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房屋纠纷的诉讼时效常见问题法律知识

房产纠纷+婚姻继承+拆迁分家=专注房产案件代理

正文:

【案情介绍】

马某某与马某是姐弟关系。二人的母亲、父亲分别于1981年3月、4月去世,留有位于朝阳区某村某号院的宅基地上的房屋三间。二人均明确表示要求继承父母的遗产。1984年,马某某将原有房屋三间拆除,新盖房屋四间,马某未提出异议。2002年11月,马某提出要求分割新盖的四间房屋,但马某某认为此房是自己翻建的,不是父母遗产而是自己的财产,双方发生争议,马某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马某某翻建的房屋。

第一种意见认为:马某的要求分割房屋的请求,已超过继承法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不应支持马某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继承开始后,马某与马某某对父母的遗产形成共有关系,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应支持马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

本案最终经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再审,最终驳回了马某要求分割新房四间的诉讼请求。本案系真实案例,但考虑到当事人隐私,做了些许变动。

一、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之间就遗产形成共有关系。

根据《物权法》第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该条规定了,不动产物权的取得,是以登记为原则的。

但同时《物权法》在第二章(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规定)第三节其他规定中第二十九条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第三十一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也就是说,因继承取得物权的,是在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的,但若继承人要处分继承的不动产的,需要经过登记方可处理。在本案中,在马某和马某某的父母去世后,继承就开始了,此时,马某和马某某对本案中的三间房屋是一种共有关系。

二、继承人要求对形成共有关系的遗产进行分割的权利,是继承人作为物权人的权利,不应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7条规定:“继承的诉讼时效按继承法的规定执行。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均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尽管该条后被最高法院废止,但该条关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就遗产形成共有关系的规定,是与物权法的规定相一致的。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是遗产的共有物权人,继承人要求分割、处分遗产的权利,属于继承人作为物权人的权利。

根据诉讼时效的理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规定,可以看出,诉讼时效,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而物权作为对世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三、遗产被翻建后,原遗产已经灭失,继承人就原遗产享有的物权,因物权标的物的灭失而不存在,不能再行使物权或物上请求权,只能向侵权人主张侵权责任。

梁老师,在讨论物权法建议稿时,曾指出:““物权请求权”是专门针对“物权”的法律救济措施,是“物权”的特殊保护方法。物权请求权的优点,在于其“构成要件简单”,因此物权请求权行使的程序就特别方便,只须证明自己享有“物权”就足够了,法院也仅凭原告享有“物权”这一点就给予保护。这就使请求权人避免了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的麻烦。

因此,民法在侵权责任制度之外,特别规定“物权请求权”制度,作为保护“物权”的特殊救济措施。反过来,物权请求权也有局限性,这就是行使物权请求权一定要有“物权”存在。“物权”什么时候存在?“标的物”存在,“物权”就存在。标的物一旦“毁损、灭失”,例如房屋都已经烧毁,汽车已摔下悬崖变成一堆废铁,手机已经灭失,这时“物权”(所有权)已经消灭,你就不能再行使物权请求权遗产房屋纠纷的诉讼时效,你只能向法院提起侵权责任之诉。不动产或者动产一经毁损,原物权已不存在,行使物权请求权的基础已经丧失,受害人只能依据侵权责任请求保护,无所谓物权请求权存在。”

四、遗产被其他继承人擅自翻建时,其他继承人的权利救济。

当遗产被其他继承人擅自翻建时,作为权利受到侵害的继承人,应区分情况进行救济:

第一种情形,当遗产尚未被完全推翻、翻建时,即物权的标的物尚存在时,权利受到侵害的继承人,可以基于《物权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和物上请求权的效力,可请求擅自翻建的继承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或恢复原状。

第二种情形,当遗产已经被完全推翻、灭失,并被翻建后,此时,物权的标的物已经灭失,被侵害的继承人不能再行使物权或物上请求权,而只能根据《物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向侵权人主张侵权责任。此时,其他继承人原有的物权及物上请求权已经转化为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侵权之债。

五、其他继承人要求擅自翻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侵权之债,是有诉讼时效限制的。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本案中,1984年,马某某将原有遗产推翻重建时,马某对此时知情的,其当时未及时行使其对遗产所享有的物权及物上请求权,在遗产被翻建成新房后,马某也未及时向马某某提出侵权责任之诉。自马某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其诉讼时效就应该起算,马某在2002年起诉时,早已超过了诉讼时效。

THE END
1.继承过了诉讼时效还能胜诉吗继承过了诉讼时效还能胜诉吗 立即咨询 赵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继承问题 张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继承问题 谢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继承问题 许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继承问题 赵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继承问题 张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继承问题 大家都在问 遗产诉讼时效超过三年,还能胜诉吗 遗产继承 1.79万人问过 综合律师团队已解答 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6733550.html
2.父母遗产诉讼时效是几年?专家导读 父母遗产诉讼时效是3年,超过3年可以提起诉讼请求,继承人诉讼时效期间内,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中断诉讼时效处理,诉讼时效期间内,人民法院调解期间,应当按照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父母遗产诉讼时效是几年? 1、父母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过了这个诉讼时效,是可以提起诉讼的,但是对方有了抗辩权。https://mip.64365.com/zs/1180416.aspx
3.父母去世26年,3子女为遗产诉至法院,过诉讼时效了吗?对于此类分割不动产权益纠纷(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权益属不动产权益)多因诉讼时效问题产生争议,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民事部分)纪要》第25条中再次重申强调:“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未分割,各继承人均未表示放弃继承,依据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应视为均已接受继承,遗产属各继承人共同共有;https://m.gmw.cn/2021-04/12/content_1302226568.htm
4.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法定继承诉讼时效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哪个优先 什么是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法定继承的法律特征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5.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我国《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所谓继承开始之日,即是被继承人死亡之日。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http://xyzy.jxfy.gov.cn/article/detail/2019/12/id/4739304.shtml
6.有遗嘱的遗产继承纠纷律师如何处理?法律知识听律网是三年,如果遗嘱继承失效,就应该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遗产,我国法律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遗产的法定继承顺序,不过,法定继承人之间对于遗产的分配方案有较大分歧的,可以在法定诉讼时效内通过调解、起诉等方式处理。 有遗嘱的遗产继承纠纷律师如何处理?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有遗嘱的遗产继承纠纷律师如何处理?的相关内容知https://www.471.cn/zhishi/4696879.html
7.房屋遗产分割超过三年还能胜诉吗(房屋继承只判了份额怎么分割)新年将至,又成功调解一个继承纠纷案件,阖家欢乐才有年味!侄女与姑姑因北京西城区房产继承产生纠纷,https://www.dalvlaw.cn/question/483323.html
8.遗产继承时效超过3年还能起诉吗律师普法可以起诉,但起诉人应证明有特殊情形不知而未能在三年内主张权利。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二十年。我国《民法典》规定了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对遗产的继承权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一种,应适用我国《民法典》关于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时起https://m.110ask.com/tuwen/3474911941326315248.html
9.民法典规定法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久法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遗产的继承是没有时效的,并不会因为没有办理继承公证,遗产就会属于他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https://www.5858.com.cn/article-55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