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借贷规定)列举了五种合同无效情形。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对五种无效情形都加以讨论。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抓住重点和关键,进行深入思考,更能给人一些启发。基于此,本文仅就《借贷规定》第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即“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这一情形进行解读,并结合实务判例予以说明。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愿:明者远见于未萌,知者避危于无形。
特别说明:我们不创造法律,我们不编造判例,我们只是法律和判例的搬运工!
▌问题提出
《借贷规定》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该项规定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比如:张三做生意急需用钱。于是张三找到自己的好哥们李四商量,让李四用自己的房屋做抵押从银行贷款300万元,然后将这300万元以月利率5分借给张三使用。那么,李四是否属于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张三呢?该民间借贷是否有效呢?
▌法条解读
《借贷规定》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用公式表示如下:
为能准确适用该项规定,须要准确理解该条款中各词语的含义。
2、金融机构的含义。关于金融机构的含义,在各法律法规中含义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本法条中的金融机构,可参照《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2条的规定,即: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和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3、信贷资金的含义。最高院并未给出本条款中关于信贷资金的含义。《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中的信贷资金系指上述机构人民币下列项目的全部或部分:一、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及附属资本。二、负债,包括各类存款、借入款项及其他负债。三、资产,包括贷款、投资、其他金融资产及表外资产。”《贷款通则》第九条规定:“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信用贷款,系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系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保证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系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可见,信用贷款不同于担保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从法院判例来看,本条款中的信贷资金与《贷款通则》中的信用贷款含义一致。
4、高利转贷的含义。本法条中的高利转贷是指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再以高利方式出借给他人。需要注意的是:该条款并未区分该转贷行为的偶发性还是营业性的问题。因此,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形,只要存在套取信贷资金转贷牟利行为,民间借贷合同即为无效。
▌实务应用
实务中,借款方主动提出适用该项规定。根据该项规定,以及“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借款方应举证证明:
1)出借人出借的钱款是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
2)出借人高利转贷给自己的,且出借人借此牟利的;
3)在借款前借款人就已经知道/应当知道出借的钱款是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转贷给自己的。
上述三项证明,缺一不可。可见,借款方要想成功适用该项规定,不但要准确理解该项的法律规定,而且还要完全承担举证责任。
笔者检索众多案例,在借款方适用该项规定结果却抗辩失败的案例中,皆是因为未能准确理解“信贷资金”的含义。
▌法院判例
【案例1】——质押贷款不属于信贷资金
哈尔滨宏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费铮翔民间借贷纠纷上诉案
上诉人(原审被告):哈尔滨宏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费铮翔。
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号:(2019)最高法民终172号民事判决书,最高人民法院。
【案例2】——信用卡套现不属于信贷资金
陈天保诉王彩霞等民间借贷纠纷上诉案
上诉人(原审被告):陈天保;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王彩霞。
上诉人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本案中,王彩霞用透支卡套现形式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以月息五分的高利转贷给其,已经构成借款合同无效的条件。原审中其提出王彩霞用透支卡套现10万元放贷,王彩霞当庭承认属实,但一审判决对此亦不予评价。
二审法院认为:陈天保另上诉称本案借款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其,借贷合同应为无效,但该条规定规范的对象为出借人利用自己的信贷额度和信贷条件,从金融机构套取信贷资金后,再高利转贷他人,严重扰乱信贷资金市场秩序的行为,本案不属于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故陈天保的该项上诉理由亦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纳。
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号:(2018)豫96民终427号民事判决书,河南省济源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3】——房屋抵押贷款不属于信贷资金
李岚、郭琳民间借贷纠纷上诉案
上诉人(原审被告):李岚。
上诉人(原审被告):郭琳。系李岚妻子。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姜楠楠。
上诉人称:1、姜楠楠涉嫌高利转贷罪,一审没有进行审查,应移送公安处理;2、一审没有对姜楠楠高利转贷行为是否为无效法律行为作出分析和认定。本案符合法律关于套取金融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借款人的情形,民间借贷合同应为无效,其利息不应得到保护。
二审法院认为:关于本案借款是否涉嫌高利转贷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关于该规定,规范的对象为借款人利用自己的信贷额度和信用条件,从金融机构套取信用贷款后,再高利转贷给他人,严重扰乱信贷资金市场秩序的行为,目的是维护国家对信用贷款发放及利率的管理,防范高利贷转贷行为给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而信用贷款的性质是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即可取得贷款并以自己的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因此该条款规范的主要是符合《贷款通则》要求信贷资金使用条件的企业和有关组织。本案中,姜楠楠的银行贷款系以房屋作为抵押,其贷款存在物权上的担保,不属于信用贷款范畴,故本院认为,李岚称姜楠楠涉嫌高利转贷没有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信。
案号:(2019)冀04民终1465号民事判决书,河北省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4】——抵押贷款不属于信贷资金
杨凌海华实业有限公司诉陕西五环钢铁板业有限公司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杨凌海华实业有限公司。
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陕西五环钢铁板业有限公司。
一审第三人、二审被上诉人:陕西武功建筑工程总公司。
最高院经审查认为:关于原判决适用法律是否错误的问题。陕西五环公司与杨凌海华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中除关于“复利以及逾期后借款人将全部资产转让给债权人”的内容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外,其余合同条款有效。本案中,杨凌海华公司主张陕西五环公司以杨凌海华公司的资产作抵押取得贷款,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所规定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情形。杨凌海华公司主张应当适用该规定认定双方的借款合同无效,其理由不能成立。
结果:裁定驳回杨凌海华实业有限公司的再审申请。
案号:(2017)最高法民申2583号,最高人民法院。
上述案例表明,实务中,抵押贷款、质押贷款都不属于信贷资金,因此,出借人用抵押贷款方式、质押贷款方式或保证贷款方式从金融机构贷款后高利转贷给他人的,并不适用本项规定,并不能当然得出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结论。
答案:该民间借贷合同有效。
理由:第一,本案中的钱款是李四以抵押贷款方式从银行贷款的,不属于信贷资金;第二,李四抵押贷款后高利转贷,其贷款的风险属于自担,不宜纳入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的范围。第三,即便李四以高额利息转贷给张三,借贷合同并不会因为高额利息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