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是打游戏”,当我们和孩子聊梦想,该聊些什么?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当我们聊到梦想的话题时,孩子的回答让我意外!

“孩子,你有梦想么?”

“有!”

“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的梦想是打游戏。”

“孩子,那只是你的爱好,还并不能称之为梦想!”

孩子对于什么是梦想,为什么要有梦想一无所知,这并不是孩子的错,作为家长从小就忽略了对于孩子梦想的培养,要知道梦想是一种动力,梦想是一种内在激励机制。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就像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不断促使孩子为了实现梦想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只等时机成熟,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不妨问问自己:我家孩子有梦想吗?是什么?

您能不能回答上来呢?

有的说:“这节课我要认真听讲。”

有的说:“学到东西。”

有的说:“把这节课听懂。”

有的说:“我要举手回答问题。”

有的说:“这节课的目标是不睡觉。”

孩子们的回答大家有什么看法?有没有觉得很多语言其实就是平时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上课要认真听讲”、“要举手回答问题”、“要把知识点学会”……

大家是否想过这些“目标”真的能称之为目标么?什么是认真听讲?把这节课听懂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才是把知识点学会?我们会发现这些只能称作为“口号”,因为它不够明确、不够具体、不能执行、不能量化。

不妨再问问自己:我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我制定的目标是明确具体的么?是切实可行的么?是能够量化的吗?

未来会怎样?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旗鼓相当,他们在即将踏上社会这个最广阔的天地之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理想的调查,结果如下: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有目标但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是短期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以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梦想,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社会,抱怨他人,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那些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没有人生目标,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里,颓唐萎靡,甚至甘愿成为“啃老族”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为他们“胸无大志”“得多且过”“不争气”而抱怨不已,但殊不知,也许就是因为我们的过度期望、过度呵护、过度干涉,折断了孩子梦想的翅膀。

请记住: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

在女儿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连续两三天交书费、本费、杂费,今天10块明天20块的。

我就问女儿:“你怎么总交钱呢?”

女儿:“妈妈,我就是银行。”

我问:“那银行有什么功能啊?”

女儿:“存钱。”

又问:“还有一个功能呢?”

女儿:“取钱。”

我说:“那什么时候能从你那取钱呢?”

女儿:“妈妈,别着急,等我长大了就可以了!”

梦想常常源于一句话、一个暗示。而这句话、这个暗示,或许就掌握在一个善于引导的父母头脑中或者无意的一句话里面。我们一定不能只是做个“慈爱、善良”的父母,而是要做个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许多孩子没有梦想和目标,就是因为我们总是“说假话、讲大道理、表空决心”。培养孩子的梦想,要小目标和大目标相结合,具体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若没有具体目标,或目标定得太高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还可能出现难以实现目标而影响孩子心理及实际能力发展的状况。理想要与现实结合,要从社会的现实,从自己的现实出发。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妄自菲薄。

孩子每达到一个小目标,或者每天取得一丁点进步,父母都要及时鼓励,并告诉孩子:你向梦想靠得更近了!长期如此,孩子实现梦想的那一天也就不远了,即使最终没有达到梦想的目标,也体验到了为梦想奋斗的乐趣与幸福,他的人生也会因此丰富多彩。

梦想多数是远大的,因而孩子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他们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容易退缩,放弃自己的梦想,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用成功体验强化孩子对梦想的追求。

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妈妈从小就经常带孩子去国外旅游,锻炼孩子独自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哪怕先从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对话开始,孩子对语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的梦想是将来能够成为优秀的翻译家。为此,他刻苦钻研语法,练习口语,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准备着。妈妈在周末会带他去英语角与外国人直接交流。孩子在不断地学习中,对英语越来越有自信,自己当翻译家的梦想越来越强烈。成就感会帮助他们深化对梦想的渴望,孩子会为了体验更多的愉悦而更努力地学习。

要做好受挫的准备

梦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要靠孩子的持之以恒。任何成功的人,无不是用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坚持自己梦想的人。但是孩子的自制力普遍偏差,往往不能将梦想和目标时刻贯穿于自己的学习中,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的帮助和引导。

在帮孩子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善于指导孩子把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让孩子脚踏实地向前迈进。

如孩子做题太粗心,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改好,而是先让孩子达到一个小目标,每次错题不超过三道(具体数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孩子达到这个小目标后,再要求孩子每次错题不超过两道,以此类推。把目标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变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将其各个击破。这样,孩子每前进一小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强化他的自信心,推动他稳步发掘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孩子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始终感到成功离他很近,做事就不会半途而废,就更容易实现最终的大目标了。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父母的支持、帮助、鼓励尤为重要,我们要告诉孩子的是:享受过程,淡化结果。孩子在父母的这份关爱中,会感到在自己学习的道路上并不孤单,父母会一直陪伴着自己,孩子会更容易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信心和动力。

