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茶叶、珠宝公司老板,线上项目包括涟漪商学院、文转赚俱乐部、莫问江湖生态圈,提供个人/企业的商业模式设计、全案营销教学、IP打造指导等服务。
文透:结尾大反转。
主题:
我的创业故事:三个思维的转变
核心点:
1,输入>输出;2,三个思维的转变。
输入>输出
1,享受光环忘乎所以自以为是
2,反反复复只输出重复的内容
3,遭遇了上升瓶颈而焦虑不安
4,度过高光期后淡出人群视线
相信这些是每一个经历过小有名气以后都会遇到的问题,细分领域的人才突显不困难,单点爆破的产品出现也不困难,但是如何能持续保持就非常难了。
输入>输出!
一个技巧没法支撑你舒坦地走一辈子,一个领域没法满足你越来越贪婪的本性。如果你不想就此止步,唯一的核心就是:输入>输出!
所有优秀的/成功的人身上都有这个潜质!如果你没法理解这个,反而会抬杠说学得太杂肯定不精,只能暴露了一个事实就是:你连细分领域都还没有经历过成功成名,只会做一个无用的喷子。
不断地学习更多跨界的知识,不是为了让你什么钱都要赚,而是会给你提升非常大范围的认知,提升更高的格局。
只有那样以后,你再降维地反过来审视你的强项,才会找到更多突破提升瓶颈的方法和思维。
这是一个所有成功过的人都认同的秘笈,每一个认真去执行以后的人,都会自动地认可,无需强行解释。
你的输入知识储备永远比每天输出都要多,才会保证不会枯竭。就像水一样,有进有出,并且进的比出的要多,才会保持水质新鲜又有足够的储量,自己品。
实话说,并不是因为我比别人优秀,仅仅是因为我深刻理解了这个公式的重要性并狠狠地执行。
我过往的例子如下:
01、刚毕业的时候
同学领高工资而我领超低工资疯狂学习
我是04年大学毕业的,不像正常大学生一样,毕业就坐到办公室按部就班,而是选择从最底层做起。
怎么理解呢?毕业了同学们都去找2500元以上的工作,坐办公室,很舒坦。
而我整天跟基础员工混在一起,从车间工人学习车缝要点,到跟裁床师傅学习裁剪技术要点,再到给厂长打下手,半夜也跟物流师傅们一起扛面料,第二天一早又拉上行李箱装满样衣挨个地去找客户。
只要看见不知道的东西,都疯狂地学习,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学生。因为我知道,即使我是整个公司唯一一个大学生,但论实战经验我连一个车位工人都不如。我只是纸上谈兵读了几年所谓大学,人家实打实干了10年,我拿什么自以为是值得高高在上?
02、在职业生涯最高点的时候
没有选择享受现状而是毅然选择创业
05年传统服装生意非常好做,供不应求。我是公司的服装设计师,公司专门开发以及生产男装,春夏丝光棉T恤以及秋冬羊毛衫。我们开发的丝光棉T恤,可以一个春夏订单达到150万件的订单量,当时设计师只有我一个人。
更夸张的是有一次秋冬羊毛衫,1个客户1个晚上下了1个订单,交易额就高达3.8个亿。客单价150元,一口气下了30几万件订单。
当然,这除了我们的努力以外,更重要是整个大环境的影响,换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刚好撞上红利期。只要你做得出来衣服,就有人抢着卖,都是麻包袋装现金过来订货那种。
作为一个打工族设计师,工资加提成拿到手软,已经算是那个时候我们同学中的打工皇帝了。
在这个时候我毅然选择自己创业,很多人都以为是我觉得生意好做要自己独立门户,其实事实是我看到了我的天花板,因为打工的天花板已经触手可及了,因为老板不会给你再多。
然后我就自己去开了设计公司。接待客户也是一如既往的牛逼,50万现金拿到桌上才见得到我本人那种,的确是行情非常好做,稍微有点设计感的衣服款式,他们拿回去直接生产就可以了。
真的是随便做都能赚几百万的那种,按理说这个时候,我只需要把设计公司越搞越大就可以赚更多钱了,因为这是常态,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决定的通病。但是我没有。
03、在服装行情最好的时候
不是扩大规模而是提前布局转型新方向
更何况我手下还有一帮设计师替我干活,为什么要去碰苦逼的生产?
