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华庄村新时代孝道传承与老人的赡养研究报告

关键词:下华庄村;“孝”;孝的继承与发展;老人赡养;意见建议

第一章引言

1.1文献综述

而千百年来,憨厚老实、勤劳善良的农村人一直谨记并时刻践行着传统的孝道,形成了特有的农村特有的孝道文化。经济匮乏的时候,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对长辈说的话言听计从,即便说的话不对,提的要求不合理,作为子女也不会当面拒绝。有的人包括上学,工作,婚事都由父母作主安排。还有在生活当中的实一些具体行为,一切以长辈为先,比如吃饭先端一碗双手递给父母,有点好吃的先拣着父母等等……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对孝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他们不仅探究了传统孝观念的起源、内涵,而且对传统孝道进行了恰如其分地评价,并一致认为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孝道赋予新的内涵并建构适合新时代的孝道文化。而农村特别是诸葛镇下华庄村的民风淳朴,孝道氛围浓厚,“沂路有你”分队成员认为需通过深入人民生活,努力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并对之进一步发展,使之与变迁中的社会相适应。

1.2研究目的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农村传统孝道却陷入了困境。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农村人的孝道文化也在传承中有了新的发展,发展中不断实行创新,除了最常见、最普遍的听话依顺,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为父母做寿或者说是过生日,开始的时候是散居各地的子女于父或母生日当天,各带各的礼物,齐聚父母家里,热热闹闹,高高兴兴聚餐一顿;再后来怕麻烦、图省事,改在了饭店,礼物改成了给父母塞钱,餐毕各回各家。社会的发展更为进步,人们物质上的生活更为丰富,消费的观念更为前卫,孝道的践行也更具色彩,孝敬父母的方式也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在农村,一部分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人,每年一到父母生日,当然也包括岳父母的生日,改聚餐为旅游,要么是带老人来个一日游或几日游,更有的是出钱给长辈自己决定想去哪去哪。演变至今:一样的生日,不一样的过法;一样的孝顺,不一样的体验。

分队成员希望针对诸葛镇下华庄村构建一种新型的孝观念。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村民对传统孝道加以研究,由浅入深,对传统孝观念进行辩证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出其中精华部分,并根据地方特色,对现在村民尤其是中青年对孝道的认识进行研究,普及优秀的孝道教育。

分队成员认为“孝”在中国特别是农村有几千年的传统,我们对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封建遗孽而加以全盘否定。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结合村内现实,大力发扬其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高村民幸福指数,振兴乡村建设。

同时,要结合时代,使新型的孝观念具有现代时代的特征,最终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要体现义务性、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和提倡互益性,应对传统孝道批判地继承,营造家庭内部良好的伦理。以增强现代农村凝聚力,促进下华庄村的稳定发展,使村民指数得到提高,进而实现振兴乡村战略。

1.3研究方法

为了便于了解当前下华庄村孝道继承情况以及老人养老中的需求,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文献调查法:为了深入了解孝道的历史渊源以及内涵,我们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孝道的起源及其发展进行研究;

(2)问卷调查法: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变革背景下,下华庄村的村民们的孝道传承受到了怎样的冲击,中青年对这一时代背景下当地的孝道的理解和传承状况,我们采取设计问卷,对村民人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了解目前当地中青年心目中的孝道传承;

(3)访谈:对下华庄村内部分老人进行访谈。走访部分老人,了解老人目前状况,对子女孝心的渴望,评价,对养老的需求等。

1.4研究意义和价值

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十分丰富,其中既有传统美德的凝结,也有旧文化的积淀,正如李鸥漫在其硕士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公民孝道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所指出的:孝是一种反映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道德观念,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的农村,在面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形势下,农村依然面临养老难的问题,研究当地孝的问题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孝道在下华庄村的影响

我们认为尽管孝道文化经过多次变革,几近消失,但是民风淳朴的下华庄,它的作用依然存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真的是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1积极影响

比如,“爱亲”、“养亲”、“事亲”、“敬亲”、“尊亲”“谏亲”等这些观念深入村民人心,不论是出于情感的真实流露,还是当地舆论的倾向,整个村庄还是呈现一种积极引导孝道的风气,尽管现在家庭不再是过去那种家族式存在。

显然,在不断改革,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家庭又成了基础元素,关爱老人和孩子,维护家庭稳定和谐,成为每个人的情感基础,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有助于村内幸福指数的提高。

