跌,结束六连涨,受海岬型船运价下跌拖累。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4点或0.24%,至1630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跌7点,至2746点。海岬型船日均获利下跌64美元,至22771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14点,至1208点。
15、LME金属期货多数收跌
LME金属期货多数收跌,LME期铜收跌95美元,报9047美元/吨。LME期铝收跌32美元,报2530美元/吨。LME期锌收涨43美元,报2981美元/吨。LME期铅收跌16美元,报2008美元/吨。LME期镍收跌167美元,报15730美元/吨。LME期锡收跌545美元,报29663美元/吨。
16、周三夜盘收盘跌多涨少
豆油跌超2%,豆二、菜籽油等跌逾1%,烧碱、豆一等小幅下跌;纯碱、菜粕等小幅上涨。国际铜夜盘收跌1.20%,沪铜收跌0.98%,沪铝收跌0.31%,沪锌收涨0.95%,沪铅收跌0.26%,沪镍收跌0.78%,沪锡收跌1.48%。氧化铝夜盘收跌0.21%。不锈钢夜盘收跌0.45%。上期所原油原油期货夜盘收涨0.25%,报527.1元/桶。沪金主力合约收跌0.78%,报600.16元/克,沪银主力合约收跌0.12%,报7673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