结果不出两年,整个设计公司的行业都出现井喷的现象,也就是设计变得不值钱了,沦落到一张设计稿50元的那种。
正是因为我在设计最好赚钱的时候,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拼命挤进来,一定会导致恶性竞争,所以都是在最好赚钱的时候突然选择转型。
自己开了工厂以后,没有被设计的这次危机波及,反而吃到了生产的红利。
因为房租非常低,人工很低,而且原料工厂都是不需要资金就可以获得支持,有衣服出来卖出去收到钱了,再一年一结给原料工厂就行。换句话说,就是不用成本,只要拼命干,都是钱。
虽然利润已经从原来每件衣服赚100降到了50,但是没有成本,可想这样的生意是不是非常舒服。我们服装公司每年的计划,都从来不会定一定要多少销售量,而是每年赚多少钱。
同样,也是最赚钱的时候,差点就花钱去买了厂房,定金已经交了,准备扩大生产,公司的盈利情况非常好,这个时候是10年前后,从08年开始,中国任何地方的房产都在上涨。
所以这个节点再次在所谓服装公司最好的时机,没有购买厂房,而是购买房产。
04、在公司持续赢利的时候
不是增加投资而是把资金用来购买房产
其实从06年买了第一套房,当时纯粹就是觉得花的钱花了也是花了,就买了一套房子。08年又觉得不够大,再买第二套,到了10年,开始疯狂购买房产。
只要公司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去买房子,其他什么都不干。(其实关于这点,个人的确不喜欢到处讲)大城市有几套,小城市比较多。
当然,12年开始服装的生产厂家也都很赚钱,因为我们习惯了危机意识,那时候把工厂直接全权给了厂长,转战营销,自己去开批发档口,抓终端销售等等。
因为把现金抓在自己手里才是最要紧的。一直持续到17年底,服装生产厂家已经开始举步维艰,但是我们因为转到了销售,因此销售一直非常可观。
05、在公司销售额即将达到井喷前
不是欣喜而是意识到危机并提前退出市场
17年底,我直接把服装的板块(男装)停掉了,这个举动很多朋友都不理解。这个时候,我对线上的一切营销一概不知。
17年到现在,我从0开始研究线上,现在不敢说有什么成就,但是回头去看自己的经历,却发现可以用现在的很多词语去解释。
因此我总结了一下,我为什么可以做到成功避坑,一直都好像还蛮顺利的。如果你以为这是什么高人指点你就错了,我只是时刻记得:输入>输出!
是不是只要记住这个就够了呢?当然不是。
在这10几年过程中,除了不断地学习更迭自己的知识认知以外,整个外部的环境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相信我们大家都一起经历了。
三个思维的转变
当然,我压根不算什么成功人士,言辞必定有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包含。
《三个思维的转变》的内容大纲:
一、产品思维
1、以往的传统的产品思维模式
2、消费时代和社交时代的2个转变
3、未来产品思维的地位与转变
二、用户思维
1、什么是用户思维
2、用户思维的几大要素
3、用户思维的重要性
4、如何建立清晰的用户思维
5、怎样体现用户思维的作用
6、如何根据用户思维开展项目
三、战略思维
1、什么叫战略思维
2、战略思维有什么作用
3、战略思维应该怎么建立
4、战略思维的重要性
5、个人单独作战也需要战略思维吗
《引子》
先简单讲一下消费时代与社交时代的区别。因为我们都是做传统行业然后过度到线上、现在线上线下一起互通的、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交时代。
那么在社交时代之前呢,其实都是消费时代。
01
消费时代的最大的特性是什么呢?
所以这个时候商家做的产品,他的信息其实是不透明的。也就是说他如果要隐瞒什么东西,你是看不到,就像一个盒子,他的这个墙是封闭的,你看不见这个公司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这个产品到底行不行,你是看不见的。
02、
社交时代的最大特性是什么呢?
