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妇会以来国内国际十大性别平等事件

沉思默想,让我们能感受到性别平等进步事件如群星闪耀。在这里,我们选取了国内国际20件有重大影响、对推动性别平等意义非凡的事件。希望对这些事件的耙梳,让我们不仅感受到过去的辉煌与荣光,也让我们感受到奋进之路的不平坦与不平凡。

成就已属于过去,全面实现男女平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还要不懈努力,为妇女事业发展开辟广阔道路。全球妇女峰会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不断推动性别平等,在中国和世界妇女发展历史中再谱新篇。

国内十大性别平等事件

①我国提出并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2005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这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首次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专门强调指出:“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

从我国正式提出并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到赋予其法律地位,再到进入执政党的施政纲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实施走向法律化、制度化、主流化,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总框架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政策指引。

②促进妇女发展的国家规划和机制持续有效运作

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将妇女发展列入其中,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效,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其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专节明确要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及扶贫减贫等工作,要完善性别统计制度、改善妇女发展环境等。

国务院先后颁布三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明确各阶段妇女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及策略措施,全国31个省(区、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规划,形成了全国自上而下促进妇女发展的规划体系。最新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教育、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社会保障、妇女与环境、妇女与法律七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③公平就业法律法规日臻完善受歧视求职者首次胜诉

2014年6月,黄蓉(化名)在应聘杭州市西湖区东方烹饪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文案职位时,多次被以“限招男性”为由拒绝,遂起诉新东方烹饪学校,要求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并赔礼道歉。之后,一审法院判决新东方烹饪学校赔偿黄蓉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但以法律依据不足为由,驳回了黄蓉要求被告书面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为得到道歉,黄蓉继续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此案是我国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法院判决的求职者首次胜诉案。

此前,女大学生曹菊(化名)起诉北京巨人学校招聘性别歧视案,因为第一次被法院受理而成为“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2013年12月18日,北京海淀法院开庭,巨人学校主动放弃辩护权,并表示愿意拿出3万元鼓励曹菊维护女性平等权益,双方当庭和解。

诉讼的基础在于立法。20年来,我国不断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专设“公平就业”一章,强调男女平等就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订立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作出明确规定;此外,《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处级干部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男女同龄退休、支持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及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及措施,都为妇女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普惠妇女就业创业

2009年,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全国妇联联合推出了面向基层妇女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这个政策是指,有创业意愿的妇女可以申请贷到5万~8万元,如果女大学生合伙经营可以贷到人均10万元的妇女小额贷款,利息全部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付。

到目前为止,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已经发出了2200多亿元,帮助500多万妇女实现了创业就业,辐射带动了1000多万妇女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使广大城乡妇女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受到了妇女的衷心拥护。

⑤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在第17条“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条目下,在规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后,特别强调要“切实维护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在论述“三农”问题时第一次明确强调性别权益,彰显了制度顶层设计的性别关怀。

继该一号文件发布后,2014年8月,农业部、全国妇联关于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过程中维护妇女土地权益的会谈纪要进一步强调,土地权证和登记簿上要有妇女的名字,从源头上保障农村妇女的生存发展资源。

土地乃农民生存之本。农村妇女约占农业劳动力的70%。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基层依法自治的过程中,国家不断落实和完善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政策,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等各项制度,纠正与法律政策规定、性别平等原则相冲突的村规民约,确保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⑥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在高层和基层均取得重要进展

党的十八大后,出现了自1978年以来,首次有两位女性政治局委员的新局面。现在国务院有1位女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有两位女副委员长,全国政协有两位女副主席。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3.4%,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女性委员占委员总数的17.8%,分别比20年前提高了2.4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

女性公务员的比例也在持续提高,2013年,中央机关和直属机构录用的公务员当中女性比例为47.8%。2013年,全国30个省级政府班子都配备了女干部,配备率达到96.8%。395个地市级政府班子当中,女干部的配备率达到了93.2%。

女性高层政治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措施。

另外,基层妇女的参政状况不断改善,在基层民主政治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全国居民委员会女性成员占到了总数的48.4%,村民委员会成员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中女性比例分别为22.7%和11.9%,女性进村“两委”的比例从2008年的20%左右,提高到了93.64%,许多省份都实现了村村有女委员。

⑦《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并进入初审

家庭暴力不是家庭纠纷,而是对受害者权利的侵害,是家庭之痛、社会之害、文明之殇。自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首次提出“禁止家庭暴力”以来,29个省(区、市)制定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201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

多年来,全国妇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14年11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发广泛讨论。2015年8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反家暴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并于9月8日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⑧婚姻法修改及司法解释对家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引发社会热议

