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观澜丨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思想观澜丨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法治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

法治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世界法制史上,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在法的理念上,强调公平正义。在法的价值取向上,强调以和为贵,天下无讼。古人主张个人性情之和、社会人伦之和、国家政治之和以及天人之和,注重道德教化并辅之以刑法的威慑作用来治理社会。在法的制定上,强调礼法合一。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体现着儒家倡导的价值观。自汉代以后,礼的要求逐步上升为法律的规定。到唐代,实现了礼法合一。礼法合一强调引礼入律,使法律内容体现礼的道德要求。在法的执行上,强调“刑无等级”“法不阿贵”。为政者要发挥表率作用,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法的适用上,强调援法断罪、罚当其罪。裁判者处理案件要一断于法,同时兼顾天理、人情,公正作出裁判。这些法治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入法律制度,转化为治理方式,使中华法治文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法治实践中形成的法治成果,反映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具有历史性和连续性,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保障作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要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更好地与新时代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更好地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我们党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把全面依法治国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布局,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不但实现了对中华法治文明的继承发展,而且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借鉴。

坚持“两个结合”。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都体现一种政治立场。不同国情、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法治道路必然不同。近代以后,不少国人试图照搬西方法治模式,走西方法治道路,但最终都归于失败。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规律性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法治领域,通过“两个结合”,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新时代法治实践中,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让中华法治文明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公平公正观念,大力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维护人民权益。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礼法并重、隆礼重法被古人视为治国之良策。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我们党对此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强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各环节,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实现良法善治。

【杨福忠作者系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教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