社交时代就是,一个公司,你做产品也好,做服务也好,你公司就像一个透明的盒子,你的公司内部做了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事,你这个产品到底好不好,大家都能看得见,这个信息非常的透明。
你想在哪里去查都可以查得到,而你的这个产品也不是商家说好就是好,必须经过很多的用户亲身体验了以后,要大多数的用户说好才是真的好,所以这是他最大的一个区别。
也就是说,你的产品到底好不好,你商家自己说了还不算,还要经得住用户的检验,因为任何一个用户,他使用你的产品以后,都可以很快速的对这个产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大家都能看得见,所以有一个词叫自媒体,所谓的自媒体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把一些信息进行传播。
所以社交时代,也有句话叫:社交时代没有秘密。
那我为什么要先简单的解释一下消费时代和社交时代的这个最大的区别呢,因为当你知道了这个最大的区别,我接下去往下讲的一些内容,你可能就可以容易理解了。
01、
以往的产品思维的模式
以前我们做任何一个公司,不管你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的,还是做教育课程的,首先我们构建这个公司的前提,首要的核心就是先定义我们有什么产品。
当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一个产品,也就是说,有了产品以后,我们才开始去组建团队,成立公司,公司开展的一切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产品进行的。
比如,我是做服装的,那么我的产品就是服装。然后,我这个公司也叫服装公司,然后招过来的人,团队有可能就是服装设计师,服装生产的工人,生产的经理以及销售服装的销售人员等等。
但是核心还是以这个酒店为主要的中心点,围绕着这个产品而去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工作,甚至是公司,小的有小的做法,大的有大的做法,这个就是产品思维模式。
为什么我会先讲这个呢?因为现在是社交时代,但是很多个人开展业务,开展项目甚至是开公司的时候,还依然在用产品思维的模式去开展。
事实上这个思维,这个理解,这个角度的切入方法其实已经严重错误了,很多人如果还是有这种方法切入去做的话,那么他的失败的机率是非常非常大的。但不是说代表产品不重要了,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我们要现在去开展一些项目,开展一些公司,得考虑的着重点,你的思维模式考虑的这个角度要跟以前不一样了,不能再用以前的产品思维的模式来去定义我要做的项目或者公司。
可能这个我现在讲了大家还有点不理解。没有关系,等一下往下听,全部听完了以后。我再回过头来跟你们总结,你就一定能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
消费时代到社交时代产品思维的2个转变
第一个理解了以往的传统思维模式的这个概念,然后第二个就是:消费时代到社交时代的转变,这里讲的转变,特指产品思维的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什么呢?
产品的思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首要任务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产品的思维是从你自己生产出来说自己的产品非常好转变成了需要用户去肯定你的产品好不好的这个转变。
这第二个转变,很多人说自己理解,事实上可能压根没有真正的去理解。比如说,很多人生产的一些产品,他在他的介绍里面放了很多自说自话介绍,比如说自己的功能有多好,认证符合达到什么标准等等。
当然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这些也需要放进去的,但是现在的用户看你这个产品的时候,可以很直接的告诉你,他们首先要看的不是看你这些细节。
那么现在客户会先看什么呢?
也就是说他是想通过去了解其他客户的一个评价,先从这个角度去判定你这个产品好不好,而不是听你商家自己的角度去讲你的产品有多专业,有什么专利有什么好处。
这个思维已经变过来了,这个就是我说的,消费时代的思维跟社交时代的思维的完全不一样的观念。
因为在以往一个人去购买产品的时候,他一定会先看你商家的介绍,你商家说我这个产品多好多好,你用的什么工序,花了多少精力,你的厂房有多大,你有什么技术,你有什么专利,然后你的产品耗费了多少工时等等。
这一切一切都是消费时代的思维,从商家的角度去讲述你这个产品好不好。
这个意思就是你商家说的再好,我也不一定会相信。我更加相信百千万个不同用户说出来的话,我会通过这个来做判断下决定。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消费时代到社交时代的转变?当你明白我说这个逻辑的时候,假如你是做产品的,你现在也要上一款新产品到淘宝这个链接上去,你现在需要做的产品的介绍,你的侧重点就需要更改了。
怎么改呢?就是以往你的产品介绍会把很多从你商家角度的解释,你的产品有多好的这些信息,放在前面,甚至放了占了90%的篇幅,那现在你还要这样做吗?
不,你要反过来,最起码要70%的都去放不同的用户的一些见证的资料和信息,或者是代表一些从用户的角度去得出的结论。
你要通过这些用户反馈去展现在你的产品介绍,大篇幅的重点在这个上面,然后在剩余小的一部分可能30%从你商家的角度去讲述你的产品的专业度你的产品好在哪里等等。
这个细节我可以说非常非常的值钱,现在很多人做知识付费其实也会犯这个错误,很多人会把很多的用户见证放到最后面,前面拼命的讲很多的大咖。
实际上我们群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大咖,甚至很多人认为这个方法是正确的。
其实我思考了很久,我觉得后面的很多东西应该要改变过来的。你有大咖背书是应该的,但是应该考虑到不是先放很多一大堆的大咖上来,因为大家都用这个方法做,那么大家很多人看到这个,可能就会认为你是想要割他韭菜。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很多人,做的这个知识付费,包括我自己,现在也在犯这样的错误,会一上来就写了很多大咖。事实上,这个我们讲的这些大咖,其实很多人根本就不认识。
如果是不认识的话,在用户的一个心理上,他就觉得,你搬出这么多大咖出来,就是告诉我你的东西很好,事实上你说的这些大咖我都不认识,那你是不是想骗我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你要反过来去理解的话,如果我们先把很多用户的真实反馈去展现出来,把这些有价值的反馈前置的话,可能对用户的角度来说,他会觉得让他感觉更加舒服。
他看完了这些再拉到下面就能看见,不但有很多的用户见证,还有很多的大咖帮你们站台,我感觉这种思维才是比较符合现在这个社交时代的。
这个就是,从消费时代到社交时代的一个转变,我们对产品这一块的思维,我们是怎么做的,应该怎样去转变,因为刚刚我一开始已经说过了:消费时代跟社交时代的区别。
既然社交时代的特点就是反向的、逆向的,那么我们再去展现这个产品的时候,就应该顺着这个趋势,站在符合用户心理需求的角度去展现你的产品,这个才是最正确的一个转变的思维。
03、
未来产品思维的地位与转变
刚才说了未来我们要转变成用户思维,因为用户思维是社交时代的核心,它非常重要。那是不是产品思维就不重要了呢?当然不是的,它是有一定的比例存在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产品的确很重要,但是我们不是围绕产品去转了,而是要转变成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出发以用户为核心。
我们产品思维怎么能理解它的地位呢?就是当我们以用户思维为核心去开展一个项目的时候,产品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必须是保障高质量的标配,也就说产品好,是必须的前提。
举个例子,现在的确有很多产品都非常的棒,但是他为什么没有办法做成功,甚至没有人知道?