2.2消极因素

如在以往历史朝代所体现的一样,孝道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封建孝道的糟粕在当地也仍然存在。如“重后嗣”、“厚祭葬”等观点。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60/70年代重男轻女现象尤为严重,计划生育难以推进的家庭就是没有儿子的家庭。因为孟子说,“无后”就是不孝中排名第一位的,而且“无后”就是指的没有儿子。因为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祭祀祖宗,后续香火:具体表现,首先,儿子是家庭的支柱,婚后,女子就成了婆家的人,生了孩子就要姓父姓,所以女人依然附属于男性,在娘家没有了位置,在婆家也是没有位置的;再者,有婚丧嫁娶这等大事的时候,需要男人出面,女人能出面的很少;所以,在农村,部分人仍对生儿子有执念,没有儿子就会被称为是绝户,没有了后代,在邻里面前就会矮人一头,有些家庭仍然有重男轻女的现象。

2、大办葬礼

由于沂水县的殡葬改革制度,下华庄村民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仍有极少数村民受古代传承的厚葬文化影响,思想上没有彻底转变过来,由于人们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之作出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作出正确的解释;而像“爱亲”、“养亲”、“事亲”、“敬亲”、“尊亲”“谏亲”等孝的基本含义将与人类共存,具有超时空性。

2.3关于新孝道文化的特点

谢子元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孝道应该具有的特征是:强烈的情感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孝道建立在亲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基础上;鲜明的民主性:我们建设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孝道,父母对于子女的关爱与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对等的。双方通过建议、说服、帮助、批评来求得一致;突出的时代性:这种新孝道从属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促进家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道德,是广大人民的道德;严整的规范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孝道主要通过道德教育和倡导,舆论鼓励和批评,启发人们自觉实践;充分的可延展性:孝行为的道德源头是人类天性的“亲亲”之情;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只要社会正确引导,孝道就可以向其他道德领域迁移扩展,为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情感基础和动因。

张坤和张文新在《孝道的心理学研究现状》一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个人更注重追求更大的自由、独立和自足,其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在这样一种个体主义色彩日益浓厚的社会环境中,以集体主义、宗法制度为基础的传统孝道必发生重大的转变。

曾振宇认为儒家孝文化由养亲、敬亲、谏亲和全体、贵生等多重内涵构成。注重忠爱之心,这是儒家孝文化之精华所在。儒家孝论不仅仅是一伦理价值观念,实际上也深刻地影响了战国以后法律制度的走向。在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进程中,传统孝文化经过创造性价值转换,仍将发挥其积极作用。分队成员认为应该发挥传统孝道中的精华,同时对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建构新的孝道文化,使其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村庄建设的发展。

第三章下华庄村新时期孝道的传承情况以及老人赡养存在问题的调查

结合沂水县诸葛镇下华庄村阶段性思想文化建设的成果与教训逐步推进,最终构建起新的社会主义孝道观念。新的孝道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因而,应把社会主义孝道文化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道德建设范畴之中,实现政府倡导,全村共同参与,搞好这个重新构建新型意识形态的系统工程。

新的孝道文化的构建需要建立踏实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实现这一切需要深入的调研和探索。为了掌握一手的数据,“沂路有你”分队成员根据现有的优势,深入临沂市诸葛镇下华庄村,进行以调查问卷和问答的方式进行的关于现代孝道文化和老人赡养问题的调研,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合理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3.1问卷调查

随机对40个青壮年进行调研,数据显示:其中20-30岁的群体占30.77%,文化水平69.23%都是初中以下,婚姻年龄相对靠前。53.85%的人外出打工为主,7.69%的人感觉经济上钱比较紧张,84.61%的人认为父母不能自立时应该同住照顾,84.62%的人认为儿子与女儿都有在经济上支持父母的责任。

(1)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青壮年面对着的是长辈的逐渐衰老,他们的观点影响着我们当代的孝道文化的传承和老人赡养的问题。而且这个年龄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对上是对于孝道文化和老人赡养的传承,对下是以身作则,率行引领着下一代人的传承。

参与调查的人员集中在20-40周岁,也是正好符合了调查的本意范围:

(2)本村现代的青壮年一代婚姻状况偏向于适婚,但本村现代的青壮年对于婚姻与生育的观点正在逐渐受现代新思想的影响脱离了传统的封建桎梏,相对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也存在老一辈人忙于催婚的现象。