THE END
1.承继中华法治文明彰显文化自信原标题:承继中华法治文明彰显文化自信 □稳定传承与因时而变,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也是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内在原因。□从狭义的国家“法治”延伸开去,进入中国古代广阔的思想文化领域,就能看到传统法治文化中蕴含的公平、和谐、仁恕等价值,仍然不乏现代意义。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传承优秀的法治文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636446262773728&wfr=spider&for=pc
2.法治文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在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长治久安,最根本的还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设推进得越持久https://www.meipian.cn/3ipzjyn4
3.法治与文明(通用6篇)一、法治是提升公民理性的外在保障 当今世界,法治与民主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是各国推进现代化的有力手段, 更是培育和提升公民理性的重要保障。 法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国方式, 能够以其特有的国家强制力和政治权威保障社会的安定有序和全面进步。 法治文明所要维护的不是少部分人的贪欲私利, 而是全部人民群众的公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4dlo1nl.html
4.浅析文明与法治文明摘要: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在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对建设一种怎样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本文主要从法学的角度论述了法治文明的含义及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法治文明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本文通过对法治文明的逻辑结构、内容体系和价值目标的阐述,全面揭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611/8446471.shtml
5.法治的文化内涵——法治中国的文化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定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权和物权理念,从资产阶级法治国的启蒙思想到数百年来的治国理政理论,演绎出以自然正义和自然权利原则为核心的法治精神,以自由主义、理性主义、民主主义等为其主要形态的法治理论体系。西方法治精神和法治理论铸就了近代法治文明,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http://www.sass.cn/109002/33558.aspx
6.论法治文明论法治文明 2000年10月30日09:40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文正邦 在我国正处于世纪之交,深化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最强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8002
7.中华法治文明简介:中华法治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始终一脉相承,呈现出强大的连续性。中华法治 展开 节目正序 共5集选集 1 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2 守正创新 赓续历史文脉 3 用统一性凝聚共同信念 4 用包容性融合多元文化 5 中国文化的和平基因 到底了 https://tv.cctv.com/2023/11/03/VIDAswL1PNC4K3YIs8CHyENT231103.shtml
8.让法治与文明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幸福指数、提升枣庄城市形象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件符合社情民意、惠及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城市文明离不开法治文明,法治是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内涵,是守护城市文明秩序的内在力量。文明的社会,是崇尚法治的社会;文明的城市,是依法治理的城市;文明的市民,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912836
9.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一体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g0NjA0Nw==&mid=2648694203&idx=2&sn=b778504d5f2f51a806b18c4d011f35c9&chksm=892b89833a6b53fc100efa9bae84053329c7e291710ff5faac253c415a96e9ad29b41c034c18&scene=27
10.做中华法治文明的传薪者就此而言,对于中华法治文明之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研究,应该成为当前我们把握现代法治与历史传统的关系,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的关键着力点。我希望与同学们一道,在学习好理论法学和部门法学知识基础上,努力促进法治的古与今、中与西之会通,做中华法治文明的传薪者!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0/id/7574414.shtml
11.深刻理解中华法治文明的精神内涵2024年第13期以中华法系为标志的中华法治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202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https://www.qunzh.com/qzxlk/qz/2024/202413/202407/t20240710_106783.html
12.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及其世界意义摘要:当代中国法治文明建设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发展的新道路。在探索和发展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的历程中,我们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赋予传统中华法治文明时代化现代化新内涵,坚持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新道路和新体系,构建现代化中华法治文明新格局和新形态,为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现代化的https://cssn.cn/dkzgxp/zgxp_zgshkx/2022nd12q/202301/t20230113_5579703.shtml
13.《我们要建设文明的法治》大家好。我是上海刑事律师郭军,理性是文明的根。参与刑事辩护,探究刑事辩护,促进法治文明、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是我的理想。今天开始刑事演义的第十一回。 今天谈论的主题是:我们要建设文明的法治。 近来忙于处理案件,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录制视频。本来还有一大堆刑事辩护的题目等着我去写点什么,可是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https://zhuanlan.zhihu.com/p/650140548
14.什么是法治?为何选择法治?法治面临哪些当代挑战?于都县信息公开2023年9月12日15:00,复旦大学法学院“推开法学之门”新生入门系列讲座最后一讲“法治的文明根基及现代转型”在廖凯原法学楼一楼报告厅进行,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王旭教授主讲,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仪方教授主持。 https://www.yudu.gov.cn/ydxxxgk/c100256mmv/202401/3038b29e3fea4fcaafd8d6c13a254290.shtml
15.浅论如何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大力建设法治文化,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治文化具有提升法治文明精神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治意识,将法律宣传转化为法律服务,将法律约束转化为法治崇尚,将治理活http://www.scpf.org.cn/m/view.php?aid=3055
16.厚植法治文化建设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彰显了法治文化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文明发展规律、法治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https://pfw.scun.edu.cn/info/1057/1923.htm
17.法治社会,文明驱邪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法治社会,文明驱邪本书作者:七栖酱动作:连载,直达底部最后更新:2023-03-27 22:41:44最新章节:第94章 菲力库斯04成为活死人后,林天零每天的任务除了掩饰自己的异常,最大的心愿就是吃饱吃好。偶然发现鬼气居然能饱腹后别人抓鬼桃木剑,符篆,心头血。林天零抓鬼辣椒面,孜然粉,串烤串。别人抓鬼血腥邪恶,法器相斗https://www.bqgyy.com/book/40441/
18.《法治社会,文明驱邪》七栖酱晋江文学城《法治社会,文明驱邪》,七栖酱,灵异神怪 现代架空 爽文 玄学 轻松,主角:楚非翊,林天零 ┃ 配角:预收专栏求点点鸭! ┃ 其它:预收专栏求点点鸭!|最新更新:2023-06-18 15:59:02|作品积分:720267520https://m.jjwxc.net/book2/5489396
19.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12页)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docx 11页内容提供方:新起点 大小:731.33 KB 字数:约5.4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8-13发布于江西 浏览人气:35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11/8024023054005120.shtm
20.李林: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文化建设”的精神要义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坚守这个魂和根。”⑦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法治http://www.hafxw.cn/newsinfo/2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