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将个税免征额由现行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个税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5000元/月(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5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元不超过1455元的30
年终奖个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有效期:该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并延续至2027年12月31日。
年终奖个税优惠政策:
一.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延续
新个税计算公式为:
1、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
3、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新个税是将原来的分类所得税变成了综合所得税,综合所得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之和,在进行计算时应该将这四项的收入加在一起,公式为: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使用权。然后用月工资总额减去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这5000元是免征额。月工资不到5000元不用交个税。然后再扣除一些专项扣除项目,也就是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几项,这几项有一部分是由公司缴纳的,剩余的部分需要从工资里扣除。
新个税5000起征点税率表
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常用的个税计算公式是个税=应纳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工资总额-社保个人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免征额。
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个月)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个人社保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即为员工当月应缴交的社保、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总额,由企业代缴代扣。
免征额:个税法规定免征额为5000元。
年终奖个税计算:个税=年终奖*(年终奖/12的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对照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计算新个税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工资、薪金所得:
1.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二.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正确叫法是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或者免征额)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1、缴纳社保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低于5000元,无需缴纳个税。
2、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0-30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3、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3000元-12000元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
4、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12000元-25000元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
5、缴纳社保后,大于5000元的部分,个税区间在25000元-35000元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
:
劳务报酬预扣预缴时,收入额为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根据个税新政规定,包括工资、劳务报酬等在内的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并且个税采用多退少补原则。
汇算清缴时,年度劳务报酬收入额为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并入综合所得,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土地增值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我国现行土地增值税的基本规范是1993年12月1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税款滞纳金又称税收滞纳金。在海关监督管理中,滞纳金指应纳税的单位或个人因逾期向海关缴纳税款而依法应缴纳的款项。在会计分录核算中,属于营业外支出。
新个税计算公式为: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分级计算税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体户交税,是指个体工商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不同情形下个体户征收方式,对账证件全、核算准确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的税款;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国内学者,教授,1985年起从事税收教学和研究,有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外商投资企业的多维度实战经历。
会计学硕士、注册会计师、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多年会计职称考试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扎实、授课方式多样。
多年财税教学行业经验,精通理论知识,深谙财税考试命题规律,多年专业辅导书编辑策划经验,熟悉学员学习历程和心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