在调查中也发现了,30岁之后结婚是大多数,大多数人为适婚年龄结婚:

(3)国家的义务教育已经卓见成效,下华庄村青壮年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学习,但教育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程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当地村民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伴随着素质的提高和思想的变通,村民较之从前更易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思想,能够独立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目标。

本次调研中的由于进行线下进行调查又使用了网络的工具和计算机软件统计结果,认为参与的人群中相对文化水平不高,结果发现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

(4)下华庄村青壮年群体普遍较早外出打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精准扶贫的开展,经济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都是个体经营和务农,创业与教育仍然是一项需要积极推广的社会项目,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也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5)经济水平压力大,84.62%的村民感觉钱基本够用,但在帮助父母方面感觉压力很大。村民表示夫妻双方面对的是双方四个老人的照顾,多代人的情况下,还有上辈老人的问题,下面还有孩子的养育,无论财力还是人力都很紧张。

村民现在面对着的是赡养和照顾以及养育的压力,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也影基础政策的推进实施,毕竟经济基础切实影响着生活质量:

近些年当地政府也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道德文化建设已经收到很好的实效,其中的家庭孝道文化和赡养观已经为年轻一代所接受:

(7)经济的发展,就业和生活的压力,许多年轻村民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一代更是面临着“忠孝难以双全”的问题,一方面工作的压力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一方面老人年龄渐老需要照顾。尤其是如果没有兄弟姐妹分担,所有老人需要一肩挑起,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政策和社会保障的扶持。

调研中发现对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照顾老人,接近50%的年轻人表示困难,正如最近网上流传的段子:我如果搬砖就没法抱你,如果抱你就没法搬砖养活你。虽然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段子,但对于照顾老人也是适用的一个现实问题。

另外还有精力的问题,一对多的赡养和照顾,让很多年轻村民感到力不从心。调查中有已婚的青壮年表示:同时两个老人生病需要夫妻齐上,那又牵扯孩子养育问题。子女应放弃自己的个人志趣,继承父母事业,实现父母愿望:

(8)在我们国家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和宣传中华传统的去除糟粕的优秀孝道文化下,目前村民也已经树立了健康、亲情的孝道观和赡养意识。乌鸦反哺,健康的赡养观已经为村内年轻人所接受,并从心底愿意去践行。

现代的赡养观是去除封建糟粕后的健康赡养观,并不同于封建社会的父权专制、杀子哺老、埋儿养老等扭曲的孝道,是一种平等基础上的亲情陪伴和照顾。调研中发现对于村内老人不自立的情况下,90%以上的年轻人表示愿意陪伴照顾老人,剩下的少数表示也是希望用更健康的方式去解决。

在父母不能自立的情况下,应该和父母同住以便照顾:

(9)对于一对多的赡养问题和孤寡群体老人问题,当地政府也提供了很多解决办法和现实保障,养老院的设立也是政策之一。但部分村民受古代孝道思想的影响对于养老院的设立还是处于未完全接受的状态。

调研中发现,很多村内年轻人表示愿意和老人一起进行赡养照顾,同时我们也发现50%以上的村内年轻人抵触这种把老人送养老院或顾工看守赡养的方式。抛去经济上的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的因素,其实这也是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基于亲情的孝道文化和孩子养老的赡养观的一种体现,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村内养老院和顾工机构的保障能力和推广宣传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如果养老院条件很好,自己又忙于工作,父母没有自理能力,会把父母送养老院,或者顾工看守:

(10)封建社会几千年传下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男权思想已经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人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尤其义务教育文化的推广实施,必须要生儿子的思想已经逐渐开始变淡了。

曾经的超生游击队和因为没有生出儿子而绝望自杀等现象已经随着历史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而逐渐沉入历史的故池中。调研中发现,23.07%以上的调研对象对必须生儿子的观念提出了明确的不认同;69.23%的调研对象提出了自然而然的骑墙态度,其实也是对于必须生儿子的观念的动摇;同时还有7.69%的调研对象还是认为应该生儿子,不可否认这种思想仍然在村内还有一部分人很认同,但村内中必须生儿子的极端行为已经很少见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传宗接代,至少应该生一个儿子:

(11)几千年的封建孝道文化中有着厚葬的陋习,甚至帝王将相还有用人殉葬的现象。我们新中国推行和宣传的是健康的厚养薄葬的健康理念,也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2017年5月份,临沂市沂水县推出殡葬全免费改革措施,老人去世不让老百姓花一分钱,改变了有着一千五百年历史的沂水县城的传统殡葬陋习。

调研中发现,每年政府出资一千万,节省群众开支两亿元,的确是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而在这项殡葬改革的成绩单中,不仅有看得着的显绩,还有利在千秋的潜绩,村民还积极配合对于大操大办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和抵制。在调研中发现,对于大操大办丧葬的行为调研对象都表示反对,支持国家提倡的厚养礼葬。

父母去世以后,不管住得有多远,子女都应该亲自奔丧,妥善安葬:

此次调研对于下华庄村孝道文化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调研和访谈,发现村内的孝道文化传承和老人赡养在健康的发展,同时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下华庄村的孝道文化传承和老人赡养问题的完善有所裨益。

4.2走访老人

随机对下华庄村15名老人进行访谈,通过数据统计比对,进行梳理分析:

共同点:

1、通过老人的访谈老人对子女的陪伴和探望期望较高。

2、都希望能发挥余热,对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害怕拖孩子的后腿。

3、老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普遍都不高,只是要求基本的生存需求。

4、不喜欢孤独,喜欢有一个自己的活动交流群体,不愿意进养老院。

5、喜欢子女偶尔的礼物,特别是老年女性对于穿着类的需求。

不同点:

2、80%的老人希望和子女住在一起,不喜欢独自生活。20%的老人不希望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想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只是希望孩子经常的探望。

4.3、新时期下华庄孝道文化和老人赡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较低,下华庄村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办足够社会福利事业,因而家庭养亲、敬老便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就是说,抚养子女、敬养双亲,都是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共尽的法律与道德所要求的义务。我国《宪法》第49条说:“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就是根据当前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规定的。尤其根据村内状况,由于年轻人部分出去打工,老龄人口数量较多,养亲、敬老问题显得突出。目前的社会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不养亲、不敬老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绝大多数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尤其是村内新一代独生子女成年之后,两个青年负担双方的四个老人,再加上自己的孩子,经济压力更大,矛盾会更加突出。如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广泛宣传孝道,倡导良好的孝道美德,造成敬老养亲的广泛的舆论,矛盾会更加尖锐化。当然,即使经济发展了,养亲问题可以由社会共同来解决,但敬老问题还是应由家庭来解决。

4.4新孝道的重构

1、传统的家庭孝道文化的传承

在历史上,家庭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根据恩格斯对“生产”的解释:“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香火相承,有一条代际和谐的血脉,即自古而今被村民所认同的传统道德中的孝道文化,而且,其合理内核早已植于他们心中,因此,继承传统孝道,建立新型的孝道观念,对于家庭和睦、村民团结以及下华庄经济振兴是十分有益的。

2、当地政府在孝道文化的推广及老人赡养问题中的作用

对于下华庄领导班子而言,在村内推进孝道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与促进作用。经调查发现,在下华庄公民道德体系中缺乏明确的孝道文化的内容。不难发现,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孝文化虽然有其自身的缺陷与局限,但却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究其根源,不仅仅是官方的道德提倡,更重要的是将孝道纳入了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建设轨道。当今的下华庄新孝道建设中虽说不可采用上述严刑峻法,但是古代中国的有关实践却值得我们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强制力来保证孝道文化的实施效果,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孝道文化的最终实现。

沂水县将孝道文化建设与现阶段民生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将家庭基于孝的个人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为孝道文化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解决了群众殡葬之痛、促进社会和谐。但政府还需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安全网络,提供经济、医疗、住房、权益等多方位保障。同时当地政府更需要加强社会救济和脱贫工作,减轻老年人的负担,从而形成家庭与社会的双层物质保障模式。

