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的中法视角比较”研讨会成功举办法治论坛

2023年10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主办,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律处、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语国家法制研究中心支持协办的“中国民法典的中法视角比较”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最高法院、国际公证人联盟、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公证协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等二十余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暨中国民法典法文版发布仪式

会议开幕式暨中国民法典法文版发布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石佳友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石佳友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教授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及国际公证人联盟名誉主席Jean-PaulDecorps代表法国代表团向主办方高质量的热情接待和对论坛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Jean-PaulDecorps主席认为中国民法典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典,将其翻译为法文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重要工作。大陆法系很多法律传统来自法国法,而中国民法典又参考了法国民法典,从而影响大陆法律文化,并推动了合同安全性、平衡性等方面的发展。通过中国民法典,可以重申民法对预防冲突方面的重要功能,促进社会和谐。最后,Jean-PaulDecorps主席表示非常开心能够与中法代表团中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久负盛名、享誉国际的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交流,并预祝本次研讨会一切顺利!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及国际公证人联盟名誉主席Jean-PaulDecorps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李恩正处长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教授、比较法研究所所长MarieGoré表示非常荣幸与各位公证人和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的专家共同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会议,本次研讨会能够加强中法学术交流、增进友谊。MarieGoré教授表示最近几年在中法间关于民法典问题的交流中收获颇丰。对于法国人来说,阅读中国民法典能够更好地思考完善法国本国的法律体系。中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中最新的法典之一,其编纂促使大陆法系更加完善和丰富。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教授、比较法研究所所长MarieGoré

中国公证协会周志扬副会长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事务负责人OlivierVi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语版颁布

开幕式结束后,本次研讨会分为四个单元进行,分别研讨《民法典》总则与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婚姻家庭及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及劳动法。

会议的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姚辉教授和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Jean-PaulDecorps主席联合主持,包括总则编与民法典的精神、物权编的创新和担保法的创新三个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姚辉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MarieGoré教授指出中国的《民法典》备受期待,首先中国有成文法的传统,因此起草法律文本的方法和技术更多涉及国家管理有关的规则,而不是私法,而私法在民法典编纂后获得了更多自主权。其次,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国际化要求中国的立法不能再是被动的,而应当渐进和缓地适应世界潮流,即应当是动态的。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中国的立法需要,充分考虑立法对于构建所有文明共同权利的作用。MarieGoré教授认为现在中国民法典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民法典的生效揭示了法典编纂运动的恒久性。随后MarieGoré教授就民法典的结构、目标受众和范围三个方面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中国民法典的语言风格、价值目的、民法典和商法典的区别、实用性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王轶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MichelGrimaldi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CharlesGijsbers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圣平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李贝副教授

会议的第二单元由清华大学法学院申卫星教授和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MichelGrimaldi教授联合主持,包括合同编通则的创新、合同编分则的创新两个部分。

清华大学法学院申卫星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朱虎教授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Jean-PaulDecorps主席,就其对中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特殊合同,提出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数量非常庞大,显示了中国民法典合同分则部分的丰富性;二是其适用领域特别现代化,涵盖金融业到新技术等各个方面;三是立法者希望通过制定精确和具体的规则来确保其实施的确定性;四是希望避免诉讼程序,鼓励合同双方在诉讼之前进行友好的调解或协商。接着Jean-PaulDecorps主席分别就买卖、租赁、委托、赠与、担保等合同之间的中法两国法律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比较。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李颖轶副教授

会议的第三单元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凯湘教授及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SophieGjidara-Decaix教授联合主持,包括人格权编的创新、继承编的创新和婚姻家庭编的创新三个部分。

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凯湘教授

巴黎先贤祠-阿萨斯大学SophieGjidara-Decaix教授

法国最高法院名誉总检察官YvesCharpenel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立新教授

