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启动房改以来,国内楼市在城市化、工业化的推动下,水大鱼大、蒙眼狂奔。在此期间,虽经历多轮调控周期,但也先后经历四轮整体性政策宽松周期、两轮边际宽松周期。
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首套贷款利率可以最多下调20个基点,再次夯实楼市的“政策底”。
20年老兵不死,六六重回楼市本行,爬起来重整河山哈哈哈。特别说明,本文六六是编著性质,根据券商报告及市场公开信息整理。
一、过去20年最好的赛道,几乎没有之一
200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5亿平方米,销售金额5721亿元,是的,你没看错,当时商品房均价2288元/平方米。到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94亿平方米,销售金额18.19万亿,销售均价10139元/平方米。
19年以来,销售面积增长率618%,销售均价增长343%。销售金额增长率3080%,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是10.93%、8.16%、19.97%。
注:考虑到购房人普遍3倍杠杆,则过去20年的买房人收益率大多远远跑赢股市。
二、1998~1999:亚洲金融危机,房改,首轮整体性宽松政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的进出口、外商投资等都受到冲击,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为了拉动经济增长,房地产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23号文,提出促使住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要求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商品房市场启动。
二、2008~2019:金融危机,第二轮整体性宽松政策周期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政策刺激楼市拉动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下半年起国内经济承压较大,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出口增速等主要指标快速下行。为刺激经济,9月货币政策转向,随后四万亿计划出台。2008年10月国常会提出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同月央行宣布下调首付比例、财政部宣布下调契税,房地产政策正式转向宽松。此后国务院于2008年12月发布国十三条继续放松调控。2009年上半年经济回暖,工业增加值持续改善,6月货币政策边际趋紧。
续
三、2012~2013:经济下行,边际宽松政策周期
2012年:经济下行,地方政策微调稳经济。受前期货币紧缩和欧债危机的影响,2012年经济开局较弱。4月-5月国常会连续提出扩内需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等,随后央行连续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稳经济。2012年2月央行在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中提出,要加大金融服务,满足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房地产调控表述放松,3月起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放松需求端调控。2012年的调控放松侧重于地方对前期偏紧政策的调整,无明显的全国性政策放松。
四、2014~2015:供给侧改革,第三轮整体性宽松政策周期
2014年:商品房库存高企,中央定调千方百计去库存。2014年,在前期需求端调控不断升级与供给端加大供应的背景下,楼市明显遇冷,商品房销售量价齐跌,库存持续堆积。全国商品房广义库存去化周期由2013年初的22个月上升至2014年中38个月的历史高点,7月住建部座谈会明确提出千方百计去库存,随后政策全面转向宽松。
持续的政策宽松导致房价大幅上涨,2016年930前后,北京等20余个热点城市集中收紧限购限贷,政策全面收紧,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房住不炒。本轮放松周期持续2年左右。
五、2018~2019年:去杠杆、贸易战,边际宽松政策周期
2016年930之后,房地产政策进入因城施策阶段房住不炒为政策基调,全国性的政策整体偏紧,各地结合市场变化政策有所微调。相对明显的两轮放松出现在2018年末和2020年初,均为地方政策微调。
2020年初,部分城市为缓解疫情冲击出台了临时性的纾困政策,集中于延期缴纳土地金、降低土地竞买保证金比例、延迟缴纳税费等。随着深圳等热点城市房价大幅上涨,2020年5月政策转向收紧,本轮放松持续3个月左右。
六、本轮:2021~
由行业去杠杆引发,伴随疫情反复等雪上加霜,此次行业下行周期伴随行业流动性风险,与此前具有不同,本轮行业元气大伤,民营企业纷纷暴雷。在银行贷款额度受限的情况下,2021年下半年贷款额度开始出现收紧,叠加以恒大为代表的房企暴雷事件的发生,加剧了楼市的观望态度,销售开始出现持续性下滑。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行业下行周期伴随行业流动性风险,因此不仅需求端出现萎缩,供给端也受到较大冲击。
当前行业基本面仍处在探底的过程中,下滑幅度已经超过2008年(2008年单月销售金额增长率最差为-35.7%)。
此轮宽松政策自9月下旬开始,从宏观经济定调调整,到金融政策持续发力,再到行业政策落地,本轮政策的力度已经接近2008~2009、2014~2015两个宽松周期,楼市的政策底已经确立。
直接上图:
注意事项:
本轮整体性宽松政策再次到来,显然易见的是,行业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
但是,投资者万勿刻舟求剑,行业环境已经出现显著变化,如“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依然没有变化,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5%的成熟水平,人均GDP也迈入1万美元的发达国家门槛……行业“水大鱼大”的成长阶段已经过去,投资决策应该建立新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