3、怎样建立起现代新下华庄村的新孝道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究孝道的传统美德,建立起现代社会的下华庄需要的新的孝道观念,除了从总体上提高下华庄村年青一代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之外,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首先,应该从广泛地倡导爱父母做起,使整个村内有一种讲母爱、颂母爱的浓厚空气。通过调研发现,青年一代人所大部分涉及的学校教育号召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却很少或者根本不提爱父母。爱党、爱祖国、爱人民是一种高尚的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不从爱父母说起却是空乏无力的,也是没有根基的。很难想象,那些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他能有多少阶级感情,能否去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其次,在村内倡导爱父母的同时,还应大力宣传行孝的意义,提倡行孝的自觉性。道德精神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靠自觉。外界环境再好,若个人不能自觉主动地行孝,或者自己不孝敬父母,不但没有自责感,反而还心安理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提倡什么也形不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不成新的孝道观念。道德的具体内容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自觉的道德精神是要永远提倡的,因为若没有这种精神,谈什么道德都是没有基础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建立新的孝道观念,必须加强关于孝道的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需要学校与之配合,唤起村内青年一代行孝的自觉性。

第五章结论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孝道已深深地融入到下华庄文化与民风民俗之中。尽管孝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愚民性、不平等性以及封建性和保守性,但孝的精神应该继承和发展。

从调查和访谈结果来看,下华庄村中青年对于孝道也有深刻的了解,孝道思想得到了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只是由于社会环境及信息接收方式的变化,村民对于孝道的解释也有了相应变化:比如,在对父母年老后的安置方面,传宗接代的观念上,在父母去世的丧葬仪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观点和看法,总体上的倾向是积极的,对孝道是十分看重的,也是符合实际需要和合理的。从对村内老年人的访谈来看,由于物质生活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需求也有了些微变化,精神需要有所增长,总体上看,老人们还是比较满意,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孝道继承情况。

总之,下华庄村大部分村民都具有孝道观念。村内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父慈子孝,兄弟友爱,家庭和睦。只是时代不同新农村在受到信息爆发时代后其孝道观的性质、特点、标准和形式有所不同而已。而无论怎样不同,孔子所倡导的孝的伦理道德观念,都已成为村民美好的传统之一。孝道观念的合理内核早已植入村民心中。在当今对下华庄村仍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对乡村振兴也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村民继承传统孝道,建立新型的孝道观念,是必要的、合理的。而青壮年应该充分发挥其对于家庭生活、亲情关系、晚辈与长辈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新的孝道观念,教育、影响广大村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使其家庭和睦、人民团结、乡村振兴。在新型的精神文明的激励下,使下华庄村发展的更好、更美。

参考文献:

[1]《论语》

[2]《孟子》

[3]《中庙》

[4]《孝经》

[5]巴新生宋娜.先秦孝道的起源与嬗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2).

[6]陈功.社会变迁中的养老和孝观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7]段江丽.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读[J].中国文化研究2011(3).

[8]方沽范.儒学思想与东北亚文化共同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谷树新.传统孝道的现代化[J].兰州大学学报,2006(1).

[10]黄振萍.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J].中州学刊2014(5).

[11]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2]刘永春,肖群忠.新世纪孝道实践推广活动述论[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1).

[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出版社,2005.

[1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5]潘剑锋.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J].学术交流,2007(4).

[16]曲文勇.孝道文化传承与养老方式变迁[J].社会观察2008.

[17]沈善洪,王风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人民出版社,2005.

[18]宋金兰.“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J].青海社会科学,1994(3).

[19]王义芳.从道德情感走向道德由[J].伦理学研究,2010(6).

[20]王瑾.孝道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传承,青岛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5.

[21]肖群忠.孝与中国国民性[J].哲学研究,2000(7).

[22]肖群忠.传统孝道的传承、弘扬与超越[J].社会科学战线,2010(3).

[23]杨国荣.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4]张晓松.中国人迎来制度养老时代能给老百姓多少[J].实惠新华网news.cn2011.

[25]张晓晓.我国养老模式转变过程中孝道传承的作用[J].学术交流,2011(9).

[26]张琳.漫谈孝的道德[J].孔子研究,1988(4).

[27]赵仲杰.关于“孝道”文化的研究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8]钟克利.孝文化的历史透视及其现实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1996(2).

[29]《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2011.

