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及地方密集表态,有哪些楼市政策可以优化?
前往“中指云”,获取最新房地产政策研究报告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指出“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随后,住建部也明确表态“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及主管部门发声后,7月29-30日,一线城市中北京、深圳、广州住建部门相继表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7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的通知,在稳定大宗消费章节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内容。
近期中央及地方如此密集的表态和发声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极大信心,尤其是北京作为首都,过去长期执行全国最为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且近两年并未出现明显松动,此次北京住建委的表态信号意义重大。北京表态后,深圳、广州紧随其后,一线城市政策优化预期不断加强。同时,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在全国市场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一线城市也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广州和深圳,市场已持续下行超过两年,北京和上海近期房地产量价也面临下行压力。整体来看,当前市场趋势下,二线城市放松调控带来的需求释放持续性可能有限,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作为市场风向标,若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将能够为更多城市市场带来信心、强化预期,进而带动市场企稳。
更多房地产政策研究,“中指云”获取
北上广深市场表现如何?
新房方面,从月度数据来看,四个一线城市市场活跃度整体逐月走弱,6月并未如往年年终冲刺出现翘尾行情,基本与5月持平;而7月北京、上海、广州市场活跃度则在6月基础上进一步下行,销售面积环比下降,其中广州7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环比下降约20%,绝对规模仍处低位。
二手住宅方面,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规模呈现前高后低趋势,二季度以来,四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面积环比持续下降。其中,深圳二手房成交规模处在2019年以来低位,在2021年2月末二手房指导价机制出台后,二手房成交规模出现明显下降,2023年1-7月,深圳二手房月均成交面积仅26万平方米,不足2020年月均成交面积的50%(2020年深圳二手房月均成交约68万平方米),市场活跃度仍较低。
图:2019年至今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销售情况走势
注:7月销售面积为周度销售面积预估,数据截至7月30日
北上广深有哪些楼市政策可以优化?
当前,一线城市调控政策仍较为严格,这些政策都是在市场热度较高时出台的,当下一些政策限制了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亟需优化调整。同时,也应看到,北京、广州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预计政策调控仍将渐进式推进,且由于广州、深圳市场压力更为突出,预计政策落地速度及力度或大于北京和上海。从政策措施来看,需求端政策大概率将继续围绕降低购房门槛和降低购房成本展开。
(1)优化“认房认贷”政策,降低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加点数
同时,当前多数城市已调整首套房贷利率至LPR-20BP,超40城已低于4%。而北京首套商贷利率仍为5年期以上LPR+55个基点,上海为5年期以上LPR+35个基点,二套房商贷利率为5年期以上LPR+105个基点,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加点数均存在下调空间。
(2)调整普宅认定标准或降低非普宅首付比例
北京、上海的普宅认定标准调整也具备可能性,但标准调整或对市场带来较大影响,预计政府会相对谨慎,或可能通过降低非普宅首付比例的方式进行优化。
当前北京、上海执行的是2014年出台的普宅、非普宅标准,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3年7月,北京、上海新建住宅价格较2014年12月分别上涨约40%、60%,新房平均价格均超过4万元/㎡,二手住宅平均价格均超6万元/㎡。根据中指数据,2023年上半年,北京四环至五环、五环至六环、六环外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总价均值分别843万元、673万元、420万元,上海内环内、内外环之间、外环外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总价均值分别达1509万元、1218万元、518万元,均明显高于普宅标准线。按现行标准,购房者购买的住房多属于非普通住宅,首套、二套的首付比例均较高。
(3)优化法拍房、非住宅、离婚购房等限购政策,因区施策帮助郊区去库存
近年来,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基本无松动,仅深圳对深汕特别合作区放开限购。基于一线城市购房群体规模较大以及房产价值较高等因素,限购政策大幅松动的预期偏弱。政策空间主要集中在针对部分地区或房屋类型等微调限购政策,如法拍房限购、居民离婚2年或3年内按原家庭拥有的住房总套数计算、购买非住宅需要购房资格等。
同时,一线城市不同区域和板块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核心区限购仍有必要保持一定力度,但对于库存压力大的区域可以按照因区施策、一区一策原则,与人口、人才等政策相结合放松限购,可控性及针对性更强,更有利于促进合理需求释放。
(4)其他方向:优化限售、限价政策、降低交易税费
当前限价政策主要集中在土拍阶段对未来住房销售价格的限定,以及办理预售证时对商品住房备案价的限制。在当前限价政策下,仍有部分项目出现一二手房价格倒挂,摇号抢房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限价政策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房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会影响住宅产品供给的质量,以及房企投资积极性。对限价政策进行放松,将更直观的反映市场实际供需变化情况,利于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对房企投资也将起到一定激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