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估价师《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房地产估价师《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导语:房地产估价和土地估价师的资格认证可以通过技术体系互融进行合并。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房地产估价师《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房地产估价概论

考试目的

本部分的考试目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房地产估价的含义、特点和必要性,现实中对房地产估价的各种需要,房地产估价的要素,房地产估价师的职业道德,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状况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第一节对房地产估价的基本认识

一、房地产估价的含义

(一)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

(二)专业房地产估价的概念

(三)估价与评估的异同

(四)国外和港台地区对房地产估价的称谓及定义

二、房地产估价的特点

(一)房地产估价是评估房地产的价值而不是价格

(二)房地产估价是模拟市场定价而不是替代市场定价

(三)房地产估价是提供价值意见而不是作价格保证

(四)房地产估价有误差但误差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房地产估价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三、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

(一)专业估价存在的基本前提

(二)房地产需要专业估价

(三)房地产估价在估价行业中占主体

第二节对房地产估价的各种需要

一、房地产抵押的需要

二、房地产征收征用的需要

三、房地产税收的需要

四、房地产保险的需要

五、房地产转让和租赁的需要

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需要

七、房地产分割的需要

八、房地产损害赔偿的需要

九、房地产争议调处和司法鉴定的需要

十、企业有关经济行为的需要

十一、房地产行政管理的需要

十二、其他方面的需要

第三节房地产估价的要素

一、估价当事人

(一)估价委托人

(二)房地产估价机构

(三)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二、估价目的

三、估价时点

四、估价对象

五、价值类型

六、估价依据

七、估价假设

八、估价原则

九、估价程序

十、估价方法

十一、估价结果

第四节房地产估价师的职业道德

第五节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概况

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房地产估价的地位

二、建立了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制度

三、设定了房地产估价师资格和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行政许可

四、成立了房地产估价行业组织

五、发布了房地产估价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七、形成了较完善的房地产估价理论方法体系

八、深化和拓展了房地产估价业务

九、形成了公平竞争的房地产估价市场

十、积极开展了国际交流合作

考试要求

1.熟悉房地产估价的含义;

2.掌握房地产估价的特点;

3.熟悉房产估价的必要性;

4.掌握房地产抵押的需要;

5.掌握房地产征收征用的需要;

6.熟悉房地产税收的需要;

7.了解房地产保险的需要;

8.熟悉房地产保险的需要;

9.掌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需要;

10.熟悉房地产分割的需要;

11.掌握房地产损害赔偿的需要;

12.掌握房地产争议调处和司法鉴定的需要;

13.熟悉企业有关经济行为的需要;

14.了解房地产行政管理的需要;

15.了解其他方面的需要;

16.熟悉估价当事人;

17.掌握估价目的;

18.熟悉估价时点;

19.掌握估价对象;

20.掌握价值类型;

21.熟悉估价依据;

22.熟悉估价假设;

23.熟悉估价原则;

24.熟悉估价程序;

25.熟悉估价方法;

26.熟悉估价结果;

27.掌握房地产估价师的职业道德;

28.熟悉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房地产及其描述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作为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的含义、特性、种类及描述等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房地产的含义

一、房地产的定义

二、土地、建筑物和其他地上定着物的含义

(一)土地的含义

(二)建筑物的含义

(三)其他地上定着物的含义

三、房地产实物、权益和区位的含义

(一)房地产实物的含义

(二)房地产权益的含义

(三)房地产区位的含义

四、房地产的其他名称

(一)不动产

(二)物业

(三)realestate和realproperty

五、房地产的基本存在形态

(一)土地形态

(二)建筑物形态

(三)房地形态

第二节房地产的特性

一、不可移动

二、独一无二

三、寿命长久

四、供给有限

五、价值较大

六、用途多样

七、相互影响

八、易受限制

九、难以变现

十、保值增值

第三节房地产的种类

一、按立法用语划分的种类

二、按用途划分的种类

三、按开发程序划分的种类

四、按实物形态划分的种类

五、按权益状况划分的种类

六、按经营使用方式划分的种类

七、按是否产生收益划分的种类

第四节房地产状况扫描

一、房地产基本状况描述

二、房地产实物状况描述

(一)土地实物状况描述

(二)建筑物实物状况描述

三、房地产权益状况描述

(一)土地权益状况描述

(二)建筑物权益状况描述

四、房地产区位状况描述

(一)位置描述

(二)交通条件描述

(三)外部配套设施描述

(四)周围环境和景观描述

1.熟悉房地产的定义;

