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新丁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7.09.25

脉诊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属切诊。切诊是我国人民(医者)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诊断方法,虽居四诊之末,但它最具中医特色,是四诊中唯一直接触到患者人体的重要诊法。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文献之众多,涉及医学范围之广泛,都是望、闻、问三诊所不能比拟的。

百姓传统观念认为,中医脉象神不可测,玄之又玄,“微妙在脉,不可不察”(《素问·脉要精微论》),故工作之余,遍览历代脉学古籍并对患者之脉详加体会,久之便发现临床有时并非如此,而是“单凭脉诊,贻误大焉”(《健康报》2009-02-06)。

目前中医临床常见病脉是28种(病脉),是在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中逐渐丰富完善的。

据文献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可见中医脉诊起源于扁鹊,或者说是扁鹊时代。

确立并规范中医脉象名称始于第一部脉学专著晋代王叔和《脉经》,记载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牢)、实、微、涩、细、软(濡)、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共24种脉象名称,对每种脉象的形态作出了比较明确的阐述及明确的命名标准。《脉经》所载脉象由于名称划一,指标明确,临证实用,易于推广,因而得到广泛承认,并成为后世脉法的准则。

其后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在《脉经》基础上增补长、短、牢为27脉作为脉学稳定发展的标志,所规范的27种脉象名称及其主病,为后世大多数医家所采纳,成为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所不同的是《脉经》之革脉,《千金翼》认为是牢脉,被《濒湖脉学》采纳;《脉经》之软脉,《新校正》云“一作濡”,后易名为濡脉。而明代李中梓《诊家正眼》在《濒湖脉学》的基础上又增疾脉为28脉。

目前28脉脉象名称及标准,则是上述《脉经》24脉、《濒湖脉学》27脉及《诊家正眼》增疾脉为28脉,成为高校中医教材脉象名称的选定标准及民间中医、现代中医脉学专著、中医病历书写规范等所引用的标准。如从1964年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审定的《中医诊断学讲义》所提出的常用病脉28种脉象名称始,至历版中医高校教材《中医诊断学》提出的常用病脉28种脉象名称止,与之完全相同。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过去是经典的东西,若干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内容或许在新的时代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中医脉象也当在创新中发展。中医理论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基于其不断的理论变革和创新。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以及现代,历代医家虽有尊经崇古的传统,但也绝非一味因循古人、划地自限,批判和创新的风气也令人欣喜。

“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后脉象也随之变化,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形成的脉象叫房颤脉。

房颤通过心电图确诊,脉象靠三指体会。由于每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述不一,所诊断的脉象则各异。当确诊房颤时,此时切脉可以获得客观、规范、明确的脉象信息,对于理解和掌握中医脉象有帮助。临床常见的房颤有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脉象不尽相同。

阵发性房颤,因心房快速不协调乱颤,导致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室率多在100~180次/分之间。此时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可确诊。脉诊,脉律绝对不规则;脉率>100次/分(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快慢不一;脉搏力量强弱不等。强的脉搏应指明显,浮大而长;弱的脉搏应指不足,短小无力不足位。强弱之间显得节律散乱,错杂不齐,脉率无法数清。此阵发性快速房颤脉正与中医怪脉的解索脉和28病脉中的散(涩)脉相合。

慢性持续性房颤,因心室率已下降,脉率一般在60~100次/分之间,脉律虽不齐,但脉率渐可数清,快慢不等,脉力不匀。此时已无浮大散乱之象,特别是脉率在60~80次/分的脉搏跳动中,指下应指不足、短小无力、间歇之感甚明。似止非止,或一止复来,或三而止,或五而停,三五不调,短止而涩,沉细难寻。此慢性持续性房颤脉当为涩(短)脉。

对于上述结论是否能得到中医界同仁的共识,拭目以待,抑或是得到同仁的谩骂和讥讽,不得而知。

1、散脉小议(《中医杂志》1997年第38卷第6期P377及《浙江中医杂志》1997年第7期)

2、涩脉新识(《河北中医》1997年第19卷第2期P2-3)

3、房颤脉初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年第5卷第10期P12-13)

4、“参伍不调”话房颤(《中医杂志》2000年第41卷第1期P59-60)

5、间歇脉探讨(《浙江中医杂志》2001第36卷第6期P231-234)

6、怪脉解索新探(《河北中医》2004年第26卷第7期P545-546)

7、早搏脉与房颤脉不同(《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年第1卷第12期P142)

8、房颤脉探讨(《中医杂志》2010年第51卷第2期P185-186)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中医脉象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P163-165》)

9、散脉新识(《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年第3期)