就是因为他还是以产品思维的这个模式去开展这个项目,去开公司,去扩展客户,这种肯定是在当下社交时代不被用户所接受的一种形式。所以这个产品虽然非常好,但是他依然没有办法让更多的用户去接受他。
那么反过来,我们接下来的社交时代,是以用户思维为主要的核心点,围绕这个展开的情况下,产品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烂货都可以了?不是的,而是产品的质量品质要比以前做得更好,只是开展和推广的核心点,从产品转到了人身上了。
所以未来产品思维在整个商业逻辑里面,它的地位是已经变成:不是围绕着它为中心点,而是一个必备的要素,它是一个前提,质量品质必须是好的产品。
因为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在以前产品思维的时候,这个产品好不好可能我骗你一下你都会买。
现在从用户的思维,他随随便便就可以品鉴你这个产品到底好不好,所以产品已经变成了必备品要素:必须要好的产品才有可能有未来。
但是,是不是就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一定能做起来?不是,核点就是用户思维。
什么是用户思维
简单理解就是你做一个公司,不管你这公司是做服务还是做课程,还是做产品,你的最主要的核心是先要拥有更多的用户,你才能再根据这些用户的需求去开发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课程、服务。
也就是说,我们要去做一个项目,不是你手里拿了一个很好的产品,我们就马上去干了。而是先要去拥有一些用户,然后再根据你所拥有的这些用户的一些反馈信息、一些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我们再去对应的开发他们想要的一个产品,这个叫用户思维。
我举个例子:就像美团为什么可以做起来,樊登为什么可以做起来?
我不讲技术的层面,我讲战略这个层面:樊登,美团这种。
尤其是美团,就是用户思维出发而产生的一个企业,为什么这么说?美团的用户思维核心就是:懒。大家都很懒,很想用很简单的方式就能解决吃饭的问题。
所以美团根据这个需求,打造出一个这样的平台,甚至他自己根本就没有去做产品,对吧?他做的产品只是一个平台而已,他自己是不做任何商品的。
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用户需求,他做了这样的平台。一边是用户的解决问题需求,那边是商家的卖货需求,把这两个需求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平台去做一个转换。
你来提供商品,我这里提供客户,你们双方都在我这个平台产生交易,这样就促成了一门生意,这个就是典型的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切入去产生的一个商业模式。
比如我的朋友:裂变增长实验室的王六六。
很多人对他的理解可能就会认为他的这个裂变增长的这个产品非常棒,他是靠这个产品的支撑做起来的,事实上我去拆解,去剖析过。其实不是,他也是因为用户思维,才产生出来,所以才这么多人,会去做他的会员,去学习他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了用户思维非常重要的,可是我没有用户,怎么办?所以我需要快速的去裂变很多用户出来,加到我的个人号,加到我的私域流量。
他就是因为解决了大家的这样一个需求,所以他的裂变增长实验室,会吸引非常多的人。不要觉得他这个方法以后会没用,不会的!只要有裂变需求的人一定要找他们去学习这个方法。
所以他的表现形式表面看好像是裂变增长的这样的一个产品,事实上他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用户需求,抓住了这个非常垂直的点以后,根据这个点垂直的去把裂变这一个技巧,做成一个很完整的课程系统,包括已经上升到做成一个公司的形式,一整套的逻辑。
这就是两个典型的用户思维的案例。我要是这样举例很多,很可能就听得懂。
这个就是用户思维最大的一个核心点:就是你能帮用户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需求。而且最好这个需求是用户非常迫切的、最好是很多人都非常迫切想要解决的这个需求!这个就是用户思维的核心重点。
02
用户思维有3大要素
第1:你要定义什么人群?
