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集的主要功能是收录、保存作品,不像选本性总集那样,具有显著的文学批评功能。然而,别集内容、编次体例都比总集复杂,在文学思想和观念研究上自有其重要价值。探讨别集编纂与文学观念的关系,主要可从别集收录范围、编次体例、副文本以及别集编纂过程四个维度展开研究。
一、别集收录范围与文学观念
明清别集辞章功能的淡化和论学功能的突显,特别体现在有些别集几乎不录诗赋辞章,专收论学之作。如李材《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凡《大学古本义》一卷,《书问》十卷,《杂著》一卷,皆其讲学之文也”;冯惟讷为其师欧阳德编《南野文选》,“于全集仅十分取一,然德在朝著述,如建储、灾异诸疏,皆能言人所不能言,而是编不载,则惟讷等所录,皆讲学之文故也,是可以观明儒之所尚矣”。李材、欧阳德以理学名世,不论其本人还是弟子,都最重其理学家身份和贡献,故编纂文集时以其讲学之作突显这种身份,而不及诗赋辞章。又,清代考据学兴盛,出现了一大批以考据著称的文集,如顾炎武《亭林文集》、汪师韩《上湖分类文编》、沈彤《果堂集》、戴震《戴东原集》、杭世骏《道古堂文集》、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孙星衍《问字堂集》等,皆其中久负盛誉者。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传统的叙事、议论文体,如序、跋、论、说等,在清人笔下,皆成为考据文体,诚如朱一新所论:“序、跋、书后之类,原不必尽用考证,近人则无不以考证当之,而文法绝不讲求”,并责问曰:“言之既不成文,何以名为文集?”这种严厉批评,正说明清代别集论学风气之盛以及对辞章艺术的轻视。
明清别集收录原则和范围的巨变,原因很复杂。大体来说,是学术新思潮的兴起、文化价值观的嬗变、诗赋辞章地位的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别集性质、功能的变化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先秦时期,“文”与“学”浑融未分。汉魏以迄隋唐,是别集产生并在目录学上获得独立地位的时期,诗赋创作高度繁荣,地位不断高涨。别集收录范围和编次体例逐渐成熟、定型,“文”“学”畛域日益分明。宋代理学兴起,重理学而轻艺文,出现了“作文害道”“诗日进,而道日远”等论调,对诗赋辞章的地位产生了较大冲击。就非理学家身份的一般文人言,宋人对“文”“学”关系的认识也产生了重要变化,强调读书、博学的重要性,认为“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批评创作未臻佳境者“只是读书未精博耳”。因此,在“文”“学”关系上,宋人不像六朝隋唐那样强调两者的独立和分离,而是主张“以学济文”,强调学对文的相剂与融合。在这种观念下,宋代别集收录学术著作逐渐增多,当然,并未蔚为风气,诗赋辞章,始终是别集的主体与核心。
二、别集编次体例与文学观念
三、别集副文本与文学观念
副文本是20世纪70年代法国文论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广义文本之导论》中首先提出的概念。副文本指与文学作品的主体部分即“正文本”相对,附缀、环绕或穿插于正文本周边的文字、图像等。就古代文集言,副文本主要包含目录、序跋、题词、封面、插图、牌记、凡例、笺注、评点等形式。其中与文学思想、文学观念的表达关系最为密切的,有标题、序跋、凡例、评点等。
评点是最有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体式之一,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副文本,兴起于宋,至明清而鼎盛。就集部文献看,在很长时期内,评点主要施于总集和为前代人编的别集,为本朝人编集而收录评点,始于明,盛于清。杨一清《石淙诗稿》、马中锡《马东田漫稿》、谭元春《新刻谭友夏合集》、黄宗羲《南雷文定》、魏祥《魏伯子文集》、魏禧《魏叔子文集》、魏礼《魏季子文集》、侯方域《壮悔堂集》、邵长蘅《青门集》、方苞《望溪先生文集》、法式善《存素堂文集》等,皆密施评点,从中可以考察评点家的文学观念。如李梦阳评《石淙诗稿》卷三《哭华伯瞻二首》:“二诗哀中之哀,情中之情,百世之下有掩卷而不忍读者。”卷五《扫墓》:“凡情多则句自佳。”卷一五《吊竹逸何翁》:“以诗言之,至到之诗;以情言之,至到之情。读之下泪,传之敦俗。”可见,李梦阳评诗,重情感之深挚动人,这正是他作为复古派领袖诗学观念的重要特征。又,丘邦士评魏禧《魏叔子文集外篇》卷五《与季弟书》曰:“可谓直切矣。看他前前后后有许多婉折处,到直切处又有许多疏落处,此非为文字当如此,亦非欲求巽以入之,事理情理,到此自有此曲折疏落耳。此便是天地间至文。”
四、别集编纂过程与文学观念
归有光集,明末已有复古堂本、昆山本、常熟本诸刻本行世,此外又有未刻藏本,然所录作品都比较少,且互有出入。钱谦益合已刻、未刻诸本,釐为正集三十卷、别集十卷,余集不分卷。其后归庄勘定《震川先生集》,体例大致沿袭钱氏,并增补了少量作品,成为后世通行本子。钱氏整理本未及刊刻而毁于绛云之火,但其基本面貌,保存在归庄勘定本中。且由归庄撰写的凡例,可以看出体例调整的具体内容。如钱氏“正编”以“书”三卷居末,归庄则移“书”于“赠序”之前,而以“祭文”居末;钱氏“别集”以“策问”居首,归庄则以“论策”冠首,“策问”次之。如此详尽介绍体例调整的文献,在明代之前的别集中非常罕见。而钱、归之间文体价值观、文集编次观的差异,彰明较著。
结语
文献引用格式
何诗海.别集编纂与文学观念研究的四个维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53(03):1-1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李培超副主编:尹金凤本文责编: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