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继承人与家庭成员共有宅基地及地上房屋应先析产后继承甘肃省兰州天一公证处

(最高法院出版物公布的参考性案例中确定的审判规则)

【审判规则】

1.申请人以户主名义申请农村宅基地后依法领取了建设用地许可证,并在该建设用地上建设房屋。尽管该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在申请人名下,但因我国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制度,且申请人取得的宅基地面积是根据该省标准并按照户内人口确定的,因此,该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系申请人户内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

2.被继承人个人生前以户主名义申请农村宅基地并在该地上建设房屋的,该房屋系被继承人家庭全部成员共同共有。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应当首先进行分家析产,即对登记在被继承人名下的宅基地及地上房屋先予以分割,再将属于被继承人的份额作为遗产,由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

【关键词】

民事法定继承户主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许可证一户一宅宅基地面积户内人口家庭共同财产法定继承人分家析产遗产

【基本案情】

温XX与林XX系夫妻,二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未生育子女,而是共同收养温永兴、温永坚、温丽治三人。在以温XX为户主的家庭中,登记的常住人口为六人,包括林XX、温永兴以及儿媳温雪兰、孙子女温文勇和温雅虹。其中,温永坚早已于1972年死亡,其妻林铅蕉则于次年改嫁,二人共有一女温小琼;温XX、林XX因病先后于2001年、2002年死亡。经查明,温永兴等法定继承人在温XX与林XX死亡后,并未对温XX、林XX死亡时其二人与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进行分割。

另查明,1995年12月15日,温XX曾向集美土管局(厦门市集美区土地管理局)提出农村宅基地申请。集美土管局审查后,依法颁发了以温XX为土地使用人的第100号建设用地许可证。上述建设用地许可证中记载:温XX户共计六人,许可温XX户在海沧镇温厝村10组的一百二十平方米范围内建设房屋。此后,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于2006年10月23日依法颁发了《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以及《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其中,《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将温XX登记为房屋所有权人,并标明温XX已死亡的事实以及上述房屋于2000年建设完成、建筑面积共计二百四十平方米的情况。此外,《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的备注栏中还载明:温XX所建设房屋的实际面积为三百六十平方米,其中有一百二十平方米为违法超标建设。

温永兴、温雪兰、温雅虹、温文勇以宅基地系由温XX申请,在温XX死亡后,《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以及《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仍然登记于温XX名下,而该房产应系其四人共同所有为由,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温XX、林XX遗产中涉及《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登记的房产部分归其四人共同所有。

林铅蕉、温小琼辩称:诉争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系温XX、林XX的共同财产,应当首先按照法律规定对该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故请求依法驳回温永兴等四人的诉讼请求。

温丽治述称:温永兴系温XX与林XX的实际赡养人,本人自愿将自己所应得的继承份额全部让与温永兴。

【争议焦点】

申请人以户主名义申请取得建设用地许可证,并在该建设用地上建设房屋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的所有权是否属于申请人户内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

【审判结果】

一审法院判决:原告温永兴、温雪兰、温雅虹、温文勇共同拥有《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和《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产中的213.33平方米;被告温小琼拥有《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和《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产中的26.67平方米;驳回原告温永兴、温雪兰、温雅虹、温文勇的其余诉讼请求。

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一审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审判规则评析】

农村宅基地申请人领取了以其为土地使用人的建设用地许可证,该许可证中载明申请人为户主的家庭中共计六人。申请人在该土地上建设房屋,并将房屋登记于自己名下,而后申请人死亡。因我国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制度,且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是由村民所在地区人均标准及户内所包含的家庭成员数而确定的,故申请人取得的宅基地面积是根据该省标准并按照户内人口确定的。据此,该房屋应当为申请人家庭中的全部家庭成员共同共有。