婚姻法对性别平等影响重大,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包二奶”以及家庭暴力问题,增加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等规定,设定了离婚时的过错赔偿制度,增加了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规定,从立法上增强了维护一夫一妻制、保护家庭成员人身权利及维护弱者财产权益的力度。

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司法解释(三)》,重点针对婚前贷款买房、夫妻之间赠予房产、亲子鉴定等争议较大的问题作出解释,首次明确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对于婚后参与还贷的一方,离婚时本着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从最初的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出台,一路走来争议不断。

⑨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

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提出了“性骚扰”的概念。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2012年,颁布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预防和制止对女职工的性骚扰。

一些省份在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中,对性骚扰问题作了进一步较为明确的规定,如《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禁止违背妇女意愿,以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语言、文字、图片、电子信息、肢体动作等形式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用人单位和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当通过建立适当的环境、制定必要的调查投诉制度等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用人单位和有关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2012年6月28日,我国大陆地区首部性别平等地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性别平等促进条例》正式出台,通过发布反性骚扰指南、进行反性骚扰教育和投诉、举报三项措施规定了对性骚扰的预防和制止。

⑩刑法修正案(九)废除嫖宿幼女罪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废除了嫖宿幼女罪,规定“只要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行为,就以强奸罪论处”。

1997年刑法修订的时候,嫖宿幼女罪成为一个单独的罪名,规定嫖宿不满14周岁的幼女,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嫖宿幼女罪相比强奸罪起刑点高,但是最高刑期低,由于幼女不是完全行为能力人,近年来出于对幼女人身权利保护的充分考虑,不断地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妇联组织提出取消嫖宿幼女罪。

考虑到近年来此类违法犯罪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充分调查研究,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认为取消嫖宿幼女罪有利于对幼女的统一保护,也能充分体现对幼女特殊保护的立法精神。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废除嫖宿幼女罪,加大了对性侵女童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

国际十大性别平等事件

①1995年北京世妇会成功召开产生深远影响

这是史上规模最大、妇女参与最广泛、对产出影响最深的一次盛会。1995年9月4日~15日的北京,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18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为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权利制定了到2000年的路线图。20年之后,这个路线图上的许多目标,仍然是妇女组织和政府再接再厉的方向。

北京之前,在墨西哥(1975)、哥本哈根(1980)和内罗毕(1985)召开的三次世界妇女大会,启动了在联合国框架下改革法律和政策、拿出措施和预算促进性别平等的进程。

这条通向北京之路,也是充满冲突和不断解决冲突的道路。会前三年各种筹备会之后,仍然给11天的会期留下了艰巨的任务——三分之一的草案内容尚需各国政府代表们达成一致。终于,189个国家政府和观察员签署通过了《行动纲领》。3000个非政府组织、3万多妇女代表参加论坛,4035位非政府组织代表进入政府会场的盛况,在联合国的会议上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是迄今联合国参与程度最高、涉及面最广的文件,是性别平等、妇女赋权及社会公正方面最为强有力的文件。约90个国家(几乎占批准《行动纲领》的国家的半数)还在全体会议的发言中都做出了自己的具体承诺。

北京+5、北京+10、北京+15和北京+20,则是’95世妇会后,在各区域和全球层面的5年一次的后续行动评估,其中北京+5特别联大还通过了政治宣言,强调了践行北京承诺的政治意愿。

②战争强奸第一次得到审判

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的强奸,在1998年7月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第一次被列为种族灭绝、反人类罪的一部分。1998年9月~10月,国际刑事法院卢旺达法庭认定吉塔拉马省塔巴乡的乡长阿卡耶苏犯有种族灭绝罪、反人类的强奸罪,判处终身监禁。之后,2001年、2002年2月前南法庭在审理中认为,强奸可以同时是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这几个联合国法庭对强奸定义的突破性,促成了2002年9月通过的《罗马规约》的《犯罪要件》中对强奸的界定:它是侵害一个人的身体,不管多么轻微;侵害人用其性器官侵入受害人身体的任何一部分;或者用任何物品或任何身体的其他部分侵入受害者;侵害行为通过武力,或者针对本人或第三人威胁使用武力,例如导致害怕暴力、胁迫、拘留、精神压制或滥用权力,或者利用了强制环境,或者侵害不能自主表达意志的人。这样,男性作为强奸的受害人,也能有机会伸张其权益。

③“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创立

1998年,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了“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认可和彰显女性在科学领域发挥的作用和贡献,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该计划包括“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被称为女性科学界的诺贝尔奖),目前已经表彰了17次87人。

“世界青年女科学家奖学金”及“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学金”,让来自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250余名女科学家持续开展研究工作。

2004年,“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得到了延伸和发展,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每年评选10位在基础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女科学家,其中至少有1名来自西部地区。

