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周报】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卖私人飞机偿债;建业集团否认破产、裁员传闻;多家银行回应涉恒大贷款授信:整体风险可控
日前,沧州银行、青农商行、浙商银行相继回应澄清“涉恒大所欠银行贷款明细列表”数据严重失实,整体风险可控。其中,青农商行表示,恒大在本行贷款余额大大低于网传金额,且该行已计提相应拨备,并积极开展风险化解工作;浙商银行也表示,目前该行对恒大集团的授信余额为20多亿元,有足额的抵质押物。该行始终按照稳健适度的原则开展房地产业务,差异化制定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防控措施,保持业务健康发展。
企业动态
10月11日,贝壳发布公告称,与爱空间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收购完成后爱空间将成为其全资附属公司,交易对价不超过约15.5亿元人民币。视交割条件的完成情况,该交易预期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公告显示,爱空间是行业内标准化一站式整装服务的领军企业,是以北京市为代表的全国范围内的最受认可的家装企业之一。收购事项将进一步丰富贝壳的家装品牌和产品矩阵,满足更广大用户群体的需求,提升客户转化,并增强供应链和交付能力,实现本公司家装家居业务的加速突破。
10月11日晚间,华侨城(亚洲)再次公开抛售优质资产。公告称,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华侨城上海置地计划在北京产权交易所通过公开挂牌出售销售上海苏河湾项目部分资产。此次的标的底价由华侨城(亚洲)确定,交易价格不低于24.3亿元。据悉,上海苏河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包括住宅、行政公馆、宝格丽酒店、宝格丽公寓、艺术家工作室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珠海基金三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横琴金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额5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企业由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横琴金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土拍动态
10月10日,“十一”黄金周后北京迎来新一轮土拍。两宗地虽然均位于郊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但竞拍热度较之前有所上涨,最终收金20亿元。其中,房山地块由4家房企现场竞拍,山西金汇海以总价15.1亿元竞得,溢价率10.22%。而密云地块只有北京住总一家房企报名,最终以底价4.9亿元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竞得房山地块的山西金汇海亦为北京市场“新面孔”,天眼查信息显示,山西金汇海控股股东为山西金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其实控人为温秋贵。
10月12日,上海出让2宗宅地,其中1宗触顶、1宗溢价,揽金38.2亿元。加上10月11日成交的5宗地,至此,上海三批次首轮土拍以4宗触顶、1宗溢价、2宗底价成交收官,总揽金约196.9亿元。7宗地块共吸引了包括保利、招商蛇口、象屿地产等十余家房企报名参与。从成交结果来看,本轮土拍拿地的房企多为国企、央企,未见民企身影。保利、招商蛇口、象屿地产等均有收获。此外,12日土拍中最火地块是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地块,最终由新长宁集团摇中,成交楼面价75350元/平方米,溢价率10%。
10月11日下午,位于广州天河区的牛利岗北街地块拍卖摇号结果出炉,中铁建以约59.8亿元的总价摘得该地块。而在此地块的竞拍环节中,这幅地块吸引了保利、中海、招商、越秀、珠实、金茂、中铁建、中铁置业等多家国央企报名,该地块历经40轮竞价后触顶进入摇号阶段,折合楼面价5.27万元/平米(扣除配建安置房面积),取代9月份拍出的海珠上涌果树公园北侧地块,成为广州全市楼面价第四高的地块。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块是2022年12月遭遇流拍的梅花铝厂地块,也是去年广州第四轮土拍的6宗地块中唯一成交失败的地块。该地块在去年的起拍总价约为53.6亿元,此次的起拍总价降低了约1.6亿元。
人事动态
10月12日早间,SOHO中国在港交所公告,自2023年10月11日起,孙强因需要专注于其他事务而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SOHO中国委任张民耕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与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主席职务,任期3年。此外,SOHO中国还公布,公司执行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徐晋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黄晶生因工作原因辞任董事会非执行主席,将继续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获获委任为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主席。
销售业绩
保利发展10月8日公告,9月实现签约面积196.3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3.49%;签约金额360.22亿元,同比减少6.18%。2023年1-9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1918.5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0.10%;实现签约金额3351.53亿元,同比增加4.70%。
万科A公告,2023年9月,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93.8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20.1亿元;2023年1~9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818.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2,806.1亿元。
10月10日,华润置地披露9月份销售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华润置地及其附属公司实现总合同销售额约266.1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1047678平方米,分别同比减少13.3%及16.2%。同期,权益合同销售额及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分别约183.2亿元及774901平方米,分别同比减少4.4%及8.1%。2023年前9个月,华润置地累计合同销售额约2343.3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9918093平方米,分别同比增加16%及7.5%。
10月9日,招商蛇口披露9月份销售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招商蛇口实现签约销售面积76.9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19.16%;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02.43亿元,同比减少42.24%。2023年1-9月,招商蛇口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917.6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1.86%;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263.09亿元,同比增加12.25%。在项目获取方面,9月份招商蛇口累计斥资约143.89亿元获得7宗地块。
10月10日,碧桂园发布未经审计的经营数据,2023年1月至9月,集团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549.8亿元,同比下降43.9%,较2021年同比下降65.4%。其中2023年9月单月实现权益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1.7亿元,连续第六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80.7%,较2021年下降86.5%。同时,在行业销售环境未明显得到改善的形势下,集团面临资产处置出售的重大不确定性,预计集团的流动性在中短期内仍将持续紧张。
10月10日,龙湖集团发布未经审核运营数据,9月单月,公司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14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98万平方米;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91.2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63.5万平方米。前9个月,龙湖集团累计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1376.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825.6万平方米。
10月9日晚间,金地集团发布公告,9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68.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99%;实现签约金额131.0亿元,同比下降42.27%。1-9月,金地集团累计实现签约面积66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9%;累计实现签约金额1219.3亿元,同比下降25.23%。