作为你的一个切入点,这个非常重要,比如说你是要定义做老年人的人群,还是定义做女性人群,或者是定义做儿童,还是定义做男性,还是定义做商业的白领,还是定义三四线的普通员工、农民。
注意:这个人群定位不是说你拿着产品去定位,这个定位跟你的产品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你想做什么人群的生意。重点是:定位的是人,不是产品,这是第一个要素。
第2:解决什么需求?
你的人群定好了以后,你要想解决这帮人群的什么需求?
比如说老年人要解决他有什么需求,这里面有很多的需求你可以去做。比如说解决他孤独的需求,解决他健康的需求,解决他对延长生命的需求,解决他想要跟小孩子天伦之乐的需求等等。
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因为第一个你定好了人群以后,你想做那个人群的生意,那个人群也有很多生意可以做,但你不可能把所有的需求都做完。
比如说有的人定义老年人,他就定义健康,那么他可能最后要解决的,就是怎么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去保证老人的健康,那关于健康能延伸出来的产品就有非常多了:一些保健的产品,一些养生的服务,或者是说保健的一些知识付费,都有可能。
所以第2个要素一定要搞清楚,是你要定义解决这些用户的具体哪一个需求。
第3:你能不能做到&是不是用户想要的?
前面已经定义了什么人群,然后定义了解决什么需求,接着这第三个要素很重要,很多人没有理解的,很多人都觉得我已经定义好了两个要素以后就可以干了,事实上不是的。
第3个要素是什么呢?你所思考的他们想要解决的这个需求:第一,你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第二,你提供的方法是不是对方真的想要的解决方法?
第一,你是不是真的能做到?
一定要搞清楚,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你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做到,以及你的产品是不是真的可以解决这个需求,你去验证过没有。社交时代没有秘密,你能骗一次,绝对骗不了第二次。
那我能做到什么呢?比如说我想要解决老年人健康的问题,我告诉你一些健康的知识,让你通过这些知识,去养成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可能你的生病的几率会小一点。这就是你能做到的。
那不能做到什么呢?我出一个仪器让你用了以后年轻十岁,年轻五岁,这个可能吗?不可能!所以这种牛逼吹得没有用,因为人衰老是一个正常的一个过程。就像早上太阳起来,下午太阳下山这样的规律是改变不了的。
这是你做不到的,所以这个东西你就算说你研发出来很牛逼的产品,你要告诉客人哪怕真的有这个功能,别人也不会相信的。
第二,你提供的方法是不是对方真的想要的解决方法?
另外你想要给他们解决的这个需求的方法,是不是他们接受的,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举例子:按老年人来说,比如说很多老年人需求是解决健康的问题,然后那具体做什么呢?你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还是做课程?
假如,你定位了这帮老年人,都不怎么玩手机的,然后你搞的一个产品也好,服务也好,知识付费也好,如果这个东西是必须要通过手机才能去触达的,那这就不是他们想要的。
当然可能还会有很多其他的要素,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要素。
03
用户思维的重要性
有的时候很多人做一款产品花了很多的精力做出这个产品,真的是品质非常的棒。的确做的非常好,也很良心,标准也很高,包装也很漂亮,可是他却发现,没有人喜欢,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他没有理解用户思维的重要性。
我举个例子,因为这两天就有这样的朋友来向我求助。他们做了一款产品,就是把9种水果做成一个浓缩的精华,做成一个像果冻一样的东西,每天你喝三包就够了。
那这个理念还算是挺好的,这样的产品其实也挺多人在做,可是他为什么卖不动呢?
他的包装风格以及他的想法,其实做出来的东西只有老年人喜欢。但是他要表达的这个想法,定位的人群却是年轻的时尚人,所以这里面就有冲突了。
因为他不理解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包装,不理解年轻人到底喜欢怎么样的形式,也不理解年轻人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接受他这个产品,所以他产品再好也没有用,肯定推广不起来。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没有去研究过用户思维的一个情况下,去埋头苦干,自己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把这个产品做出来的案例。
所以这个产品做出来以后,它的包装概念等等是老年人非常喜欢的,但这个产品却又是只适合通过社群去传播和发售的一个产品。
那你想:很多老年人,他连社群的购买他都不一定会,更不要说你要发动他,甚至教会他们去用社群营销的方法去帮你去推广这个产品。现实吗?这就很不现实。
所以用户思维的重要性,通过举这个例子应该能感受到。
总结一下就是:用户思维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不管你去做任何一个产品也好、做一个课程也好、做一个服务也好,首先不要去讲你这个产品的服务课程有多牛逼,你先要思考:
1,是不是用户想要的?
2,能不能帮用户解决问题?
3,是不是适合你定义的这个人群用户去传播?