附录:1、调查问卷

下华庄村青壮年对孝的认知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尽孝情况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下华庄村孝道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地青壮年对尽孝心的认识、表现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您的合作对于本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不记姓名,调查数据只用于学术研究。您的回答不涉及对错,您只需根据平时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回答就行,不会给您带来任何不利影响,请您不要有任何顾虑。我们保证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临沂大学2019年7月

★问卷填答说明:以下问题如果没有特殊说明,请只选一项,并在合适的选项数字上打“√”;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A部分:个人与父母关系情况

A1.您的性别:1.男2.女

A2.您的年龄:周岁

A3.您的婚姻状况:1.未婚2.初婚有配偶3.再婚有配偶4.离婚5.丧偶

A4.您的最高受教育程度是:

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技校4.大专及以上

1.务农2.工资3.个体经营4.公司经营5.投资6.父母7.家庭其他成员

8其他(请注明)

A6.就您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您认为自家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1.经济上很宽裕2.经济上比较宽裕3.钱基本够用4.经济上比较紧张5.经济上非常紧张

A7.您与父母同住吗?1.同住2.不同住

A8.与您一起同住的是1.与自己的父母2.与公婆同住3.与岳父母同住

A9.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如何与父母相处才是孝顺的?

1.父母的言传身教2.书本知识3.各种媒体4.其他

A10.您认为您在孝顺父母上做过哪些事情,具体表现:

A11.在处理与公婆(岳父母)关系上,您的态度是:

1.对公婆(岳父母)应该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知寒问暖2.对待公婆(岳父母)能做到对亲戚朋友一样的尊重2.尽量不与公婆(岳父母)打交道,除非是在需要他们的时候3.公婆(岳父母)的财物属于儿子,女儿一分也不能要4.公婆(岳父母)的财物应该由他们自己支配,儿女无权干涉

对于以下关于孝文化认知,您赞同的程度如何?

1、子女应该尊敬自己的父母,子女“敬爱”的对象包括父母、长辈和社会上所有老年人

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不好说D不太赞同E很不赞同

2、子女不应该违背父母的意愿,应事事顺从父母

3、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父母不同意,必须听从父母安排

4、我们可以与父母平等地交流和商量家里的事情,提出意见在一些意见不一致的事情上父母多数会尊重我们的意见

5、子女跟父母说话应该温和有礼

7、子女要力争有出息,使父母显耀,名声传扬,我可以接受我的子女为了求学或事业使我获得荣耀,感到自豪,即使不能经常陪在我身边

8、子女应该时时挂念父母,父母去世也要心存怀念

9、子女应该陪着父母做休闲活动

10、父母能自立的情况下,最好和父母分开居住,如果养老院条件很好,自己又忙于工作,父母没有自理能力,会把父母送养老院,或者顾工看守

11、奉养父母是儿子的责任,与女儿无关,所以养老靠儿子

12、儿子与女儿都有在经济上支持父母的责任,儿子和女儿都应该在生活上给父母日常照料

1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子女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

14、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传宗接代,至少应该生一个儿子,子女不结婚或者婚后不要孩子,是不孝顺的表现

15、经济条件好了,养老保障体系完善了,可以不要孩子,孩子是精神寄托,跟有没有人养老无关,孩子有选择父姓或者母姓的权利

16、父母去世以后,不管住得有多远,子女都应该亲自奔丧,妥善安葬

17、子女应该崇拜祖先或采取一定方式祭奠亡故的父母,如果父母去世以后,子女必须每年按时祭祀

B部分:老年人的访谈

B1.您觉得您现在的身体状况如何?

1.很差,不能自理2.较差,但可自理3.一般4.较好5.很好

1.务农2.工资3.个体经营4.公司经营5.投资6.离退休金7.亲友馈赠

8.社会救济9.低保金10.养老保险金11.子女供养12其他(请注明)

B3.您家共有几代人,(以下未婚者不问)您共有几个子女,其中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B4.您觉得孩子们都孝顺吗?

B5.您希望您的子女如何表达对您的“孝”?

1.是不是经常给你买些好吃的,新衣服?你喜欢吗?

2.希望和孩子一起居住,一起吃饭吗?

B6.您现在的居住方式是:

1.自己单独居住2.自己与配偶单独居住3.自己与固定子女一起居住4.在不同子女家轮流居住5.自己与孙子女一起居住6.在养老院或福利院居住7.其他

B7.您儿子家的经济状况水平来说在当地属于哪一个层次?

1.远低于平均水平2.低于平均水平3.平均水平4.高于平均水平5.远高于平均水平6.不适用

B8.您女儿家的经济状况水平来说在当地属于哪一个层次?