2、所谓分家析产,是指因生产、生活等实际需要,由家庭成员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分割共有财产的行为。分家析产不同于继承,首先,分家析产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家庭矛盾、生活需要等;而继承的原因仅为被继承人死亡。其次,分家析产的客体为家庭共有财产;而继承的客体为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第三,分家析产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段;而继承仅能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最后,分家析产没有先后顺序;而继承具有先后顺序。综上可知,发生继承时,可能会涉及到分家析产的问题。因而,根据分家析产及继承的性质,在发生继承时,如果对家庭共有财产尚未进行分家析产,那么应当首先对共有财产进行分割,然后方可继承。如果不首先对被继承人与家庭成员共有的财产按照一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分割,将会扩大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将本应属于其他家庭成员所有的共有财产份额当作被继承人的遗产,从而损害其他家庭财产共有人的合法权益。

被继承人在生前申请农村宅基地并领取了建设用地许可证,而后被继承人在该宅基地上建造了房屋。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法定继承人可按法律规定依法继承其遗产。虽然该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在被继承人名下,但鉴于该房屋系被继承人家庭全部成员共同共有,故不应将该宅基地及地上房屋认定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在此情况下,应当首先对登记于被继承人名下的宅基地及地上房屋进行共有财产分割,然后再将属于被继承人的份额作为遗产予以继承。

【适用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法律文书】

民事起诉状民事答辩状律师代理意见书民事一审判决书

【效力与冲突规避】

参考性案例有效参考适用

温永兴、温雪兰、温雅虹、温文勇诉林铅蕉、温小琼法定继承纠纷案

【案例信息】

【中法码】物权法·共有·共有类型·共同共有·家庭共有(T070102021)

【案号】(2010)海民初字第608号

【案由】法定继承纠纷

【判决日期】2010年01月01日

【权威公布】被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11年民事审判案例卷)收录

【检索码】C0702+25++FJXMHC0310C

【审理法院】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

【审级程序】第一审程序

【审理法官】郭静

【原告】温永兴温雪兰温雅虹温文勇

【被告】林铅蕉温小琼

【第三人】温丽治

【原告代理人】杨建辉(福建明鼎律师事务所)

【被告代理人】吴詹进(福建厦门天翼律师事务所)

【裁判文书原文】(如使用请核对裁判文书原件内容)

《民事判决书》

原告:温永兴

原告:温雪兰。

原告:温雅虹。

原告:温文勇。

上述四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杨建辉,福建明鼎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林铅蕉。

被告:温小琼

上述两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吴詹进,福建厦门天翼律师事务所律师

第三人:温丽治。

原告温永兴等诉称:温XX、林XX系温永兴养父母,温XX、林XX共收养温永兴、温永坚、温丽治三人,温永坚于1972年死亡,其妻子林铅蕉随后携女温小琼改嫁。温XX于1995年申请农村房屋建设用地一块,户内人员为四原告及温XX、林XX共计六人,温XX于2001年死亡、林XX于2002年死亡。2000年至2003年间建成该房产,但因申请用地问题,2006年10月23日颁发的《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及《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仍然登记于温XX名下,该房产应系四原告所有。故四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温XX、林XX遗产中涉及《厦农房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农村房屋所有权证》登记的房产部分归四原告共同所有,并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被告林铅蕉等辩称:本案讼争房屋并非四原告共同所有的财产。按物权法及婚姻法规定,讼争房屋应是被继承人温XX、林XX的共同财产,因此应按继承法规定对讼争房产进行析产。原告请求将讼争房产判令由四原告所有缺乏法律依据,请求法庭驳回原告诉求,并按法律规定进行析产。

第三人温丽治述称:在本案继承纠纷中,因温永兴实际赡养温XX、林XX,故其所应得的继承份额愿意全部让渡给温永兴所有。

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明:

1、原告提供的厦农房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证明讼争房产下的宅基地登记权属人为案外人温XX。

2、原告提供的厦集土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证明讼争房产登记权属人为案外人温XX。