要先考虑这些用户最想要的是什么,再反过来决定你要不要做这个项目、产品,这才是用户思维的正确打开方式。
然后我讲个人IP定位的五大体系内容,知道的人/听过的人应该都知道了。
其实就是用了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最直白的方式,正确的告诉很多完全没有清晰的定位的人听,让他通过一节课一听就懂。
其实个人IP定位没有那么复杂。
那么,如果你已经有了个人定位以后,我其实还不是特别建议你马上就去干,你应该听一下今天这节课,先了解什么叫用户思维。当你非常清晰地明白了什么是用户思维以后,我相信你接下来再去干这些事情,你个人也好,团队也好,公司也好,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因为你去设计、去构思的时候,就已经站在用户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了,那么你设计出来的这个产品、服务或者课程,肯定会比那些没完全没有考虑过用户思维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更加受用户的欢迎。
04
如何建立清晰的用户思维?
其实这个跟第二点的3个要素是有关联的,我们是要有清晰的用户思维,这个“清晰的”才是重点!
还是用举例子比较容易听得懂。比如说现在我们很多人是做知识付费的,现在很火的可能就是比如:朋友圈文案,成交话术,打造个IP,私域流量,这些都是现在比较火的一些知识付费.
那为什么有的人就做的很好,有的人却做的很差呢?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建立一个清晰的用户思维,甚至很多人连用户思维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所以这里面的区别就会很大。
那么怎样建立清晰的用户思维呢?当然要结合前面我讲的内容,首先你要把人群定好,我之前讲过很多次,越细分的领域,机会越大。
比如昨天我们给一个人做了个人定位,他想要定位做私聊成交的。很多人都知道我有个徒弟叫西柚,她在这个领域已经做的挺好的了。那私聊成交这个领域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呢?当然不是!
最后我给他做的定位是:专注于跟陌生人的首次破冰成交!专门做这个事情,细分到这个领域。那这里面有没有机会呢?肯定有啊,因为还没有人做的这么专业这么细分。
只专注于跟陌生人做第一次成交的技巧,做这样的老师,专门研究这一块,然后用把这个课程去教别人。为什么会让他做这个,因为这个需求太大了,非常大。
100个陌生人怎么成交?
那你靠朋友圈就可以自动激活他吗?肯定不可能全部可以。你拉个群可以全部激活他们么?肯定也不行。
那就以这个为例,怎么样建立一个清晰的用户思维的时候,你就要搞清楚:你是教别人去跟陌生人成交的,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用户人群实际上就是范围非常非常的广了。
具体客户有哪些?
1,比如会玩裂变的,这些人有可能都是你的客户,既然他这么会裂变流量,那他也肯定要成交,不然他裂变这么多人干嘛。
2,还有很多团队的,如销售的团队长,团队长要去培训下面的人,这也是你的用户。
3,还有很多的个体,所有的个人IP,自己单独创业的个体,全部都是你的客户。
这就是你的人群。那做到了人群定位的清晰。但是还不够清晰,为什么不够清晰呢?因为还要再细化的清晰就是:你要教他们做破冰成交的对象是谁呢?是陌生人!
所以接下来你要去研究:线上加过来的陌生人的一些行为心态,这个从你自己去引流的时候,就要设计这样的环节。
比如说从抖音里面过来的人,他是什么心态加的你,你要理解你抖音发了什么内容去吸引来加你,你就能通过这个去给他打好标签,这个人是抖音过来,而且是因为什么内容而吸引过来的。
研究到这个层面才是非常清晰完整的用户思维!否则都还是停留在表面,所以很多人说我知道什么是用户思维,事实上我想说:你知道个屁,你只是知道这个名词罢了。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数据,我这就只是简单的讲这个例子,让你理解一下,这才是建立一个清晰的用户思维。当拥有了这样的用户思维以后,再反过来,根据这一切的数据去设计你的课程体系,你才会做的越来越棒。
05
怎么样体现用户思维的作用?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一个项目,或者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人想要去开展一个事业,还没有去做之前,我们就先去做了很多关于用户思维的一个体系的构建、一个调查、一个数据的收集,你会发现:
1,这些事情你还没有做之前,你已经非常清晰地知道做这个事情的成功率有多大;2,你会清楚地分析,你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
3,你可以提前设置预防机制;4,你可以根据用户思维的这些数据去很清晰的知道自己做这个项目需要投入多少的资金。
这个就很厉害了!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这一点,如果能理解这个话,这个就非常厉害,也就是说你一分钱都没出,你就可以去预算这些东西了!
对比产品思维,就能会明白这个在产品思维为主导的商业模式里面是绝对做不到的。
如果你以产品思维去做一个公司一个项目的时候,你首先得有产品,那这个产品你就得花钱,你得先做出来,而且做出来卖给谁也不知道,甚至都还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所以这里面的未知数就非常多。
06
如何根据用户思维来展开项目?