2.熟悉土地、建筑物和其他地上定着物的含义;

3.掌握房地产实物、权益和区位的含义;

4.了解房地产的其他名称;

5.了解房地产的基本存在形态;

6.掌握不可移动特性;

7.掌握独一无二特性;

8.熟悉寿命长久特性;

9.熟悉供给有限特性;

10.熟悉价值较大特性;

11.熟悉用途多样特性;

12.熟悉相互影响特性;

13.熟悉易受限制特性;

14.了解保值增值特性;

15.了解按立法用语划分的种类;

16.熟悉按用途划分的种类;

17.熟悉按开发程度划分的种类;

18.掌握按实物形态划分的种类;

19.掌握按权益状况划分的种类;

20.了解按经营使用方式划分的种类;

21.了解按是否产生收益划分的种类;

22.掌握房地产状况描述。

第三章房地产价格和价值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房地产价格的含义、形成条件,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的异同、与房地产供求的关系,房地产价格和价值的种类以及每种价格和价值的含义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房地产价格的含义和形成条件

一、房地产价格的含义

二、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条件

(一)有用性

(二)稀缺性

(三)有效需要求

第二节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的异同

一、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的共同之处

二、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房地产供求与价格

一、房地产需求

(一)房地产需的含义

(二)决定房地产需求量的因素

(三)房地产需求曲线

二、房地产供给

(一)房地产供给的含义

(二)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

(三)房地产均衡价格

三、房地产均衡价

四、房地产供求状况的分类

第四节房地产价格和价值的种类

一、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二、成交价格、市场价格、理论价格和评估价值

三、市场价值、投资价值、谨慎价值、快速变现价值、在用价值和残余价值

四、买卖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值、保险价值、计税价值和征收价值

五、房地产所有权价格、土地使用权价格和其他房地产权利价格

六、无租约限制价值、出租****益价值和承租****益价值

七、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

八、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

九、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房屋重置价格

十、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和房地价格

十一、总价格、单位价格和楼面地价

十二、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

十三、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及现房价格、期房价格

十四、起价、标价、成交价和均价

十五、评估价、保留价、起拍价、应价和成交价

1.了解房地产价格的含义;

2.熟悉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条件;

3.了解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的共同之处;

4.熟悉房地产价格与一般物品价格的不同之处;

5.熟悉房地产需求;

6.熟悉房地产供给;

7.熟悉房地产均衡价格;

8.熟悉房地产供求状况的分类;

9.熟悉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0.掌握成交价格、市场价格、理论价格和评估价值;

11.掌握市场价值、投资价值、谨慎价值、快速变现价值、在用价值和残余价值;

12.掌握抵押价值;

13.了解买卖价格、租赁价格、保险价值、计税价值和征收价值;

14.了解房地产所有权价格、土地使用权价格和其他房地产权利价格;

15.掌握无租约限制价值、出租****益价值和承租****益价值;

16.熟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

17.了解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

18.熟悉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房屋重置价格;

19.熟悉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和房地价格;

20.掌握总价格、单位价格和楼面地价;

21.掌握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

22.熟悉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及现房价格、期房价格;

23.了解起价、标价、成交价和均价;

24.熟悉评估价、保留价、起拍价、应价和成交价。

第四章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各种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包括房地产自身因素、人口因素、制度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心理因素等的了解、熟悉和掌程度。