10、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8卷第7期P1-2)

11、散脉探讨(《中医杂志》2010年10月S2P56-57)

12、涩脉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16卷第12期P1101-1102)

17、祟脉识

20、涩脉识-历代医家对涩脉的认识

1、散脉小议

(《中医杂志》1997年第38卷第6期P377及《浙江中医杂志》1997年第7期)

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金栋

《脉经》云:“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濒湖脉学》云:“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对散脉体会最深、描述最详者,当推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云:“散有二义,自有渐无之象,亦散乱不整之象也。当浮候之,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及中候之,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沉候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渐重渐无,渐轻渐有……柳氏云: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夫杨花散漫,即轻飘而无根之说也。其言至数不齐,多少不一,则散乱而不整齐严肃之象也。”李中梓言浮、中、沉三候,可谓散脉传神,此正与快速房颤之脉相同。

房颤是仅次于早搏的一种心律失常,临床常见有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类。在阵发性快速房颤中,仅一部分下传至心室,导致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室率可达每分钟120~160次/分。此时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等,瞬息多变,快慢之间无一定的规律性。触诊:脉搏节律绝对不规则,即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听诊心音强弱绝对不一致,触诊脉搏强弱不等、大小不一,即渐重渐无,渐轻渐有。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渐重渐有,“俨然大而成其为脉也”;其弱的脉搏似短而不到位,减轻渐无。强弱之间显得散乱不整齐,若数一下脉率是数不清的,即至数不清,散乱无序,如杨花散漫无定踪。稍用指力“顿觉无力而减其十之七八矣”,至再用指力按之“杳然不可得而见矣”,“中候渐空,按则绝矣。”(《诊家正眼》)。浮、中、沉三候,其强弱、大小不一。故散脉属浮脉类,其道理则在于浮取有之。最后经心电图检查可确诊为快速房颤。此快速房颤之脉能称结代之脉乎?否也。结代之脉,脉搏动有间歇(止),除间歇一次之外,其余脉律相同,浮、中、沉三候之强弱大小皆一致。《诊家正眼》云:“结之为义,结而不散,迟滞中时见一止也。”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通过现代仪器心电图检查,经确诊为快速房颤后,去体会散脉,使之指下亦明。如此对于正确掌握散脉之象很有帮助,且使之客观公正准确。

2、涩脉新识

(《河北中医》1997年第19卷第2期P2-3)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062450)

何计清(河北省井陉县防疫站050300)

涩脉,《中医诊断学》云:“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1]对此脉象之描述,过于文字化,可谓“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而且历代医家对涩脉之象认识不一。如王叔和《脉经》云:“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2]李时珍《濒湖脉学》云:“如病蚕食叶……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叁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3]而李中梓《诊家正眼》云:“涩者,不流利、不爽快之义。《内经》曰‘叁伍不调’,谓之凝滞而至数不和匀也。《脉诀》以‘轻刀刮竹’为喻者,谓雨沾金石,则滑而流利;雨沾沙土,则涩而不流也。李时珍以‘病蚕食叶’为喻者,谓其迟慢而坚也……王叔和谓其‘一止复来’,亦有疵病。盖涩脉往来迟难,有类乎止而实非止也;又曰‘细而迟,往来难且散’。且涩者,乃浮分多而沉分少,有类乎散而实非散也。”[4]李中梓广引诸家之论,在于说明涩脉乃“迟细而短”,不具散、止之象。兹结合临床及心电图所示,浅谈拙见。

涩脉当为复合脉,在与散脉或间歇(止)脉并见即“且散或止”时,方可体会到艰涩不畅、轻刀刮竹;否则实难体会。故前贤王叔和与李时珍皆提到涩具散、止之象。时贤吕光荣云:“昔将涩脉和散脉分而论述,认为涩脉是往来较慢而又‘叁伍不调’,散脉是大而散漫无力而‘至数不齐’;近通过临床观察,觉得涩脉与散脉有共同之处。临床意义相同,形态一致……统称为涩散脉。”[5]对此论述笔者颇有同感,但尚觉欠尽完善。

综上所云,涩脉与散脉或间歇脉并见时,才有艰涩不畅、轻刀刮竹之感,故李时珍云:“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而且涩散或涩结同见时,因脉律不匀,参差不齐,或三而止,或五而停,故时珍云“参伍不调名曰涩”,而又有三五不调之称。因此说,涩脉乃是一种必与散脉或间歇脉并见之复合脉,脉律不匀,脉率或正常(60~90次/分),非独迟也。涩散脉当与阵发性房颤脉同;涩结脉当见于慢性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脉率正常频发或多源性早搏,如此始合经旨且与临床相吻。

