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责无旁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就再次阐明了总书记曾指出过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深刻道理和内在逻辑。只有真正领会明白了这个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道理,才能把乡村振兴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023年10月30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金融业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

在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也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指明了具体任务要“化对信贷业务以县域为主的金融机构货币政策精准支持,完善大中型银行“三农”金融服务专业化工作机制,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定位”。要“创新支持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等重点领域信贷服务模式。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党和国家这些明确的政策要求,决定了金融行业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绝不能缺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任务。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二、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既有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如大行下沉不够、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能力不足等,也有乡村需求不振的问题,如产业起不来、不够兴旺等。我结合在担任省驻岢岚县大队长期间的调研走访,将问题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机构网点下沉不够

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因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金融机构下沉机构网点较少。以岢岚县银行业为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行、农行、建行、邮储在岢岚布局,且大部分均只设县级支行1家。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在岢岚县支行1家。仅当地组建的岢岚农村商业银行,在岢岚县设置17家支行,大部分在岢岚县3镇7乡政府驻地设支行网点,岢岚县87个行政村未设支行级银行机构。全国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均未在岢岚设置机构。各类金融机构下沉到乡村少,乡村的金融服务能力整体偏弱。

(二)金融机构服务不足

金融机构网点和人员有限,信贷政策传达面不足,导致长期以来存在金融机构被动接受群众找上门、部分涉农主体不知晓信贷政策和流程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借贷成本,使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三)缺少合格融资主体

大部分乡镇产业空心化,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缺少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部分涉农企业的工作任务以手工作坊、个人承发包、帮工互助等形式开展,缺乏适合金融机构支持的生产经营主体。

(四)涉农企业信息不透明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农户产业信息分散、信用信息不全,农村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农业补贴、税收、保险、乡村建设项目等涉农产业数据整合度较低。

(五)农业主体金融承载能力弱

(六)农民承担风险能力差

现行政策体系下,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融资渠道不畅,农民大型农机具、温室大棚、生物活体流通能力差、变现能力差,农民可供抵押融资物少,承受风险能力差。

三、提升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效能的对策建议

结合30多年来的金融工作经历和分管乡村振兴工作后,担任驻县大队长以来的一些思考,我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践行“国之大者”

(二)从专注“守城”,到服务“下乡”

只有离农村更近、与农民更亲,才能让金融服务下沉到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心头。金融机构要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推动网点和人员躬身入局,秉持裕农为民的拳拳初心,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党建结对共建”的桥梁作用,推动党建与金融业务“双融合”“双提升”。金融机构党支部利用节假日,主动联合村级党支部开展金融知识宣讲、志愿服务,守护群众“钱袋子”,着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爱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选派“金融志愿者”定期到村宣讲支农惠农政策、推介创业致富项目、开展小额信贷帮扶,促进特色产业“做起来”、金融服务“跟上来”、农户增收“富起来”。坚持利用节假日深入乡村,开展“普惠金融助小微”“金融服务进乡村”等宣传服务活动,为群众上门办卡、为病、残、障、老年客户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主动上门解决客户银行卡挂失、密码重置等业务难题,让特殊客户同步享受优质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打破“信息壁垒”,建立“信用体系”

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是必选项。长期以来,农民不缺信用,缺的是信用发现机制和工具。金融机构要主动作为,与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共同发力,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打破涉农企业信息孤岛,打破农民信用“信息壁垒”,将农民朴素的信用状况表达出来。联合多部门,整合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农业补贴、税收、保险、乡村建设项目等涉农产业数据,探索农户智能画像,建立农户客户全方位、多维度信息库,进一步探索乡村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四)强化“产品创新”,提升“承载能力”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商标权质押融资,并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融资,积极拓展大型农机具、温室大棚、生物活体抵押贷款。

支持推动重点保险机构建立“农险创新实验室”,推广“保险护村”模式,开展“保险+信贷”“保险+期货”等模式创新。引导保险机构将数字科技应用到风险监测和精准快速理赔之中,进一步提高涉农产业主体金融承载能力。

(五)依托“科技赋能”,打通“数据孤岛”

与曾经“靠天吃饭”不同,现代农业已逐渐走上智能化、数字化的经营模式,金融机构也要通过打造“普惠金融+乡村振兴”联动发展新模式,依托数字化手段,为县域农民朋友提供综合的服务方案,以重点产品推广触达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户,提升农户获得授信的成功率。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与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合作,组建联合工作组开展上门调查,深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现场调查采集农户在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行为评价等方面信息,快速摸清推荐农民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信息,为农民提供担保,解决农民增信措施不足的问题。探索线上为农户进行自动准入评价和额度测算,调查整合信息经跨层级、多维度审核后,线上生成农民授信额度,极大缓解农户增信数据不够、信用体系建设不全等痛点问题。

(六)发挥“传统优势”,助建“和美乡村”

金融机构要发挥“传统优势”,聚焦当地农业农村重点领域,结合当地政策,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功能,加大对“三农”、县域和乡村振兴领域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当地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全面梳理当地农业产业链重点企业,形成企业库。组织金融机构围绕产业链“链主”企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定制化、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指导金融机构打造“金融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创新基地”,用创新金融服务谱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七)创新工作模式,持续提升质效

乡村振兴是大课题,也是全新的课题,要提升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质效,必须在创新工作模式上持续着力。要将金融业务服务乡村发展与金融党建融入乡村治理相结合,从促进乡村治理的高度把握金融业务,提升金融业务的精准性和安全性。要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与金融巩固脱贫攻坚相结合,保证脱贫地区信贷投放力度不减,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充足供应,市场化帮扶项目紧紧跟上。要将金融服务农村本地产业与服务农民增收相结合,既扶持本地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也扶持农民工、新市民就业增收和返乡创业。要将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相结合,借助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的契机,发起银行与地处县域的村镇银行协同发力,把更多资金从城市投向农村,促进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

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向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THE END
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4期(总期74期)在线培训课程《意见》明确,2021年,金融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各项政策和制度调整优化;到2025年,金融扶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信贷、债券、股权、期货、保险等金融子市场支农作用有效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乡村https://zzql.cc/?list_89/1300.html
2.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用7篇)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用7篇) 畜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农村疫病防治意识还跟不上形势,导致有些动物传染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防疫工作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防疫工作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畜公共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8xerk.html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2期(总期22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为适应银行保险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规范及统一银行业和保险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近日,银保监会发布《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下称《程序规定》)。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现行许可程序类规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存在程序标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26.html
4.《贷款三查与风险控制》银行培训课程案例:恒达公司法人代表意外身亡,贷款出现风险 (八)忽视对抵质押物价值调查 案例:黄金质押贷款高杠杆的背后:19家机构被骗190亿 (九)忽视对企业股东之间关系调查 案例:暴力哄抢银行贷款质押物事件 (十)贷款调查5重5轻 案例:某公司以现金流存款,吸引贷款,老板跑路 https://www.qgpx.com/neixun/yhyw/showd20210517c565c15482p1.html
5.农村信贷难的成因分析9篇(全文)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县域企业与农户, 但因乡镇企业在与城市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导致信贷资产的长期积压, 有些甚至流失的现象层出不穷。同时, 一般农户抵押能力有限, 没有有效的贷款担保, 农信社对农户的贷款很容易转变为逾期或者是呆滞, 进而增加了信用社的运作难度。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dvqoh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