第一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概述

一、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基本认识

二、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房地产自身因素

一、房地产实物因素

(一)土地实物因素

(二)建筑物实物因素

二、房地产权益因素

(一)房地产权利及其行使的限制

(二)房地产使用管制

(三)相邻关系的限制

三、房地产区位因素

(一)位置

(二)交通条件

(三)外部配套设施

(四)周围环境和景观

第三节人口因素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结构

三、人口素质

第四节制度政策因素

一、房地产制度政策

二、金融制度政策

三、税收制度政策

(一)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收

(二)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

(三)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

四、有关规划和计划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城乡规划

五、有关特殊政策

第五节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

二、居民收入

三、物价

四、利率

五、汇率

第六节社会因素

一、政治安定状况

二、社会治安状况

三、城市化

四、房地产投机

第七节国际因素

一、世界经济状况

二、国际竞争状况

三、政治对立状况

四、军事冲突状况

第八节心理因素

第九节其他因素

一、行政隶属变更

二、重要政治人物的健康状况等

1.掌握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基本认识;

2.熟悉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分类

3.掌握房地产自身因素;

4.熟悉人口因素;

5.熟悉房地产制度政策因素;

6.掌握金融制度政策因素;

7.掌握税收制度政策因素;

8.熟悉有关规划和计划因素;

9.了解有关特殊政策因素;

10.熟悉经济发展因素;

11.掌握居民收入因素;

12.熟悉物价因素;

13.掌握利率因素;

14.熟悉汇率因素;

15.了解政治安定状况因素;

16.了解社会治安状况因素;

17.熟悉城市化因素;

18.了解房地产投机因素;

19.了解国际因素;

20.了解心理因素;

21.了解其他因素。

第五章房地产估价原则

本部分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房地产估价原则的含义和作用,各项房地产估价原则对房地产估价特别是估价结果的要求,房地产估价为何要遵循这些原则以及在实际估价中如何遵循这些原则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房地产估价原则概述

一、房地产估价原则的含义

二、房地产估价原则的应用

第二节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第三节合法原则

第四节估价时点原则

第五节替代原则

第六节最高最佳利用原则

第七节谨慎原则

1.了解房地产估价原则的含义;

2.熟悉房地产估价原则的作用;

3.掌握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4.掌握合法原则;

5.掌握估价时点原则;

6.熟悉替代原则;

7.掌握最高最佳利用原则;

8.熟悉谨慎原则。

第六章市场法及其运用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市场法的含义、理论依据、适用的估价对象、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估价的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市场法概述

一、市场法的含义

二、市场法的理论依据

三、市场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四、市场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五、市场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搜集交易实例

一、搜集大量交易实例的必要性

二、搜集交易实例的途径

三、搜集交易实例的要求

四、建立交易实例库

第三节选取可比实例

一、选取可比实例的必要性

二、选取可比实例的要求

(一)选取可比实例的数量要求

(二)选取可比实例的质量要求

(三)选取可比实例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第四节建立比较基准

一、统一房地产范围

二、统一付款方式

三、统一价格单位

(一)统一价格表示单位

(二)统一币种和货币单位

(三)统一面积内涵和单位

第五节交易情况修正

一、交易情况修正的含义

二、造成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的因素

三、交易情况修正的方法

第六节市场状况调整

一、市场状况调整的含义

二、市场状况调整的方法

(一)市场状况调整的价格指数法

(二)市场状况调整的价格变动率法

第七节房地产状况调整

一、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

二、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内容

(一)实物状况调整的内容

(二)权益状况调整的内容

(三)区位状况调整的内容

三、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思路和步骤

四、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方法

第八节求取比准价值

一、求取单个可比实例的比准价值

二、求取最终的比准价值

1.熟悉市场法的含义;

2.了解市场法的理论依据;

3.掌握市场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4.熟悉市场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5.熟悉市场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6.了解搜集大量交易实例的必要性;

7.熟悉搜集交易实例的途径;

8.掌握搜集交易实例的要求;

9.了解建立交易实例库;

10.了解选取可比实例的必要性;

11.掌握选取可比实例的要求;

