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是否可以继承爷爷的抚恤金?

柳州市家少中心公正裁判一起抚恤金分配案件

不久,爷爷身前所在单位通知其妻子、二子、小女和两个孙子五人一起,到单位签字领取爷爷的丧葬费及抚恤金。因柯子临时有事,签字当天柯子委托其母到场代签确认。签字后,各方均同意丧葬费及抚恤金以转账的方式存入爷爷身前的银行卡中,尔后由各近亲属自行分配。

很快,丧葬费及抚恤金就转到了爷爷身前的工资卡上,爷爷的妻子、二子、小女和孙子苏皓四人,将丧葬费及抚恤金按比例进行了分配。没有拿到钱的柯子,在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多次与奶奶及长辈们商谈交涉未果后,一气之下将四位亲属告上了法院,请求法院依法为自己足额享有爷爷丧葬费及抚恤金维权。

庭审中,柯子与各亲属成员对抚恤金的分配意见分歧很大,双方各执一词争辩激烈。柯子诉称,自己是爷爷的嫡系长孙,父亲在爷爷离世之前就已经去世了,现在爷爷走后留下的这笔丧葬费及抚恤金,自己完全够格代父亲享有爷爷抚恤金的一定份额,因为跟自己同父异母的苏皓,已获得该笔抚恤金中一定份额的钱款。另外,各亲属成员在签确认书当天,也均表示同意按比例均分钱款,可是抚恤金到了爷爷工资卡以后,各亲属们却瞒着自己,私自处分了全部钱款和自己应享的那份,亲属们的这种做法已严重侵犯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各亲属辩称,丧葬费及抚恤金不属于遗产范围,抚恤金的分配不适用《继承法》关于代位继承、法定继承的做法。另外,抚恤金的分割应在爷爷的妻子、儿女第一顺位亲属中进行,柯子和苏皓都不是抚恤金分割的第一顺位人,苏皓所获得的抚恤金,主要是因为苏皓在爷爷身前尽了孝道,我们几位亲属经商议后决定给予的,而柯子在爷爷身前并未对爷爷尽任何照顾扶养义务,甚至爷爷出殡时其也未到场参加,理应无权获得抚恤金的份额。

法官介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抚恤金、丧葬费用途的特殊性,发放对象的针对性,决定了死亡抚恤金、丧葬费不能简单适用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如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等),而应甄别、区分抚恤金分配对象顺位问题,及分配对象是否在逝者身前对其尽了主要扶养照顾义务即通俗说的“尽了孝道”等综合情况综合考虑。本案中,虽然柯子、苏皓都不属于抚恤金发放的第一顺位对象,可是苏皓却因“尽孝道”得到了第一顺位近亲属的认可,获得了一定比例的抚恤金,这既与法律无悖,也正是法律大力倡导传统家风美德的具体表现;相反,柯子在逝者身前,对逝者长期处于不闻不问的态度,未参与逝者葬礼的行为,于情于理都有很多说不过去的地方。在此,希望大家能以本案为鉴,在处理亲人、子女关系问题时,能权衡好“情、理、利”三者的关系,切勿酿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公民遗产都具有哪些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法律上的“遗产”,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遗产只在公民死亡时发生。公民死亡后,其民事主体资格丧失,遗留下来的财产,才能成为遗产。公民因死亡而获得的钱款,如抚恤金、丧葬费等不属于遗产范畴;二是遗产是公民的个人财产。遗产只能是属于公民生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国家的财产、集体的财产、他人的财产,都不能成为遗产。如被继承人生前租赁他人房屋,在死亡时因租赁期限未届满尚未返还的,就不是遗产。同时,公民个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属于他人的份额,也不属于遗产范畴。三是遗产是公民的合法财产。遗产只能是公民生前合法拥有的财产,不是公民合法取得或者合法享有的财产,不能成为遗产。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第九十五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第一百条,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并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

共有人分割所得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有瑕疵的,其他共有人应当分担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释义

【释义】本条规定了一次性抚恤金发放的顺序。

第一顺序: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

同一顺序中的亲属领取一次性抚恤金的数额应予均等。经协商,也可不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亲属,分配一次性抚恤金时,应当予以照顾。对烈士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烈士共同生活的亲属,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亲属,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一次性抚恤金,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同一顺序中的亲属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一次性抚恤金开始发放时,由第一顺序的亲属享受,第二顺序亲属不享受。没有第一顺序的亲属可以享受抚恤的,由第二顺序的亲属享受。

《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亡抚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函(2004)334号)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执行(不享受现役军人立功和获得荣誉称号者死亡时增发抚恤金的待遇),具体计发标准,仍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THE END
1.继承权财产分配的规定是什么行业资讯2、根据《继承法》第27条之规定,立有遗嘱的遗产继承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http://anlihk.com/detail/id/102/cid/44
2.法律变革下的财产继承走向,最新继承顺序解析关于我们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直系血亲的继承顺序优先于旁系血亲和配偶,在直系血亲中,子女的继承权优先于父母,父母的继承权优先于祖父母,配偶的继承权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变化反映了法律对于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的重新平衡,更加注重保护直系亲属的权益。 https://www.sansongguo.cn/post/3586.html
3.最新继承法2016,变革详解与解读开发与销售摘要:最新继承法于2016年颁布,带来了一系列变革。该法律对继承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明确了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加强了遗产管理人的职责,并引入了新的遗嘱形式和认证程序。这些变革旨在更好地保护继承人的权益,解决遗产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法律还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继承权益,体现了社会公正和人文关怀。 http://www.witscor.com/post/5265.html
4.民法典继承法的新篇章亲属继承与遗嘱执行规则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民法典继承法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家庭关系,也对遗产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法律框架下,亲属继承和遗嘱执行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关于亲属继承方面,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亲属之间相互间依照直系血缘关系确定优先顺序,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这种规定旨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25865.html
5.房屋遗产继承新变化,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全民百科房屋作为重要的财产之一,其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最新的房屋遗产继承法在 2021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对房屋继承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最新房屋遗产继承法的变化,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房屋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扩大了法定继承人范围 https://sunskyele.cn/post/9468.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的内容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https://m.haolvshi.com.cn/ztw/0-49059.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民法典中的一部分,于1985年通过,自198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了个人财产的继承方式、继承顺序、继承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法规定了继承人的继承权利和义务,继承财产的种类和范围,以及继承的顺序和方式。 https://www.fljg.com/baike/448991.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王永远律师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章名】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https://lawyer.fabao365.com/127761/article_92888/
9.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主要说明了什么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条主要说明了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https://www.64365.com/zs/102959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