B9.那么,在过去一年中,您的儿子是否经常为您提供以下帮助?(每行单选)

您的儿子对您(B10-B11用很经常经常有时很少完全没有不适用来回答)

1.给钱或买衣服、送粮食等

2.帮助料理家务

3.听你的心事或想法

B10.那么,在过去一年中,您的女儿是否经常为您提供以下帮助?(每行单选)

1.给钱,买衣服、送粮食等

B11.在您与您的子女相互支持之间,您是以下哪种角色?

(获得者差不多给予者我得到更多我得到多些差不多我给予较多我给予更多)

1.经济支持

2.生活照料

3.精神慰藉

B12.您觉得是儿子和女儿谁更贴心?1.儿子2.女儿3.二者差不多

B13.您有心事或想法的时候,一般最向谁先说?

1.配偶2.儿子3.女儿4.儿媳/女婿5.孙子女6.朋友7.藏在心里,

谁也不说8.其他

B14.您是否使用手机?1.是2.否(跳到C7)

B15.您平时用手机与什么人联系的最多?1.父母2.儿子3.女儿4.亲戚5.朋友6.其他

B16.您不在身边的子女现在多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使您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多选)?

B17.您最希望子女为您做什么(多选)?

看病的时候陪着我7.在我有困难(没钱、生活无法自理等)的时候帮助我8.不需要做什么,有心就好,只要他自己过得好就行9.其他

B18.当您身体不舒服或者生病需要照顾时,一般由谁来照顾?1.配偶2.儿子与其配偶3.女儿与其配偶4.其他家庭成员5.朋友6.保姆7.社会服务8.无人照料(自己照料自己)

B19.最近这半年,您与您的子女关系如何?

1.都不太亲近2.大部分不亲近3.亲近与亲近的差不多4.大部分比较亲近5.都比较亲近

B20.最近一年,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花费,除养老金、农业补贴等外,由以下哪些主体提供:(多选)

1.自己及配偶2.同住的子女3.不同住的子女4.子女间分摊5.其他

B21.您是否愿意在养老院养老?1.很不愿意2.不太愿意3.一般4.基本愿意5.非常愿意

B22.您是否同意以下说法: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不好说不太赞同很不赞同

1.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非常幸福

2.我的子女都非常孝顺

3.我对我和子女的关系感到非常满意

4.我的子女之间相处融洽,家庭和谐

5.有子女在,我不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

6.我的子女能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我帮助

7.我有心事的时候,我的子女愿意倾听

8.让子女自己做主,听从子女的安排,我很放心

9.有子女在,我不担心我的养老问题

10.我能体谅子女的难处,愿意为子女分担难处

S1.调查地点: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诸葛镇下华庄村

S2.调查日期:2017年07月07日

S3.调查下华庄村距离沂水县城有多远?36公里

S4.所调查的诸葛镇在所调查的沂水县中经济水平处于什么层次?

平均水平

S5.所调查的下华庄村在所调查的诸葛镇中经济水平处于什么层次?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沂路有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成员:辛钰莹邢吉文王喆王健江丹妮崔译丹白淑凤刘晓曈朱宝琪郭飞张慧敏季子云陈良冉周娇娇张璐