12.熟悉建立比较基准;

13.熟悉交易情况修正的含义;

14.熟悉造成成交价格偏离正常价格的因素;

15.掌握交易情况修正的方法;

16.熟悉市场状况调整的含义;

17.掌握市场状况调整的方法;

18.熟悉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含义;

19.掌握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内容;

20.掌握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思路和步骤;

21.掌握房地产状况调整的方法;

22.熟悉求取单个可比实例的比准价值;

23.了解求取最终的比准价值。

第七章收益法及其运用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收益法的含义、理论依据、适用的估价对象、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估价的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收益法的概述

一、收益法的含义

二、收益法的理论依据

三、收益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四、收益法估价需具备的条件

五、收益法稳定物价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报酬资本化法的公式

一、报酬资本化法最一般的公式

二、净收益每年不变的公式

(一)收益期限为有限年的公式

(二)收益期限为无限年的公式

(三)净收益每年不变的公式的应用

三、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增的公式

四、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减的公式

五、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增的公式

六、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减的公式

七、净收益在前后两段变化规律不同的公式

八、预知未来若干年后价格的公式

第三节收益期限的确定

第四节净收益的测算

一、净收益测算的基本原理

(一)基于租赁收入测算净收益的基本原理

(二)基于营业收入测算净收益的基本原理

二、不同收益类型房地产净收益的测算

(一)出租的房地产净收益测算

(二)自营的房地产净收益测算

(三)自用或空置的房地产净收益测算

(四)混合收益的房地产净收益测算

三、净收益测算应注意的问题

(一)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

(二)实际收益和客观收益

(三)乐观估计、保守估计和最可能估计

(四)重置提拔款的扣除方式

四、净收益流模式的确定

第五节报酬率的求取

一、报酬率的实质

二、报酬率的求取方法

(一)累加法

(二)市场提取法

(三)投资报酬率排序插入法

第六节直接资本化法

一、直接资本化法概述

(一)直接资本化法的含义及基本公式

(二)几种收益乘数法

二、资本化率和收益乘数的求取方法

三、资本化率与报酬率的区别和关系

四、直接资本化法与报酬资本化法的比较

(一)直接资本化法的优缺点

(二)报酬资本化法的优缺点

第七节投资组合技术和剩余技术

一、投资组合技术

(一)土地与建筑物的组合

(二)抵押贷款与自有资金的组合

二、剩余技术

(一)土地剩余技术

(二)建筑物剩余技术

(三)自有资金剩余技术

(四)抵押贷款剩余技术

1.熟悉收益的含义;

2.熟悉收益法的理论依据;

3.掌握收益法用的估价对象;

4.熟悉收益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5.熟悉收益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6.熟悉报酬资本化法最一般的公式;

7.掌握净收益每年不变的公式;

8.熟悉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增的公式;

9.了解净收益按一定数额递减的公式;

10.掌握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增的公式;

11.了解净收益按一定比率递减的公式;

12.熟悉净收益在前后两段变化规律不同的公式;

13.掌握预知未来若干年后价格的公式;

14.熟悉收益期限的确定;

15.掌握净收益测算的基本原理;

16.掌握不同收益类型房地产净收益的预算;

17.熟悉净收益测算应注意的问题;

18.熟悉净收益流模式的确定;

19.熟悉报酬率的求取;

20.熟悉直接资本化法概述;

21.熟悉资本化率和收益乘数的求取方法;

22.掌握资本化率与报酬率的区别和关系;

23.了解直接资本化法与报酬资本化法的比较;

24.熟悉投资组合技术和剩余技术。

第八章成本法及其运用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成本法的含义、理论依据、适用的估价对象、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估价的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成本法概述

一、成本法的含义

二、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三、成本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四、成本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五、成本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房地产价格构成