参考文献

[1]邓铁涛主编.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7

[2]王叔和.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5:1

[3]何清湖主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濒湖脉学.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1660

THE END
1.房颤病人的脉搏房颤病人的脉搏实际上是有特点的,要诊断起来也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这个,比如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摸左手桡动脉的部位,可以感到它的波动,如果说这个脉搏不齐忽快忽慢或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那么加上自己有些症状,比如感到心慌,气短、头晕,特别是没有力气,那么这种情况下一般可能怀疑是房颤,那经过心电图一看那就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363764/
2.房颤脉结代房颤的脉搏叫短绌脉,是指听诊心率和脉搏不一致,脉率小于心率。患有房颤的患者会出现短绌脉,就是脉率https://www.myzx.cn/ask/7085082
3.房颤的脉搏是什么脉寻医问药网房颤的脉搏医学上称为脉短绌。房颤发生时患者表现为脉搏与心率不一致,脉率小于心率,脉搏短的主要原因是https://club.xywy.com/static/20220407/194199019.htm
4.房颤脉结代房颤脉结代 脉结代是脉像的一种,可以反应心脏的电生理情况。从西医来理解脉结代就是指的心律失常,心脏跳得不规整,有漏搏或者早搏,甚至停搏等,可以见于心房颤动。 对于这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要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结果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或者根据病情采用微创手术,比如经皮导管射频https://mip.yilianmeiti.com/audio/130428.html
5.房颤的心电图三个特征,快来一探究竟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推荐 已经到底了 房颤的心电图三个特征,快来一探究竟家庭常用指南 2024.11.21 10:40 分享到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www.sohu.com/a/828804759_121948383
6.房颤脉搏与心率的关系房颤产生的脉搏频率小于心率,在临床上称为短绌脉。房颤的患者会出现脉搏短绌,这种脉搏特点是心率大于脉率,同时房颤的心率绝对不规则,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所以平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脉搏节律与心率的情况,如果发现脉搏产生的频率和心率不一致,需高度重视https://www.chaonei.com/v_14113879
7.房颤脉搏什么样房颤病人脉搏通常呈短绌脉。房颤指的是原先规律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被快速无序的颤动波代之,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通常表现为不规则且很快的心率,伴随心悸、头晕、乏力、胸闷等不适症状。而房颤病人脉搏的典型特征是短绌脉,也就是脉搏的跳动次数和心率是https://mip.familydoctor.com.cn/202310/2948467.html
8.房颤脉搏与心率的关系正常心率一般是60到100次每分之间,心率与脉搏也是一致的,但出现典型的房颤时,患者的脉搏与心率不一致,脉率一般比心率小,这种现象称之为脉搏短绌。房颤可导致心脏收缩极不规律,心室每次收缩前充盈程度也不一致,导致每搏输出量也有不同。脉搏是指心室射出的血液撞击血管壁引起的波动,因而每搏输出量不同,也会引起脉搏https://m.pule.com/voice/mip/99348
9.房颤脉搏与心率的关系房颤病人摸脉搏时脉搏特别不齐,时快时慢,房颤病人的心室率比脉搏率更快。房颤是心房快速颤动,传导到心室时有房室结延迟传导,所以心室频率没有心房频率快,但心室频率也较快,每分钟几十到100多次都可能,有时突然特别快,有时突然特别慢,这是房颤特点。比如100多次心率https://www.cnkang.com/video/article/1B9852Uq0k.html
10.房颤脉搏与心率有什么关系问答频道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有可能是150次/分钟或以上,而脉搏可能是在70-100次或100次左右,脉搏比心率要低,会https://www.bohe.cn/ask/view/mtn8hhfcxsktyty.html
11.房颤脉搏特点舒悦医生的语音科普房颤听诊心尖部是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是短促的,就是脉搏比心率要小。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与年龄和基础疾病的类型有关,高血压病是最容易并发房颤的心血管疾病,伴发房颤的患者发生栓塞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https://www.miaoshou.net/voice/BlJr7LRV1EaLGpXz.html
12.房颤脉象会有变化吗问题描述: 女,15岁,我因近期自身出现的症状,怀疑患有房颤,就想到附近中医馆看一看,那房颤脉象上会有变化吗? 医生回答(1) 郑韶欣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在患有房颤时脉象是会有一定变化的。由于患有房颤时心房内的部分心肌组织细胞会出现异常放电,对部分心跳造成拦截,导致无法映射到脉搏,此时就可能https://bd.ihealthcoming.com/html/1612842377368498/384060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