④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国际日及16天运动

1999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指定11月25日为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国际日。大会还邀请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那一天组织纪念活动,来提高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此前,1981年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11月25日作为反暴力日。选择11月25日,是纪念在1960年这天被多米尼加独裁者暗杀的追求民主公正、反对独裁的米拉贝尔三姐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团体反对暴力的“专项运动”,从11月25日一直延续到12月10日,即世界人权日,共16天。其间的几个高潮为12月1日,联合国的艾滋病日;12月6日,加拿大全国纪念和反对对妇女的暴力日(著名的男性反对对妇女的暴力白丝带运动肇始于此);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妇女的权利是人权”,占人类半数的妇女权利的状况,是人权实现程度的标志。

⑤东京“世纪大审判”确认二战期间日军蹂躏女性战争罪行

2000年12月8日~12日,妇女国际战争模拟法庭在东京九段会馆模拟开庭,审判二战期间日军蹂躏亚太各国女性的战争罪行。

起诉书说,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期间,至少有二十几万亚太女性沦为日本军人的性奴隶,其中包括被强制征往前线为日军“服务”的慰安妇和被日本兵用刺刀逼入炮楼惨遭奴役和凌辱的妇女。65名来自中国、朝鲜、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受害者出庭作证。143家各国新闻媒体的305名记者前来采访。此外还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朝鲜、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荷兰、阿根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肯尼亚、日本、南斯拉夫等国家或地区的500多人聚集于此。在5天的会议期间,有1万多人次的参加者出席。由于这次审判的规模宏大,故又被称为“世纪大审判”。

判决确认日本在二战中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强制征召大量妇女充当日军随军慰安妇的事实,裁定已故昭和天皇裕仁及其军国主义政府犯有反人道主义罪。判决劝告日本政府必须真诚地向日军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做出道歉和赔偿,请求受害者的原谅,并保证今后绝不再犯。

作为一个模拟法庭,尽管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的判决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有助于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真正反省过去的战争罪行。

⑥千名基层妇女争评诺贝尔和平奖

千名和平妇女来自150多个国家,她们的图片之后在全球流动展览,呈现出妇女们所打造的信任、互助、友爱、正义、勇气、平等、尊重差异、抗拒分隔、敢于挑战、共融生活,凸显了活动所倡导的具有性别意识的新的和平观。

基层妇女的工作所揭示和带动的新的和平政治,促进国际社会和公众反思直接与间接地危害我们日常生活和基本权利的种种暴力;和平不仅是囯族间签署和平协议、停火或国家元首握手言和,而是将之放入生活当中去缔造和平的关系。亦即是说:和平不仅是没有战争,更是人们享有安然的生活。

⑦联合国妇女署成立

2011年2月24日,联合国妇女署宣告正式成立,其全称是联合国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权能署,整合了联合国系统四个有关性别平等的机构——1946年成立的经社事务部提高妇女地位司、1976年成立的提高妇女地位国际研究训练所、1997年成立的秘书长两性平等问题和提高妇女地位问题特别顾问办公室、1976年成立的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

⑧马拉拉不畏枪击为女童权利大声疾呼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是一个自幼致力于推进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和平的姑娘。虽然塔利班禁止斯瓦特地区女性接受教育,但是马拉拉不仅继续学业,还致函国际媒体,为巴基斯坦妇女和儿童争取权益。

2011年12月,她被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国家青年和平奖”,是这一奖项的首位得主。2012年10月9日,她乘校车回家时遭到塔利班武装分子枪击,一度生命垂危。

康复后的马拉拉继续倡导女童权利。2014年,17岁的马拉拉和印度人权活动家凯拉什·萨塔拉蒂分获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两人“反抗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压迫,捍卫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⑨“他为她”活动获全球广泛支持

“他为她”(HeForShe)是一项由联合国妇女署推动的全球计划,旨在动员男性与男童共同行动,消除社会和文化壁垒,实现妇女与女童的全部潜能。

此运动于2014年9月20日由女演员艾玛·沃特森、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库泰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正式发起,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男性发声支持性别平等,其中包括国家元首、企业总裁和各行各业的全球杰出人物。

艾玛的强大号召力,导致联合国妇女署网站爆满,崩溃将近12小时。瑞典政府成为全球首个集体宣布参加联合国性别平等倡议行动“HeForShe(他为她)”的政府,内阁中的所有男性大臣都致力于此次倡议行动。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上赞赏潘基文秘书长发起的“他为她”倡议,希望越来越多男性参与进来。

⑩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召开

2015年9月27日,中国和联合国妇女署共同主办全球妇女峰会。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峰会,提出四点主张。巴西、阿根廷、古巴、德国、法国等多国领导人纷纷发言。整个峰会约有8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并作出承诺,堪称史上首次。

