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房子,以买卖形式无偿过户给子女,是买卖还是赠予?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类原因导致一些纠纷,比如由于父母或子女夫妻双方离婚等,就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2018年,某地曾经有一个案例:

一对父母以低价2.1万元将其手下一套房子,通过买卖方式过户给了自己的儿子,后面因为其儿子儿媳离婚,而产生了争议,父母认为是买卖关系,儿媳妇主张是赠与关系,其中买卖合同约定的购房款并未实际支付,尔后通过法院的调查取证等,最后法院判定,该行为是赠与关系。

当然,其中的内容比较多,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足可以看出,此类房屋买卖行为,在法律上基本得不到支持,基本都会被认定成赠与模式。

比如无偿、低价和象征性收款等,这些都经不起推敲,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客观的房产价值和价格的问题在里面,比如100万的房子,你10万卖给自己的孩子,法院也不傻,故而,很难偷鸡。

另外,因为,在此类操作中,都是一家人,在情感和减少有关费用的心里下,很多人多半都会像上述案例那样去操作,故而,此类情况在市场上比较多见。

明知道很难避开赠与行为的约束,为何还是有那么多人,要去做这些“偷鸡”的事情呢?

因为,一旦直接赠与过户的话,子女今后再卖房,其税费特别高。

这里面,也有一个基本的价值逻辑,你以前无偿获得的房产,现在或未来要通过再次转让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在国家层面的税费管控等方面,就会出现较大的漏洞。

而且这样的行为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碰到,是一个高频率的事件,在交易、法律和税收体系等方面,早就非常完备了,不可能让你去“暗度陈仓”了。

02

主要问题解读

也即,在房产过户的复杂过程中,很多家庭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父母将房子以买卖的形式过户给子女,但实际上并未收取任何房款,这种行为究竟算是买卖还是赠予?

下面,就来简单梳理和解析一下,以供各位参考。

●首先,买卖与赠与的定义与区别

买卖,是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买受人支付相应价款的合同行为。

也就是讲,买卖,是一种严谨的合同行为,要求出卖人把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人,同时买受人要支付相应的价款。

只有当子女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房款,这种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真正的买卖。

赠予,则是赠与人自愿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即可的法律行为。在房产赠与中,父母作为赠与人,将房产无偿转让给子女,子女无需支付任何对价,只要接受就成立;并且,为了确保赠与行为的法律效力,通常需要办理公证手续。

可见,这两种方式,其泾渭分明,有着清晰的边界,所以上述的案例,避不开这些法律或政策的约束,只能老老实实按政策来执行。

●其次,以买卖形式无偿过户的本质与风险

但是,当父母以买卖的形式将房子过户给子女,但实际上并未收取房款时,这种行为在表面上看似买卖,但其核心要素——价款的支付并未发生。

因此,从法律实质上来看,这种行为更接近赠予,因为子女并未因获得房产而付出对价,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某些人包括一些律师,似乎都认为,只要真实支付了一定的交易价格,好像就不是赠与了。

实际上,是一个误区,譬如,在上海一套市场价值1000万的房子,子女只支付了50—100万左右的价款,看似支付了购房款,但最后,在买卖交易上绝对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在房产局那一关就过不了。

这点,就先提一下。

1、税费风险:如果以买卖形式过户被认定为赠予,那么可能需要缴纳高额的赠与税费,这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2、产权风险:如果过户手续不完善或存在法律瑕疵,可能会导致产权纠纷,甚至影响房产的合法性和使用价值。

3、家庭关系风险:如果过户过程中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情况,可能会引发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破坏家庭和谐。

这些风险,综合起来,除家庭矛盾之外,最后都是在利益变现层面会表现出来,比如在再次售卖等等,会得不偿失,因为体系已经设计好,你根本跑不了。

03

明智选择的建议

如上所述,真实的买卖或赠与,都有严格的众多约束,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来思考和决策:

1、考虑税费因素

在决定过户方式时,税费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赠与过户的税费相对较高,特别是非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需要缴纳契税、个税等。

而买卖过户的税费则取决于房屋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满五唯一、是否为普通住宅等。如果子女将来不打算出售该房产,继承过户可能是最为经济的方式。

2、权衡利弊与家庭关系

除了税费因素外,还需要权衡其他利弊以及考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意愿。例如,赠与过户手续相对简单,但可能需要办理公证等额外手续;买卖过户则可能涉及更多的税费和复杂的交易流程。

3、咨询专业人士与准备充分材料

同时,无论选择哪种过户方式,都需要准备充分的材料,如身份证、房产证、买卖合同或赠与合同等。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避免过户过程中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法律风险。

04

写在最后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父母的房子过户给孩子,其核心模式已经固定——买卖+赠与+遗产继承,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的体系在支撑,运作了几十年,想搞点小动作,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最后,留给大家的,其实,就是一个过户模式选择的问题,只能遵循和执行,跳不出去了。

就此类以买卖方式的过户的行为而言,下面也有一些中肯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明确过户目的与用途,在决定过户方式前,明确过户的目的和用途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如果子女将来打算出售该房产,那么买卖过户可能更为合适;如果只是为了传承家族财产,那么赠与或继承可能更为合适。

防范法律风险与纠纷:在过户过程中,要注意防范法律风险。特别是以买卖形式无偿过户时,要确保双方的真实意图得到明确表达,并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同时,也要确保过户手续的完善性和合法性。

总结:

父母的房子以买卖形式无偿或低价偷鸡类方式,过户给子女的行为,在法律上基本都将会被界定为赠予行为。

因为,其中,有两个核心约束在里面——政策+价值,会进行综合判断,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体系,众多案例表明,只要违背,就将被反噬。

THE END
1.父母的房子到底可不可以赠予子女律师普法父母的房子到底可不可以赠予子女2021-05-10 283 普法内容父母的房可以赠与给孩子。父母对自己的房子享有所有权,其依法可以自由转让或赠与。只要赠与房子是父母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并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强制性规定,赠与即是有效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https://www.110ask.com/tuwen/2095755881852165127.html
2.父母房子赠与子女费用如果父母通过赠予的方式将房产过户给子女,按规定是需要缴纳房产市值的3%作为契税的,这还不止,赠与需要办理各种手续,需要缴纳公证费和评估费,当然相对于房价3%的契税而言,这都是小头了。 这意味着父亲把100万的房子送给儿子,儿子需要缴纳3块多的费用才能合法将房子改名,比买卖更不上算。 http://www.jzlawzx.com/zqkj/12900.html
3.2021年房屋赠与子女新政策2021年父母赠予子女过户费2021年房屋赠与子女新政策 2021年父母赠予子女过户费 2021年房屋赠与子女新政策 1、契税:契税须缴纳3%,应缴税款公式为:应税额=税基*税率。 2、印花税:双方支付0.05%的印花税。 3、公证费用:对房屋赠与的公证费用,要按总收益的2%收取,但不能低于200元,具体收费要视地区情况而定,根据国家部分城市的相关规定,直系https://www.house365.com/info/vice1325/
4.父母房产赠予子女遗嘱范本.docx父母房产赠予子女遗嘱范本遗嘱编号:【编号】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国籍】,【身份证号码】,【住址】,在完全清醒和有意识的情况下,自愿制作本遗嘱,以确保对我的财产分配进行明确和公正的安排。我确认本文件代表我真实的意愿和意向,具有法律效力,并将在我去世后执行。一、房产赠予1.鉴于我对我的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8145451.html
5.父母将自住房屋登记在成年子女名下不宜认定为赠予如果父母纯粹是为子女结婚而出资购房并且事实上交付了的话,从行为的目的及行为本身来推断,其赠与与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比较明确,应认定为赠与关系成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果父母不是为子女结婚,而是将自己的房屋甚至是自住房屋基于其他种种原因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8/08/id/3160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