THE END
1.2021年新规正式实施,3大利好消息,不买房也可住70年!但是……“一些保姆在雇主家干活,老了回农村没有房子住了怎么办?有一些就完全可以在主人家里住,以此增强居住者的安全感。” “小王给父亲买了一套房养老,登记在父亲名下,可是后来父亲找了个后老伴儿,父亲把居住权给了这位老伴儿,哪怕因为继承权,房子落到了小王手上,甚至还想卖出去,但是后老伴儿有权一直免费住在这套房https://m.loupan.com/ks/news/202012/4559657/
2.第四十三期:老高立下遗嘱房子由儿子继承,但希望照顾他多年无老高立下遗嘱,房子由儿子继承,但希望照顾他多年、无子女无房产的保姆继续居住,老高的想法能实现吗? 抚顺市司法局与抚顺市交通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民法典普法小讲堂》栏目于4月14日开始在抚顺广播电台交通台FM106.1《畅通早、晚高峰》栏目中播出。为了加大我市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提升《民法典》宣传覆盖面,现上线抚顺司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751938?ivk_sa=1024320u
3.前,希望通过合同或者遗嘱的方式,让李某可以继续在房子里居住,但把房赵老先生久卧病在床,一直是保姆李某照顾。老人去世前,希望通过合同或者遗嘱的方式,让李某可以继续在房子里居住,但把房屋产权留给子女。关于李某对房屋的居住权,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赵老先生的子女不能擅自出租该房屋 B.保姆李某死后李某的子女可以继承对该房屋的居住权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efc7e262c4cb48daabdfbfd15c515761
4.前,希望通过合同或者遗嘱的方式,让李某可以继续在房子里居住更多“王老先生久卧病在床,一直是保姆李某照顾。老人去世前,希望通过合同或者遗嘱的方式,让李某可以继续在房子里居住,但把房屋产权留给子女。关于李某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王老先生通过合同的方式,让其保姆李某享有其房屋的居住权,但房屋产权归子女。关于李某对房屋的居住权,请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ttps://www.youtibao.com/qvzq3949.html
5.前,希望通过合同或者遗嘱的方式,让李某可以继续在房子里居住习题:王老先生久卧病在床,一直是保姆李某照顾。老人去世前,希望通过合同或者遗嘱的方式,让李某可以继续在房子里居住,但把房屋产权留给子女。关于李某对房屋的居住权,请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王老先生的子女不能擅自出租该房屋 B.保姆李某不能将自己的居住权转让给其他人 C.保姆李某死后李某的子女可以继承对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4598138.html
6.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当老人有好几个子女时,由于各家经济实力不平衡更容易产生纠纷,导致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还有一些两代人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好的,两方便会产生争执。更糟糕的是有的老人甚至一年到头都得不到儿子一丁点的赡养费,媳妇更是认为他自己还有能力去干活,不需要给。这样的情况着实令人心寒。农村社会养老体制的不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549322.html
7.以诺千金07的个人主页那个被泰山救下的中国女孩杨荣华,事后由导师带着到消防队感谢泰山,女孩从此结识了泰山,结识了这个与自己一样纯洁而孤独的异性。性格内向的她视泰山为好友,有时间会向他倾诉内心的苦闷。泰山对他很友好,总是宽慰她。 泰山抱着她下落的那一刻,一股暖流穿遍她全身,这是他第一次与异性肌肤相触,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温https://story.hao.360.cn/user/LtrXEhO0NXKCPj
8.青岛市住房保障专题网谈实录(图)我市保障性住房的申请人包括夫妇双方组成的家庭及离异或丧偶带子女的家庭和年满35周岁的未婚人员及离异或丧偶带子女的人员。依据我市现行政策规定,申请家庭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限价商品住房时,购房合同中除主申请人外,还可要求增加其他申请家庭成员,金融机构依据购房合同办理贷款手续。https://minsheng.qingdaonews.com/content/2013-09/05/content_9963009_all.htm
9.相守一生相爱一生的现代爱情佳话――相伴73年的夫妻一临别时,两人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音qīn,被子的意思),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任命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https://www.360doc.cn/mip/838256397.html
10.分家协议书现结合家庭实际情况,经家庭成员协商一致,就上述房产归属事宜自愿达成协议如下: (1)、上述位于___的房产分归___所有。 (2)、其子女对上述房产的分归均无异议。 (二)所欠债务中由 承担偿还责任,其余债务由偿还,与其它子女无关。 (三)父母赡养义务 1、父母单独居住期间,子女双方每个月需各提供元作为父母单 独https://www.liuxue86.com/k_%E5%88%86%E5%AE%B6%E5%8D%8F%E8%AE%AE%E4%B9%A6/
11.意见建议陕西省保障性住房中心希望能不能帮我有房子合 我的回复: 您好!感谢您对陕西省住房保障信息网的关注。经查询,您的申请正在审核中,如有其他问题可拨打住房保障服务热线电话965356进行咨询。 2024-11-26 2024-11-15 问题: 在宝鸡渭滨区租住4年,宝鸡凤县上班,需要申请渭滨区房子不给批,有办法解决吗? 我的回复: 您好!感谢您对https://www.shaanxizfbz.cn/default/message_list/22032509f0EQC.html
12.高中英语单句翻译练习精选840句12.他向我抱怨,他放在办公室抽屉里的三份《中国 日报》,不见了。(complain) 13.他指责我忽视了自己的职责。(charge) 14.你要是去散步,我来陪你做个伴吧。(company) 15.观众大多数由年轻人组成。(compose) 16.这所大房子的价格很便宜了,但你还得把维修费 用考虑进去。(consideration) 17.我们举行了一个https://m.360docs.net/doc/a91106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