过去的18个月期间,167个国家评审了各自在北京世妇会以来的成就和差距,并为继续实施《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制定蓝图。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年会进行了全球评估,认为在12个重大关切领域,进展并不均衡,而且有可能逆转。而此次联合国系列峰会之际,各国需要“再接再厉”,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缩小性别平等差距、赋权妇女及女童。

2015后发展议程目标5为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孩的权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和性别平等、妇女赋权互为表里,这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合力促成,而国家将担负首责。

THE END
1.最高法发布十件有重大影响力案例2014年6月至今年9月,全国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生态环境资源案件216.1万件,其中,一系列标志性典型案例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法治进程,提升了中国环境司法的国际影响力。 ——对故意损毁名胜古迹行为人追究刑责,体现法律对其行为最严厉的否定评价。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巨蟒峰地质遗迹点https://m.gmw.cn/2024-11/20/content_1303901191.htm
2.热点案例2023年度十大刑事案件法律知识大全热点案例 | 2023年度十大刑事案件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律回春渐,新元肇启。 2023年,刑事法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影响中国刑事法治走向的大案要案。案例是活的法律,可以为人们提供行为引领,树立行为规则,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人民法院守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司法力量,传承http://fw.mwfw.cn/fw/227413.html
3.十大行政诉讼案例判析麻某诉公安局行政行为违法及赔偿纠纷案当然通过法治实践可以看出,当时国家赔偿法在规定上是存在缺陷的,但那属于立法层面并需要通过修改完善法律制度予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适用法律审理裁决案件为职能履行特征的法院,无法运用司法裁判去弥补和解决属于立法层面的问题。 该案件对推进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与意义 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69/10924.htm
4.聊城市人民政府通知公告将持续锚定“六个新聊城”建设,从转职能、优环境、立法执法、普法守法等环节持续发力,全面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助力打造“两河明珠”城市,为“中国之治”“法治中国”贡献聊城力量。 目录 Ⅰ总报告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2 (http://www.liaocheng.gov.cn/channel_t_156_11276/doc_65137c96565631a05d98c0bb.html
5.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中国法院网讯(孙航)3月31日,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发布会暨纪念行政诉讼法颁布三十周年研讨会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贺小荣出席活动。 此次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评论》、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3/id/3808324.shtml
6.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PPT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PPT,站在特别法庭被告席上听候宣判的“四人帮”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及陈伯达。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资料 摘编自搜狐新闻《大视野》 编辑 MSPYL 2015.12.04国家宪法日 E-mail文化传播网 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十八届四中全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14/8077013016002050.shtm
7.[新闻直播间]影响2015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诉讼案件·刘汉案让公平影响2015中国法治进程十大诉讼案件·刘汉案: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https://tv.cctv.com/2016/02/25/VIDEcZ1p4pZMbtMan1mhYrW6160225.shtml
8.京平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京平拆迁律师事务所2020年4月,赵健主任和合伙人黄爱华律师经北京市律师协会推荐,受邀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将通过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案件专家咨询网,助力各地检察官高效办理案件。 经典案例 一、 京平代理的中国具有影响力案件 1、为配合国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贵州省黔南市平塘县对该项目涉及范围内的房屋https://www.jinglawyer.com/chaiqianlvshi/tuanduijieshao/3.html
9.白皮书武汉市东西湖区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2016房地产企业破产涉及利益面广,关系复杂,以破产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关系到由此引发的国有资产保护、金融安全维护、职工安置、税收债权处理、社会稳定等系列问题。考虑到这些特点,东西湖法院在办理涉房企破产案件中将政府部门纳入清算组,充分发挥政府在融资、维稳及部门协调、产业政策中的优势,为破产重整及http://www.njpcglr.cn/info_lltt_ef85e2
10.“以儒释法”对中国古代法律之影响以儒释法,将儒家伦理赋予法律含义,将身份人伦注入法律实践,做到“情理法”兼而顾之。以《春秋》作为审理案件的理论依据,以儒家的价值观重塑法律精神,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先秦时期儒法二学说对立的僵持局面,同时也开创了法律儒家化的先河。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始于西汉,遂于唐代,以《唐律疏议》的颁行作为标志,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190902155132_373374.html
11.中衡设计: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第三次修订稿)卓创国际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民营设计机构之一,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主 办的《设计新潮》的统计,卓创国际 2013-2014 年度在中国建筑市场排行榜建筑 设计民营榜中排名第 7 名,建筑设计总榜排名第 17 名。 卓创国际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建筑设计机构、全国设计行业最具成长 力十佳企业、全国设计行业十大品牌企业,其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21700000085_9.shtml