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公证细则

公证遗嘱是方式最为严格的遗嘱,较之其他的遗嘱方式更能保障遗嘱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遗嘱公证细则》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遗嘱公证应当注意哪些事项

答:遗嘱公证应当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由其中一名公证员在公证书上署名。因特殊情况由一名公证员办理时,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应当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

见证人、遗嘱代书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公证处应当如何受理申请

答:对于属于本公证处管辖,并符合前条规定的申请,公证处应当受理。

对于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申请,公证处应当在三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公证人员具有哪些情形,应当自行回避

答:公证人员具有《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十条规定情形的,应当自行回避,遗嘱人有权申请公证人员回避。

公证服务收费标准

一、办理遗嘱公证、保管遗产、确认遗嘱效力

(一)办理遗嘱公证,每件收费150—200元。

(二)保管遗产,由双方协商收费。

(三)确认遗嘱效力,每件收费200—300元。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司法部关于调整公证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三)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接受益额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

公证服务准备材料

申办遗嘱公证,遗嘱人应到遗嘱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提出申请。

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亲自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请求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指派公证人员到其住所或者临时处所办理。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包括公证遗嘱和非公证遗嘱两类,那么括公证遗嘱和非公证遗嘱有什么区别呢遗嘱公证细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遗嘱公证细则好处,希望大家喜欢!

公证遗嘱和非公证遗嘱的区别:

一是公证遗嘱是经国家公证机关证明的遗嘱,该遗嘱除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认定为不真实和不合法,因为公证遗嘱本身证明的就是该遗嘱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其他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发生争议时按照法定程序确认。

二是公证遗嘱是对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和录音遗嘱的证明,口头遗嘱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申请公证,但一般情况下公证处证明该遗嘱时,应当由公证员制作笔录,作成代书遗嘱。

下面是遗嘱公证细则全文

第一条为规范遗嘱公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其个人财产或者处理其他事务,并在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第三条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公证证明的遗嘱为公证遗嘱。

第四条遗嘱公证由遗嘱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管辖。

第五条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

《遗嘱公证细则》已经20xx年3月1日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遗嘱人亲自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请求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指派公证人员到其住所或者临时处所办理。

第六条遗嘱公证应当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由其中一名公证员在公证书上署名。因特殊情况由一名公证员办理时,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应当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

第七条申办遗嘱公证,遗嘱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一)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身份证件;

(二)遗嘱涉及的不动产、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有产权凭证的财产的产权证明;

(三)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遗嘱人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可由公证人员代为填写,遗嘱人应当在申请表上签名。

第八条对于属于本公证处管辖,并符合前条规定的申请,公证处应当受理。

遗嘱公证的程序

1.申请:遗嘱人申办遗嘱公证应当亲自到公证处提出申请。遗嘱人亲自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请求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指派公证人员到其住所或者临时处所办理。

2.受理:

对于属于本公证处管辖,并符合前条规定的申请,公证处应当受理。

3.审查:

公证处应当按照《公证程序规则》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并着重审查遗嘱人的身份及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有无受胁迫或者受欺骗等情况。

4.出具公证书

实施细则

第六条遗嘱公证应当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由其中一名公证员在公证书上署名。因特殊情况由一名公证员办理时,应当有一名见证人在场,见证人应当在遗嘱和笔录上签名。见证人、遗嘱代书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八条的规定。

公证遗嘱是指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遗嘱公证细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七条申办遗嘱公证,遗嘱人应当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下列证件和材料:

《遗嘱公证细则》已经20xx年3月1日司法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下文是最新遗嘱公证细则全文,欢迎阅读!

THE END
1.继承权财产分配的规定是什么行业资讯(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 3、继承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 http://anlihk.com/detail/id/102/cid/44
2.遗产继承新规定解读遗产继承权新规定 关于遗产继承涉及的具体操作,主要包括遗嘱继承、遗赠、法定继承和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合法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遗产;遗赠则是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法 全部3个答案 > 1.55万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法典遗产继承新规定 遗产房产继承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70654.html
3.父母财产继承新规定在没有遗嘱或遗嘱无效的情况下,房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只有当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不存在或放弃继承权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才有权继承。 [if !supportLists]3. [endif]公平原则 https://www.jianshu.com/p/d92d48302657
4.2024年民法典继承法细则最新继承法细则2024年民法典继承法细则 最新继承法细则 文章以学习《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相关规定为主,本文是个人所写的关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第十三篇学习文章,对《民法典》第1077条规定的关于离婚冷静期(协议离婚)进行https://www.fljg.com/baike/633432.html
5.《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条文理解与适用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质言之,继承是基于身份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一般情形下,继承人按法定的顺位继承遗产。据此可知,本实施细则的本条规定中,申请人提交其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属于继承手续,便于登记机构据此判定:http://www.yjhffc.com/display/335054.html
6.遗嘱公证2018年最新遗嘱公证细则全文法律常识导读:遗嘱公证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遗嘱公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其个人财产或者处理其他事务,并在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 第三条 遗嘱公证是公证处按照法定程序证明https://mip.maxlaw.cn/changshi/yzgz/3.html
7.继承法要点解答遗嘱公证细则(2000年3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 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执行)(1988年4月2日) 人民法院继承案件批复文件 (1)析产与遗产认定 (2)法定继承 (3)遗嘱继承【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继承法的要点进行了详细解答,包括83个要点问http://product.m.dangdang.com/detail20226731-0-1.html?main_pid=0
8.继承法原则继承法解释继承法意见继承法的继承顺序家好法律网站提供继承法原则是继承制度的基石,如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等。继承法解释与意见是对法律具体适用的解读与细化。继承顺序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理解这些,能更好地把握继承相关的法律规定https://www.jiahaohealth.com/
9.《继承法》范文11篇(全文)古希腊早期, 自然法思想被罗马法学家承认并继承发展, 从罗马法诸多的原始文献中就能看出, 很多法学家认为自然法即是“遗嘱权”的渊源, 如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对罗马遗嘱继承制度研究后曾提出: “因为自然法的理论作为一种优秀的典型, 所以罗马法律比印度法律优秀, 除此之外, 别无他由”。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保护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pelxwxq.html
10.继承法修改的若干问题关于继承法是否应当规定总则,学理上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继承法》总则的内容总体上是比较完备的,实践证明《继承法》总则对继承法的体系化和有效实施是十分必要的。继承法仍应当保留现行继承法关于继承法总则的规定,但应当作出一定完善:第一,民法典总则难以涵盖继承法总则的内容。继承法虽是在民法典总https://www.famlaw.cn/Ne_d_gci_53_id_3864.html
11.农村房屋继承法新规定但是随着国家对农村这一块越来越重视,未来有关农村宅基地继承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我相信国家会在这方面有比较详细的细则出台。 01-22 强芝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 配偶、子女、父母,第二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之后,由第一的人先继承,如果有第一https://m.jia.com/wenda/mip/a-57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