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2016年大学生村官考大部分省份考公共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下面中公大学生村官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法律知识要点,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法律制定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就是通常据说的立法,是指有法的创制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二)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包括:(1)合宪性和合法性原则;(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3)民主立法原则;(4)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是:(1)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草案的审议;(3)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4)法律的公布。

回顾题:(单选)我国立法的关键性阶段为()。

A.法律议案的提出B.研制法律草案

C.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高D.法律草案的审议

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立法的程序。我国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的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其中,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是立法程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也是关键性阶段。

二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也叫法的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在被制定出来后,付诸实施之前,只是一种书本上的法律,处在应然状态;法律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模式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

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与目的的条件。法律实施与法的制定相对。法律本身反映了统治者或立法者通过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愿望与方法,反映了立法者的价值追求。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者目的、实现法律作用的前提,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正如有的学者提出的,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

三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

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含义的说明。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

(1)正式解释与非正式解释,这是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的效力不同所作的分类。①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做出的具有法律上普遍约束力的解释。正式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②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常理解释,一般是指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2)限制解释、扩充解释与字面解释,这是根据解释的尺度不同所作的分类。①限制解释,是指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愿意为广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②扩充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显然比立法愿意为窄时,作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③字面解释,是指严格按照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解释法律,既不缩小,也不扩大。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1)文义解释,又称语义解释、文法解释、文理解释。这是指从法律的字面意义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文义解释的特点是将解释的焦点集中在语言上,而不顾及根据语言解释出的结果是否公正、合理。

(2)历史解释,是指通过研究有着立法的历史资料或从新旧法律的对比中了解法律的含义。

(3)体系解释,也称逻辑解释、系统解释。这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

(4)目的解释,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意图来解释法律。

四法律监督

(一)法律监督的含义

狭义上的法律监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政党、团体、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

(二)国家法律监督体系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有效实施,通过法定程序,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实施法律的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的法律监督。

(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是我国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审判机关的监督两种。

(三)社会法律监督体系

社会监督,即非国家机关的监督,是指以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为主体进行的监督。根据社会监督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1)社会组织的监督;(2)社会舆论的监督;(3)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五法律服务

(一)法律服务的概念

法律服务,是指基于与当事人达成的协议,运用法律及其知识、技能,依法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的智力型服务活动。

(二)法律服务体系

我国目前的法律服务体系主要由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社会公证机构、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构成。

(1)律师事务所是我国法律服务体系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国主要有国办、合作、和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三种类型。

(2)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依法在乡镇和城市街道设立的法律服务组织。

(3)公证是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以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公证处是国家公证机关,行使国家证明权(包括司法证明权),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公证证明职能。

(4)审计事务所是经省级以上审计机关批准成立,依法独立承担审计查证、咨询服务,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5)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法设立并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机构。

六、法律援助

(一)法律援助的概念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

(1)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①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②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③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⑤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⑥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2)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①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②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③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公讼人出庭公诉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困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THE END
1.法则纷呈揭秘法律法规的奥秘二、立法之道:制定法律法规的心路历程 在现代国家中,立法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声音征集和权力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一般会经历草案讨论、公众意见征集、审议修订乃至最终通过成为有效法律。这种民主参与型立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也是保障民众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https://www.28q660zh.cn/mi-feng-zi-xun/279675.html
2.法治体系的基石法律法规的多样性与完备性其次,在行政管理层面上,有各种行政命令和决策,这些通常由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制定,以执行或补充现行的立法。在这个层级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具体实施细则,这反映出地方特色的多样化,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平衡关系所需的手段。 地方特色 每个省份或者自治区都有一套自己的地方性条例,这些地方性的规定往往更加贴近当地实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8765.html
3.法律什么制定的黄嘉律师精选解答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制定法律需要经过法律草案提出;法律草案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其中在草案提出阶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https://m.64365.com/tuwen/aaanswp/
4.法律是如何制定的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认可的。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577660.html
5.法律制定的概念1、定义 法律制定也称法的创制或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和废止法律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2、特征(1)法律制定是国家的一项专有活动,是国家履行职能的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307&cid=13441&nid=13442&pg=1&ivk_sa=1024320u
6.法律制定(精选四篇)法律制定 篇1 实习标准是包含了内容标准和考核标准、学生操作绩效标准在内的综合体系 (1) 。实习内容标准是第一层次, 关注学生实习目标的问题;考核标准、学生操作绩效标准是第二层次, 解决学生实习成效问题。两者对于毕业顶岗实习质量保障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实习标准体系的首要环节、学生实习的方向和前行指针, 实习内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n9t3ln0.html
7.法学基础理论第二节法学基础理论-第二节-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一、法律制定 1.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就是通常所说的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简称为法律的订、修、废活动。这种活动,是将一定的阶级(阶层或阶级联盟)的主张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成为https://www.gzhgz.com/show-1655-7264.html
8.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爱问知识人也集中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价值取向,因此是我国法律制定的指导 思想。https://iask.sina.com.cn/b/6est96Lslv9.html
9.我国法律法规的层级效力和制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https://www.jianshu.com/p/5e5b2df25ce9
10.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涉及法律的主要有法律的起源,法律的制定必须着眼于德和善,对守法者必须给予名誉、对违法者必须予以惩罚,教育对法律的作用,关于饮酒的法律,国家官吏是“法律的仆人”,关于结婚的法律,立法技术和目的,执法官吏的选举,犯罪和刑罚,故意和过失,侵权行为和不当得利,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官的责任,环保法,商法,移民法和国际http://www.mzyfz.com/html/2148/2020-06-16/content-1429892.html
11.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律师普法一、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 1、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二、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区别 1、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的规定而制定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16744779840472088734.html
12.《法理学》第三章法的制定法的制定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法的制定包括以下几点:(1)法的制定是一种专门活动;(2)法的制定是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承担的;(3)法的制定不是“一定的国家机关”的随意行动,而是要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即要依法制法;(4)法的制定包括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43.html
13.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原则1.法律制定程序 法律草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的公布 2.行政法规制定程序 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 以上就是2023考研法硕法理学法律要素、法律部门的相关知识点,你掌握了吗?赶紧收藏学习吧。 考研以考试定胜败,考试以考纲定方向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0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