如果以上几点你都能理解了,那第6点就很好理解了,你都已经有非常完整的用户思维,有非常精准的定义的人群。
第一,这个人群,你给他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法也是他需要的
第三,这个方法/设计/项目也是你能做到的。
这一系列你都准备好了,你去做的时候,你就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了,我做这个事情需要哪些人,需要用多少钱,我需要去哪里引流这样的客户群体。
因为你开展的这个项目,你要去开的这个公司,已经有非常清晰的用户思维,反向地去思考问题了,那么你就可以做一个非常准确,而且不是无法预估的一个计划出来了。
当你能真正的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已经很厉害了。这也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导师经常吹的叫逆向思维。
其实没有这么复杂,非得讲到什么逆向思维,说得让别人听不懂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大家都问,什么叫逆向思维?什么叫正向思维?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逆向思维:简单的理解就是说我一件事情还没有做之前,我就已经先有了整一盘的计划跟分析,最后发现这个事情不做,不能做,做不好,那我就直接不做了,那就没损失了。
所以,逆向思维没有这么复杂,也可以这样理解:以前的产品思维模式就是正向思维;现在的用户思维模式就是逆向思维。
当你完全明白了这一点,你只要有能力,甚至你愿意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你完全可以去开展一项你以前压根就不敢想的一些项目一些事情。
我相信群里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知道是什么是用户思维。如果今天我没有这样讲,很多人其实还是不理解,或者说没有理解正确全面。我这么说不是为了表达我很厉害,而是很多人对用户思维真的有误解。
用户思维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这么简单的,当你认真的研究到了最底层的核心的逻辑之后,你就会发现这就是个宝藏,就是一个趋势,这就是一把开启财富的钥匙(这个比喻大家好像很喜欢听)。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那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社交时代,如果你不选择以用户思维为核心去转变,然后去开展你的项目、你的事业、你的公司的话,我告诉你,你一定会死的很惨。
战略思维是更高的一个高度,特指思维上。很多人听到这个战略思维的时候,都会以为说这个是不是要公司或者团队才需要,如果是一个人,是不是就不需要这个?
我现在先告诉你,不是的。哪怕你是一个人去做一个项目/产品,或者要赚钱,甚至是你要做副业,都需要有战略思维。
什么是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简单的理解,核心有两点:第一点,你现在可以利用,或者说你自己拥有什么资源。第二点,利用这些资源能否为今后的三年或者五年,去做一个布局和规划。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战略的思维,它是比较长远,比较高一个层次。
为什么一定要讲这个东西呢?战略思维,很多时候是在一些企业里面才会讲到的。但是为什么说现在个人也需要?因为现在很多人做个人IP,也要用到这个方法。
为什么会讲到战略思维,因为这个会决定了你做的这个项目、做的这个公司,你能做几年或者说你能否挣到钱。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在2017,2018年的时候,很多高级代理或者董事光靠卖一款唇膏就可以挣100万一年。那几年的确是微商非常暴利的时候,很多人做的非常非常的好。
但是为什么后来这些代理董事到了2019年就卖不动了,然后到了2020年,很多就变成了压根没有办法赚钱,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战略思维!
也就是说,他没有去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去把它上升到一个用这些资源怎么样去做一个三年五年的一个大的规划,所以就一直陷在那个产品里面,只是拼命的卖一个唇膏。
最后,可能手下有几千个代理,甚至几万个代理,可是大家都一起挣不到钱,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用战略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
战略思维有什么作用?
首先我们讲一下,当你明白战略思维以后,你先要考虑的几个关键点.现在我不是说产品了,因为刚才已经讲了产品,产品是可以变化的。而是要以人为中心。
比如说你是老年人为用户中心,你今年卖保健品,明年卖器材等等,产品是可能会更换的,但是人群不变,解决了不同的需求。
第1个关键点:发展趋势。
就是你做的这帮用户,你解决这帮用户的问题和做的这个事情,它之后的发展的趋势,这是要考虑的第一点。
就像我为什么会重复的讲到老年人的一个健康问题,因为这个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为什么?因为全球人口老龄化,这个就是事业的发展趋势。
第2个关键点:资源优势。
你自己的这些资源有哪些优势,这些要去分析。比如渠道资源,技术资源,人脉资源,平台资源,物流资源,供应链资源等等。
第3个关键点:借力布局。
第三点就是如何通过借力去布局你的一个战略计划。
这三点你能想明白了,你就知道,战略思维的作用会体现在什么地方,就肯定会明白了战略思维的作用是什么了。
总结:
这三点讲的一个是你现在做的这个事,你现在圈的这帮用户,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以后这个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你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然后再去通过借力来布局你的更大的一个战略的计划,这三点你考虑清楚了,你就知道了战略思维的作用。
战略思维应该怎样建立?