3、原告提供的户籍资料、病历资料、亲属情况证明,证明原、被告、案外人温XX、林XX相互之间的亲属关系。

4、庭审笔录

本院经审理认为:温XX、林XX死亡时的合法财产属于可继承财产。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实行一户一宅的原则,温XX以其名义申请的建设用地属于户内六人共有,温永兴等四原告与温XX、林XX共同在该建设用地上建造讼争房产并在此房产内共同生活,该房产应属于温永兴等四原告与温XX、林XX六人共有。厦农房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和厦集土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所确认合法的房屋面积为240平方米,其中属于被继承人温XX、林XX的共有部分系遗产。温XX、林XX死亡时的可继承房产所有权合计为80平方米。温永坚先于二被继承人温XX、林XX死亡,其女温小琼取得代位继承权,故温XX、林XX死亡时的讼争房产80平方米应由温永兴、温丽治和温小琼共同继承。温丽治同意将其应得的份额让渡给温永兴,故温永兴应分得其中的三分之二计53.33平方米,温小琼应分得其中的三分之一计26.67平方米。

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二款、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1.原告温永兴、温雪兰、温雅虹、温文勇共同拥有厦农房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和厦集土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产中的213.33平方米。

2.被告温小琼拥有厦农房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农村房屋所有权证》和厦集土证海沧字第001374号《厦门市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产中的26.67平方米。

3.驳回原告温永兴、温雪兰、温雅虹、温文勇的其余诉讼请求。

THE END
1.房产继承怎么分割房产继承分割如下: 一、签订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 二、立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约定继承; 三、无遗赠抚养协议与遗嘱的,按照法定顺序继承。 1.共有 共有分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两种形式,共同共有是继承人对房产平等的、不分份额的享有所有权,按份共有是继承人按份额占有房产、并按各自的份额享受权利。 2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786530.html
2.房产继承后如何处理各自份额买房然后根据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份额或遗嘱规定的份额,将房产价值按比例划分给各继承人。在处理各自份额时,https://www.fang.com/ask/ask_52039414.html
3.房屋继承人的顺位及继承份额分配规则一、房屋继承人的顺位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房屋继承人的顺位依次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意味着在房屋继承中,首先应该由配偶继承,如果没有配偶,则由子女继承,再没有子女的情况下,由父母继承,以此类推。 二、继承份额的分配规则 https://www.jiwu.com/baike/76575.html
4.产生分歧,申沪律师释法明理助委托人顺利继承50%房产份额!一套房,两份遗嘱,引发了继母与继子之间的纠葛。为何朱老爷子手握遗嘱,却也无法继承应有的房产份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看申沪律师巧妙介入,充分释法明理助委托人顺利继承50%的房产份额! 原来朱老爷子有兄弟一人,即哥哥朱某。父母在两兄弟幼时便离异,两兄弟随父亲生活,后父亲再续弦与刘某登记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https://zhuanlan.zhihu.com/p/695276149
5.遗产房产继承过户问题继承的办理 1.为什么需要先办理继承? 这与我国现行的《继承法》相关规定有关系。 房主去世之后,遗留下来的房产份额要由继承人继承。但是,继承人是谁、有多少个、各自继承多少,这些问题都不是由房产过户管理部门(现在叫“不动产登记中心”)所能确定和解决的。但是,以上问题不确定,不动产登记中心是不敢、也不能办理http://www.jzlawzx.com/zmt/24900.html
6.没有法定继承人,房产该归谁?遇到没有遗嘱、没有继承人的遗产怎么办?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遗产管理人被诉案件。法院依法确认民政局为遗产管理人,认为原告赵女士起诉民政局符合法律规定,从道德层面肯定和鼓励赵女士对无法定扶养义务的侄子的自愿扶助行为,依法判决赵女士继承侄子名下房屋全部份额。我国设立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立法目的,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07/id/7426130.shtml
7.南京共有房屋继承分割成功折价归并析产完毕庄荣华律师本案中,双方一致认可被继承人E去世后遗留有诉争房产及车辆,上述遗产由A占有5/8的份额,由B占有1/8的份额,由两被告共同占有1/4的份额,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因诉争房屋及车辆均由原告实际占有并使用,且原告主张分割,故法庭认定诉争房屋及车辆归原告所有为宜,原告按照份额比例支付两被告房屋折价款340835.1元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