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社会保险业务可全市通办、就近办理,推行无证明社保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
记者从11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安市人社局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的“放管服”改革,将解决社会保险服务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推出了社会保险业务“全市通办”的服务模式,全面打通了联系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服务的全面优化与升级。
社保业务的“全市通办”涵盖面向企业和职工群众服务的全部112项业务,服务对象无论在全市范围内哪里参保,均可选择最近的社保经办网点办理现场业务,进而推动实现社保业务的“就近办理”,切实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就近办、少跑腿”的服务需求。为实现“全市通办”服务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目标,市人社局编制并发布了《“全市通办”业务经办操作规范》,发放到全市各服务平台及基层站所的经办人员。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针对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活动,并对社保综合柜员岗位的业务权限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确保通办业务在种类、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政策解释以及服务标准等六个方面实现统一。
近年来,全市人社系统持续推进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如“无证明社保”“全面综合柜员”“大数据静默认证”“网上办”“就近办”等等。今年,“全市通办”服务的全面推行,不仅是对“社保工作服务于人民”理念的深入贯彻,也是对全市社会保障便民举措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全市通办”是“就近办”的深度延伸。随着“全市通办”模式的推出,社保业务的全量服务已经扩展到全市所有的社保经办网点。这些网点不仅包括市级和县级的政务服务大厅,还包括分布在全市各地的88个基层站所平台,以及那些具备业务支撑能力的社区(村)服务站和合作银行网点。这样可以真正满足群众“就近办”的需求,使得他们能够在更近的地方办理各类社保业务。“全市通办”模式的实施推动了业务下沉到基层平台,这不仅减轻了参保单位和群众相对集中地区的社保经办机构服务窗口的业务压力,还使得其他地区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和有效的利用。通过这种方式,全市的社保服务资源得到了更加均衡的分配,提高了整体的服务效率和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