一、土地取得成本

(一)市场购置下的土地取得成本

(二)征收集体土地的土地取得成本

(三)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土地取得成本

二、建设成本

三、管理费用

四、销售费用

五、投资利息

(一)投资利息的含义

(二)投资利息的计算

六、销售税费

七、开发利润

第三节成本法的基本公式

一、成本法最基本的公式

二、适用于新开发的房地产的基本公式

(一)适用于新开发的房地的基本公式

(二)适用于新开发的土地的基本公式

(三)适用于新建成的建筑物的基本公式

三、适用于旧的房地产的基本公式

(一)适用于旧的房地的基本公式

(二)适用于旧建筑物的基本公式

第四节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

一、重新购建价格的含义

二、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思路

(一)房地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思路

(二)土地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思路

(三)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思路

三、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法

四、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法

(一)单位比较法

(二)分部分项法

(三)工料测量法

(四)指数调整法

第五节建筑物折旧的求取

一、建筑物折旧的含义和原因

(一)建筑物折旧的含义

(二)建筑物折旧的原因

二、建筑物折旧的求取方法

(一)年限法

(三)分解法

三、求取建筑物折旧应注意的问题

(一)估价上的折旧与会计上的折旧的本质区别

(二)土地使用期限对建筑物经济寿命的影响

第六节房屋完损等级评定和折旧的有关规定

一、房屋完损等级评定的有关规定

二、房屋折旧的有关规定

1.熟悉成本法的含义;

2.熟悉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3.掌握成本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4.熟悉成本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5.熟悉成本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6.掌握房地产价格构成;

7.掌握成本法的基本公式;

8.熟悉重新购建价格的含义;

9.熟悉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思路;

10.掌握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式;

11.熟悉建筑物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方法;

12.掌握建筑物折旧的求取;

13.了解房屋完损等级评定的有关规定;

14.了解房屋折旧的有关规定。

第九章假设开发法及其运用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假设开发法的含义、理论依据、适用的估价对象、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估价的操作步骤以及每个操作步骤所涉及的具体内容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假设开发法概述

一、假设开发法的含义

二、假设开发法的理论依据

三、假设开发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四、假设开发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五、假设开发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

一、假设开发法最基本公式

二、按估价对象和未来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状况细化的公式

(一)求生地价值的公式

(二)求毛地价值的公式

(三)求熟地价值的公式

(四)求在建工程价值的公式

(五)求旧房价值的公式

三、按未来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经营方式细化的公式

(一)适用于未来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销售的公式

(二)适用于未来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出租或营业的公式

第三节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定义

二、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

三、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优缺点

第四节假设开发法测算中各项的求取

一、后续开发经营期

二、开发完成后的价值

(一)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对应的房地产状况

(三)开发完成后的价值的预测方法

三、后续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

四、折现率

五、测算中的其他有关问题

(一)注意假设开发法的三种估价前提

(二)应考虑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以外的收益

1.熟悉假设开发法的含义;

2.熟悉假设开发法的理论依据;

3.掌握假设开发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4.掌握假设开发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5.熟悉假设开发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6.掌握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

7.熟悉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定义;

8.掌握现金流量折现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

9.熟悉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的优缺点;

10.掌握假设开发法测算中各项的求取。

第十章长期趋势法及其运用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长期趋势法的含义、理论依据、适用的估价对象、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估价的操作步骤,几种主要长期趋势法的内容,长期趋势法的主要作用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长期趋势法概述

一、长期趋势法的含义

二、长期趋势法的理论依据

三、长期趋势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四、长期趋势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五、长期趋势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第二节数学曲线拟合法

第三节平均增减量法

第四节平均发展速度法

第五节移动平均法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

第六节指数修匀法

第七节长期趋势法的作用

1.熟悉长期趋势法的含义;

2.了解长期趋势法的理论依据;

3.了解长期趋势法适用的估价对象;

4.了解长期趋势法估价需要具备的条件;

5.了解长期趋势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6.熟悉数学曲线拟合法;

7.熟悉平均增减量法;

8.熟悉平均发展速度法;

9.了解移动平均法;

10.了解指数修匀法;