在“婚姻家庭编的创新”研讨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龙翼飞教授首先介绍了婚姻家庭编的法理思想与基本原则。其强调婚姻家庭编不是零散拼合而成,而是有严格立法逻辑和法理思想,以宪法所规定人权保障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十个法理思想和五个基本原则为基础的讲法理、有逻辑、精神统一的系统整体法典。龙翼飞教授强调在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绝非仅限私人事务,而是关系到社会利益、国家发展、民族繁荣,因此将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作为第一原则。随后,龙翼飞教授介绍了婚姻家庭编在一般规定上加入新内容、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完善了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离婚制度、收养制度等制度创新。最后,龙翼飞教授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25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指出该司法解释对于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有效保护婚姻家庭成员的民事权利,维护当代中国文明进步的婚姻家庭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龙翼飞教授

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事务负责人OlivierVix公证人认为,中国立法者优先考虑的是家庭法的一般原则,而不是处理细节,这解释了与法国民法相比,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条文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中国家庭法基于传统道德原则,如孝道、家庭团结、和谐共处、保护妇女和儿童、尊重老年人,同时也反对旧习俗,主张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和自由婚姻。中国家庭也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可以缩减为三个数字:4.2.1:四个祖父母,两个父母,一个孩子,这给独生子女承担赡养老人责任增添了困难。中国的法律在这个领域比法国的法律更加务实,更注重共同生活的概念,以将赡养和教育义务扩展到血亲以外的其他人。接下来OlivierVix公证人分别探讨了婚姻、离婚和收养等规定中的最显著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朱晓峰教授

会议的第四单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友军教授及法国公证人高等理事会中国事务负责人OlivierVix联合主持,包括侵权责任编的创新、民法典与劳动法两个部分。

THE END
1.解读《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人的一生,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继承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继承编司法解释(一)》)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贵州12348律师又来敲黑板。 http://www.gzxrnews.com/xwzx/tt/20230525/20230525_603040.shtml
2.五大要点解读《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本周我们跟随泗泾法庭练斌法官,总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以下简称“继承编司法解释一”)。本系列刊载内容仅代表作者学术观点,不应视作代表本单位立场,特此说明。 最高院公布的继承编司法解释一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相较于1985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16113425088573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一《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修订要点解读 (一)宣告死亡情形下死亡日期的确定问题 《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第一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时开始。宣告死亡的,根据民法典第四十八条规定确定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民法典》第四十八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https://www.kangdalawyers.com/library/78.html
4.权威解读:新鲜出炉的7大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亮点都在这儿4、遗产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情况下,如果有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或者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应当分给适当遗产。民法典继承编扩大了遗赠扶养协议中扶养人的主体范围,司法解释也对有关条文进行了修改。 5、民法典继承编删除了继承法关于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司法解释修改清理中也将“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12301757149218.html
5.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继承编司法解释(一)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已于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准确理解和正确适用该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从【条文主旨】【条文理解】【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角度出发,全面阐释了该解释的立法精神、条文内涵以及法律适用等内容http://www.courtbook.com.cn/zdtj/32475.jhtml
6.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六编,即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2019年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根据民法典编纂工作计划和安排,在常委会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整体进行初次审议后,将各分编草案分拆为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7.“广外云山法治前沿:中国民法典宣传大型公益讲座”成功举办总的来说,民法典对物业管理的调整具有三个鲜明的特色即系统性、公权力适度介入、将司法解释上升为民事基本法律。 二是民法典物权编与物业管理。于凤瑞副教授指出,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变动较大。首先,在专有权部分,民法典主要是明确了住改商的规则。然后,在共有权方面,其修改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共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099/10648.htm
8.实用民法典解读民法典条文注释司法解释典型案例免费增补)本书约80万字,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权编等七编及附则部分的1260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地解读,观点鲜明准确;语言通俗精炼。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条文注释精准。以立法机关的解读为蓝本,对每个条文提炼出条文主旨,并对重点条文进行注释,使读者能精准掌握立法意图,轻松https://h5.youzan.com/v2/showcase/goods?alias=2xbhdy2hu0z7h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