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公民个人财富也随之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因公民死亡后留下财富的继承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增加,法院受理的继承纠纷相应地呈现高发态势,同时该类案件具有矛盾大、难调和的特征。2019年-2021年,启东法院共受理继承纠纷案件304件。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继承人分割遗产时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启东市人民法院围绕继承处理方式、代位继承、遗嘱形式要件、遗嘱扶养协议等热点问题,精心挑选2019年至2021年间继承纠纷审理中涌现的具有新颖性与典型性的5则案例进行发布,以供参考。
◆案例一
无赡养义务的人主动赡养老人,可酌情分得部分遗产
【基本案情】
【裁判结果】
【典型意义】
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这一规定是对扶养贡献较多人的合理公平的补偿,也是为了弘扬社会传统美德。而死亡赔偿金是对生命矫正价值的赔偿,通过对死者近亲属的赔偿完成对生命权的救济,而如何分割死亡赔偿金就要分析死者近亲属因致人死亡的侵权行为受到的损害的大小,应考虑与死者的亲疏关系、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故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亦能参照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
◆案例二
老人有权解除遗嘱扶养协议,但应偿还扶养费用。
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在继承法上的确立,旨在倡导人们发扬尊老、敬老、照顾孤寡老人的优良传统,鼓励和保护公民之间以自愿为原则,以遗赠和扶养为内容、以双方财产性、道义性为目的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并依法按约履行。但在履行遗赠扶养协议过程中,双方往往会产生一定分歧。在分歧不可调和后,遗赠扶养协议是否解除,不仅要考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要考虑、尊重老人的真实意愿。在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后,扶养方已支付的扶养费用等应进行偿还。
◆案例三
代书遗嘱形式要件不符,遗嘱无效。
原告胡甲、胡乙系胡某芳的法定继承人。原告诉至本院要求确认被告胡丙持有的2018年2月遗嘱不发生法律效力。审理中,胡丙向法庭提交一份2018年2月的代书遗嘱复印件,在该遗嘱复印件下方见证单位处加盖有启东某法律服务所公章及该所一名法律工作者印章。
根据法律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被告提供的遗嘱中见证单位上加盖有启东某法律服务所公章及该所一名法律工作者印章,不具备法律形式要件,故应认为为无效遗嘱。
《民法典》规定了六种遗嘱形式,其中代书遗嘱是较为常见的遗嘱形式。遗嘱的形式要件是最简单的形式要件,也能容易满足实现,故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会从严把握。但在现实中常会出现形式要件不符,导致遗嘱无效,故在订立遗嘱时要严格遵守形式要件,避免遗嘱无效。
◆案例四
子女先于父母死亡,孙子女可代位继承遗产。
被继承人张某俊与妻育有二子二女,分别为张A、张B、张C、张D。张A育有一女为原告张小A。张某俊于2018年12月死亡,其妻及张A均先于其死亡。张某俊留有启东市文秀新村房屋一套及银行存款。原告张小A诉至本院要求继承张某俊名下启东市文秀新村房屋及银行存款的1/4。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本案中,由于张某俊之子张A先于张某俊死亡,故张A所能继承的遗产份额由原告张小A代位继承。即被继承人张某俊死亡时的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有张B、张C、张D及孙女张小A。继承开始后,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故对张小A要求继承张某俊名下启东市文秀新村房屋及银行存款的1/4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被继承人的孙子女代替父母参与继承,也是我国的传统继承习惯,但偶尔也会出现孙子女是否能够继承、继承份额大小等纠纷。《民法典》对代为继承作出了明确规定,既尊重了我国传统文化,又为孙子女如何代替父母参与继承作出指引,减少了继承纠纷的发生。
◆案例五
多份遗嘱相印证,应依遗嘱分割财产。
案涉两套房产的取得发生于被继承人倪某兰和被告陈某人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先析产后再继承,其中二分之一归被告陈某人所有,另一半作为倪某兰的遗产。倪某兰生前的自书遗嘱及公证遗嘱均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条件,应为有效遗嘱,遗嘱中均表明倪某兰个人财产由原告陈某莉继承,故原告陈某莉诉请确认案涉两套房屋的50%由其继承,本院予以支持。
遗嘱的效力、遗产的确定是审理继承案件的重点、困难所在。如遗嘱人立有的遗嘱既能反映遗嘱人的行为能力,又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又能确定具体的遗产,就便于遗产的高效继承。实践中,也有遗嘱人会订立多份遗嘱,如多份遗嘱的内容并无矛盾,则能相互印证遗嘱的真实性。本案倪某兰所立的遗嘱内容清晰明确符合法律形式,且多份遗嘱相印证,便于继承纠纷的处理。需要提醒的是,民法典实施后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
订立遗嘱注意事项
遗产如何分割往往会引发继承人之间的矛盾,被继承人生前如留有明确有效的遗嘱会减少继承人之间矛盾的产生。《民法典》为顺应时代变化,呼应社会需要,添加了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等遗嘱形式,使遗嘱人订立遗嘱的方式更加多元便捷。为民众更好的订立有效遗嘱,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维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启东市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实践的经验,梳理了在订立遗嘱需注意的几方面情况。
1、明确遗嘱人行为能力
遗嘱人订立遗嘱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会导致遗嘱被认定无效,故在遗嘱人出现卧病在床或者年老体衰等情形下订立遗嘱时,遗嘱人可通过视频、见证人见证等方式佐证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恪守遗嘱形式要件
民法典规定的六种遗嘱形式: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
3、避免见证人选任瑕疵
避免选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建议选择: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律师、公证人员等。
4、保留两类人遗产份额
以上是我们针对继承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的提示。《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调动了公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也创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使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处分财产。亲人去世后,继承人如因遗产继承争议不断,不利于家庭亲情的维系,也不利于社会稳定。本院希望通过继承典型案例的发布引导继承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正确处理好遗产的分割继承,共建团结和谐的社会主义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