THE END
1.一狗望风三娃打游戏,狗子竟帮孩子们打配合高清在线观看一狗望风三娃打游戏,狗子竟帮孩子们打配合 首页 频道 搜索热搜榜 开通会员 客户端 看过 收藏 消息 您的Flash插件已过期或被禁止 升级或启用Flash 一狗望风三娃打游戏,狗子竟帮孩子们打配合 一狗望风三娃打游戏,狗子竟帮孩子们打配合 5 内容简介https://v.pptv.com/show/jx40pAxy4iaCDAWk.html
2.大学生儿子整天打游戏怎么办2、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孩子打游戏入迷,作为家长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乐观向上、积极向上,能够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等等。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生一天到晚打游戏怎么办 有的大学生一天到晚打游戏让家长很是头疼,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沟通,让孩子不要过度沉迷虚拟游戏。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旅游,让孩子接触http://m.zjia8.com/z/nuhmgvdy/
3.该不该给孩子玩游戏孩子玩游戏机的危害有哪些 点击查看全文 孩子偷偷玩游戏该不该打 现在社会,电子产品和娱乐活动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孩子受不住诱惑,偷偷玩游戏,甚至沉迷电子游戏,耽误学业,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要盲目打骂孩子,要耐心引导孩子,讲明游戏的好处与坏处,并给孩子制定游戏规则。 http://m.zgkyw.com/zt/wavfjfug/
4.家长打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家长打游戏对孩子的影响 事实上,在生活中,不仅许多孩子会沉迷于游戏,而且一些父母也会沉迷于玩游戏。事实上,这种行为也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良影响。父母应该努力改变他们的身份证行为和教育方法,这样他们的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父母玩游戏对孩子的影响 1、对儿童自我控制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大于http://m.zebangedu.com/article/60056.html
5.为何在现代家庭关系中,爸爸沦为了“弱势群体”4.设立家庭“娱乐中心”,跟孩子一起打游戏 不要把电视或者游戏机放在孩子的卧室,娱乐设备要尽量放在客厅的公共区间,与其孩子偷偷摸摸的打游戏,不如每周或每月固定时间父母跟孩子一起打,或者周末全家人一起看个电影,既帮助父母放松了工作的压力,也实现了亲子的娱乐时光。 https://www.jianshu.com/p/9694795992f0
6.儿童益智游戏有哪些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家长不能仅仅认为游戏对孩子是不利的,其实儿童教学游戏对孩子有着很好的作用,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并且能够让孩子感觉不到枯燥。 二、常见的儿童智力游戏 穿衣游戏 帮他穿衣服,但不是拿着睡衣就套在他的身上。你可以跟他做个游戏,一边帮他穿着衣服,一边唱着“头、肩膀、膝盖、脚趾”。就这样,你唱到什么地方就让https://m.120ask.com/news/p/267943
7.陪孩子打扑克对他们大脑发育有好处吗?打扑克能锻炼大脑吗?陪孩子打扑克,不仅是一种有趣的亲子互动方式,更是一个锻炼孩子大脑的好机会。通过适度的扑克游戏,孩子可以在娱乐中提升自己的记忆力、专注力、数学能力和社交技能。当然,家长在陪孩子打扑克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游戏时间,避免过度沉迷。这样,打扑克不仅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也能成为促进他们大脑发育的良好途径https://m.bohe.cn/zx/289867.html
8.金媒体儿童打字游戏通的教程完美锦囊技巧教程资讯完美锦囊金媒体儿童打字游戏通是目前国内第一款专门针对我国学龄段儿童学习电脑打字的游戏软件,支持英语(字母、单词)、汉语(拼音、五笔),甚至还可以扩展到日语、韩语等更多外语字母、单词的打字、背单词练习。全卡通风格界面,涉及指法、休闲、射击、塔防、竞速等五个类型的八款原创和改编游戏,分别是:音乐键盘、打气球、种菜、打https://tech.wmzhe.com/article/52082.html
9.?电竞观丨打游戏总和父母吵架?如何让他们知道游戏不是教育失败让孩子去打游戏,依然容易令家长非常焦虑,在打游戏的问题上已经缺乏沟通和反馈,就会有各种各样“猫捉老鼠”的事情发生,如今游戏平台推出的成长守护系统(学会或者请人安装游戏监控系统),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玩了什么游戏玩了多久,有了靠谱的反馈机制,这样可能会帮助家长从无限的焦虑中得到缓解,这样也能减轻父母对孩子的http://webzdg.sun0769.com/web/news/content/1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