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上下为何都这么关心房产税政策的出台?原因我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一方面,作为中国楼市调控的“保留大招”,房产税被寄予厚望。尤其是在过去这些年房价一路高歌猛涨,市场投资炒作成风,很多城市的房价涨幅远远甩开了居民的工资增幅,数以亿计的民众买房难度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大家都盼望着房产税能早日出台。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唯有房产税出台房价才能真正“应声而跌”,炒房投机客才能被彻底“打趴下”,买房才会变得更容易;
另一方面,房产税是住房持有环节征税,它的出台将关乎城镇至少8亿居民的“钱袋子”,更会彻底颠覆我国“住房持有成本为0”的原有格局。换言之,房产税的开征将对整个房地产市场起到翻天覆地的重要作用,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楼市未来房价、房租的走势。
从过去这些年有关“房产税开征”的各类新闻放出后市场的反应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房产税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起到了“未开征先震慑”的重要作用了。
此话该怎么理解?就是每一次当媒体放出“房产税将要开征”的消息后,市场就会有巨大震荡——很多人担心房产税开征持房成本会大幅增加,进而导致房价大幅下滑,所以只要有这类消息爆出,一些投资炒房客就会“坐不住”抛售手中的房产。拿今年6月份来说,当时有媒体报道“2020年7月份房产税试点将率先从一二线城市开始”,于是很多一二线城市就迎来了一股“抛房潮”:合肥、济南、南京、杭州、重庆、成都、青岛等二十多个热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200%。
房产税到底要不要开征?一直以来反对声音颇多。此前有人大教授和经济学专家都公开发言称,“找不到开征房产税的理由,如果仅仅是出于调节房价的角度来看,大可不必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调节。”言外之意房产税的出台无理论依据,也无现实意义。
房产税真要来了?答案是否定的,2021年出台更不现实,因为房产税目前连立法工作都没有完成。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发布“房产税要来了”的消息,事实证明很多人不过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
其次,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张启迪也认为,十四五期间房地产税落地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到2021年以后中国经济将逐渐趋于稳定,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也将得到有效治理,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的对冲以及房产税征收机制的过渡性设计,房产税在2021-2022年完成立法、2023-2024年落地是有可能出现的。他直言,“目前房产税的征收已基本不存在技术层面的障碍。”
再者,社科院在此前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楼市调控:迎来曙光再出发》中也明确提到,在一些热点城市和炒房屡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试点开征房地产税,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开征房地产税。由此可见,社科院对于房产税开征的态度也是“越早越好”。
事实上,我们也不止一次强调过,房产税开征的诸多条件其实真的都已经具备了:1、现在是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时期,这个出台房产税不会造成市场的大幅波动,机会难得;2、不动产登记联网早已于一年前实现;3、绝大多数城市房地产已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而且供大于求局面已经形成;4、全民对于出台房产税都抱有很高的热情,而且民意上非常支持。
过去两三年,也有很多专家给出征税的具体实施方案建议:孟晓苏认为,应该见房就收,见证就退,从小产权房开始,税率可以高一点;黄奇帆认为,房产税税基超过3%,就会没有人炒房;财政部税政研究室主任张学诞提出,人均免征的面积控制在40到60平米,税率介于0.2%到1.2%之间,是较为合理的。
过去大家一直都非常关心征税是按照购买价格还是市场价,这一次财政部给出了明确“答案”: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什么意思?就是未来征税全部按照市场评估价。打个比方,2000年时,购买一套房子可能只花了1万元,到2025年这套房子市场评估价是1000万,那最后还是按照1000万的市场评估价来交税。既然靠房产升值赚钱了,当然也要按照房产增值的价格来交税,所以这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