10月10日,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9月未经审核销售数据。2023年9月,中国金茂取得签约销售额120.80亿元,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60.54万平方米。2023年1-9月,中国金茂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额1095亿元,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609.21万平方米。此外,截至2023年9月30日,中国金茂录得已认购(未签约)物业销售额共计49.86亿元。
10月11日,融创中国发布未经审计的经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710.2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507.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1433.1亿元和1086.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0.43%、53.24%。合同销售均价约13990元/平方米。其中,2023年9月单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95.7亿元,环比上涨128.4%,同比上涨9.87%。
10月12日晚间,新城控股发布公告,9月,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7.4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8%;合同销售面积约78.20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6.91%。今年1-9月,新城控股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601.9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5.88%;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753.3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0.88%。
10月11日,旭辉控股发布2023年9月的未经审核营运数据。2023年9月,旭辉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3.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35.81万平方米。2023年1-9月,旭辉控股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64.5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397.76万平方米。
10月10日,首开股份披露2023年9月份销售情况简报。数据显示,9月份首开股份共实现签约面积14.36万平方米,签约金额40.53亿元。今年前9个月,首开股份共实现签约面积169.84万平方米,同比降低27.31%;签约金额447.33亿元,同比降低30.89%。
10月9日晚间,雅居乐集团披露9月份销售情况。数据显示,9月份雅居乐及其附属公司连同集团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以及由集团管理并以“雅居乐”品牌销售的房地产项目预售金额合计为31.7亿元,对应建筑面积为21.3万平方米;平均价为每平方米14883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雅居乐集团连同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以及雅居乐项目的预售金额合计为362.1亿元,对应建筑面积为242.7万平方米;平均价为每平方米14920元。
中指研究院,今年前9月,中交地产取代美的置业,以543.2亿元销售额排名第20位。而去年同期,中交地产还以448.1亿元处在第33位,业绩排名逆势跃升13位。权益金额方面,中交地产2022年1-9月以251.1亿元排名第45位,而今年9月已经升至第22位,权益销售金额353.5亿元,排名跃升达23位,远超远洋集团、首开股份、旭辉集团等。
10月9日晚间,中南建设发布公告,9月,公司合同销售金额31.5亿元,销售面积27.2万平方米。1-9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328.9亿元,销售面积277.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减少31.1%和30.9%。
政策趋势
10月12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分三类推进实施。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各地正按照部署,扎实开展配套政策制定、摸清城中村底数、编制改造项目方案等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中村改造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两个月以来,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162个。
据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网站12日消息,缴存职工家庭(包括借款申请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购买新建自住住房,属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低首付比例由30%调整为25%。此前,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海南省住建厅8月3日发布《关于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首付款的通知》明确,支持使用住房公积金与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支付购房首付款;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10月7日,安徽省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通知自10月8日起实施。合肥市提出,支持购买居住类绿色建筑。缴存人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一星级及以上居住类绿色建筑(新建商品住宅)的,计算最高可贷额度时上浮20%,上浮后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本市规定的相应档次贷款额度上限标准。延长二手房贷款年限。二手房住房公积金贷款年限最长为30年且贷款年限与房屋年限之和最长不超过60年。公积金提取方面,合肥市推出偿还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组合贷款提取事项“随心取”服务举措;将还贷提取次数由每年一次放宽至每月一次,缴存人在累计提取额不超过实际已还贷款本息时可随时提取公积金。
10月7日,珠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优化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自10月7日起珠海公积金正式施行“认房不认贷”。《通知》提到,职工家庭在珠海市名下无住房,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尚未还清的公积金贷款,且公积金贷款次数累计未满2次的,可按首套住房执行公积金贷款政策。职工家庭在珠海市名下仅有1套住房,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尚未还清的公积金贷款,且公积金贷款次数累计未满2次的,可按二套住房执行公积金贷款政策。对在珠海市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或在全国范围内已使用过2次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家庭,不予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
行业数据
截至9月,TOP50上市房企的累计销售总额达到3.79万亿元。经过简单测算,9月份的单月销售额是3900亿元,与8月单月2800亿元相比大增39%。头部房企在市场份额上持续稳固。TOP10上市房企累计销售额高达2.1万亿元,占据了TOP50市场份额的55%以上。从前9月总销售额来看,保利发展、万科和中国海外发展分别以3321.3亿元、2806亿元和2389.6亿元的销售额位列前三,此外千亿房企阵营共入围14家,华发股份亦在榜。土拍方面,9月份,杭州以高达330.2亿元的土地出让金领跑20城,其次是广州、南京、北京和盐城,分别揽下264.7亿元、164.1亿元、152.3亿元和114.4亿元土地出让金。
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前9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金额48501亿元,同比降低10.3%。但从9月单月来看,百强房企业绩环比提升24.8%,超六成百强房企9月销售额环比增长。32家企业的环比增幅在0%-30%之间,29家企业环比增幅超过30%。其中,中国金茂、华发股份、绿地控股、大华集团、首开股份等企业环比增幅均超60%。不过同比来看,下降仍是主流。在百强房企中,9月单月业绩同比降低的企业数量超过七成,累计业绩同比下降的企业也达到近六成。此外,部分出险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大幅下滑。其中,融信中国、仁恒置地前9月销售金额均“腰斩”。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三季度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7.1%,降幅较二季度扩大15.2个百分点;成交0.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3.4%,降幅较二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土地市场情绪依然偏弱,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降幅均在三成以上。其中,TOP100拿地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2.7%;TOP100企业拿地总额8599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7.9%,降幅继续扩大。中指研究院指出,企业拿地金额下降与热点城市供地规模和上年低基数有关;央国企仍为拿地主力。(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章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