11.掌握长期趋势法的作用。

第十一章地价评估和地价分摊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地租理论和地租的测算,路线价法,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和基准地价修正法,补地价的测算,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意义和方法等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第一节地租理论及测算

一、地租的含义

二、地租现象

三、地租理论的简要回顾

(一)威廉·配第

(二)理查德·坎蒂隆

(三)亚当·斯密

(四)詹姆斯·安德森

(五)大卫·李嘉图

(六)马尔萨斯

(七)约翰·冯·杜能

(八)马克思

(九)其他

四、地租的测算

第二节路线价法

一、路线价法概述

(一)路线价法的含义

(二)路线价法的理论依据

(三)路线价法适用的估价对象和条件

(四)路线价法估价的操作步骤

二、划分路线价区段

三、设定标准临街深度

四、选取标准临街宗地

五、调查评估路线价

六、制作价格修正率表

(一)临街深度价格修正率表

(二)其他价格修正率表

七、计算临街土地的价值

(一)路线价法的计算公式

(二)临街土地价值的计算

第三节城镇基准地价评估

一、城镇基准地价的含义

二、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节基准地价修正法

第五节补地价的测算

第六节高层建筑地价分摊

一、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意义

二、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方法

(一)按照建筑物面积进行分摊

(二)按照房地价值进行分摊

(三)按照土地价值进行分摊

1.熟悉地租的含义;

2.熟悉地租现象;

3.了解地租理论的简要回顾;

4.熟悉地租的测算;

5.熟悉路线价法概述;

6.熟悉划分路线价区段;

7.了解设定标准临街深度;

8.了解选取标准临街宗地;

9.了解调查评估路线价;

10.掌握制作价格修正率表;

11.掌握计算临街土地的价值;

12.熟悉城镇基准地价评估;

13.熟悉基准地价修正法;

14.熟悉补地价的测算;

15熟悉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意义;

