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中产阶级,90后、00后等群体的崛起,消费的新时代已到来。从本地生活到旅游海淘,从娱乐影视到游戏体育,消费的增长清晰可见。2017年以来,新零售、便利店、新奶茶、共享单车、充电宝……一波新的消费形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消费大火的2017年,这个领域的洪荒之力会如何继续爆发?共享经济与“互联网+”的双重浪潮下,资本如何布局大消费?当经济需求结构优化、“年轻一代”快速成长,大消费企业应如何创新“升级”?
房子买不起?还是去吃喝玩乐吧!
随着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持续增长,反映在市场上中国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消费的热情都很高。在房产占家庭收入比例非常高、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减少的情况下,其实并不是要买的东西贵了,而是在更多的选择中找到更合适的东西。
60后勤勉,80后苦逼,90后任性,“买衣服不撞衫,整容不撞脸”,消费模式已经不同。按照这个思路看传统消费领域,特点是需求量大,但是市场集中度非常低。由此就有了消费升级的概念。
这一波消费升级又有什么特点呢?
清科集团COO张妍妍认为,消费升级归根结底不是钱的升级,是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升级;每一个时代的消费升级,都是一代人的成长。企业在升级、品牌在升级、消费者也在升级,而资本则是在不断制造并促进升级。
OFashion迷橙创始人兼CEO肖宇提出,房价的增长某种意义上是让其它消费变得更物有所值,换句话说促进了消费升级。比如90年代一套房子等于两辆车,20个奢侈品包包,今天一套房子等于20辆车、等于500个包,如果用相对购买价格来看,其他这些消费升级覆盖的消费领域,性价比对比房产迅速提升,这种因子一定会倒过来驱动消费增长,总有一天大家会意识到买房子不值,把钱拿去消费。
那么,大消费领域的机会在哪?
变化之外,消费者去体验社会和人文的发展和变迁,这里面机会就会非常多。郑刚表示有很多单品品类,以前不敢投现在敢投了,以前说得屌丝得天下,现在不是这样,一个行业要做得足够深度,就要以好的方式和方法服务消费者,培育他们的忠诚度。
知识付费、体育竞技、全民旅游……钱多人不傻的行业都如何赚钱?
在大消费时代有两种力量驱动,一个是屌丝人群的成长和升级;另一个是中产阶层的崛起。大消费无论从传统的食品行业,甚至是汽车行业,到泛娱乐、精神消费,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这两年来,不管是多么细分的体育运动总会有喜欢它的人参与。只要大家参与进来,市场就起来得特别快。现在健身、拳击、户外钓鱼、击剑等领域消费者的参与度都非常高,而且体育行业的AURP值(用户平均消费额)比娱乐领域AURP值高得多,因此体育消费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游戏被称为离钱最近的行业,从阴阳师、英雄联盟到王之荣耀,出现了无数个爆款。那么如何预测一个游戏会火起来呢?
消费升级旅游也要升级,如今我们出门不再像原来那样麻烦,几乎动动手指就能够解决各类问题。途睿资本合伙人表示,旅游产业还在一个比较粗放的时代,市场很大,但良莠不齐,没有真正的巨头出来。
因此,首先,在中国做旅游投资,单看一个项目可能很难投,但是如果能做整个产业链,就有一系列机会。其次,中国旅游业发展了30年,但整体业态还不适合中产阶级消费,所以整个业态都要改。靠以前的散兵游勇、个体经营户还做不了产业升级,需要有大量的产业集团、专业投资机构来做。第三,境外游有着非常大的机会。
用户为王下,新零售的5大变革
近几年来,中国零售业基本上形成了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百货业和大卖场的持续衰退。另一个趋势是便利店、小型专卖店以及网购等新零售业态得到高速增长。
第一,运营中心在变迁。过去的运营中心是企业、品牌,现在的运营中心是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第二,流量获取的行为在变化。过去很多零售谈的只是商品端、供应链端,现在谈到的是商品与情感,商品在社交化的过程中流量获取的黏性。
第三,数据分析在变化。现在线下线上融合,用互联网技术把数据、人物画像沉淀下来,通过数据可以分析用户有什么潜在需求。这不仅是零售,各行各业甚至在银行都出现了。
第四,用户需求在变化。从营销手段来说,过去都是对外包装,品牌包装,现在则是希望通过服务选品。很多产品不仅是选出来,还是创造出来的。所谓的反向供应链就是用人的需求来传递到后台,产生定制化的商品,所以用户的需求变化也导致了模式在发生变化。
第五,圈层在变化。原来是一些个性化的、点状的模式,现在变成圈层,形成一个平台,形成一个联合运营的过程,叫跨界组合。现在是一个链到圈的时代发展,这几个节点的变化带来一个新的场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