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房颤病位在心、血脉,和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也称“血肉之心”,“神明之心”,说明心是生命活动的中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血旺盛,则精神充沛,思维敏捷,血不养心,则心悸心慌、失眠健忘。
中医把房颤描述为“心悸”、“怔忡”、“昏厥”、“虚劳”等,脉象多为结脉、代脉、促脉、疾脉、迟脉、数脉,外感六淫之邪侵犯心脏,耗伤气阴气血可发之,情志忧郁,失眠多虑,痰湿、寒邪阻滞,气滞血瘀,气血虚衰皆可令心伤脉结。
中医辩证施治
(1)心气不足、心神失养之证
治则:益气宁心、养血安神。
方药:养心汤加味,药用党参、黄芪、茯苓、甘草补益心气,当归、丹参、红花、川芎活血通脉,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茯神养心宁神,陈皮调中健脾。
(2)心脾两虚、心血不足之证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宁心。
方药:归脾汤加味,药用熟地、白芍、当归、桂圆补血养心,党参、黄芪、白术益气生血,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3)心阴不足、阴虚火旺之证
治则:滋阴清热、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味,药用天冬、麦冬、玉竹滋养心阴,生地、玄参滋肾养心,丹参、当归补血养心,远志、柏子仁养心宁神,枣仁、五味子敛心气、宁心神,若心火旺盛加黄连、栀子清心泄热,肾虚明显者加何首乌、枸杞、龟板、鳖甲滋养肾阴以滋心阴。
(4)心血瘀阻、心脉不畅之证
治则:活血通脉、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味,药用当归、丹参、川芎养血和络,桃仁、红花化瘀通络,郁金、枳壳、沉香行气活血,若有痰浊者,加瓜蒌、薤白、半夏通阳泻浊。
(5)心神不宁、心肾不交之证
治则:镇心宁神。
方药:酸枣仁汤合磁朱丸加味,药用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血宁心,磁石、琥珀、珍珠母、龙齿重镇安神,黄连、肉桂交通心肾,莲子、栀子、淡豆豉清心安神。
(6)痰扰心神、蒙闭神机之证
治则:豁痰开窍、清热化痰。
方药:温胆汤加味,药用黄连、竹茹、郁金清化痰热,半夏、竹茹、石菖蒲、胆南星、远志豁痰开窍、化湿通络,茯苓、陈皮理气化痰。
(7)痰浊阻阳、心脉失畅之证
治则:通阳泻浊、宣痹化痰。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药用瓜蒌、薤白、石菖蒲、远志通阳化痰泻浊,郁金、厚朴、枳壳、沉香理气宽胸,化痰降逆,若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川芎、丹参活血化瘀,寒邪内盛,加附子、桂枝温阳散寒。
治疗房颤,只有辩证准确,才能理法方药对症,“证”从整体出发,结合具体致病因素,机体反应性,以调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者补之,以平为期,借助药物的偏性,激发机体自稳态的调节功能,使之达到“权衡以平”的功能状态,减少房颤的发生。
发表于:2022-06-02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