16.掌握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方法。

第十二章房地产估价程序

本部分的考试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房地产估价程序的含义、作用和具体内容,特别是受理估价委托、制定估价作业方案、搜集估价所需资料、实地查勘估价对象、求取估价对象价值、撰写估价报告和估价资料归档等工作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THE END
1.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pdfepub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是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职业资格考试用书的《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分册,依据2016年新大纲编写。共分为11章,第一章房地产业与房地产法律体系,第二章房地产权利,第三章房地产开发,第四章房地产转让,第五章新建商品房销售,第六章房屋租赁,第七章房地产抵押,第八章住房公积金,第九章房地产税费,第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1940902
2.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当前位置:首页课程资源静态页面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https://upol.upc.edu.cn/fdcjyzdzc/listm.htm
3.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度与政策.doc第五单元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度与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 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其房地产()转让。A 限制B 禁止C 可以D 委托【答案】B【解析】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无法转让。2 某商品房售价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元,买卖双方对面积误差的处理方式未作约定,已知该商品房的产权登记的https://www.taodocs.com/p-143567687.html
4.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真题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真题 1.根据《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禁止发布房地产销售广告的有( )。 A.预售房地产,但未取得该项目预售许可证的房屋 B.权属有争议的房屋 C.已办理房屋初始登记的房屋 D.在未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房屋https://blog.csdn.net/m0_54848586/article/details/142871840
5.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度与政策微信做题(考试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交易..http://www.91exam.org/exam/87-4508/4508553.html
6.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4. 下列交易形式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的房地产交易形式的是 。 A.房地产转让 B.房地产典当 C.房地产抵押 D.房屋租赁 A B C D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设立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向当地 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A.工商 B.税收 C.建设 D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7&ex_Id=6207
7.2023年房地产经纪人考试交易制度政策真题及答案年房地产经纪人考试《交易制度政策》真题及答案 1.《协议法》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  )年,超过此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141382
8.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2002年3月,甲某欲出售该房屋,又委托丙公司销售,经丙公司联系,甲某与客户丁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契约中载明的成交价格为14万元,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申报价格时,房地产管理部门认为其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遂通知交易双方按房地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价格20万元缴纳税费,房屋产权人甲某与客户丁某均表示不服。请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27/16/1314607_25144632.shtml
9.房地产经纪人证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证房地产经纪人证怎么考→熟悉房地产开发的概念,确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原则,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 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划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设立的程序。 六、房地产交易管理制度与政策 掌握房地产交易的基本制度,房地产转让的分类及政策规定,房地产抵押的政策规定及实施要点,房地产租赁的政策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8905.html
10.房地产知识大全1、 土地的开发和再开发; 2、 房屋的开发和建设; 3、 地产的经营(包括土地权的出让、转让、租赁、抵押等); 4、房地产经营(包括房屋的买卖、租赁、抵押); 5、 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信息、测量、律师、经纪、公证等); 6、 房地产物业管理; 7、房地产金融(包括信息、保险、金融投资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7174365_492034813.html
11.交易制度政策第四章新建商品房销售相关制度政策商品房住宅预售方案的内容不包括( )。 A.项目基本情况 B.建设进度安排 C.预售价格及变动幅度 D.准确的建筑面积 *2. 房屋权属登记时,房屋面积按()进行登记。 A.套内建筑面积 B.建筑面积 C.使用面积 D.套内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 *3. 王某向甲房地产开发企业预购了 1 套建筑面积为 100m2 的商品住房,单价为https://www.wjx.cn/jq/103931458.aspx
12.全国房地产经纪人试题6篇(全文)答案()A.各省级房地产管理部门 B.建设部房地产管理部门 C.各省级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 D.建设部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机构 15.利用一部分客户的成效去说服另一部分客户,制造“羊群效应”是()的表现形式。答案()A.抢购促成法 B.涨价促成法 C.从众促成法 D.压力促成法 16.房地产交易中最敏感.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fzv3z2b.html
13.关于印发《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2、规范各级房地产行政部门的管理行为,加强对窗口行业的规范,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升级。房地产网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设置了拆迁、开发、交易、权属管理、物业管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所有房地产行政管理内容的管理模块。各级房地产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这些模块对管理行为和业务流程进行控制,并按照监督考核标https://www.lawtime.cn/info/zscq/difangzhengcefagui/2011020661912.html
14.2022年中国房地产咨询顾问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二、商品房销售金额分析 (一)商品房现房销售金额 (二)商品房期房销售金额 一、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二、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一、2022年中国房地产土地政策分析 (一)土地市场调控政策最新动向及解读 (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最新动向及解读 (三)土地管理制度深层次改革必要性及方向 http://www.andatraffic.cn/1704.html
15.房地产政策(精选十篇)房地产调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指与税收相关的各种收费, 其中包括现下热议的房产持有环节的税收以及二手房交易税。税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交易环节成本和持有环节成本, 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 我国的房地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调整税收种类和税率来影响房地产市场, 而其中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增设持有环节相关的房产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3tqi6w.html
16.中指丨2019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盘点本报告结合2019年政策特点、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要素,主要从财政金融政策、市场调控政策、有效供给政策、棚改旧改政策、人口人才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盘点。为读者系统了解2019年中国房地产及其相关政策提供较全面的政策梳理、分类和总结。 https://m.fang.com/fdc/news/detail/bj/34393785.html
17.GitHubnaoko821/kkndme其实如果房地产交易量下降,不再具有吸金功能,那么农产品等生活必须品以及房屋租金等等就会大幅上涨。这是因为多出来的大量钞票总要有个流向,如果不被房地产吸收,就会被大蒜,绿豆,姜,及全部生活必须品的上涨来吸收 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2010年房产调控后,物价上涨的势头非常迅猛。 https://github.com/naoko821/kkndme_tianya
18.重磅官宣!山东出台“楼市19条”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十五、用足交易所债券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 支持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梳理工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消费类基础设施等资产情况,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REITs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 十六、完善落实银行机构尽职免责制度 指导银行机构结合本行实际,制定尽职免责具体实施细则,细化正负面清单和执行标准。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xNTk0MjgyO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