建立战略思维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这是一个思维的建立,他不是技术层面,教一个方法马上就有了。
他是需要你的思维上去形成这样的认知以后,从你的思维上面自己去构建的一个战略思维,也就是你自己大脑里面要形成这样的思维。
刚刚前面讲的用户思维,你的内心理解了以后,再配合一些技术的方法,可以帮你建立一个用户思维。
现在讲的战略思维,就是你作为老板,团队长,甚至是你自己一个人,你是一个掌舵人的这个角度,你应该在你的思维里面,要先让自己形成一个战略思维这样一个概念,所以怎么样建立战略思维,它不是术的层面,它是思维上的一个提升层面。
这个要怎么建立呢?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没有任何提前准备,我也没有看任何的书,眼前也没有看任何的资料。而且在这之前我也没有写任何的资料出来,我自己也没有打过草稿到底要讲哪些东西。
我只是临时的写了这三个思维三句话,就发了公告,然后开始讲之前,我就现场即兴根据这三个大的框架写了几条小的框架,暂时就想到这几个小的框架。写完以后,就直接根据写的这一条框架,一条标题,我就展开讲了,然后就讲了这么多。
我讲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就是因为我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包括我去做一些项目,做一些分析,我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战略思维。
因为我自己有了这样的认知。你的思维里面已经有了这个战略思维,所以你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非常有条理性,有框架性的,你可以根据12345,可以去把它讲得很清楚,可以把它做得很明白。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告诉你,最后我们怎么样建立了战略思维。
当你的意识里面随时都有这个认知,可以去做到这样的一件事,可以用这个高度去看这个问题。
你只需要梳理出来一个主要方向,根据方向树立一个简单的框架,再根据简单的框架,再细分成小的框架,最后再根据小的框架就可以讲清楚这一切的东西,这个就是战略思维建立的体现。
战略思维的重要性
刚刚说了用户思维的重要性,当你理解了什么是用户思维以后,你就可能可以做到零成本的先去策划计划你即将要干的这件事情。最后,根据你的这个计划去判断你到底要不要开展这个事情,这个已经非常厉害了。
那么战略思维的作用就比这个更高一个层次,怎么理解呢?简单的理解你通过用户思维知道了这个事情可以做,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是你自己亲自去干,亲自去投资干。
第二个,你和别人合作,让别人跟你一起去干。
这两个区别非常非常大,当你感觉这个事情可以干,很多人就觉得我自己亲自去干,我就能挣钱。但是有的人,他是整合别人,让别人去干,甚至他可以同时整合三个甚至十个人,去干经过用户思维验证的这个项目,因为他知道这几个项目都可以去干。
这个时候,他不但可以整合借力非常多的其他的人或者事物或者资源,还能一起去同时开展三个甚至十个项目,这个就是战略思维的最大的一个作用。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懂,反正我讲就这样讲完,我相信你们也能听懂。
所以战略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1,你可以去同时操作非常多的适合用户思维去开展的可靠的一些项目跟事情。
2,你也可以去整合很多人来跟你一起去做这个事情。
3,甚至,你可以影响到很多有能力的人跟着你一起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这个就是战略思维的非常重要的三点。这个也可以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愿意跟着我去做莫问江湖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
个人单独作战也需要战略思维吗?
个人去做一个项目,或者个人做IP定位,一个个体去做知识付费去做服务,或者说做产品,需不需要战略思维?肯定也需要,因为战略思维会帮助你去整合借力合作非常多的优质的一些资源,会让你做得更快。
重点还有一个:拥有战略思维可以让你做得更轻松,所以个人也是非常需要战略思维的。
总结:大反转
那么最后我要总结的是什么呢?这个总结非常重要!
我刚刚讲的时候是从:第一产品思维,第二用户思维,第三战略思维,按照这个顺序讲下来的。
但是我要总结强调的是: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开展一个项目,做一个公司的时候,是要反过来思考的!
也就是说,刚刚我讲的顺序是从产品思维、用户思维、战略思维这个角度讲下来的,然后你们听完了,听懂了以后,真正要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要反过来去操作的:
第一步,先从战略思维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情能不能做,分析你有什么资源、有什么优势,这事到底能不能做,能整合什么资源、人脉等等。
第二步,然后再去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去考虑去分析,你要定位什么人群、你能解决他们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等等。
第三步,最后这两步走完了以后再去选择你到底做哪个产品,就是这个意思。
谢谢大家。
做一件事,需要升级技巧,但是思维的升级更重要。这也是龚老师近两年写下《微商思维》两本书,又续笔写下《短视频直播思维》关于转变思维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